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是研究新课标的一个重要课题,如何正确运用表扬与鼓励是培养学生情感与态度的重要途径。
作者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探讨小学教育中表扬与鼓励的正确使用问题,从心理学角度介绍表扬和鼓励的重要意义,并通过实践案例分析“及时表扬和鼓励”、“表扬和鼓励并不是越多越好”。
新课标提出,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
评价应注重学生发展进程,通过评价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自己的进步[3]。对学生的评价应以表扬为主,尤其在小学教育中,作为一名在教育一线工作的教师,能否对学生的细小进步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怎样进行表扬和鼓励,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艺术问题。
笔者结合教学实践经验,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探讨小学教育中表扬与鼓励的正确运用。
一、从心理学中来看表扬和鼓励
“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人们:热切的期待和赞美能够产生奇迹,积极的心理暗示能达到预期要求;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正能量,它能改变一个人的行为。当一个人获得了他人的信任、赞美时,他便觉得获得了社会支持,从而增强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
把这种赞美和积极的心理暗示应用到教师的日常教学中便是对学生的表扬和鼓励。正确的表扬和鼓励能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产生正能量,增强自我价值,变得自信。当然,对小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应讲究方法和技巧。
二、要及时表扬和鼓励
事物的因果关系是紧密联系的,年龄越小,越是如此[4]。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结构,对学生的细小进步,我们要做到及时表扬和鼓励,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笔者记得教二年级语文一首诗歌的时候,请班上几位学生站起来开火车朗读诗歌,其他同学都能顺利完成。轮到黄岚同学时,只见她红着小脸蛋,战战兢兢地小声说道:“我不会。”笔者微笑地看着她说:“你能行,老师相信你!”在笔者的鼓励下,她小声地朗读起来,越往后读声音越大。
当她读完之后,笔者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这次你读得很认真,声音很大很响亮,表现真不错,只要你继续努力,下次一定会更棒的!”说完这些,笔者观察到她脸上露出了自信的微笑。在后来的课文朗读中,她都会主动把小手举得高高的。
笔者班上还有一位女孩,她是个很文静、懂事的孩子,她在学习上很认真,但学习成绩很难提高,每次单元测验,分数都很靠后,有时甚至不及格。笔者认真仔细地观察一段时间后发现:她是缺乏自信。因此,在以后学习中,笔者只要发现她有闪光点或进步,哪怕是细微的,都会及时给予她表扬和掌声;当她不自信时,给予她鼓励。
这样坚持了几个月,笔者看到了效果,她的测试成绩突飞猛进,分数进入了班机前几名。可见,学生的进步和成长离不开教师的表扬和鼓励。当他们遇到学习上难以克服的困难时,老师对他们的评价、态度和采取的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老师给予学生表扬和鼓励是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提高自我认识和肯定自我的方式之一,也是老师在表达对学生的关爱。
三、表扬和鼓励并不是越多越好
课堂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很多老师一节课40分钟下来,说得最多的话是:“你真棒!”“你真行!”“你真是个聪明的孩子!”“加油,继续努力!”学生表现好或回答问题正确是“你真棒!”学生没回答正确或者根本就没开口说话,还是“你真棒!”久而久之,学生一个个变得很浮躁,还会在乎表扬吗?他们甚至变得麻木[5]。表扬和鼓励不要泛滥,要有度。过多的表扬和鼓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笔者学校有位老师跟笔者讲过这样一件事情:他班有位学生,平时各方面表现优秀,总是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
长此以往,笔者的同事发现了一个问题:那些很少受表扬,但只要老师稍加表扬和鼓励,都有或多或少的进步。只有这位学生各方面还是老样子,不思进取。
笔者这位同事便慢慢减少了对他的表扬和鼓励。同事发现这位学生反而有进步了。可见,当一个学生习惯了表扬,习惯了鼓励,就跟平日里的家常话一样习以为常,起不到任何激励作用。
事实上,老师对学生的表扬和鼓励的目的在于激励学生,让他们树立自信心,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一次小小的表扬和鼓励能达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过多的表扬和鼓励只会适得其反。
总之,表扬和鼓励是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让学生更快进步而采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对学生寄予厚望,不断表扬和鼓励,给予学生勇气和信心,是值得推崇的。
但运用表扬和鼓励要讲究方法,教师只要能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善于运用表扬和鼓励;恰当、适度地运用表扬和鼓励,就必定能开发学生积极进取、刻苦求学的潜能。
作者:朱丽华 来源:考试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