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基于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中幼儿的发育特点,从科学探究活动的手段及目的出发,分析了幼儿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提问的现状,并提出了有效提问的策略,期望对广大教师教学有所帮助,从而促进幼儿科学探究教学取得进步。
[关键词]幼儿园;科学探究;有效性提问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0)25-0108-02
教师提问是幼儿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在幼儿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要采取合适的策略激发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从而有效促进科学探究活动达到既定目标,帮助幼儿提升基础科学素养。因此,深入探讨如何提升科学探究活动中的提问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提问的现状
(一)提问不精准,范围太大,幼儿回答时难以切题
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针对性、目的性,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问题要切合教学活动。例如,中班科学探究活动中“浮与沉”的导人环节,教师让幼儿观察教学挂图,提问:“这是几艘船?一艘是什么样子的,另一艘又是什么样子的?”教师的本意是要幼儿观察发现浮在水面与沉在水底的两艘船的状态。但是这个问题过于宽泛,幼儿的回答五花八门,显然这样的提问是无效的。接下来,教师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会补救提问:“我们一起来看看,好不好?”幼儿习惯性地会迎合回答:“好!”这类价值不大的问题,对科学探究活动来说,不切合主题,难以有成效。因此,在科学探究活动中,问题的创设一定要具体、准确、切合教学目标。
(二)提问即兴发挥太多,缺乏逻辑性,对幼儿年龄特征把握不够
有些教师在备课准备问题时,对幼儿的年龄特征与发育水平认识有偏差,对科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目的认识不足,提问时临场发挥,背离了幼儿的成长规律和认识水平。科学活动中,教师提问一定要有层次有阶段、循序渐进。幼儿年龄较小,生活实践经验不足,教师要从幼儿的身心发育和智力发育水平出发,客观看待成长过程中的幼儿,只有从幼儿的理解能力出发设计问题,才能提高科学探究中提问的有效性。
(三)提问的问题缺少延展性,探究和思考的余地不足
科学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专注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与探究精神,在科学探究活动中逐渐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使幼儿形成崇尚科学、应用科学的态度。但是有的教师对科学活动探究的意义理解有偏颇,科学活动探究中的提问逐渐让幼儿养成死记硬背科学知识的习惯,这样的导向是极其错误的,不仅伤害幼儿探究的积极性,而且科学探究活动会让幼儿觉得枯燥厌倦。例如,在科学活动“斜坡”中,幼儿动手实验前,教师提问:“光滑面的小球跑得快,粗糙面的小球跑得慢,是这样的吗?”在幼儿还没动手操作之前,教师就把答案抛给了幼儿,幼儿形成固定思维和印象,想象力和探究能力便会减弱,思路也会逐渐倾向于死记硬背科学结论。因此,提问不恰当,不仅无法完成科学探究活动的目的,还会对幼儿进一步发展造成不良影响,久而久之,幼儿对科学形成刻板印象,对今后更多学科的学习都会形成阻力。
二、有效性提问的策略在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中的运用
(一)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发挥学习主动性
教师要转变观念,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让幼儿与教师之间形成友好、和谐、互动的关系。在这种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幼儿才能积极放飞思维,专注探索科学。幼儿与教师进行有效互动幼儿之间的交流合作,都可以促进他们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二)重视幼儿的全面发展与心理活动
教师的提问要注重幼儿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师除了要丰富他们的科学知识,还要在探究活动过程中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准备提问前,要根据幼儿知识掌握的程度提前预设问题情境及问题难度,问题要灵活多样,争取让所有幼儿都能参与其中,思考探索解答问题并获得成长。对幼儿的回答,要适时引导,以免脱离科学探究活动的主题。当幼儿说出一些与“标准答案”相差甚远或者想象力过多的答案时,教师首先要肯定、鼓励,这是幼儿科学探究中发挥想象力的良好表现,这于一些不喜欢发言的幼儿至关重要,能引导他们进一步思考,逐步探索问题的正确答案。
(三)重视问题的趣味性
教师要确保问题的有效性,要从幼儿兴趣方面寻找科学探究活动的突破点。兴趣是幼儿学习的第一动力,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的提问一定要注重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围绕问题自发思考,尝试通过交流合作解决问题,这样才能达到提问的目的。
(四)合理安排提问的对象
提问要做到有效性,就要尊重幼儿的发展规律,尊重幼儿个体的差异,客观看待个体的区别,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首先,教师要了解幼儿的水平,对每个个体给予应有的关注,对基础薄弱性格不自信的幼儿,提问的难度要控制,让他们获得成就感。样合理安排提问,可以促使不同发育水平的幼儿都能得到进步。
(五)讲究提问的语言艺术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提问时要从幼儿的生活实际出发,问题要贴近他们的生活,语言要做到简洁、亲切、准确,运用他们能听懂的通俗语言,深入他们的生活经验中,引导他们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和探索。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提问要注重循序渐进,要尽量避免千篇一律毫无新意的问题,幼儿的天性都是喜欢新奇好玩的事物,要用問题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比如,在学习“观察可爱的蝌蚪”科学活动中,可以循序渐进地设计以下提问:小朋友们,蝌蚪多么可爱啊!我们来看看,蝌蚪是什么颜色?蝌蚪会不会长出腿呢?它们的妈妈是谁啊?等等。幼儿回答时,教师要对回答做出评价,肯定正确的回答,巧妙纠正错误的想法,激发幼儿深度思考探索,加强幼儿对科学的认识。
(六)注重实践,手脑并用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一定要注重实践出真知,当幼儿回答不了教师提出的问题时,教师要积极采取措施推动幼儿进行探究。例如,围绕问题,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发现科学的奥秘,领略世间万物的神奇,并在愉悦的氛围中探索交流,让问题在实践操作中得到验证。幼儿在动手操作、与同伴交流的同时,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也培养了科学思维。科学探究活动之后,教师有效的提问能及时巩固探索成果,帮助幼儿扩展知识。如“观察可爱的蝌蚪”活动之后,教师对幼儿提出开放性问题:“除了蝌蚪,还有什么小动物长大后会变得不一样呢?我们在身边再一起找找吧。”通过这个开放性问题,引导幼儿对科学知识进一步自主探究、积累感性认识,从而升华为科学素养。三、结语
总之,幼儿科学教学活动中,如何有效地提问,需要教师不断探索、总结。准确、恰当的提问,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思考、动手探究的好习惯,使他们形成科学观念,从小热爱科学、崇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