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学前教育论文

谈示范在美术活动中的运用的作用

2015-11-09 10:2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美术活动中的示范能帮助孩子比较直观地掌握绘画方式,解决疑难,启发孩子创造性的表现。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既避免孩子机械临摹照抄,又帮助他们开拓一条学习之路,考验的是我们的教学智慧。因此,每个活动教师都要精心设计示范过程,并在示范过程中不断与孩子交流、探讨,引导孩子在观察思考过程中积极主动参与到示范中来,并尝试通过师生共同完成示范,一起突破疑难点,实现示范点拨、引导、激励的作用。下面就以美术活动《一棵大树的故事》为例谈示范的运用。
  示范必须要有针对性,应在对孩子实际情况了解的基础上确定需要示范的关键点。
  教师适当有针对性的示范对孩子能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针对性的示范能提高活动效率,给幼儿留下较大的创作空间,并确保幼儿顺利作画。
  幼儿是学习的主体,启发性的示范能充分调动孩子学习积极主动性,打开孩子的思路,引导孩子通过思考,合理运用已有经验,获得新发展。
  这样的示范既省时省力,且能突破重、难点,极大地丰富孩子的视觉经验,充分锻炼孩子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引导孩子从点拓展到面,掌握规律,发现窍门,这样可避免孩子因机械临摹而失去创意,让每个孩子的作品既能找到共性知识点,又找到个性化的亮点。
  活动的另外一个目标是通过明暗的处理和色彩的运用来感受作品的色彩美。如果在讲解示范时就交代遮挡,容易让孩子产生畏难情绪。于是在组织时,笔者对两个目标进行了分散处理。在示范环节中点解决“树枝的前后穿插”,把“明暗的处理和色彩的运用”穿插在孩子作画的过程中。在大部分孩子基本把树画好后,笔者以“想不想让我们的树变得更加神奇?我有一个小窍门”这一句简短的话,把孩子注意力再次吸引过来。笔者用白色的粉笔在树干的一边擦一下,做一点亮部的处理,然后鼓励孩子用自己喜欢的色系在树后作点彩。
  4 示范要有多样性
  示范可以是老师示范,更可以是孩子示范。师幼之间轮流示范是教师与孩子之间相互交流沟通、理解的过程,更能拉近师幼距离,激发孩子的创作火花,并以动态方式推进教学过程。
  在过程中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很容易出现老师的示范和孩子的示范形成鲜明对比的现象。所以,老师要注意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看孩子的示范不是在好不好上,而是在孩子对重难点的理解与掌握上。
  每个孩子都有分析、解决问题和创造的潜能,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把自己当成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的本能。在教学中,如果我们能故意制造一些美丽的错误并主动呈现,引导孩子在凭借自己已掌握的经验来“寻找错误、发现错误”的过程中产生强烈的纠错欲望,定会产生不错的效果。
  让孩子在错误中反思,在反思中探究。课堂就会展现出它真实、精彩的魅力,孩子也因此情绪高涨,并能让平淡无奇的课堂变得更具诱惑力。
  欣赏性示范可引发孩子学习的兴趣,丰富孩子美术视觉经验。在欣赏环节中,笔者选取了几幅典型的幼儿作品。有引导孩子观察树枝的穿插和前后生长关系的,有引导幼儿发现怎样有层次地使用深浅不同的绿色来表现树杆的明暗的,有引导孩子观察怎样通过添画背景来突显作品静谧与生机的。在大量的视觉、言语刺激后,孩子们在活动中俨然是一位小画家,一招一式还真有点大师风范。
  作者简介:陈伟琴,小学高级教师,幼儿园副园长,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宝带实验小学附属幼儿园,江苏苏州 215128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