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小学教育论文

创设数学活动情境 提高数学学习效果

2015-12-15 11:0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活动情境,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探索钻研的精神,从而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学习的效果。教师要设计学生喜欢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学习数学,体验数学,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关键词 数学活动 价值探索 知识构建 自主探索 
  打开名家的传记或回忆录,可以看到,他们在青少年时代就爱上某门学科,对某种活动产生极大兴趣,不是醉心于阅读、演说、争论,便是实验、观察、探索……正是这些良好的习惯,培养了他们的探索钻研精神,以至后来走上成才之路。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需要和兴趣,设计学生所喜欢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愉快地参与。尊重学生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活动方式,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实践中积极主动地感知,用自己的方式发现、探索、研究、解决数学问题,自主地进行数学知识的建构。 
  一、举行演讲活动,激励远大志向 
  数学教材中出现了许多数学家的名字,学生对他们既陌生又感兴趣。我们应该抓住学生这个求知心理,组织学生阅读、搜集、整理有关数学家刻苦学习、善于发现、勇于创造的故事。经过一个阶段的准备,组织演讲活动,比如“我敬佩的数学家×××”“我的理想”“我也有一个小发现”等。这样,学生自己找到了学习的榜样、做人的楷模,学习有了动力,从小打下热爱数学的基础。 
  二、借助游戏活动,渗透数学知识 
  一堂课40分钟,而学生的有意注意才15至20分钟。在这近20分钟里,学生学习精神比较饱满,过了这段时间,学生的思维易从积极转向松弛,精神处于疲劳状态,注意力开始分散。这时如把游戏这种小学生喜爱的活动引入课堂,把课堂教学任务与游戏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游戏中获取知识,可提高教学效果。 
  讲完“七的乘法”口诀后,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表现出烦躁、困乏的状态。针对这种情形,我把七的乘法口诀前后分开写在小白兔图片的上面,让学生根据算数结果来“找朋友”,这样极大增加了学生的兴趣。再比如玩数学棋(九宫格棋),玩数学扑克牌,猜数学谜语、数字游戏等。这样的活动集知识性、思考性、趣味性于一体,寓教于乐,是一项很益脑的活动。活动中,对学生的每一次成功,老师都给予热情的表扬和鼓励,这样学生会感到无比的喜悦和自豪,对成功充满信心,进而激发他们学好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三、加强动手操作,探索数学规律 
  几何图形教学中,让学生动手操作,一方面启发学生设法把所研究的图形转化成已经会计算的图形,另一方面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图形与已学的图形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从而找出面积(体积)的方法,而不是把计算公式直接告诉学生。这样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公式,印象深刻,思维也得到了发展。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让学生拿出两个完全相同的平行四边形,把其中一个用割补的方法转化成一个长方形,然后把转化成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进行比较。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长方形的长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高和长方形的宽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等于长方形的面积。从而由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 
  四、营造合作环境,迸发数学思考 
  合作学习是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一种学习方式。在小组中,每个成员是平等的,他们可以自由发表个人的见解,不同意见相互碰撞,引发各种正确的、错误的认识差异和矛盾,使师生之间的信息反馈能够在多方面、多层次上交流展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创设合作的机会,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习。 
  “三角形的特征”教学时,我出示这样一道题:有1厘米、2厘米、3厘米、4厘米、5厘米的小棒各1根,从中任选3根,拼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最长是多少?最短是多少?许多学生说这题太简单了,最长是3+4+5=12厘米,最短是1+2+3=6厘米,有的同学持反对意见。我没有急着下结论,而是给每个小组发了上面的5根小棒,让小组合作讨论这个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很快发现1厘米、2厘米、3厘米这3根小棒拼不成三角形,因为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要大于第三边。最短应是2+3+4=9厘米。 
  五、联系生活实践,体现数学价值 
  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教师有必要设置一些生活场景,让学生用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探索、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将有效学习渗透到生活中。 
  学习了“圆的认识”的知识以后,我让学生在自己生活的环境中去观察:汽车的车轮是什么形状的?为什么汽车的车轮做成圆柱形的?车轴应安在什么位置?学生自觉地组成小组进行调查、实验、分析,得出:①汽车的车轮做成圆柱形的。②因为圆是曲线围成的,而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都是线段围成的。如果车轮是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的,就会很颠簸。③车轴应安在圆的圆心上,因为圆心到圆上(即半径)的距离相等,这样就非常平稳。这样,学生以最大的热情投入活动,经过测量、计算、比较、交流,不仅巩固了知识同时体验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皮亚杰认为知识来源于活动,没有主体对客体的活动就不可能产生反映或认识。随着新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实施,“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一理念受到越来越多的教师的关注。教师会越来越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兴趣、思维、交流等方面的活动,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学习数学、体验数学,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