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学前教育论文

倾听“花开”的拔节音的教育方式

2015-07-16 08:5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生态课堂具有生本性、情境性、体验性、愉悦性、合作性的特点。结合这一理念,我不断思考,有目的地进行了教学设计。那么在活动中我的课堂生长力表现在哪里?运用了哪些引导策略有效突破重难点,让幼儿获得新经验的呢?下面和大家分享几点体会。 
  摘 要:教育是自然生长,那么音乐教育也是人的生长教育。因此,生态的音乐教学课堂就应该是一种能听到“生长”拔节音的充满生机、充满灵动的课堂。 
  《花儿朵朵》这首曲子选自日本歌曲《邮递马车》,整个旋律洋溢着欢快、轻松、喜悦的情绪。结合音乐的节奏特色,我们设想通过以“最美花仙子”选拔赛这样一个音乐故事为导入,采用手指游戏、声势律动、乐器演奏的形式,通过体验、感受积累音乐经验,从而充分表现音乐元素,获得音乐技能的提高。同时也让幼儿在快乐的情境游戏中,获得耐心倾听、轮流合作、自主创新的学习品质。 
  关键词:生态课程 音乐 
  一、情境创设——激趣 
  1.场景渲染。我为孩子创设了小树林背景、四个花园场景,幼儿在丰富的艺术环境中,随着生动有趣的情节,想象着、表现着,情绪情感得到了最好的满足,艺术潜能得到了充分的开发。 
  2.故事串联。一段好的音乐配上一段与音乐结构相吻合的故事,能够让幼儿更深刻地了解音乐内容,更淋漓尽致地表现音乐元素,起到了很好的辅助教学作用。教学中我们分别创设了不同的情境故事。第一教时为:花儿们为了参加最美花仙子选拔赛,请来了花匠为它们精心打扮,花匠先为花儿浇水,小花们得到了充分的水分以后,一朵朵长高了,显得那么漂亮,可是漂亮的小花引来了许多小虫,怎么办呢?花匠又开始忙碌起来。捉虫、施肥,花儿们得到了精心的照料和充分的营养以后,为了让花儿开得更大,它们紧紧地把花瓣抱在一起,然后一起用力开出一朵更大的花。最后大家尽情展现着自己的美。第二教时为:花儿们为了参加年度大展演,赛前进行彩排四个乐章的表演内容,第一乐章花儿出场;第二乐章快乐劳动;第三乐章含苞绽放;第四乐章华丽谢幕。 
  最后是语言激励。如:第二教时,我以导演的身份,用激昂的鼓励话语、夸张的肢体动作、民主的互动氛围给孩子们创设了宽松的心理环境,使他们能够自由呼吸,身心尽情舒展,尽情释放。最大限度地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 
  二、教学架构——立体 
  整个活动的教学架构体现在空间方位的立体。空间概念的运用来源于达尔克罗兹教学方法,其中提到律动的三元素为时间、空间、力量。建立一种空间概念能够帮助孩子感知自我和外部的关系。 
  1.从个体到小组。第一教时引导幼儿表现花儿时,先从一个人用手指表现四朵花,再到两个人合作表演,最后到小组合作表演一朵花。第二教时引导幼儿感受节奏时,第一乐章“花儿出场”演奏是个体单独演奏,第二乐章是两组轮流合作演奏。第四乐章是四组集体合作叠加演奏。合作的方法从个体到小组,由点到面地引导孩子在整体空间中充分表现作品。 
  2.从小肌肉发展延伸到大肌肉。在组织教学活动时,第一教时的动作幅度从手指游戏的小肌肉发展到身体动作的整体展示,第二教时,从声势动作的表演,到乐器活动的演奏,身体的展示逐渐由小变大。幼儿在符合身心发展特点的活动中,逐渐舒展自我、打开心门,自信心逐渐增强,自身的表现欲越来越旺。 
  三、难点突破——逐层 
  1.巧用“手指游戏”表现音乐元素。律动活动与动作的区别在于表现音乐元素,但并不是律动要表现音乐的所有元素,而是根据老师的不同教学目的,表现相对突出的音乐元素。表现什么元素就做相应的律动。第一教时律动活动中,老师巧用手指游戏达到了完美表现,如:用轻巧的捉虫动作感受音乐的欢快,用优美的施肥动作感受音乐的抒情,再用有力的手指收拢动作感受跳跃的节奏。另外,手指游戏的运用也是根据脑科学原理,注重孩子的手指小肌肉活动,能加强大脑中枢系统的刺激,从而促进右脑对艺术、想象力和情感的发展。 
  2.善用“声势表演”感受节奏特点。声势是分为身体打击乐和噪音打击乐,是将自己的身体作为打击乐乐器,前者是拍击身体而发出不同的音色,后者是指用噪音模仿打击乐器。第二教时,教师在引导幼儿听辩音乐,感受前三乐章的节奏特色时,加入了形象的声势表演,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下一步的乐器演奏做了良好的铺垫。如:轮流用拍手、拍膝、跺脚、捻指四个动作声势表现第一部分音乐行动稳定的节奏,设计的动作都是轮流交替做,与下个环节将要演奏的双响筒左右敲击的鼓点是一样的,无形中帮助幼儿形成了一种固定节奏感。 
  四、个性发展——关注 
  生态课堂要求教师关注的兴奋点要发生转变,从关注学习转变到关注成长。在整个活动中,我非常关注孩子在音乐活动中获得的审美情趣,个性发展。不断地提醒孩子有表情地演奏,规则地掌握,关注孩子合作的表现、自主学习等。 
  1.合作方法活学用。音乐活动的合作是多种多样、灵活变化的,是需要沟通的,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在两个活动中,老师首先为幼儿选择了正确的合作内容:从手指的合作到二人合作、小组合作、分声部合作等,然后在合作过程中又给予适当的合作技巧的指导:如怎样轮流合作开花?小组合作演奏时,怎样看队形,看图谱等等。孩子们在不同的合作过程中体验着合作之乐。从而更好地创造表现音乐之美。 
  2.自主创造善推助。为了更好地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两次教学活动中,我们都安排了幼儿自主学习、分组展示的环节。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主  选择,愉快地自我表现,对于能力相对弱的幼儿,我们都适时地推一把,让孩子感受到自主选择后的愉悦。对于能力强的幼儿,我们都适当压一下,让他懂得谦让、照顾,共同快乐的重要性。 
  总之,我以孩子为逻辑起点,充分尊重孩子自己的成长规律,合理关照课堂的内在结构,形成孩子们享受快乐童年的快乐课堂空间;培养了体魄健康、乐观自主、好奇探索、关爱他人的个性化孩子。 
  (江苏省张家港市乐余中心幼儿园)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