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学前教育论文

矫正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有效策略的制度方式

2015-12-13 11:2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一、攻击性行为的定义
  二、矫正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有效策略
  1.减少幼儿生活中的挫折并提高幼儿挫折容忍力
  1.1减少幼儿生活中的挫折。在生活中成人要强调合作而不是竞争;为幼儿创造一个不存在潜在冲突的环境;尽量简化规范,向他们解释规范制定的原则;事先告诉幼儿生活惯例中将要发生的变化;根据幼儿的实际能力来调整幼儿对自身的期望;这样幼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获得成功,从而减少挫折减少攻击性行为,即教给幼儿有效的减少冲突的策略。
  2.讲道理并适当惩罚
  2.2适当惩罚。惩罚是在发生攻击性行为之后施予令人厌恶的刺激,是控制攻击性行为的最常见的手段。惩罚还要注意以下四点:一是注意惩罚要适度,过轻的惩罚起不到惩戒的作用,而过重的惩罚会适得其反,反而起到攻击示范的作用,并可能使公开的攻击性行为变成隐蔽的攻击性行为;二是注意攻击者的个性,对于抑郁质的人不能责之过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四是注意惩罚不能代替循循善诱的其他教育方法,不能滥用惩罚。
  我认为攻击就是幼儿“释放能量”的一种方式,我们可以通过让幼儿把能量疏导到其他替代攻击行为上来防止攻击性行为。比如:幼儿在玩橡皮泥游戏时,拼命的按压、捏打橡皮泥;在撕纸游戏时,使劲用力的把纸撕碎;对思维活跃的幼儿启发他们开动脑筋,通过各种方法寻找答案;对喜欢运动的幼儿可以组织他们赛跑、踢足球等;对喜欢表现的幼儿,可以让他们朗读、唱歌等。通过这种游戏有利于幼儿把平常不良情绪释放出来,从而维持心理平衡取代攻击性行为。
  攻击性行为的发生多与周围的环境有关,比如攻击当时的环境、儿童成长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
  4.2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其实幼儿会采用攻击的方式与别人相处,是自我表现的需要,作为家长要优化家庭教育环境,才能有效的矫正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家长要好好引导幼儿,积极关注、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给幼儿分析使用暴力的坏处,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强化所希望的行为,消退不良行为;家长应多与幼儿沟通加强情感交流,运用富有亲和力的教育;家长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和认识,营造一个尊重、平等、和谐的家庭环境。作为幼儿园教师,要不断地向家长宣传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与家长建立经常性的沟通平台。
  三、结论
  参考文献:
  [2]李幼穗.儿童社会性发展及其培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版
  [4]张文新.3~4岁儿童攻击行为发展的追踪研究,心理科学,2003年第一期
  [5]马开剑.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科学认识与综合矫正,哲学社会科学报,2000年第五期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