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小学教育论文

识字教学之我见

2015-12-15 11:1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作者针对新课标实施后,识字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和陈述,提出识字教学需要重视教学规律、强化语境、突出重点难点和注重字词辨析的思路,从而使我们的识字教学更加灵动且富于实效。

关键词:识字;实效性;问题;语境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 。?新课标非常重视识字教学,课堂丰富多彩、形式多样。但部分老师对课标理解得不够透彻,存在课堂上热热闹闹,教学目标却没有达到的现象,课堂的实效性有待提高。针对以上现象,本文从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
  一、 识字教学应重视学生的认知规律,将多种情景教学综合起来
  许多老师努力创设形象直观的教学情景,如课件再现,音乐渲染等,但情景过度创设,忽视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儿童对学过的知识记得快,忘得也快。通过生字的配图,学生经会意或联想,大都能认出相关生词,但所配的精美插图导致儿童注意力分散,如果把图画去掉,或者改变语境,甚至把生词的顺序调换了,学生还是不会认读这些词语。因此,过度强调设计情景环境,最终导致这样的教学是浮光掠影。
  识字教学的情景创设应该重视学生的认知规律,将多种情景教学综合起来。笔者首先利用插图把学生带入学习的情境之中说话训练,接着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容易让学生记得快。如编一些顺口溜、儿歌等,让学生初步认识儿歌中的新词,最后拼读、去拼音读。这样环环紧扣, 字词教学落实得很扎实,同时也培养成学生认识事物、观察事物、运用语言的能力,全面地落实了识字教学的目标。
  二、识字教学应强化语言环境
  儿童学词,把词和具体事物联系起来,才能理解正确、运用得当,脱离具体词义和语言环境孤立地教儿童识字,是很难准确理解字义的。部分教师把生字从课文的语言环境中提取出来,单独认读,必然是耗时多而收效微。我们要让学生熟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熟识词义的基础上,再提取出来认读,而且要以词语的形式出现,这样学生识字就有了一种语言环境的依托,有了一个从简到难的梯度,增加接受程度,而且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字义。只有让学生先理解学过的字词的意思,然后在说、写中能运用学过的字词,这才算达到了目的。阅读课中的识字教学不应是“孤军奋战”,而应该是以语言环境为强大后盾,将识字、朗读、积累有机融合,才能更全面地达成学习的目标,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三、识字教学应了解学情,突出重难点
  新教材中低年级的识字量特别大,教给学生自主识字的方法,引导他们在音、形、义的统一联系中巧记字形,是解决识字难的捷径。但教师不能不了解学情,不讲方法,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识记,由学生自己分析汉字,这样在课堂上看似热闹,然而实效却不理想。大致可总结为以下两种情形:
  1、忽视了教材的难易和学生原有的识字基础。现在家庭教育启蒙较早,电视、媒体、广告也对孩子们潜移默化,孩子入学前的识字有一定基础。识字过程过分强调面面俱到,没有重难点,只会耗费时间,实效性不高。
  2、违背了“识记主要靠复现多认”这一识字规律。新教材强调,在教学的不同环节增加生字复现的机会,以达到巩固的目标,教师让学生花大量时间教学生怎样记,只会冲掉学生反复接触文本的时间,即使学生能记住,也只是短暂的记忆。
  所以,教师应该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抓住学生少见的、结构复杂的字,进行重点认记。其余常见、简单的字,应增加复现机会,达到巩固的目标,以增强实效性。
  四、 识字教学应注重兴趣与识字的统一
  为了让学生喜欢识字、乐于识字。教学中创设了许多生动有趣的游戏,但部分老师所设计的游戏,学习目标不明确或出现的时机不恰当,只考虑到游戏趣味性,缺乏实效性。从课堂上的表现来看,学生只把注意力放到游戏谁胜谁负,而不是生字,教学目标的落实是单一的、低层面的。
  我们的识字教学不能纯粹地、盲目地为了趣味而趣味;更应追求更高效的识字。通过游戏调动学生的识字兴趣、巩固识字效果,记住活生生的更有生命力的字。
  五、应注重字词辨析的教学方法
  当前的识字教学,尤其是公开课,很多老师总是把写字这个环节安排为随机环节,课堂上有时间就写几个,没有时间就课外再写。学生当堂写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光说不写或过后再写,容易形成字形“消化不良”,无法真正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笔者发现,教师创设一定的语境,对形近字、同音字进行比较,也是提高识字效率的好方法。在教学同音字、形近字较多的汉字时,要及时将那些相关的汉字归纳在一起,引导学生同中求异、异中寻同。如:“喝、渴”,让学生找出两个生字字形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再指导学生根据课文提供的语境,理解为什么“喝”用口字旁,“渴”用三点水旁,从而降低相似字的错误率
  在指导学生写字的方法时,通过分析字词结构的不同解析其代表的不同词义,使学生对相似生词、近义词的辨析能力得到了强化。同时把大量的时间让位给指导学生写字,引导学生分析字的结构和方法,注重结合字形字义的特点恰当地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不但增进了记忆、理解、想象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还能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汉字的熏陶。这样的教学充分遵循了学生识记汉字的规律,学生学得快、记得牢。
  总之,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步代,许多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方法走进了语文识字课堂。然而增强实效性永远是课堂教学的生命线。在识字教学中,不论运用何种手段,都需要重视教学规律,强化语境,突出重点难点和字词辨析教学思路,使我们的识字教学更加灵动富于实效。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