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诚木棉小学通过打造“本真教育”的校园文化特色,探索出一条教育回归本真的实践之路。本文主要从挖掘学校文化资源,构建学校办学价值体系,塑造良好校园环境,开展多彩文化活动,创造和谐人际关系等方面阐释了建设学校特色文化的发展之路,为文化立校、特色强校奠定了实践继承基础。
教育思想应该根植于自身的传统与现实,成为我们现代教育理念创生的基础。我校走文化立校、特色强校之路,就小学教育回归本真的实践做了一些探索,在此一一述之。
一、挖掘学校文化资源,形成教育主题
信诚木棉小学原名蔚南小学,创办于1952年,现是木棉村、钟楼村、井岗村、西湖村的集中办学点,是从化市一级学校,广东省规范化学校。学校软硬件设施齐全,校园环境幽美。学校位于木棉村内,村里的文化古迹星罗棋布,如瀛洲堂、谢廷均进士碑、五岳殿、德仁公楼、谢氏大宗祠、书舍、龟咀古商圩(渡头)、石塘岭古红砂岩采石场遗址、荔枝皇“孝行流芳”、钟楼古村落等都是地域文化遗存,都是可贵的育人资源。我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充分挖掘红棉树的文化资源,打造学校文化特色,逐渐孕育提炼出学校特色发展的灵魂—红棉文化。红棉文化蕴含深刻的教育理念:红棉形象(外显)正直、挺拔、朴实、健康、进取、向上;红棉精神(内涵)奉献、进取、乐观、热情。
“本真教育”是信诚木棉小学基于红棉文化中承载的教育元素而提炼出来的价值观,是信诚木棉小学独特的精神物像,也是学校文化沉淀提炼的教育主题。本真教育的“本”,即是根本之“本”,回归教育的本源,回归教育的本质。本真教育特色为学校的内涵发展夯实了方向,给信诚木棉小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为学校描绘了新的发展蓝图。
二、构建学校办学价值体系,夯实学校文化内涵
(一)“立基固本、尚美求真”的办学理念
学校秉承“立基固本、尚美求真”的办学理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本真教育的引领下,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尚美是指师生崇尚美、探寻美和发现美;求真是指实事求是,讲求实际;“尚美”与“求真”互相呼应,互相补充。“立基固本,尚美求真”办学理念,给信诚木棉小学的特色学校文化建设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使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发生了质的飞跃,使学校的办学方向更加清晰。
(二)“顺天致性、一树百获”的育人理念
顺天致性:天,指树木生长的规律;性,是树木的本性。按照树木的生长规律去种植,树木便会茁壮成长。一树百获出自《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比喻培植人才能长期获益。学校育人应顺从学生的天性,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从而收获教育的累累硕果。
(三)“自主发展、激发潜能”的教学理念
自主发展包括品德发展、知识拓展和能力进展三个方面。品德发展是学生成长的立德之本。通过培养学生诚信明理、坚定恒毅、知恩乐助、勤学致远的品质,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弘扬民族伦理道德规范;知识拓展是学生成长的立身之基。高瞻远瞩、博闻强识、博古通今、追求真知是学生知识发展的重要因素;能力进展是学生成长的立足之源。学生能将所学知识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不仅具备学习能力,还具备创新能力,这是能力进展的要义。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发掘学生自身的潜能。学校以学生的兴趣为主线,灵活采取方法,发挥学生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培养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四)“至诚高节、笃信好学”的校训
“至诚高节,笃信好学”是信诚木棉小学的精神追求。在木棉文化的熏陶下,学生们天真烂漫,教师们真诚相待,校园内处处洋溢着真切、自然的美好氛围。
“身教、善教、孜孜不倦”是信诚木棉小学教师道德、才学、作风、素养、治教的集中反映。“力学、善学、学而不厌”的学风,让校园充满生机与活力。学校用红棉文化塑造学校,用红棉精神支撑学校,用红棉特色引领学校发展,力争办一所正直奉献、乐观进取的品牌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三、塑造良好校园环境,加强学校文化建设
良好校园环境是熏陶师生心灵并潜移默化融入学校文化的最好载体。整洁、优美、富有教育意义的校园环境有益于师生情感的润泽,心灵的美化。学校将人文性、历史性与环境美化结合起来,着力打造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园景观,营造一个布局合理、整洁优美、生机盎然、蓬勃向上、健康和谐的诗意校园环境。
(一)突出学校的文化特色
校园环境的建设力求突出学校的文化特色,讲求艺术性、人文性、科学性与现代性的和谐统一,注重校园建筑与自然环境有机融合,集绿化、美化、育人为一体,融情感陶冶、人文关怀、生命价值于其中。学校精心创设师生学习工作、生活的各种场所,使校园每个角落都成为师生学习、探究、实践的园地,在诗意的红棉文化氛围中成长,展现出灵动蓬勃和内心美好的精神气质。
(二)创造文化生成的环境氛围
学校通过创造适合文化生成的环境氛围,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橱窗等传播媒介,宣传学校的办学思想,形成学校的主流文化。精心布置校园人文环境,全方位开展文化建设,熏陶师生的心灵,使他们情感得到升华,素养得到提升。
四、开展多彩文化活动,丰富学校文化底蕴
(一)在特色活动中彰显个性
1. 红棉映校园,书香蕴本真
(1)创设图书角,营造书香校园氛围
设立图书角,实行漂流,分享爱书。通过这种形式让师生畅所欲言,发表生活感悟,谈感想、谈体会,让学生们爱上阅读。班级定期评比阅读小明星,在学生中形成一种浓烈的阅读氛围,让更多的学生们走进书籍,营造书香校园。
(2)经典美文诵读
教师可以组织丰富的活动、竞赛来促动师生参与经典美文诵读会、经典征文赛、经典诵读赛等活动,帮助学生理解传统经典,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学校通过在教学楼楼梯台阶上、教学楼外墙上、围墙上张贴名言警句营造更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3)开展各项评比活动
我校以“快乐阅读”为理念,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为载体,巩固和深化广东青少年学生读书活动成果,打造师生共读、亲子共读的交流平台,开展了“书香班级”“书香家庭”“阅读之星”评比活动。
2. 阳光体育大课间
优化大课间活动的时间、空间、形式、内容和结构,使学生乐于参与,主动掌握体育方法并自觉锻炼。我校根据学生心发展的需要,积极创新,力求以活动励德,以活动辅智,以活动健体,以活动塑美,以活动促劳,促进学生五育全面和谐的发展。通过大课间活动,培养了师生的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观,逐步形成热爱体育、崇尚运动的良好风气和珍视健康、重视体育的浓厚氛围。
3. 师生齐动手,创意“稻草节”
“稻草节”是立足本地生态环境,积极寻求的特色课程资源,反映了本土文化的特色,彰显了原生态教育的真谛,是一项集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与自主性于一体的课程。在实施过程中,使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紧密联系,发掘学校、社会、自然三大教育资源,提供给学生更充足的活动空间、更丰富的思维空间和更广阔的实践空间。
(二)在社团活动中放飞梦想
我校根据学校师资和学生情况,在充分调研、细致研讨的基础上,成立了合唱、舞蹈、足球、乒乓球、主持人、书法、绘画和象棋等二十二个社团,每个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自主选择社团,此举丰富了学生校园生活,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了学生个性特长,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五、创造和谐人际关系,优化学校文化环境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师生间只有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才能取得最佳教育效果,“亲其师”才会“信其道”。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师和生的双边互动,既有教师的爱生,又有学生的尊师。教师要具有较高的师德修养,精湛的教学艺术,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学生要尊敬教师,勤学守纪。学生间的和谐人际关系可以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健康成长。
作者:谭庭辉 来源:教学研究与管理 2016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