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小学教育论文

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内核分析

2015-09-23 09:0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简简单单教语文。”简单意味着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一、凸显精华,领悟真谛
  研究伊始,我们首先从学习资料入手,组织学校的语文骨干教师搜集了大量有关组块教学的文字资料与课堂教学音像资料,做到人手一份。
  语文组块教学的教学思想:即走向智慧、走向生活、走向综合、走向运用。这种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为主线,将零散的语文训练项目整合成综合的语文实践板块,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语文实践活动中获得充分、和谐的整体发展。多次的深入学习使我们对语文组块教学有了这样的认识:(1)在内容上要凸显“开放性”,教案的设计要基于教材,植根于生活,要将鲜活的生活素材融入课文、引进课堂,充实、调整、重组教学内容;(2)在结构上要凸显“灵活性”,突破以往的线性思路,采取板块式教学结构,突出教学重点,拓宽教学时空;(3)在功效上凸显“增值性”,要实现一个板块活动达成多个教学目标,减少无效劳动。
  二、潜心备课,锐意创新
  真知需要实践来检验。理念培训结束之后,我们组织教师进行校本教研的备课活动。备课伊始,主要采用集体备课的方式,汇集教师的智慧,在学习组块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引领教师进一步领悟、创新教学模式。我们采用的集体备课方式是人人思考—集体备课—资源共享—扬长补短—形成个案—课堂落实—课后反思。
  通过集体备课,我们在教案设计中打破教材的局限,围绕语文核心知识,重组教学内容,唱好“三部曲”。
  一是“减”。我们倡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改变那种事无巨细、从头讲到尾的做法,运用减法思维,将每篇课文中值得教又值得学的“精华”筛选出来,作为教学内容的“内核”。这个内核可以是“一个词、一句话、一个语段,也可以是一个技能点、一个情感点”等。
  二是“联”。我们根据所要着力教学的“内核”,将社会生活中与之相联并适合学生需要的内容选编进来,从而在教学中以相同的内容丰富“内核”,以此拓宽学习领域、开阔学生的视野。
  三是“整合”。围绕“内核”,我们将选编的相关内容有机组合,理清序列,形成一个具有聚合功能的教学“块”。
  三、巧妙整合,构建新的课堂模式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的立足之本都是我们的课堂教学。我们立足课堂,从教学实际出发,经过多次实践与研讨,汇集大家的智慧,形成了以“组块课堂提效率,拓展阅读增情智”为主旨的课堂教学模式:有效导入,激趣激情——有效感悟,组块学习——有效拓展。
  1.有效导入——激趣激情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课堂的导入环节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但它是一种容易引发学生情感共鸣的过程。我们倡导教师根据教学特点,以疑激趣,以境激情,以有效导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情感和愉悦情绪。
  2.有效感悟——组块学习
  这一部分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是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关键部分,是训练学生语文技能的核心之处。我们在这一环节凸显了组块教学的魅力。
  词语板块、品读板块、练笔板块等组合运用,充分体现了组块教学这一模式的高效。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努力做到以学定教,删繁就简,确立了读、悟、习的课堂教学基本结构。
  (1)读,主要指诵读。诵读教学中我们坚持六个字:读读,让学生充分自由地朗读课文,读懂意思,读出形象,读出情感,读出韵味;评评,引导学生就课文的某些语句、段落进行评价,发表自己的看法,或喜欢,或不满,提高其评判能力、学会鉴赏;背背,让学生选择喜爱的段落背一背、记一记。
  (2)悟,即体验、感悟。语文学习应该注重积累和感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以综合的语文实践活动替代单纯的理解分析,引导学生联系课文情境体味、联系生活经历体验、联系时代背景体会;引导学生把思想内容与语言表达联系起来、把听说读写联系起来、把学习语文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在广泛的联系中达到融会贯通,自悟自得,逐渐提高学生的悟性,培育学生的灵性。
  (3)习,即习得、运用。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求教师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设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促进学生知识与能力、情意之间的转化、整合。习的基本做法是:
  读中迁移。即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围绕某个话题,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个体经验,创设综合性的说写活动,促使学生借鉴、迁移教材语言及表达方式,不断提高言语能力。如组织讨论、辩论、即兴描写、角色表演、创造性复述等。
  综合性学习。即打破课堂界限、学科界限、课内外界限,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开展切合学生实际的综合性语文学习活动。如组织学生编辑手抄报、课本剧表演、演讲比赛,进行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
  总之,教学是一门极具艺术性的深奥学问,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实践、总结、完善、创新,熟练运用各种教学策略,才能构建高效课堂,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课堂教学质量。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