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心理学教育论文

高职班级心理委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2015-08-01 09:1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本文以广州市某高职院校为例,使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2010、2011两届共203名新生心理委员进行测试与统计,了解心理委员队伍整体心理健康状况,为心理委员群体的选拔和后继培训提供实证依据。

关键词:高职;心理委员;心理健康

      心理委员是承担着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普及、参与校园关注工作的特殊学生干部群体,其工作要求不仅具有一定的专业性,更强调其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本研究分析了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和2012年两届班级心理委员的心理普查结果,以便掌握心理委员队伍整体心理健康状况,对需要帮助的心理委员给予针对性的个性化帮助和辅导,为班级心理委员的选拔和后继培训提供必要的实证依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以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2010、2011年两届班级心理委员共205人为测查对象,发放问卷205份,获得有效问卷202份,有效应答率为98.5%。其中男生为63人,女生为139人;文科生117人,理科生85人;城镇学生95人,农村学生107人。
  (二)研究工具与方法
  大学生人格问卷(University Personality Inventory,简称UPI)。
表4   不同群体心理委员UPI总分检出率比较

群体分布    人数       UPI总分≥25     20≤UPI总分<25  UPI总分<20      t值P值

特征                    人数(%)        人数(%)        人数(%)

总数         202        1(0.5)           5(2.5)        196(97)

男性         63            0             2(3.2)        61(96.8)       t=0.11   

女性         139        1(0.7)         3(2.2)        135(97.1)       p>0.05

文科生       117        1(0.9)         2(1.7)        114(97.4)      t=0.00  

理科生       85           0              3(3.5)        82(96.5)        p>0.05

城镇         95         1(1.1)         3(3.2)        91(95.7)        t=0.96   

农村         107          0              2(1.7)        105(98.3)       p>0.05

独生         21           0                 0            21(100)         t=0.72  

非独生       181        1(0.6)         5(2.8)        175(96.6)       p>0.05

     三、分析与讨论
   (一)心理委员队伍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心理委员,作为学校心理危机预警与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宣传的基层 人员,这支队伍的心理健康状况是高校能否顺利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键。本次调查显示,心理委员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基础,能够胜任大学心理危机干预与心理健康教育基层信息员的职责。对总分超过25分的一位心委约谈了解到,该心委入学前曾经历重要亲人的丧失导致心理失衡,但该生也表示逐渐接纳现实、努力调适、投入大学新生活的积极心态,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心理委员具有良好的心理调适能力。
  (二)心理委员选拔机制科学合理
   心理委员是从自愿报名开始,通过班内表决、辅导员审查一系列程序选拔上来的特殊学生干部,因工作需要对其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要求更高,但选拔中主观人为因素较多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偏差,导致心理问题严重或心理素质较差的同学当选,可能给后继工作开展带来一定困难。此次调查结果显示,心理委员群体中心理健康状况的年级、性别、学科、地域分类差异并不突出,说明心理委员选拔程序可以突破选拔中个体因素的限制,能够满足此项人才选拔的需要。
   (三)心理委员后继培训应加强针对性的心理素质提升课程
   心理委员群体虽然心理健康状况较好,但也发现心理素质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高职学生多经历过重大考试失利,过去学习经历中未养成自主学习习惯,与本科生相比高职生身份让自己更感低人一等,集中表现为自信心不足、学习能力弱、自我管理与调适能力欠缺等群体性问题。心委培训应对这些突出存在的共性群体问题开设如积极接纳自我、培养自主学习习惯、自我管理训练等主题式课程,优化心理委员心理素质,方能促进心理委员的不断成长。
 

参考文献

[1] 樊富珉.大学生人格问卷UPI. [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1993年年会论文汇编,北京:1993,16.
[2] (王冰蔚.心理委员心理健康与人格特质分析.[J]校园心理,2012年2月,10(1):15—16.
[3] 张小远,俞守义等.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和素质的对照研究. [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6,10(27):482-484.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