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物感,是道德感的具体化,是指人对周围环境和物品的爱护,有珍惜的内心体验和态度反应。培养孩子的惜物感,这既是儿童成长、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的需要。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加上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6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以至于幼儿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以自我情绪为中心。在日常生活中不难发现,孩子们对玩具喜新厌旧、撕毁图书、故意破坏玩具、不爱惜学习用品、浪费粮食等等不爱惜物品的行为。
幼儿期是儿童情感发展的启蒙阶段,积极、健康而优秀的情感品质和情感能力、给人以智慧、力量和信心等,促进人的健康成长;反之,消极、不良的情感品质和低下的情感能力在一定程度制约着人的正常发展。曾经有研究者对4—5岁幼儿进行了一次情景测查,把图书和玩具散落在活动室门口,能主动捡起的仅占14%,大多数幼儿视而不见,从上面跨过或从旁边绕过,甚至若无其事地从书上踩过,留下脚印。问这些孩子为什么不捡起地上的书,回答是“不是我丢的”“我不知道是谁丢的”“老师没说”“今天我不是值日生”等等。以上所述仅仅是局部研究的发现,实际情况还要严重。因此,作为孩子的启蒙教师,我们必须要培养孩子的惜物感。这既是儿童成长、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的需要。未来的社会要求人们具有积极健康的情感,懂得对周围环境和物品的爱护,有珍惜的内心体验和态度反应。所以,要从娃娃开始,培养幼儿的惜物感。
二、惜物感的概念
惜物感,是道德感的具体化,是指人对周围环境和物品的爱护,有珍惜的内心体验和态度反应。我们要珍视自己、他人和所有生命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要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承担义务。惜物感是一种道德情感,它是人们的行为、举止、思想、意图符合尊重自然环境并承担责任这样的社会道德准则而产生的情绪体验,它是由那些能满足人这样的社会道德行为准则的需要而产生的。在幼儿身上表现为:有爱护周围环境的愿望,体验生活在优美环境中的愉快,体验到物品来之不易,能爱护使用的物品,并厌恶任意破坏物品的行为。让我们的孩子从小能懂得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爱护自然界的一草一木,合理利用世界上的物品,这样我们的世界会越来越富足。我们的孩子从小就明白尊重自然环境和爱护物质世界这个道德准则,我们的孩子的心灵会越来越美丽,惜物情感就会得到提升。
三、惜物感培养的途径
1.合理满足孩子的要求。
日常生活中,孩子往往在吃、喝、穿、玩等方面提出一些物质要求。孩子的要求有些合理的,有些却是不合理的。应具体分析,适时适量地给予满足。如在吃的方面,决不盲目地多给或硬塞给孩子。这样,孩子便会对每一食物都保持一定的新鲜感,孩子即使吃不了,也帮孩子收放好,下次必须待孩子把剩余的吃完后才给新的。在其它方面也是一样,从不随意的乱给、多给,这样,孩子便不会轻易把某种物品扔掉,养成大手大脚的习惯了。
如果对孩子提出的要求,家长一味地去满足孩子的需要,那么就会让孩子觉得东西得来的很简单,只要提出任何要求成人都会答应,渐渐地会不珍惜所得到的东西,甚至会恶意地破坏物品,对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所以对于孩子提出的要求,先要看看是否合理,如果要求是合理的,是孩子真正所需要的,那么才可以满足。反之,就不能随便答应孩子的要求。这样,孩子就不会随意提出要求,而是会慢慢养成爱惜物品的好品质。
现如今富裕的家庭生活条件可能诱发幼儿盲目追求高消费、过度享受和铺张浪费的弊病。在社会水平普遍有所提高的今天,对幼儿进行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的教育,从而培养幼儿惜物感意识,也是十分重要的。
2.适时提出具体要求。
孩子由于无知或认识、控制能力较差,往往出现一些损坏物品的行为。如在墙上乱画,撕坏图书、弄坏玩具等。发现孩子的这些不良行为后,先要弄清原因。孩子若是无意的,便及时给予引导,指出其危害,提醒孩子以后注意;孩子若是有意或以此来要挟,则及时给予严厉的批评,使其认错。在孩子的不良行为面前,若不能及时地批评纠正,采取迁就、让步的态度,往往易使孩子一错再错,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
4岁以前的幼儿,思维水平处于感觉运动和前运算阶段,情感和道德教育应符合幼儿心理发展水平,主要是教幼儿去“做”,一旦幼儿能主动地“做”出这些正确的行为,教育者应表示肯定、赞赏并及时强化。及时的赞美会让幼儿很快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而这种体验能更好地促进幼儿下一步的努力。由于幼儿的理解能力有限,对他们的赞美要具体、明了。最好是多鼓励孩子努力的过程,如,在日常活动中,我们教师就是要及时地赞美孩子:“你看到水龙头的水哗哗流,能把水龙头关好,懂得不浪费水,我真为你感到高兴。”“你坚持把玩具收拾好,真能干。”这种有针对性的赞美会让幼儿明白自己什么地方做得好,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让幼儿掌握一些有利于身心成长的规则,促进健康情感的发展。
3.树立榜样影响孩子。
幼儿的思维水平决定他们对具体形象的事物更易理解,鲜明生动的形象对他们有巨大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好模仿是幼儿的学习特点,教师的一举一动都是幼儿学习的榜样,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如老师向小朋友提出了爱护图书的要求:要轻拿轻放,一页一页地翻看。刚开始时小朋友都能按老师的要求看书。如果出现了破损的图书,教师要及时用透明胶和剪刀把撕烂的图书补好。那么在老师的影响下,小朋友们就会意识到破坏图书的行为是不正确的,从而逐渐加入到爱惜图书的行列,不会再出现孩子随意撕书的现象。用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让幼儿在这件平凡的事情中接受影响,激发幼儿的惜物情感体验,形成自觉爱护图书的良好习惯,这比简单的说教效果要好得多。
除此之外,为了使孩子形成爱惜物品的良好习惯,作为孩子学习模仿的对象,成人要为孩子树立榜样示范作用。还可以通过让幼儿听故事、看图书和影视作品等形式,使之感受榜样人物的所作所为,激发幼儿对榜样人物的模仿,促进惜物感的发展。
4.三方合力共同促进
。
幼儿园只是有限的教育环境,必须通过家庭和社区教育,来发挥有利因素,让幼儿置身于相应的环境中,通过亲身感受、体验,使惜物感教育取得成效。如开展为灾区小朋友献爱心活动,通过比较,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生活幸福的同时,也要让孩子了解灾区小朋友生活的不易。使孩子知道要为别人奉献爱心,体验帮助别人时获得的快感;社区中公共设施给人提供了方便,所以不要随意破坏,要保护好;通过参观活动增加幼儿对社区的感性认识,使幼儿知道社区是由不同家庭、街道、建筑物组成的,社区的环境是独一无二的,萌发幼儿爱护公物和公共环境的意识。
家长可以利用幼儿玩具,发挥玩具的教育功能。一是除了给孩子提供一定数量的玩具外,还可以鼓励幼儿利用废旧材料,如点心盒、牛奶盒、饮料罐、吸管等动手制作各种玩具。幼儿参加制作玩具,会比玩现成玩具有更大的兴趣,其制作过程对于引发幼儿对形状、设计、色彩等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获得更多的知识,还可以培养幼儿动脑筋、想办法、不怕困难,热爱劳动等好品质,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此外,还可教育幼儿存钱买玩具。很多幼儿不了解金钱的价值,也不明白玩具到底有多贵。若家长要为幼儿买玩具,可先教育幼儿存下部分零用钱作为购买玩具之用,这样幼儿就能够学会珍惜玩具。如果孩子心爱的玩具坏了,手巧的妈妈和爸爸可以和孩子一起设法修理。这样就可使孩子知道,爸爸妈妈多么关心他,也会让他学会珍惜玩具。在家要注意培养幼儿管理玩具的能力。应在家中给孩子开辟一个游戏角,为孩子准备一个玩具柜、纸箱或抽屉,让孩子自己收拾、整理、管理、修理玩具,使幼儿从小养成爱惜玩具、物品的良好行为习惯。
家长要充分利用居民生活小区中独特的教育因素,对幼儿进行教育。可以通过参观社区环境的美,来陶冶幼儿美的心灵。在参观的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幼儿爱护公共财物的好习惯,做个文明小公民。带孩子到到处走一走,看一看,认识各种植物、动物、花草树木,使幼儿感受到大自然的奇丽风光,做个环保小卫士。
5.不断巩固教育成效。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培养后,孩子在认识与行为方面,便会形成一定的爱惜物品的观念与特点,但往往很不稳定。此时,若放松教育,不注意巩固提高,则很容易使其已形成的观念、行为消退。根据这一原理,在原基础上,在日常生活中,应有意采取不同的活动与形式对孩子进行练习指导。如和孩子一起擦洗桌、凳,修补玩具;父母弄脏、弄坏了孩子的书籍,要向孩子认错、道歉等。要及时发现和表扬孩子爱惜物品的行为,在不断的练习与指导过程中,孩子爱惜物品的良好习惯便会得到不断的巩固与提高。
惜物感是在惜物行为规范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幼儿只有在与同伴的交往中,才能逐步克服自我中心主义,加深对同伴情感的体验和认识上的共鸣,逐步学会协调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儿童的成长发展和教育,应该是身心和谐的。现代心理学也证明,儿童对待他人、物品、环境的态度,往往能折射出幼儿的内心世界。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培养孩子善待身边的人、物品和生活着的环境就等同于在培育一颗健康的心灵。很显然,对于生活在现代、和谐社会中的幼儿来说,情感教育已显得越来越重要了。幼儿期是培养儿童健康情感和行为的黄金时间,只要我们坚持在社会教育活动中,注重“情”与“行”的培养,孩子的情感才会保持健康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朱小曼《情感教育论纲》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钱源伟《幼儿健康心理八十题》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高岚《幼儿心理教育与辅导》华北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