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小学教育论文

阅读教学模式创新下提高小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2015-12-15 11:0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要 小学语文是语言和思维有机结合的学科。阅读教学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它在语文教学中处于基础和核心地位,它不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语文教学的质量,而且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阅读教学 创造性思维 教学模式 
  创造性思维发展有其特殊的规律。我在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根据创造性思维发展规律,不断构建、选择、优化创新教学模式,对小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下面简要介绍一下我在教学实践中优化教学模式及时我的体会。 
  一、激趣融情模式 
  理论依据:创新过程既是激烈的智力活动过程,也是强烈的情感活动过程。“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本模式注重情感在阅读中的催化剂作用,使学生在趣味中学,在情境与体验中走进文本,自主阅读,发展思维,从而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 
  操作程序:激趣引情、释题入境→学中循法、读议悟情→导在思维、导中激情→创新表演、理解运用。 
  实施感悟:本模式注重导入的趣味性——情由趣发。采用情感化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以有感情朗读、诵读、创新表演为主要教学方式,力求让学生在体验与理解中发展想象能力。应用此模式,教师必须重视鼓励的作用,使学生能品尝到学习与创新的愉快,实行创造性思维训练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的有机结合。 
  二、质疑研读模式 
  理论依据:自主研读模式是以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即学习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必须相信学习者拥有发展的潜能,能达到自我实现。本模式力求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意识,以加强学生自主阅读的实践活动为特征。 
  操作程序:初读存疑、感知全文→质疑研读、感悟探究→品读积累、赏析表达→ 回读巩固、整体深化。 
  实施感悟:自主研读模式,顺应了语言文字表达思想的基本规律,展示了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思考、创新的过程,体现了以自学为主,以品读为本,以激疑促思为核心,以训练思维为主线的教学思路,使语言文字训练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训练有机结合,优化了教学过程。 
  三、先学后导模式 
  理论依据:构建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新旧知识相互作用过程。这与语文学科学习结构相对照,我们就不难发现,学生学习新课文时,完全可以以其原有的“字、词、句、段、篇与听、说、读、写、背”构成的结构,去同化新的“字、词、句、段、篇” ,从而促其原有的听、说、读、写、背的能力达到一个新高度。本模式以构建理论为基础,遵循新旧知识的迁移规律。 
  操作程序:独立阅读、体会学程→交流收获、质疑研讨→小组品读、赏析积累→强化训练、自悟学法。 
  实施感悟:本模式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目的,以发展学生个性为核心。由于学生头脑中的知识量与知识结构会因个体不同而存在差异,学生所采用的自学方式以及最后形成的结果必然也会不同。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在实践中萌生出许多新想法、新创造。 
  四、电化教学辅助模式 
  理论依据:建构主义认为,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电化教学手段通过创设情境、角色转化、心理揣摩,引导学生入其境、通其心、感其情,从而使学生的感性认识与抽象思维有机结合,启发学生进行想象、联想,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操作程序:创设情境、整体感知→入境品读、互动评价→合作研讨、拓展思维→内化运用、小结延伸。 
  实施感悟:电化教学的运用,加强了语文教学的直观性与完整性。它可以超越时空,是一些难以用语言解释的问题以更加清晰直观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提高了学生对典范文章的领悟能力,优化了语文教学过程,使语文教学艺术化、情感化,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使语文阅读教学中德育、智育、美育水乳交融。同时,根据教学网络,随时改变和设计适合学生个性教育或个别教育的最佳方案,在不断调整和优化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创新、自由表达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实践语文创新教育应把儿童活动空间、学习内容构成一个连续的目标一致的和谐整体,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所以,我特别注重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构建了多种综合拓展模式,就是把课内外、学科间、教学与生活结合起来的教学模式。本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不局限于课堂的时空;不局限于课本的内容,既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更让学生带着思考走出课堂,为培养创造性思维丰富了内容,更新了形式,拓宽了渠道,给学生主动阅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为核心的语文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施,使语文阅读教学从教学思想、目标、过程、方法、评价等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焕发出生命的色彩,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