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小学教育论文

打开低年级学生写话的一扇窗

2015-12-15 11:1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

关键词:
  低年级写话教学是中高年级作文教学的重要的基础,它是学生写作的启蒙,是引导学生迈入作文大门的关键一步。如何让低年级学生轻轻松松动起笔来,扎扎实实进行写话训练,需要低年级老师有高瞻远瞩的眼光,根据低年级学生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写话训练,加上行之有效的方法指导,写话才能为今后“作文”这座宝塔做坚实的奠基。我在教学中用慧眼搜集“情报”,教学生串句成段,应用写、画结合等方法,为低年级学生写话打开了一扇窗,不断提高低年级学生写话水平。
  一、搜集“情报” 独具慧眼
  学生要写出好作文需要作者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加上独到的见解、精彩的语言等,要练就这样的功底并不容易,但我认为变换形式效果会有所改变,比如,让学生人人当小记者参与写话,不仅比简单地布置一次写话作业完成的效果好,而且能从写话训练中培养学生捕捉写作素材的能力。
  此想法缘于集美区的一次“小记者评选”活动,由于比赛名额的限制,我发现班上许多同学很想参加却没机会,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明确必须抓住孩子们的这份热情,不能因“小”失“大”打击孩子们的自信心。因为低年级学生特点就是竞争意识强,有好胜心。无论是开朗的孩子还是文静的孩子,他们的内心深处都会有一种和别人相比的愿望。比如,你在课堂上只要表扬了一位同学积极发言,当再问第二个问题的时候大部分同学都会高高的举起他们的手。因此,我在班级中也开展了“小记者行动”这项活动。其实,我葫芦里卖的还是让孩子们都动起笔来,人人参与写作。一时间,班级中相互采访,每个人的小笔记本里记载了他们喜欢的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等有趣的活动,这些看似简单的记录其实也让低年级的小朋友们掌握了写话的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因为小朋友有留心周围的新鲜事,在记录时不知不觉写下自己想表达的情感,我觉得这样的活动学生是能从中收获的。比如,班上有位同学在“读书节”期间采访奶奶,做了一份这样的记录:
时间:2011年10月13日晚上
地点:家里
采访对象:奶奶
采访过程:
     我:奶奶您好!最近我们学校开展“读书节”活动,老师要求我们回家多读书,同时让我们问问家人以前都读什么书?我可以采访一下您吗?
     奶奶:可以的,请问吧!
     我:您小时候爱读书吗?
     奶奶:我小时候很爱读书。
     我:您小时候爱读什么书?
     奶奶:《英雄王二小》《小英雄雨来》《红楼梦》…… 
     我:家里人不让您看书吗?  
     奶奶:家里人不让我看书,确切的说应该是没有时间读,因为要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事情。我最喜欢去放牛了,那个时候我就有很多时间读书了。  
    我:您的书从哪来的?  
  奶奶:我读的书大多是借来的,家里没有钱给我买书。记得我从他邻居陈阿姨借过《格林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等,读书让我认识了董存瑞、雷锋等英雄人物。
    我:您对现在的孩子读书有什么看法?  
    奶奶:大多数孩子喜欢电脑、游戏机,读书对他们来说是一个苦差事。生活好了。读书也少了,这是一种不好的习惯,我希望现在的孩子多读书,读好书。  
  采访收获:
      采访奶奶之后,我知道虽然奶奶当时条件差,但还努力借书来读。而且从中学到很多知识。现在爸爸、妈妈给我买了很多书,我应该记住奶奶说的话:“多读书,读好书。”
   此次,我独具慧眼在班级中搜集“情报”,学生从中捕捉到更多的写作素材。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喜怒哀乐的家庭生活,五彩斑斓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姿的自然生活……让孩子们“搬进”小小记录本里,我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参与“小记者行动”的同学也多了交流,在交流中很多同学也渐渐掌握一些语言的表达的技巧。因为学生慢慢懂得:写作就是从平常的小事,找到独特的切入点,写出自己独出心裁的一面才会吸引读者的。低年级学生写话的训练确实要教师,让学生自由地、随性地又不失激励竞争的意识,让小记者行动起来,给予训练平台与空间,让低年级的小朋友们在写话中找到写作的乐趣。
二、串句成段 画龙点睛
  低年级学生的写话往往存在“语句不通顺、上下句子不连贯”等问题,我在实践中发现学生平时说话,遇到要表达的事情是较为复杂的、内容多一点的,他们就会语无伦次,因此我决定从教学生说话开始,训练学生言之有序。比如,第三册园地三中的口语交际“我们去‘旅游’”要求孩子们给大家介绍自己知道的风景名胜,为了让孩子们按顺序介绍,我让他们应用:“首先-然后-接着-最后”的顺序进行介绍,果然在口语交际中“导游们”介绍景点时,语句通顺、过渡自然、上下句子连贯。有了口语交际的引导,孩子们在写话中也会应用了。记得在一次参观中,学生这样写道:
  海洋动物表演开始了,首先出场的是穿着白色西服的小白鲸,它驮着饲养员在池子里转圈圈,然后出场的是活泼可爱的海豚,它用嘴亲吻了一下小女孩,接着,海狮“公主”也毫不示弱,给我们表演了呼啦圈,最后出场的是海狮“王子”,它向我们展示了计算本领。?
  低年级学生可塑性、模仿能力是非常强的,他们犹如一块块橡胶泥,能捏出各种各样的形状,形状的美观与否是要靠我们来研究的。在低年级写话基础中我们要适时教给学生串句成段的技巧,让他们知道段是由一个一个句子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组成的。一次,在批改学生的日记中看到这样的一段话:
  凤泉广场上大人们在跳舞、聊天、散步,小孩子们在玩轮滑、做游戏、蹦蹦床,大家玩得真高兴,广场上空的气球显得更热闹。
  在经过思考后,我帮学生做了这样的改动:
  节日的凤泉广场真热闹。大人们有的跳起欢快的舞蹈,有的三五成群地聊天、散步。小朋友们有的绕着圆坛快乐地轮滑,有的在蹦蹦床上尽情地蹦呀跳呀,还有的高兴地玩着各种各样的游戏。瞧!广场上空的气球似乎在说:“欢迎!欢迎你们!”
  类似这样的关联词应用,句子显得条理清楚,语言也更生动了。像这样总分关系的段落巧妙地应用了“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它们给句子起画龙点睛的作用,我认为他们串起的不仅仅是句子,更是收获了如何组织语言的“串串珍珠”。当孩子们留心各种现象,留意各类事物,留神各种人物……老师应该导之有方、传授写话技巧等,引领他们踏上写作的门槛,为中高年级这座“作文”大厦奠定基础。
  三、写画“联姻” 珠联璧合
  (一)先画后写
   图画为儿童提供了丰富多采的观察内容,为编写故事提供了基本情节,因而,写起来难度不大。一次《品德与生活》课,我带小朋友们参观学校的“中草药园”,回到教室我让他们画一画看到的植物,从作品中我发现他们和大人的观察视角是不一样的,有的同学观察得很仔细,而且画得别有童趣。于是,在一次习作指导课时,我充分利用学生的这次活动,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图画编故事,在批改时我知道了原来画画与写话有着微妙的关系。画得好的同学相对也写得较具体生动些,原来他们都能抓住事物的特征。从中我们不得而知:画画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有基础有趣味,也容易抓住特点,达到“我手画我心”,先画后写学生有自己独特的视角,会“顺藤摸瓜”抓住事物的特点写,因此“用我手写我心”也水到渠成,这也正是作文教学一再强调而学生又难以把握的标准。
 (二)先写后画
  想像是写作的翅膀。众所周知,年龄越小想像力越丰富,那么我们就更应该抓住这双“翅膀”,帮助孩子推开写作大门。想像画面就是一种不错的方法,最近我们班兴起阅读.《三毛流浪记》这本连环画,我也利用语文课让他们续编故事《三毛来到我身边》,由于是低年级学生,他们年龄小喜欢涂涂画画,我还让他们给自己创编的故事配上插图,果然,让老师看到了一幅幅创意新颖,充满同趣的图画。可见,孩子们在想像中找到创作的源泉,脑海中出现的画面是丰富多彩的。这正是用画画的乐趣消除写话的枯燥。我认为这样长期训练,能使画画与写话相得益彰、图文并茂,富有童趣。
    当批阅到学生稚嫩的语言,或许其中还夹杂着拼音等不会写的字,但他们已懂得把自己心中所想的,口中要说的话用文字写下来时,我们可以明白一点:学生是在我们这样潜移默化中自然而然地进入美妙的习作殿堂。
  为了更好地激发低年级孩子写作热情,我们努力作了许多尝试,从写话动机、写话技巧、写话形式等。话说低年级写话是基础,可是当学生的思维被激活、情感被激起时,你会看到他们的智慧奔涌在笔端,原来低年级的小朋友也会妙笔生花。打开低年级学生写话的一扇窗,让阳光照撒向每个小朋友灿烂和笑脸,让雨露流向每个小朋友的心田。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