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学前教育论文

美术教学活动中让幼儿画出心中的愿景分析

2015-08-25 08:3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美术教学活动是孩子们较喜欢的一种活动,同时也是发展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的有效手段之一。然而怎样充分利用绘画活动促进幼儿个性的发展,让幼儿画出心中之所想的呢?传统的幼儿绘画是以训练技能技巧为主的范画教学,这种教学不要求幼儿开动脑筋,只要求他们按照教师的画法步骤临摹,这种模仿画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得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他们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别于成人。幼儿独特的笔触、动作和语言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成人应对幼儿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更不能为追求结果的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以免扼杀其想象与创造的萌芽。”因此,笔者依据《指南》的指导要点,为激发幼儿绘画兴趣,在指导幼儿绘画过程和评价幼儿作品上做了一些尝试,提出来和同仁们共同探讨分享。
  一、指导幼儿的绘画过程
  1.幼儿的知识和能力是由直接经验得来的,特别是绘画活动更离不开幼儿的直接经验。
  他们的绘画内容来源于自然,贴近幼儿的真实生活,所以我注重创设教学环境,让幼儿运用自己的感官,动手动脑,去观察、体验和感受,获得很丰富的直接经验。如《七彩花瓶》活动,是让幼儿用画笔来进行装饰花瓶。任务布置下去后,我脱离以往的教学模式,不采用让幼儿欣赏范画的方法,不把孩子们的思路紧紧地固定在老师的范畴中,放手让幼儿自己来设计花瓶,鼓励幼儿大胆地想象,根据自己心中想的作画,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耐心地完成作品。
  结果,出人意料,幼儿不光是运用彩笔在瓶子上绘画出美丽的图案,还运用了多种方法,如剪贴、撕贴、用橡皮泥来装饰花瓶等,这是我所没有想到的,孩子们竟然想到了。因此,让孩子们在每一次美术活动中都有新鲜感,顺水推舟,给孩子们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教学环境,激发学习兴趣,拓展认知视野,同时也训练了他们的操作能力。
  2.尊重幼儿的兴趣,并在幼儿的兴趣点上挖掘具有教育价值的内容,使幼儿获得有关经验,体验成功,树立自信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幼儿才会主动思考,并自愿采取行动。幼儿在没有心理压力的情况下,常常会自发地,旁若无人地作画,并会长时间陶醉于这种充满乐趣的想象中。当我让幼儿作意愿画的时候,他们的表现很积极、很投入,也最开心。因此,我努力使画画成为幼儿喜欢和感兴趣的活动,并让幼儿在活动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表现出自己的个性特点及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指导幼儿绘画要有针对性,适当在技能上给予指导即可。
  统一模式的指导会让幼儿画出统一模式的画来。如要画蝴蝶,目标是用点、线、面、对称的方式来装饰自己心中的蝴蝶,我画出基本线条如:曲线、直线等,基本形状如三角形、正方形、梯形等,让幼儿用形状组合成不同的蝴蝶,再用点、线、面来装饰蝴蝶,背景幼儿自由添画。这样幼儿就画出了心中最美最漂亮的蝴蝶,各具特色,大大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和创造力。
  二、评价幼儿的绘画作品
  1.理解幼儿。
  教师要充分认识和利用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从儿童的角度去欣赏,不追求完美。应注意发现画面上每一根线条、图形、色彩所能传达的幼儿的思想和情感,赞赏幼儿的点点滴滴的创造,并提供机会让幼儿进行分享、交流。如展览幼儿作品,幼儿互相欣赏、互相评价;还可以及时向家长反馈幼儿的进步,采用适当的方法奖励幼儿,使幼儿得到满足,受到激励。
  2.尊重幼儿。
  评价儿童画并不能按照一个死的标准,每个幼儿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他的画也就有与众不同的特点,有的作品只有他自己看得懂、说的清,因此,教师在评价幼儿美术作品时要善于发现幼儿作品中的精华所在,表现出接纳、赞许的态度,只有这样才可能和幼儿沟通。活动结束后,我用手机拍下孩子们的作品,在拍摄时听到他们在喊:“哇,你看老师在拍我的画,老师在拍我的画”……那劲儿别提有多高兴了!
  总之,要在美术教学活动中让幼儿自由发展,教师尽量少干预,注重幼儿的情感体验,强调创造的过程,不能太在意创造结果,在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教给幼儿技能技巧,画出自己心中之所想,才能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幼儿个性的发展。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