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小学教育论文

音乐课中如何激发学生的艺术价值体现

2015-07-28 18:0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艺术表现是通过人的演唱、演奏或人体动作、表情、对话来塑造形象,传达情绪、情感、故事情节,从而体现生活的艺术。我们在音乐教学中,也可以把艺术表现贯穿于整个课堂,让学生用不同的演唱形式表现歌曲,或者是用语言表达对音乐的理解、用肢体语言表现音乐、用舞台表演的形式再现音乐等。艺术表现正是通过其生动、形象、直观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并在不断提高的表现中,不由自主地投入到音乐的美好境界中,从而更好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
  一、语言是艺术表现的基础条件
  作为人们交流的主要工具,语言在表演艺术中是最基础的条件之一。在以往的无声演绎中,角色的语言主要是通过字幕进行说明,这足以证明语言在艺术表现中有着重要作用。
  1.准确、优美的语言描述
  准确优美的语言是艺术表现中最基础的要求,不仅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规范的语言发音,烘托音乐艺术的美,还为歌唱得字正腔圆打下扎实的基础。如学唱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时,为了让学生进入歌曲意境,先请一位熟悉这首歌的学生有感情地、有节奏地朗诵歌词,顿时,恢弘的气势,浑厚的音色,将学生深深吸引到歌曲中。大家在乐曲和朗诵中想象着江水的汹涌,弥漫的硝烟,还有雷鸣的战鼓,使原本对古曲不感兴趣的学生一下子有了学唱的欲望,把歌曲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回味无穷。
  2.富于情感的语言描述
  学生在课堂上最擅长于模仿,如果教师对作品进行富有感情的语言描述,将对塑造音乐形象、理解作品内涵、表达作者思想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如歌曲《感恩的心》,在演唱之前,先给学生讲关于这首歌的故事,在聆听当中,学生已经在悲伤情绪的渲染下,眼中满含泪水,大家讨论出了应采用缓慢、深情及真挚的情感来朗读和演唱。在朗读歌词时,他们的声音表现极富感情。当我们在处理各类的音乐作品中,用感情去体会其中的内容,在演唱时更能发自内心,引起别人的共鸣。
  二、动作是艺术表现的核心元素
  肢体语言是表演的核心,用身体的各个部位配合音乐做出形象的动作,能增强表现的感染力,而生动的姿态能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1.形象的肢体动作
  动作间不需要有严格的内在联系,是通过形象的模仿来表达作品内容的,如欣赏圣·桑的作品《动物狂欢节》,要求学生用肢体动作来表现各种动物的形态:有的学生时不时伸长脖子,展示着天鹅那美丽的脖子及高傲的神态;还有两个学生结合在一起模仿赛跑的羚羊;有的学生迈着沉重的步伐,弯着身子,一步一步向前挪动,表现了笨重的大象在行走…尽管这些即兴性动作都极为简单,但却极形象地表现了作品内容,并为大多数学生都参与表演提供了机会,锻炼了学生动作的协调性,引发了想象与创造性的思维,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2.生动的表情动作
  学生在表现音乐作品时,常常是没有表情,多数是生硬、呆板的演唱。表情动作就是要借助于身体的某些器官做出表达各种情绪的动作,它能增强动作的表现力,渲染作品的感召力。小学有一首歌曲叫《表情歌》,表现的是快乐、生气、着急、高兴时的不同情绪。快乐时拍手,生气时撅嘴,着急时跺脚,高兴时大笑。于是在学唱歌曲时先让学生听音乐,在做动作的地方合着音乐一起做,学生的兴致来了,都非常乐于参与,这时教师再稍加指点一下节奏,学生便能准确地拍手、跺脚,完整学唱歌曲也进行得很顺利。由此可见,表情动作带动了学生的兴趣。
  三、舞蹈是艺术表现的高层体现
  舞蹈是用肢体语言在音乐的情感和意境的启迪下,用身体演绎出它的节拍。在音乐教学中融入舞蹈,能加深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身体的积极参与,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大胆尝试的念头,变“呆”学为“活”学。
  1.引导学生学跳简单的舞蹈
  小学生天真活泼、热情好动,单纯的唱歌教学他们很快会觉得乏味,那么舞蹈教学采用愉快互动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伸臂展腿,扭头摆臀,营造愉快、活泼、有趣的教学氛围,会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音乐。如教学《多么快乐,多么幸福》这一课,先让学生了解藏族舞蹈中踢踏步的来源,然后示范藏族舞的几个基本动作并让学生随着音乐一起做。这不仅拓宽了学生的音乐与文化视野,也让他们充满了好奇心和新鲜感,从而增强了更浓厚的学习音乐兴趣。
  2.鼓励学生大胆创编舞蹈
  当学生唱完或欣赏完一首歌曲或音乐作品,教师应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大胆地编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如欣赏三年级的乐曲《牧童短笛》,学生根据乐曲的三个不同部分,大胆创设,A段随音乐左右摆动身体,B段一起轻轻拍手,最后A段再现时他们又一起摆动身体并转圈,通过简单表演,他们展示了对作品情感、内涵的掌握程度。
  音乐富有充分的表现力,音乐教师应创造机会让学生大胆展示,还可以在课前或课后留出五到十分钟,让学生自由组合、自由表演,尽情展示自我。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表现力,给予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特长的机会,又有利于一改原来课堂拘谨的气氛,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受到音乐的感染,得到美的享受。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