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性别偏差较大的专业学校里,如护理、幼师等,出现了同性恋倾向现象。学生长期生活在单一性别环境下,大多只与同性同学接触,同性之间交往过密,有部分学生的爱情对象发生了错位,喜欢同性的现象在幼师学校中时有发生。就目前出现在幼师女生中的同性恋倾向问题从来源、现状、成因和解决策略方面做初步探索,希望在教育工作中更好地帮助学生克服成长中的这一苦恼。
一、认清是同性恋还是同性恋倾向
同性恋倾向是青春期的一种现象。幼师学生年龄在15岁到18岁之间,正是青春萌动期,她们渴望得到同龄人的同性友谊同时,又正处在对异性的排斥或爱慕阶段,处于基本单一女生的寄宿环境中,更倾向于和女生交往,渴望情感交流,就很容易将强烈的感情投向同性。因此就有了同性恋倾向这种现象。
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状态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动态过程,包括许多相对对立的特质。因此,影响幼师女生出现同性恋倾向、交往过密的因素也是复杂多样的。主要受生理、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社会舆论及个体自身的综合性因素的影响。
从生理上来研究,有遗传、激素、内分泌等生物假说,周江林博士在他的论文《人脑的性别差异和变性的关系》中指出,下丘脑中有一个叫做“终纹床核中央区”的核团和人的性别自认有关系。在家庭教育中,有的父母把男孩当女孩养,把女孩当男孩养,也可能造成了性角色的错认。
家庭是孩子生长发育的温床,是塑造情感、性格、意志,形成健康心理的重要场所。帕森斯把家庭称为“制造人格的工厂”。所以家庭环境被认为是影响“同性恋倾向”形成的主要原因。
(2)由于父母重男轻女思想严重,给孩子造成一种感觉“如果自己是男孩,父母就会喜欢”。从而有意识的在行为上、穿着打扮上刻意将自己装扮成男性,时间久后便出现性别角色的认同和混乱, 把自己当成一个男孩,行为方式就会男性化,从而发展为同性恋倾向。
3.成长经历、青春期的特点
(1)性心理矛盾与困惑。处于青春期的她们,在学习、考试、人际交往、性意识等方面存在许多迷惑难解的问题。有同性恋倾向的孩子大多会有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见到同性心里砰砰直跳、脸发热、发红?为何我都这么大了发育却没有别人好?为性的问题而产生苦恼、烦躁、自卑、焦虑或抑郁心理。
(3)好奇心重,喜欢模仿、尝试。学校里有一对有较严重同性恋倾向的学生,每天形影不离,不管在什么场合她们都会拥抱,甚至亲吻,其“古怪行为”受到其他同学的强烈排斥与疏远。她们反而认为这样“与众不同”,有个性。
4.教育因素
从上面某幼师2007年到2011年连续五年的男女生比例表可看出,在幼师里男女生比例是严重失调的。
(2)外部环境的变化,比如初中升入幼师后,学习上的压
力骤减,使得学生时间充裕,精力过剩,需要找一些倾诉对象或是精神寄托。
三、如何正确对待和纠正同性恋倾向问题
1.家长方面
(2)多引导、扩大孩子交流群。若家长发现这种情况,不要过分惊异,更不要责骂,以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造成他们的反叛。
2.学校、班主任、任课教师
(2)班主任和任课老师更应该和学生建立平等、互敬、可以互相袒露内心想法的朋友式师生关系。不能有偏见、随意挖苦学生。一个人是否有同性恋倾向,必须用科学的方法去判断,不能轻易给学生戴“同性恋”的帽子。
3.建立正确的社会传媒舆论导向
4.个体方面
(2)要思考,要探索。做一个女性与一个男性有什么不同,社会对男女的行为规范各有什么要求,自己如何欣然接纳自己的性别?可以观察周围的人,也可以与同学朋友讨论,还可以向自己信任的成人请教,或是到文学艺术作品中去寻找答案。
参考文献:
[2]马志国.怎样才能改变同性恋倾向.校园生活·社会综合版,2007,(12).
[4]刘达临,鲁龙光.中国同性恋研究.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
[6]杨东,吉沅洪.实用罗夏墨迹测验.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174.
[8]张朝,李天思,孙宏伟.心理学导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314.316.
[9]陈洪,吴运友.中学生心理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