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的低效一直困扰着小语界,原因纷繁复杂,但笔者觉得主要原因是没有解决好“语文为何”“语文何为”的核心问题,没有把语文课上成“语文”的课,没有把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定位在语用上。因此,强化语用意识,打造语用型的语文课堂,让文本言语得以“增值”,是高效阅读课堂的根本出路。
一、加强理解语言练习
理解能力是阅读能力结构中最核心的因素。阅读中的理解是对课文中词句、段落、篇章、写作方法以及所表达的思想内容的理解。过去的阅读课堂重在内容理解,轻语言形式的掌握。语用型的语文课堂既要教会学生理解内容,又要训练学生遣词造句、构段谋篇所彰显的个性特征和语言韵味,从而训练学生的语感。
1.理解精巧生动句式
教材中的选文是学生学习语言的范本,文章中作家个性化的语言更是学生阅读、积累、仿写的极好素材。例如,《泉城》中对于几种泉水不同情状的描摹令人叫绝:珍珠泉池中泉眼甚多,串串银色水泡自水底翻涌而上,用的是“涌”;五龙潭是由五处泉水汇合在一起而形成的,用的是“汇注”;黑虎泉的泉口是用石头雕成的老虎头,泉水从老虎口中喷涌倾吐而出,所以,用“喷吐”非常生动贴切;用“冒”字写趵突泉,写出了泉水向上流出的力度大而且量很多。理解是引导学生抓字眼,既读懂泉水的不同特色,又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准确而生动,活泼而传神,精巧而富有诗意。
2.理解典型独特段式
如《北京的春节》第七自然段主要讲了除夕真热闹。可设计这样的练习:一读课文,思考文段写了人们在除夕要做哪些事。引导学生读懂主要写了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贴年画、放鞭炮、吃团圆饭、守岁等事情。再读文段,说说从“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一句中,你体会到什么。让学生体会到人们对除夕夜吃年夜饭这一风俗的重视和家家团圆的热闹,也体会到这里饱含着浓浓亲情,浸润着传统美德。三读文段,思考: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让学生画出文段的中心句,理解这段话是总分结构,这样写让人一目了然,开篇就知道你要说什么,而且层次分明。这样的语用练习设计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从单纯的感知内容转移到学习语言表达上来,使学生知道总分段式的作用,并对这种写法留下比较深的印象。
二、加强概括语言练习
目前的阅读教学,普遍重视培养语言感受、品味、理解能力,而严重忽视培养组织语言和概括语言的能力,学生的整体把握、文脉梳理、要点捕捉、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弱。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呢?
1.抓文章题目培养概括能力
题目俗称文章的眼睛。借助这双眼睛,我们可以大体了解文章的中心、主要内容及其作者的情感等。教材中许多文章题目能概括其主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适当渗透这一点。
2.抓中心句培养概括能力
有的文章中几个自然段甚至全文都是围绕一句话来写的,这样的语句就是文章的中心句。例如《猫》一文的篇章结构比较清晰,前三个自然段围绕“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这一总起句,从三个方面具体阐述。最后一个自然段以总起句“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开始,介绍了刚满月的小猫的淘气、可爱。可以借助中心句训练学生概括段落大意和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
3.抓住关键词语培养概括能力
抓住关键词来把握文意是培养概括能力的重要举措。如《生命 生命》一文,生命是什么?作者选用三件小事来诠释。怎么概括这三件事呢?可根据“谁?做什么?怎么做?”来引导抓住文中的关键词——“飞蛾”“极力挣扎”“求生欲望”;“瓜苗”“不屈向上”“茁壮生长”;“心脏”“沉稳”“有规律跳动”,可概括为:“飞蛾极力求生”“瓜苗不屈生长”“心脏沉稳跳动”。这样概括轻巧而方便,简练而准确。
三、加强写作方法迁移
教材中的选文是学生语言学习的范本。每一篇课文在布局谋篇、表达顺序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具有一定的示范性。阅读教学理应引领学生感知、揣摩并在习作实践中应用。
阅读课堂教学应特别强调读对写的指导作用,在理清层次,理解各部分之间关系的过程中,要让学生通过潜心会文在头脑中建模,再迁移练笔,最后脱模创生。
1.典型句式仿写
教材中的选文是学生语言学习的范本。大量的形式仿写,有利于学生把握言语运用的本质和规律。如叶圣陶先生的《荷花》一文第四自然段,作者用角色变换的手法,把自己想象成荷花,从“有我之境”到“无我之境”,酣畅淋漓地描述荷花在清晨的阳光照耀下,清爽的微风吹拂下,翩翩起舞,与蜻蜓、小鱼对话的美好境界。丰富的联想、物我合一的境界使课文平添一种静谧的感觉。笔者在教学时,引领学生进行了语言形式的仿写:“我看着,看看看着,我觉得自己仿佛 。”于是,一句句充满生命灵动的句子出现了:“我看着火红火红的山茶花,看着看着,我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只花蝴蝶,在红云般的花丛中飞舞着。微风一吹,山茶花随风飘摇,我也随风舞蹈。”……学生的情感在练笔中获得体验,语感在练笔中得到了加强,语言表达在练笔中得到发展。
2.典型段式仿写
练书法,先从描红开始;学绘画,先从临摹开始;同理,要想掌握写作方法,仿写则是必经之路。文本中有不少构段方式比较典型的段落,教师要精心指导学生学习,分析范文,引导学生进行仿写练习。
能力是语文素养的核心,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令人遗憾的是当下的许多阅读课堂,仍然将阅读教学目标定位为“教懂”或“读懂”,将“教什么”设定为“教课文内容”,而教学的核心——语文能力的训练则被完全虚化了。只有走出“理解本位”“感悟至上”的泥沼,多进行语言应用、言语提升的学习,才是阅读课堂的根本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