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学前教育论文

幼儿行为习惯之培养的几个方式分析

2015-11-09 10:1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幼儿德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在较长一段时间中,尤其是中大班年龄阶段,幼儿教育和其他教育一样,逐步将重点偏重于各科教学而忽略品德教育。因此,我们的孩子在知识,技能等智力方面飞速发展的同时,道德行为却呈现出不少问题,由唯我独尊、自私任性、软弱依赖而滋生出来的不良情感和行为品质。至此,我们每个工作在第一线的老师深感幼儿园德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规程》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品德教育应“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是因为幼儿在思想意识的形成中,他们判断是非对错的标准来自成人;他们在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上带有很大的具体性和表象性并易受情境的暗示。幼儿品德形成的他律性和情境性决定了我们在教育中必须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最佳手段。而环境正能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暗示和感染,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一、创设一个以德育为主的家园物质环境
  二、创设一个以幼儿为主体的和谐的家园精神环境
  教师应以自身的表率作用对幼儿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在幼儿园里,幼儿总是把教师视为“对”的化身,凡是老师的所言所行全是好的,对的,神圣的,所以教师的言行在幼儿园生活中给幼儿显示了绝对的,直接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认识到这一点,我的具体实践是:
  其次,我以自身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幼儿提供一个可模仿的表率。依据幼儿的是非标准,我感到老师在幼儿心中具有偶像作用,因此,我尽可能使我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如:我换软底鞋时,总是把两只鞋放得整整齐齐,不用我说教孩子换鞋时的动作和我一模一样;饭后用完毛巾,我总是认真地叠整齐,放在固定的位置,孩子们也仔细地叠整齐自己的毛巾放在自己指定的地方;我在孩子有进步时总是给予一个悄然“点头”的大拇指或一个热情的拥抱,孩子们在表达相互情感时也总是一个“弯腰”的大拇指或一个大胆奔放的拥抱。因此很显然,教师的榜样作用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特点。
  三、家园一致,鼓励与指导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园互动环境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由于父母与子女间的亲情以及幼儿道德形成的他律性,使家长的品行,爱好特长对孩子的品德形成和发展有着特殊的,不可违逆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幼儿园德育应与家庭教育相 配合,帮助和指导家长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具体指导方法如下:(1)书面指导:将每月每周德育教育的内容和重点细化成具体的要求告诉家长,并让家长了解我们实施的途径,并给家长提出家庭中的指导要求,让家长也有目的有意识的结合幼儿园工作来同步进行,不断完善幼儿的不足之处。(2)个别探讨:利用下午的离园时间,有针对性的与家长联系,及时有效的让家长了解孩子的情况,从而达成家园更和谐一致。(3)探讨沙龙:定期以不同话题的形式组织有需求的家庭开展小团体类型的沙龙,邀请在幼儿行为习惯的某一方面发展较好的家长传授育儿经验,通过分享和探讨的形式,帮助有需求或迷茫的家庭寻找方向,互相借鉴经验,收到的效果也非常显性。(4)定期开展家长会和家庭教育讲座:结合不同年龄阶段孩子所呈现出的不同行为特点,让家长了解一些幼儿心理,懂的一些教育方法。通过讲座和座谈,从家长社会的角度,为幼儿园教育提供建议。
  总之,家园和谐的环境是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是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摇篮。只有充分发挥环境对幼儿潜移默化的作用,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