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能力指的是数学运算中的智力品质,主要是指运算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和独创性。敏捷性指正确而迅速的运算能力,灵活性是指思维方向的灵活,深刻性是指运算中的逻辑性,是思维概括过程的抽象概括程度,独创性是指智力活动的独创程度,运算中能否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当前,小学生的计算能力状况令人担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学生学习方面的缺失
1.数感弱,计算敏捷性差。
数感是人们对数量多少、数量与数量之间相对关系的一种主观感受能力,具有直觉性、综合性、跳跃性和复杂性。一般情况下,“数感”没有明显的外显特征,是一种内隐的能力状态。简言之,“数感”虽然不易被观察与测量,但数感是客观存在的。数感强的学生在计算中往往表现出计算的敏捷性与合理性。
例如:数感强的低龄学生在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中,能自己感知9加几就是“十几少1”,甚至可以不假思索地直接回答出得数。这其实是“凑十法”与“补数法”的综合应用。这些学生可能在教师未明确讲授的情况下,自己独立感知以上方法。相反地,那些数感弱的学生必须按照“凑十法”的步骤一步一步地进行计算:确定凑十数→拆数→凑十→加零头→得到最终答案,以上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错误,必然导致整道题计算错误。
又如:在口算“35+17”的时候,数感强的学生首先断定十位上的数相加得“5”——因为他已经知道个位会“满十进一”,这样就只要计算个位上的数就行了。并且,在计算“5+7”的时候,这部分学生知道“看7找3凑十”后个位是2。显然,具有如此水平的学生,其计算正确率和计算速度会远远高于那些“用笔算方法算口算”的学生。
2.缺乏计算技巧,运算深刻性不强。
在计算过程中,有的孩子运算的深刻性较差,往往停留在画图或者扳手指,因而,应该让学生归纳和总结一些必要的运算技巧,以提高其计算能力。
(1)位置技巧。在笔算加法和乘法中,把位数多的数放在式子的上面,显然要更有利一些。因为这样做,加法更容易对位,乘法的部分积比较少,不易出错。下面是常见的笔算乘法位置技巧应用例子:
不易出错 容易出错
当因数末尾有“0”时,有的学生不习惯把“0”隔开,还是把“0”放在原位,导致对位出错。例如:
容易出错 不易出错
(2)“库存”技巧。在笔算除法“3219÷37”中,有的学生能根据第一步的计算结果很快断定第二步的商应该是7,而有的学生则需要多次试商。
有的学生会不自觉地在计算过程中形成一些长期库存数据:如12、13、14、15、25……的简单倍数,常用小数与分数的互化结果,圆周率倍数等等。这些“库存数据”将给学生的计算带来方便。
(3)“潜法则”技巧。“潜法则”指学生自己归纳或感知尚未明确但“有用”的计算规律。如有的学生能发现除法试商中,当除数看成整十数的时候,把除数看大了,实际的商也跟着偏大,把除数看小了,实际的商也跟着偏小。再如有的学生能发现一个数的5倍就是它的10倍再除以2,一个数除以0.5就是这个数乘以2,梯形和三角形面积计算中先除以2再乘会比较简单,45乘14就是90乘7等等。
(4)简算技巧。应用运算定律及和、差、积、商变化规律可以使很多计算简化,从而达到简算的目的。如78+99可以转化为77+100,一个数的18倍就是它的20倍减它的2倍等。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能自觉积累以上技巧的学生可谓少之又少,致使学生机械计算现象较为普遍,计算的深刻性较弱。
3.缺乏估算意识,纠错能力不强。
学生估算意识不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先算后估。如在计算“学校二(1)班有39人,二(2)班有42人,两个班大约有多少人?”时,一些学生的计算过程是:39+42=81≈80(人)。
(2)看到“大约”就估算。如在计算“一棵桃树一年大约能收桃子120千克,王叔叔家有8棵桃树,大约能收桃子多少千克?”时,一些学生的计算过程是:120×8≈800(千克)。
(3)背离生活实际。如在计算“估一估,妈妈用100元钱买下列物品够吗?”时,一些学生的计算过程是:24≈20,33≈30,44≈40,20+30+40=90(元),90<100,所以够了。
(4)不会用估算的方法进行纠错。检查和纠错能力在计算中占有重要地位,而计算结果的检查与学生的估算意识密切相关。如“79×45”的积应该在2800至4000之间,可能是三千多,而且个位上应该是5。但是现实中,部分学生对“79×45=4550”这样的错误结果视而不见。再如,在小数乘法中,一个数乘纯小数,积小于它本身,如果积大于它本身,必定是错误的。部分学生看不出“3.8×0.5=19”的错误,原因之一就是没有估算意识。
二、教师教学认知的缺失
1.对学生“十进制位值制”认知情况分析的缺失。“十进制位值制”是指“满十进一”或者“满几十进几”的位值意义,是学生认识整数、小数和分数的意义及计算的重要基础。在笔算教学中的“相同数位对齐,满十进一或者退一当十”就是“十进制位值制”的体现。
学生在认数前,是否具备“十进制”思想呢?我们做过如下测试:
测试过程:让学生用学具摆出12。
(1)单个排:○ ○ ○ ○ ○ ○ ○ ○ ○ ○ ○ ○
(2)一字排:○○○○○○○○○○○○
(3)按群排:○○○ ○○○ ○○○ ○○○,等
(4)十进制思想排:○○○○○○○○○○ ○○
测试结果:
通过上面的测试,说明学生在认数的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认知缺失:大多数学生只会一个一个的数或几个几个的数,缺乏十进制的思想,这一缺失对后续数的运算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一些教师没有留意到学生的这一缺失,在四则运算教学中,容易忽视通过直观教
学(如操作小棒或者计数器)帮助学生建立“十进制思想”。
2.教师对计算教学认知的缺失。
(1)对运算教学课堂方法认知的缺失。下面是关于教师对不同内容教学难度的认识的调查统计:
以上调查表明:教师把计算排在最容易教学的首列。这说明了两个问题:①运算教学属于传统的教学内容,在教材内容的编排上无法进行太大的变动和创新,于是就导致教师照教材教的现象普遍,缺乏对计算教学的深层挖掘和研究;②运算是整个数学学习的基础,教师不敢轻易改变教法,传统的教学流程仍占据着课堂,势必影响学生计算的深刻性和独创性。
(2)对计算教学训练的缺失。“课标教材”与“大纲教材”最大的区别是练习内容减少,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计算教学的练习内容,如果题量太少,训练不足,难以形成技能;如果题量过大,易形成题海战术,使学生感到厌烦。所以教师要严格按照“课标”要求进行训练设计和对学生的计算能力做出科学的评价。例如第一学段对计算技能的评价要求如下:
(3)对算法多样化和优化认识的缺失。《数学课标(2011年版)》在“数的运算”中提出:第一学段总体要求是“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应减少单纯的技能性训练,避免繁杂计算和程序化地叙述“算理”;第二学段总体要求是“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应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数量关系,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两个学段的要求虽有不同,但提倡算法多样化是相同的。课改初期,不少教师对算法多样化的理解稍有偏颇,课堂上一味地追求算法的多样化,大量时间花在探究各种不同的“个性”算法上,出现许多所谓多样化的算法。
如:教师出示9+3等于多少?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借助小棒等,出现很多算法,有凑十法、点数、接着数等。
师:还有其他算法吗?
这时一位学生说:9+4=13,3比4小1,所以9+3=12。
师及时评价:说得很好,你很聪明。
生:9+5=14,3比5小2,所以9+3=12。
师:好的。
生:9+6=15,3比6小3,所以9+3=12。
师:好的。
算法多样化是指不同思维层次上的多样,而上面案例中的所谓多样是同一层次上的多样,这样的教学势必对学生的计算能力造成严重的影响。
算法的多样必须要经历算法优化的过程,只有优化出算法,才能帮助学生提高计算的正确性和灵活性,而优化指的是学生的优化,而非教师主观上的优化。如一年级“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教学,教材提供了破十法和想加算减的方法,很多教师主观认为破十法较为简便,于是就要求学生用此方法进行计算,而调查显示,此时的小学生由于刚学完“20以内进位加法”,他们更喜欢想加算减的方法。
3.对估算教学认识的缺失。
我国的计算教学历来重视运算技能和技巧的训练,强调计算结果的准确性,教材编写者和教师都缺乏相应的经验,加之对估算的结果缺乏评判标准,导致卷面上估算考题较少,甚至为零,这样,教师的估算教学仅停留在按照教材完成估算方法教学的层面上,而缺乏估算能力的培养。例如:课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16页例2“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中,解决“有124箱梨,3个人来运,平均每人大约运多少箱?”这样的实际问题时,先估算124≈120,120÷4=30(箱),很多学生只会运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而忽略了在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时,应学会调整,还剩下4箱,每人再运1箱,所以平均每人大约运31箱。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学生结合情景,对估算结果需要估大还是估小做出正确的评估,才能使估算结果更加准确,有利于估算技能的形成。
例如:一位老师再上“两位数乘法的估算”中设计了这样一道题:新华小学有12个班,平均每个班有58人,大约要准备多少份盒饭?
师:解决这个问题估大还是估小呢?
生:估小了万一不够吃怎么办,所以还是要估大一点,但不能估得太大,否则就会浪费。
从以上案例不难看出,当学生掌握一定的估算方法后,不能死搬硬套,一定要结合实际情景,利用生活经验对估算做出“估大”还是“估小”的评估。
只有教师通过学习,弥补这些认知上缺失,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