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学前教育论文

浅谈家庭教养对幼儿性格的发展效果

2015-07-30 10:0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一、问题的提出
  家庭是幼儿实现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因为幼儿的个性形成及社会性行为的获得都是在家庭中进行的,幼儿与父母相互作用、情绪关系的性质对幼儿以后个性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家庭教养的方式是在亲子互动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不同的教养方式对幼儿产生的影响也不同,良好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二、案例描述
  这是我带班的第一年,接的是刚从小班升起来的中班幼儿。作为班主任,在开学家访的第一天就遇到了我们班的“皮王”——毛毛。毛毛是一个比较活跃的小男孩,家访时,毛毛正领着一群小朋友在玩滑板车,当陪同我一起家访的老教师对着孩子们介绍我这位新老师的时候,其他孩子都热情地对我打招呼,可只有毛毛在边上自顾自地研究他的滑板车。我走到他面前,蹲下来笑着和他打招呼,介绍自己,他在爸爸的“监督”下和我说了声老师好,就带着滑板车冲到了远处。在我和其他幼儿及家长们聊天时,毛毛大吼着踩着滑板车向我边上的一对双胞胎兄弟冲过来,把两个孩子都撞倒在地。毛毛爸爸要求他道歉,可他只是说了一句“我是他们大哥”就跑开了。从这个事件以后,我就开始关注这位“皮王”。
  一次午睡起来,孩子们都在认真叠被子,可毛毛从自己床上爬到旁边床上又爬回来,来回几次,不但不叠被子,还打扰到了别的孩子。我走过去严肃地说:“毛毛,你这样子被子还能叠的好吗?被子叠得好的小朋友可以奖励一颗五角星,你的表现五角星能得到吗?”本想用奖励来鼓励他,结果他用力地把自己的被子扔到地上,大声说:“我才不要五角星,我要多少妈妈给我买多少,哼!”
  三、原因分析
  经过和之前的带班老师沟通了解,毛毛一家不是本地人,毛毛是家里的独生子,所以毛毛也就理所当然地变得恃宠而骄。这位老师说,小班时,毛毛欺负一位女小朋友,把小姑娘的手弄破了,老师请了家长来幼儿园沟通,毛毛爸爸很生气,也觉得很不好意思,就批评毛毛,可毛毛连忙躲到奶奶怀里,奶奶就心疼了,对着毛毛爸爸说:“孩子不懂事,吵吵闹闹也正常的,别对他那么凶。”听了这些,我大概也了解了毛毛家的一些情况,对毛毛的性格行为有所理解。
  中班开学不久的一次家长会,通知要求不要带幼儿参加,来的家长中,只有毛毛妈妈是带毛毛一起来的,我询问原因,毛毛妈妈说因为毛毛想要跟着来,就带他来了。在家长会进行过程中,毛毛一直发出一些奇怪的声音,有时还跑来跑去,毛毛的妈妈也没有去干预制止他,反而是有些开心的夸孩子灵活。家长会结束后,毛毛妈妈留下来问我毛毛的在园情况,我想借此机会和毛毛妈沟通一下,可经过沟通发现,毛毛妈对我所说的一些毛毛的在园不好行为不但没有批评,反而觉得毛毛比较灵活,脑袋也动得快。结合这些情况,我觉得毛毛的性格养成,很大一部分和他家庭教养中的溺爱有关。
  四、干预及效果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对毛毛进行了一系列的观察和指导。每天来园后,我都会请毛毛当值日生,帮助其他幼儿翻椅子,或是帮植物角浇水,鼓励他主动和老师阿姨还有小朋友问好,希望能够从这些方面培养他对班级事务的积极性,同时也养成文明礼貌的好习惯。一开始几天毛毛都很积极投入,但一段时间后,他又有些变回老样子了。为了继续鼓励他的积极性,我就想给予一些奖励作为鼓励,但是想到他上次对评五角星说的那些话,我就觉得要换一些不同的奖励。于是我利用皱纹纸折了一朵大大的红花,在一次晨间谈话的时候对毛毛早晨的礼貌问好和帮助同学进行了表扬,把大红花奖给了他,希望他继续努力。这一次毛毛表现得很开心,表示愿意以后更加进步,还对着我说了一句:“老师你的手真巧,我妈妈不会折这个。”听到这话我心里一暖,感觉很感动,也感受到我的这些努力并没有白费。
  作为教育者,我觉得最大的感动并不是什么感天动地的大事,而是孩子们潜移默化的向上变化,这种浅浅、轻轻的感动,正是我们期待的。我没想到这段时间我对毛毛的这些观察,可以让孩子有这些变化,真是十分感叹教育的力量。我真心希望这个孩子能够如他所言,不断努力,更加进步。
  五、谈论及建议
  学前儿童的主要活动场所就是家庭,家庭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影响是直接而深远的。在家庭中,作为父母教育幼儿应该注意采用正确的方式方法,改变教养方式,孩子就会有变化:
  1.多给孩子一些美好“风景”
  鼓励孩子多和其他人接触,同时也引导孩子们常常使用文明用语,比如:“你好!”“谢谢!”“不客气!”“再见!”等。告诉孩子,与他人友好交往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可以多给孩子们看看一些积极的事物,比如扶老人过马路、不乱扔垃圾、爱护花草等,让孩子看到更多生活中美好的“风景”。
  2.让表扬有个度
  父母往往会因为孩子一些小小的进步就表扬孩子,但怎样的表扬才是适度呢?表扬要循序渐进,言语尽量亲切,除了表扬之外,还要有一些鼓励的话语。过多过重的表扬有时候反而会起到反作用,会加深孩子的心理负担,也可能让孩子自满。比如孩子第一次做出一些好的事情的时候应该表扬孩子,但如果第二第三次同样发生就不必要不断的表扬了,而是应该多一些鼓励和引导,让孩子们保持的同时要有所进步。
  3.适度期望,不要过度严厉
  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太高,会造成对孩子的要求过多和限制过多,让幼儿感到紧张和压抑。学前儿童主要还是以引导和鼓励为主,当孩子犯错时,纠正错误很重要,但是也要分清场合,不要在人多的时候批评孩子,这样往往会让孩子没有安全感,产生消极的情绪,如果过度严厉,就会造成孩子在性格方面产生不良的后果,甚至使在幼儿时期养成的性格影响一生。
  4.家庭教育要持之以恒
  教养孩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要持之以恒。作为父母,不能怕麻烦,要用耐心和爱心去教养孩子,才会有收效,促使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总体而言,家庭的教养方式是很重要的,家长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要给孩子更多的爱,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用正确的方式进行教养,这样我相信每个孩子都会有一个灿烂的明天。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