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学前教育论文

寓教于乐,寓教于面塑的教育方式

2015-07-16 08:5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幼儿的美术活动是幼儿感受世界、表达情感的重要途径,也是幼儿创造力培养的重要手段。面塑作为一种载体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对于幼儿身心和谐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有利于启发幼儿的创造思维、立体思维,培养其艺术审美能力、造型能力以及想象力。面塑活动是一个融意图、构思、创作为一体的综合活动过程。 
  关键字:面塑 生活 创作 课改 
  一、教学联系生活,多方式丰富幼儿感知和体验 
  1.幼儿面塑活动与传统美食相结合 
  《舌尖上的中国》让苏氏点心火了一把,影片中有这样一幕让人印象深刻:大厨从一个长方形的小木盒中拿出小剪刀、铜夹子、小木梳、一头稍尖的小木棒等几样工具,将揉好的面团用刀切成小段,用手捏成圆形,包上事先拌好的肉馅,一边包一边轻轻旋转。兔子的轮廓基本成形后,再用小剪刀、木梳等稍微加工,最后添上眼睛,一只活灵活现的兔子就做好了。而这团、捏、压、滚、搓、摔、切、绕、沾等简单的操作技法,不论是苏氏点心,还是幼儿手工面塑,从做法上来讲,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小巧玲珑、精细可人的面点,绝对能引起幼儿不小的关注和兴趣。 
  2.幼儿面塑活动与民间面塑艺术相结合 
  面塑,即用面泥塑制成各种形象的一种民间工艺,是中国一种古老常见的汉族民间艺术。它以面泥为原料,以手工捏制成形,或素或彩,以人物、动物为主。民间艺人用天然的或廉价的材料,能够作出精美小巧的工艺品,博得民众的喜爱。而其中最出名的,莫过于我们身边的惠山泥人了。惠山泥人造型饱满,线条流畅,色彩鲜艳,形态简练,凝聚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智慧和艺术的结晶。从某种意义上说,惠山大阿福已经成了一种文化现象,在人们的生活领域里形成了一条独特的风景线。欣赏民间面塑,不仅能让幼儿了解民间传统文化,更能对面塑有更深刻直观的印象。 
  3.幼儿面塑活动走进当地手工面泥作坊 
  手工面塑作坊提供DIY手工创意面泥原料,现场DIY制作,可以根据提供的样品、步骤图,模仿制作自己喜欢的作品,或者自由想象随意创作。和教室单一的环境相比,当地的手工作坊有更丰富的环境布置和更多的成品展示。并且在专业的面塑师傅的解说下,孩子们一个个都目不转睛地盯着眼前的新奇事物。作坊内学习面塑的孩子们脸上专注的表情,手里五颜六色的面泥,还有作坊中摆放的各种面塑成品,都会给孩子带来愉悦和跃跃欲试的情绪。实地感受是最好的能提起孩子兴趣的方法。 
  二、转变教师角色,多角度培养幼儿创作能力 
  1.淡化结果教育,重视过程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教师应该改变之前“教导者”的角色,而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援助者”。 
  教学过程中,不应以最终成果为评判标准。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把杯盖搓的圆圆的,也不是每一个孩子都会选择白色作为云朵的颜色。而这些不符合大人评定标准的地方,不代表孩子做的不出色。要善于抓住幼儿身上的亮点。我们有没有观察过,孩子刚刚是不是在帮助旁边的小朋友挑选颜色,孩子有没有很自信地向我们展示自己的作品等等。一些作品之外的细节总是更能说明问题。作为教师的我们不能把目光聚焦结果,而更重要的是重视孩子在这一过程中的表现,我想这样的教育一定是更出色的。 
  2.在创作中构思,在构思中创作 
  教学活动中经常有这样一幕,一开始的时候老师会问孩子:“宝宝们,你今天想捏一个什么呀?”有的孩子会爽快地回答:“老虎!”而最终,孩子的作品基本上不会是老虎。这是为什么呢?孩子一开始脑袋里构思的是老虎的形象,可是当他完成了身体的部分,发现自己不会捏老虎的头部,于是他又改了思路换成了捏兔子,反正不管是兔子还是老虎,脑袋都是圆圆的。可是当头部捏完后,再捏兔子的腿的时候,孩子发现自己又不会了,于是他又构思捏小人。几次下来,最终的作品必然是跟一开始的想法相去甚远了。 
  这是孩子在面塑时,一边构思一边创作的结果。孩子总是比大人们有想法,也总是活跃得多。如果只是规定他一定要完成哪样,他必定会在一些地方犯难。倒不如让孩子自由发挥,在创作中构思,在构思中创作,只是在孩子有困难的时候适当给予引导。 
  三、改革课程设计,多课程融合提高教学质量 
  1.幼儿面塑活动伴随游戏课程 
  在游戏活动《嘟嘟熊吹泡泡》中,孩子们都特别喜欢胖乎乎的嘟嘟熊,总是模仿嘟嘟熊鼓着腮帮子吹泡泡的样子。于是在之后的面塑课程中,我们就设计了一课叫《做运动的嘟嘟熊》。孩子们有的捏的是跑步的嘟嘟熊,有的捏的是在跳绳的嘟嘟熊,有的捏的是扭腰的嘟嘟熊,一个个可爱极了。课后总结发现,如果孩子事先对要捏的事物有一定的了解,下手起来就会特别迅速。我们将面塑结合平时的游戏课程,必定会拓宽孩子的想象视野,给孩子更多的想象空间。 
  2.幼儿面塑活动伴随语言课程 
  孩子完成面塑作品后,最后一个环节就是分享与交流。分享是和别的小朋友说说自己的创意,并锻炼孩子的表达能力。交流是小朋友之间互相说说面塑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并锻炼孩子的沟通交际能力。 
  从别的孩子的作品上汲取了灵感,孩子自己的再创造就没有那么难了。同时同龄人之间的交流相对容易并且没有距离感,自己想到的总是要比老师告诉的老师教的,更能激发孩子的兴趣。同时在面对自己作品时,孩子与别人交流起来也是更有自信,面塑总会在不经意间提高孩子的自信心。而这些,本就是语言课程的教  学目标。如果能将语言课程与面塑课程相融合,一定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孩子的表达和创作能力。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到:“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幼儿独特的笔触、动作和语言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成人应对幼儿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让孩子在面塑中发现快乐,发现美,创造美,也是我们寓教于面塑的最高目标。 
  (江苏省无锡市泰伯实验幼儿园)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