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研究生论文

构建合理的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

2016-05-28 20:0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现状分析


  1.我国现行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的基本特征


  虽然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历史相对较短,在确立研究生教育之初,其课程设置主要是模仿和借鉴国外课程设置的体系和模式,但在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具有我国研究生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


  就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的体系而言,一般由四大部分组成: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博士研究生教育的课程设置,其体系则一般由公共基础课、外语课和专业研究课和选修课构成由于我国研究生教育多是按一级学科授权、二级学科招生和制定培养计划、三级学科确定研究领域,因此,我国研究生教育在课程设置的体系上,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其一,课程体系具有相对稳定性,具有较明显的板块组合特征(如下表所示)


研究生课程


  虽然我国研究生教育在学科、专业科目上己经作出了较大幅度的调整,但其整体的课程设置,基本上没有打破上述这种板块组合式的体系框架


  其二,重视研究生教育的政治理论课程设置。加强研究生德育,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道德等方面的素质,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研究生教育的公共基础课程体系构成上,文科研究生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理科研究生开设自然辩证法课程,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则是文理科研究生都开设的课程其目的是引导和帮助研究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使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政治方向


  其三,在专业性课程设置的体系上,明显地突出课程体系的专业性和专门化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学位课程,是以二级学科为基础的,不仅学位基础课程在设置上体现出二级学科的要求和特色,而且拓宽基础知识的交叉性?边缘性和跨学科综合性选修课程,基本上是以跨二级学科来设置的,专业研究方向也主要是以二级学科为基础来确定的。博士研究生的专业性课程设置,主要是在二级学科的框架内,只是选修课再扩展到一级学科的范围或跨一级学科,专业研究方向则基本上是学科的前沿或新学科的生长点,这就更体现出专业性和专门化的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我国己经出现学术学位研究生与专业学位研究生两种不同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前者以培养从事基础理论或应用基础理论研究人员为目标,侧重于学术理论水平和实际研究能力的培养,后者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技术人员为目标,侧重于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因此,两种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体系存在很大的不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要求,需要作专门的研究,本文不作讨论。


  2.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面临的问题


  从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体系合理性的要求来讲,学位基础课程是研究生学习和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基础理论的重要课程,应按一级学科设置;学位专业必修课程是研究生在本专业内拓宽基础理论、学习和掌握专业系统知识的基础课程,原则上应按二级学科开设;选修课程是供研究生进一步拓宽专业基础理论、扩大知识面及培养相应能力而设置的课程,除设置一定数量的专业选修课程外,还应要求研究生选修部分跨专业或跨学科的课程;为了拓宽研究生的视野?促进研究生主动关心和了解学科的进展,还应开设学术讲座和学术讨论性质的课程而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基础理论课程和专业课程,一是应开设拓宽专业基础所需要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二是应开设学科前沿或结合研究课题需要的理论专著、文献专题等课程;三是应开设适应学科交叉或跨学科性的课程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在体系上应具有层次的清晰性,能够体现出不同的要求和特色。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就能发现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体系上面临的问题


  一直以来,我们是以二级学科设置学位点,并以此设置课程,培养研究生。这导致了研究生的知识结构过于专门化和必需的知识面较窄,适应能力较差。留在高校任教的研究生,甚至连在一级学科内的不同二级学科课程也难以承担为此,近年来我们己在实行按一级学科设置学位点和招生。这就要求合理地组合一级和二级学科的课程体系。一般来说,一级学科的课程应是基础性、通用性和宽广性的,为二级学科的专门化发展提供坚实的平台,大体包括本门学科的基本原理、发展史、科研方法、基本技能等目前,各一级学科这类课程的设置和建设,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研究生课程设置在体系上缺乏层级性,还表现在研究生课程与本科生课程拉不开档次上研究生的公共基础课程、部分专业基础课程,甚至专业课程,存在着与本科生课程在内容上的重复,导致研究生教育的部分课程的高深层级性只是体现在对本科生课程内容在横向层面上作平面式的扩展上,没有凸显研究生教育在课程内容上的要求和特色特别是博士研究生教育的部分课程,没有凸显其高于硕士研究生课程内容的水平,同时,体现其高级课程的 门数也较少。


  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中,部分课程内容较为陈旧,研究性、前沿性不够,也是急需改革的现实性问题多年来,我国在研究生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上,部分课程内容反映不出学科领域内的一些最新知识和科研成果,尤其是一些专业学科领域的热点、重点和尚存争议性的问题,边缘学科和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发展等,都很少能够及时地反映到研究生教育的课程内容中。而一部分课程又因强调对口培养缺乏基础学科的支撑和相关学科的交叉和渗透,课程内容始终反映不出当今科技的新成果这种状况表明,我国研究生教育在教材建设上没有投入必要的精力和引起足够的重视,忽视了教材之于课程内容的时效性研究性和前沿性


  另外,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中,选修课程及学术讲座和学术讨论性质的课程,在设置上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研究生选修课程的开设,其目的是供研究生进一步拓宽专业基础理论、扩大知识面及培养相应的能力,但现实中,课程设置基本上只是为了研究生能获得学分。虽然也开设跨学科性的综合课程,但在实质性内容上,并没有达到开设这一课程的基本要求;而学术讲座和学术讨论性质课程的开设,不仅组织管理不规范,而且质量差、数量少,致使研究生思维视野不够宽广,缺乏必要的研究意识、专业前沿的问题意识,直接影响了研究生研究方向的确立及论文的选题


  二、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考


  1.构建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的基本要素


  构建合理的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须首先思考以下四个方面的基本要素


  (1)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从某种意义上说,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要以课程为中介才能实现,而且在事实上,人们也是把课程作为达成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和手段,因此,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与研究生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设置及体系构建有着直接的关系分析和探究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不仅有助于明示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的原则性框架,有助于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而且也表明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在体系上的价值论领域,可作为研究生课程实施的依据和研究生课程评价的准则从这一认识的层面上讲,构建合理的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应首先思考我国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所内涵的基本规定性。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地増长,社会对知识创新和高科技孕育新的经济生长点的期望值増大这就要求我国研究生教育在其培养目标的定位上,不仅要重视人才培养的高层次性,更要重视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而达成上述目标,课程是基本的和依赖性的手段和途径,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基本的保障因此,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以上述培养目标为基本的原则,并确立同质性的价值观


  (2)研究生的身心特征研究生的年龄构成较之于本科生来讲,具有较大的跨度。一方面体现出研究生构成的成人化,即较之于本科生,研究生身心发展己相当成熟,表现出成人的特点,尤其是心理成熟度高,具有较稳定的个性特征,而且在智力发育上思维力强,具有较高的专业性思维意识和创造力,这就在一定意义上为研究生独立地进行一定的专业研究活动或创造性地从事研究活动提供了心理上和智力上的保证;另一方面也体现出研究生在系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方面已有相当的基础,特别是已有一定的工作经历或在职研究生,他们不仅有着本科教育阶段的知识积累,而且也有应用这些知识的经验,对于扩大其专业知识领域并进行研究有着积极主动的态度和认知的激情,这就在一定意义上为研究生的知识学习和研究活动提供了研究定向性的保障所以,从研究生年龄构成及身心特征上讲,研究生适应高层次的专业知识领域及跨学科知识领域的学习和研宄


  (3)研究生教学的基本特点研究生教学较之于本科生的教学,一是目标指向的差异性,二是过程组织的差异性


  本科生的教学,其目标指向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虽然也提倡教学与研究相结合,但研究毕竟不是本科教学活动的主体,所以,本科教育阶段,在教学与研究的关系处理上,主要是以教学带研究,即教学是中心,研究是这一中心的周边化或边缘化但研究生教学的目标指向则不同,研究生的教学,虽然也进行系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教学,而且同时进行跨学科的、非专业知识领域的教学,但其目标的指向性并非仅在于对系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而是凸显专业领域的研究或为专业领域的研究提供知识背景和方法论其教学的研究性和专门化更强,不仅指向学术方向上的深化,而且扩展到研究性的专业方向的相关知识领域,尤其是研究的方法论和工具技术的运甩从这一意义上讲,研究生教育,在教学和研究的关系处理上,则是以研究来组织教学。这就决定了研究生教学活动不是一种教案式的规范化过程组织,而是以学术性的研究为取向,灵活地?弹性化地组织教学活动


  另外,本科生的教学,虽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但班级的集体性,使教学主要以共性的和定论的知识的集体传授为主,研究生教学,更多的不是由教师讲授己定论的知识,而是以教学为基本的依托,通过教学提出具有研究性的、探索性的或未确定性的课题,甚至是一些尚存争议性的问题,激励研究生独立思考和质疑,让研究生在思考和质疑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培育和形成研究生质疑或发现问题的意识及科学的批判精神,训练并提高研究生的分析和综合的研究能力。虽然在研究生教学过程中,也关注和重视研究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培育研究生研究的合作意识和品格,但更突出研究生的个性化特色,从这一层面上讲,研究生教学,既要凸现内容的学术性和研究的指向性要求,又要凸现研究生研究的个性化特点。


  (4)导师在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中的作甩虽然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市场的力量影响着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和改革,但导师是一个不应忽视的重要因素。导师不仅了解研究生教育的实质和关注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也清楚研究生个体的专业基础、研究兴趣、研究的思维视野和研究的能力,而且导师能够把握本学科专业前沿性问题,所以,就更了解研究生教育应该设置哪些课程,应该构建什么样的课程体系更为合理另外,导师能够依据研究生个体的研究能力和优势,设置具有个性化特色的课程由此,在构建合理的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的探索中,不仅要强化导师的作用,而且要确立导师在这一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否则,就会犯认识上和策略性的失误。


  2.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性框架


  (1)重视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在体系上的相对完整性,虽然研究生教学应确立研究生课程以研究组织教学的原则性理念,但并不是说研究生课程的设置没有体系上的相对完整性要求


  从知识的基础性而言,系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基础,对提高各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专业素质,増强其发展的潜力,都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系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性知识的基础课程之于研究生的学术性或研究性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而从专业知识领域来讲,研究生的研究具有明显的专业指向性,从这一意义上讲,专业课程具有为研究生提供使其研究进一步深化的学术引领功能,所以,专业课程之于研究生的学术性研究的定向和深化,具有关键性的价值和功能;另外,研究生的研究,也需要跨学科的、非专业性知识作为其研究所必需的知识背景,以扩展研究生的思维视野。现代科技的发展己呈现出知识的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的态势,这就要求研究生课程的设置必须关注交叉性、边缘性学科课程及跨学科的综合化课程的设置问题由此,上述三类课程,是研究生教学所必需的,也可以说是必不可少的


  从研究生研究意识的养成及研究能力的训练和提高这一层面而言,也是一个培养和培育的累积或转型过程,不仅需要系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及跨学科性的不同知识领域的宽广性知识背景等作为研究的基础性支撑,也需要专业领域的研究在学术性方面的深化引领,即使是有着一定工作经历或在职的研究生,不仅英语、计算机等工具类课程以及材料收集数量分析、定性研究、历史研究和质的研究等方法论课程是必需的,而且探索性?深化研究性的课程也是必需的。这对于研究生研究的定向和论文的选题,有着直接的意义和价值这几个方面,就现实地要求研究生课程的设置,不仅需要上述所必需的课程,而且也需要研究所必需的工具类课程、方法论课程和发展性、探索性课程。


  为此,研究生课程的设置,虽不像本科生教育的课程设置那样,具有规范的和程序化的体系,但也不是随意的,也有着体系的相对完整性要求,应统整好各类板块课程的组合。


  (2)突出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的前沿性虽然本科生教学的课程设置也有着前沿性要求,但本科生课程设置的前沿性,主要是指己定论的、现代科技成果的课程知识的形态化而研究生课程设置的前沿性,有着自身的内涵规定性研究生课程设置的前沿性,首先是指专业领域学术研究的热点、难点、重点以及尚存争议性的问题和研究发展的新动向;再从以研究来组织教学的研究生课程的原则性理念来分析,研究生课程设置必须凸现课程的研究性、探索性,博士生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就更是如此,从这一意义上讲,研究生课程设置的前沿性,就内在地包含着具有研究性和探索性的课题;另外,研究生的研究,并不是把思维的视野仅仅局限于本专业学科领域的前沿性问题,交叉性、边缘性及跨学科综合领域研究的最新动态和趋势,也是研究生之研究的必要背景,从这一意义上讲,研究生课程设置的前沿性,也包括交叉性、边缘性及跨学科综合领域研究的最新动态和趋势。这对于研究生的研究定向和论文选题,有着关键性的引领意义和价值


  (3)明确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体系的层次性?所谓课程体系的层次性,一是指课程内容知识的纵向衔接和递进,二是指课程在高深层级上的逐步深化和专门化,三是指课程在智力运用的宽度和深度层面上对研究性要求的逐步强化


  本科教育的课程体系,其层次性主要体现在内容知识的累积性纵向衔接和递进上而研究生教育的课程体系,虽然也关注课程内容的纵向衔接和递进,但其教学的研究性目标指向及课程以研究来组织教学的原则性理念,使研究生教育的课程设置,更关注课程在高深层级上的逐步深化和专门化,关注课程在智力运用的宽度和深度层面上对研究性要求的逐步强化,以使研究生的研究意识、研究的思维视野和研究能力得以逐步提升。


  所以,研究生教育的课程体系,必须具有明晰的层次性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课程体系应不同于本科生,博士研究生教育的课程体系应不同于硕士研究生,使不同的教育阶段,有着较为清晰的课程体系的层次性,特别是专业领域的课程设置,更应凸现课程体系的层次十性


  (4)强调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体系的个性化研究生教育,其培养的目标指向,虽然要求研究生具有研究的合作意识和品格,并提倡形成研究生合作的学术气质,但研究生教育并不是以培养共性化的研究生为旨归,而是使研究生在接受研究生教育阶段,形成具有个性化的研究品格、个性化的研究定向、个性化的研究视野和独立的思考,以获得独创的研究成果,从这一意义上讲,个性化是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的构成主体这就要求研究生课程体系的设置应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依据研究生不同的知识基础和研究定向,设置具有弹性化的课程,使研究生的个性化得以凸显所以,在具体的研究生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其一,可以按照不同的研究定向来组织不同的课程;其二,同一门课程,也可按照对研究生的不同要求,对其所学有所侧重;其三,按研究生不同的兴趣和研究定向,开设学术性讲座讨论或研讨等不同性质的课程。


                                  谢安邦

                          (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上海200062)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