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小学教育论文

以“学习活动”为主线推进阅读教学过程策略分

2015-07-29 09:2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阅读教学从“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把教学的过程组织成学生学习的过程,这是目前许多教师在努力研究并尝试实践的。“以学为主”还需要进一步关注不同课文的学习功能、关注学习过程的层层深入、关注学习内容的结构化,这样才能使“学”的目标更清晰,“学”的活动更有效。我们尝试以“学习活动”为主线来推进教学过程,就是根据学段目标、文本特点、学生学情,思考活动的核心内容,然后在教学过程中以这个核心学习内容为主线来推进,对这个核心学习内容进行聚焦、放大、迁移、生成,在教师的引导下展开渐进式的学习活动,从而让学生经历一个由认知、实践到迁移的学习过程(如下图所示)。
  一、指向表达方式的迁移
  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课文,在表达上富有特色,有些课文的词句运用很有特点,有些课文的段落表达非常典型,有些课文在文章的结构安排上值得迁移。这些都需要我们用语文的慧眼去解读、去发现,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确定课文在表达方式上最有价值的内容作为“学习活动”的主线,展开“感知—深化—运用”的学习过程。
  “感知”是对课文表达形式的学习认识,以课文内容为载体,对语言形式进行充分的研磨,通过教师的引导感知语言形式的特点;“深化”是对课文中同一语言形式在感知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学习,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进一步深化对语言形式的认识和理解;“运用”是从文本里找到合适的情境或从文本中延伸情境,运用学习的语言形式进行口头或书面表达,把学到的语言范式转化为积极的语言形式,这样有助于内容和形式的同步推进。
  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花的勇气》一课,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文本特点确定的表达方式的迁移点是:“词句传感情”的描写方法。在课堂上学生经历了以下的学习活动。
  1.读懂第2自然段,感知“词句传感情”的表达方法。
  (1)聚焦重点句,说说看到的画面,用成语来表示这样的情景。
  (2)比第一论文网www.dylw.net专业提供写作论文和论文写作的服务,欢迎光临。较朗读,感受课文语言的情感,体会词句传达作者心情的表达方法。
  2.自主学习其他段落,在批注中深化“词句传感情”的方法。
  (1)像这样“词句传感情”的写法,课文中还有很多。
  (2)学生根据提示找读语段,批注表达作者心情的词句。
  (3)交流体会词句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的心情,深化表达方法。
  3.运用“词句传感情”的写法迁移写话。
  (1)学生尝试写作者感到“遗憾”部分的草地景色。
  (2)交流评价。
  把课文的学习统整在一个明确的目标中进行,围绕表达方式的迁移这个学习活动的主线推进教学过程,使学习呈现出“感知—深化—运用”的层层递进态势,语言形式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逐层提升,活动设计充满张力,学习结构层次清晰。这个“打桩机”式的教学,充分从学生学习语言的角度层层深入来构建学习活动的过程,有效达成了学习的目标,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侧重语文技能的习得
  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技能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朗读的方法、表达的技巧、复述的水平、略读的要点、浏览的能力都需要在阅读教学中加以重视和引导。人教版教材中的有些课文,非常明确地承担着培养学生语文技能的任务,如从二年级开始的寓言故事、三年级的神话故事、四年级的“故事长廊”一组课文,宜训练学生复述课文的能力,且依次递进;又如四上以“世界遗产”为内容的第五组课文,宜训练学生写导游词、模拟导游进行讲解的能力等。我们在教学这些课文的时候,应努力围绕“语文技能的习得”来设计学习活动,展开“尝试—提升—内化”的学习过程。
  “尝试”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学生进行自主的尝试,或表达,或概括,或建构,在尝试过程中学生会有收获也会有困惑,会释疑也会存疑;“提升”是在尝试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评议,组员之间的智慧共享,特别是教师的指导帮助,促进学生的再认识,解决存在的疑点或困惑,提高能力;“内化”是完善学习所得,通过同伴间更深层次的交流,取长补短,把学习的技能转化为自身的能力,促进语文能力的发展。
  《扁鹊治病》作为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八组课文中的一篇精读课文,在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要训练学生复述课文的能力,因此我们确定“借助‘诊疗情况表’复述故事”为学习活动的主线,学生在课堂上经历了以下活动过程。
  1.学习故事,尝试表达
  (1)默读课文,填表梳理。(引导抓住关键词语填写)
  诊断时间 疾病情况 治疗方法 患者反应
  (2)交流整理表格内容。
  (3)尝试借助表格自主复述故事内容。
  2.练习复述,提升能力
  (1)指导复述第一次诊疗情况。
  ①学生自由练习复述。
  ②指名复述,要求复述得有条理。
  ③评议修正,再次复述,能够生动地复述。
  (2)4人小组合作,借助表格每人复述一次诊疗情况,串成故事。
  3.合作展示,内化技能
  (1) 4人小组展示合作成果。
  (2)集体评议,取长补短。
  (3)改进完善,内化要领。
  以上过程中学生经历了一次次的语言表达活动,在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先自主尝试复述故事;然后通过同伴的交流、教师的帮助着重领会复述的要求:有条理、具体生动,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练习活动,促进复述能力的提升;最后在合作展示、取长补短中改进完善。“尝试—提升—内化”过程的展开,使技能在结构化的练习活动中慢慢习得。
  三、倾向阅读策略的学习
  阅读教学虽以课文的形式来组织学习,但在课文的编排中蕴含着阅读知识的承前启后、阅读策略的逐层递进。读懂一句话、读好一段话、准确地提取课文的信息、对文本进行合理的解释等等,都需要有相应的阅读策略第一论文网www.dylw.net专业提供 写作论文和论文写作的服务,欢迎光临。在课文的学习中做铺垫,使学习深化,并能将这种策略迁移运用于其他文章的学习,最终形成语文能力。以“阅读策略的学习”为主线来推进阅读教学过程,可以展开“选择—运用—迁移”的学习活动过程。
  “选择”是根据学习的内容在阅读策略上作出选择,需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基础,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生成与学习内容切合的策略,以课文内容为载体展开领悟的过程;“运用”是在选择策略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问题、根据学习的内容尝试运用策略解决问题,深入领会策略,深入解读文本,联系课文的整体情境;“迁移”是用学习所得,迁移运用于其他文章的学习,巩固策略的掌握。
  《生命的药方》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中的一篇选读课文,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围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策略”这个核心内容组织学习活动,展开学习过程。
  1.选择合适的策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1)在初步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聚焦含义深刻的句子。
  “德诺一生最大的病其实是孤独,而你给了他快乐,给了他友情,他一直为有你这个朋友而满足……”
  (2)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我们有哪些方法?
  (联系上下文、结合具体事例、联系生活实际等)
  (3)联系课文思考,理解这个含义深刻的句子可以选择哪些策略?
  2.运用联系上下文、结合具体事例等方法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1)学生读句质疑。
  ①德诺得的是艾滋病,这是他最大的病,而他的母亲为什么说是“孤独”?
  ②德诺的妈妈为什么说艾迪找到药方,还说给了德诺快乐和友情?
  (2)请你联系上下文找一找,哪些语句能让人明显地感受到德诺的孤独?
  (3)“快乐而满足”又是从哪里感受到的?联系全文找到具体的事例。
  (4)根据学习的方法,说说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3.迁移阅读相关的文章,运用联系上下文、结合具体事例等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以学习掌握“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策略为目标,结合学生前期的学习经验,根据课文的阅读特点,从质疑到解疑的过程中领悟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围绕主线展开“选择—运用—迁移”的学习过程,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方法的启示,在选择中辨析策略的优劣,在迁移中提升阅读的能力。
  四、着力语言的欣赏积累
  人教版教材中有许多语言优美的经典课文,特别是经典散文、古诗文等,这些文章文字隽永、意蕴深刻,表达独具特色,值得细细品味,教学中应让学生把这些优美的语言积累下来。这样的课文可以以“语言的欣赏积第一论文网www.dylw.net专业提供写作论文和论文写作的服务,欢迎光临。累”为主线来设计学习活动,展开“感悟—欣赏—积累”的学习过程。
  “感悟”是学生根据文章的表达内容,在对文章初步把握的基础上感受语言所表达的意蕴和情感,主要通过朗读或默读的方式,对文中的语言有自己的感受和理解;“欣赏”是对文章中关键词句表情达意作用的领悟,赏析作者用特定的语言形式来表达具体的感受,体会语言运用的准确和丰富,朗读仍是学习的主要方式;“积累”是在领悟语言的节奏韵律、情趣意味的基础上,对文中的语言进行归整,并适机背诵。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匆匆》是朱自清先生写的一篇经典散文,文章结构精巧、层次清晰,文字清秀隽永、纯朴简练,文中的语言需要好好品味积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朗读这一主要的学习方式达到对课文语言的学习、欣赏、积累。
  1.勾画语句,感悟语言
  (1)自主朗读,围绕“时间匆匆”勾画出你认为写得优美的语句,批注自己的朗读感受。
  (2)交流朗读,畅谈体会。
  2.深入体会,欣赏语言
  (1)联系上下文,体会关键语句的表达效果。
  ①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②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2)练习朗读,读出感受。
  3.有序归整,积累语言
  (1)归整文中具体描写日子来去匆匆的句子。
  (2)尝试背诵积累。
  像这样以朗读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对文中的典型语句进行朗读感悟,在朗读中感受语言所表达的情感;然后由内容走向形式,体会作者是用怎样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时间来去匆匆的感受的,欣赏句式运用的生动妥帖;最后对具体的描写作一个归整,帮助有效积累。
  以“学习活动”为主线推进阅读教学过程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教学内容弥散、教学过程平面、学生学习零散”的阅读教学现状,为走出“教师解读式”“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形态提供了策略支持,使学生的学习过程相对完整和有结构,使课堂能真正“让学”于学生,凸显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从不同角度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从而实现“教”为“学”服务的可能。
  (浙江省余姚市教育局教研室 315400)本文选自《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14年第5期,版权归原作者和期刊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