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校心理环境解读
心理环境这一术语对于教育科研人员来说,并不陌生。它最早是由格式塔心理学家K?Koffka和K?Lewin提出来的。之后,K?Lewin经过多年的研究表明,个体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并不是如刺激反应公式描述的一样,并提出行为公式来推翻刺激反应公式:
[B=f(PE)]
其中,B表示个体的行为,P为个体,而E则表示环境。这个公式可以理解为行为是随个体和环境两个可变因素变化而变化的,简言之,行为是个体和环境的函数。值得一提的是,K?Lewin提出的行为公式中的环境(E)既不是指客观环境(物质环境),也非K?Koffka提出的行为环境,而是心理环境。
1.心理环境的含义
心理环境,其实就是人头脑中的环境,是引起人们心理事件实际发生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它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实际发生,二是对人的行为有影响。根据这两大标准, K?Lewin把心理环境分为三类事实:准物理事实、准社会事实和准概念事实三种准事实。对于这三种事实作为心理环境主要内容的理解,会因研究角度而有所不同。学术界主要倾向于将其理解为:心理环境是以一种意识形态表现出来的环境,它是通过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对客观环境进行认知,形成一种以客观环境为基础的情感,最终通过这种情感来影响个体的行为。
2.高校心理环境构成
研究心理环境的学者们有一个共识,即影响主体行为的心理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是一个高度缜密的系统。这个系统可根据心理层面的高低将其划分为民族心理环境、区域心理环境、家庭心理环境、高校心理环境等等。高校更为关注高校心理环境,因为高校心理环境好与坏直接影响着高校培养人的社会职能发挥的强与弱。所谓高校心理环境,是指学生在校园内外对客观环境的心理感知的基础之上形成的情感体验。国内外众多研究表明,高校心理环境对学生主体行为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高校心理环境有其导向、规范、激励、调适和辐射五大功能。高校在办学过程中应该加大对高校心理环境的建设力度,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有限资源为高校心理环境发挥其功能创造条件。
上个世纪末,美国学者R.E.Slavin主张创设最优化的学习环境的内容大致包括组织课堂活动、实施教学、提供必要的物理环境以促进时间的有效利用以及创造愉快的和富有建设性的学习环境。从人的发展角度来看,我们不难看出,R.E.Slavin研究成果对我国高校心理环境建设有着积极意义。
二、高校心理环境对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
心理成长,就是个体在现实生活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心理素质的过程。就学生而言,具体包括自我实现、人际关系处理、对学习真正意义的理解以及对未来所持的态度等。影响学生心理成长的心理环境有如下几点。
1.自我实现与环境约束的碰撞
心理成长首先是个人价值实现问题,这对于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个人价值实现问题让我们很容易联想到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的自我实现。在他看来,“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需要”。任何一个学生的内心深处都渴望自己的价值得到实现,得到社会的认可,从而建立自己在群体里的地位。学生因家庭背景、所受的教育、人际关系等因素的不同,他们的起跑线并非在同一水平线上,这必将影响学生心理成长。加之现在的高校环境被社会上拜金主义思潮所污染,导致多数学生滋生“心理郁闷症”,长此下去,必然摧毁学生的自我实现的意志。学生在感受这样的外界环境过程中形成的认知,对学生的心理成长是有百害而无一益的。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让学生失落并迷失自我,由于找不到心灵的平衡点而变得缺乏斗志而一蹶不振。
2.和谐相处与淡漠交际的困扰
市场经济提升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改善了人民的生活,但也无法避免带来了“贫富两极分化”的社会问题。学生来自不同地区,不同的家庭,他们的经济状况不尽相同。有些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一方面迫切希望能拥有真挚友情,渴求相互理解,与同学和睦相处,另一方面又常常下意识地通过行为、言语等极大地膨胀自己的优越感,而家庭条件相对贫困的学生在这种环境下常常滋生自卑心理,在人际交往中一直处于被动的地位。不管是家庭条件好与坏,学生的自我膨胀和极度自卑都对他们的心理成长不利。尤其是家庭条件不太好的学生,长期处于紧张、郁闷的心理压力下,甚至在家庭条件好的学生面前有卑躬屈膝的内心体验。马加爵事件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事例,它不只是马加爵一个人的错,而是大学两大群体对心理环境的认知产生偏差导致的恶果。校园集体活动中(同学聚会、外出游玩等),同学间的正常交往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往往带有物质性、目的性和功利性,这种交往对于家庭条件差的学生来说是一负担,因此他们常常疏于参加这样的集体活动。久而久之,他们的心理更为敏感、脆弱,但他们的自尊心更强,害怕别人的同情与怜悯,对同学的目光极度敏感,造成他们常常孤独离群。
3.知识才能与现实适应的反差
当今的社会的竞争相当剧烈,由于利害冲突的缘故,竞争还会以一种无序竞争的方式存在,这些社会现象的存在对在校大学生的心理成长产生巨大影响。知识与才能并非他们在将来的职场上出奇制胜的法宝,学生很难真正静下心来系统地学习专业知识与训练职业技能。这种影响表现在学生身上,有两种状态:一是导致部分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学习动力,心情浮躁,不肯下苦功夫;而另一部分学生坚信只有知识与才能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这类学生多数家境贫困,相对于家境富裕的学生,就业难度更大,他们担心自己的知识与能力结构不能满足将来工作的需要,迫切希望学到更多更全面的专业知识,但由于心理负担过重,学习能力与学习效果受到很大影响。久而久之,上述两种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也失去了信心,最终导致自己的人文素质、综合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缺乏。
4.诚实守信与道德缺失的冲突
道德缺失是90后的学生普遍的现象,诚信已经成为他们这一代很陌生的词汇,就更谈不上对诚信真正意义的理解。就国家的助学贷款为例,国家为了让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提供无息贷款给学生,学生毕业后五年之内偿还完毕,但据不完全统计,大学生还贷违约率超过28%。这不仅给国家、社会带来损害,同时还影响了自己的诚信指数。社会的贫富两极
分化使得高校部分学生滋生“仇富”与“欺穷”现象。高校弥漫的这种过于偏重物质而忽视了精神动力的氛围,导致不少学生形成了扭曲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三、改善高校心理环境的策略
1.以传统精神为先导,盘活高校环境资源
任何一所高校,自建校以来,都会以一种有别于其他高校的精神风貌展示在世人面前。这种有别于其他高校的精神风貌是在高校学习、工作与生活的各种群体在实践中积淀下来的,在共同心理和行为中所表现出的理念、价值体系、群体心理特征和精神价值。高校的这种传统精神是以校园文化为核心的,其主要载体就是学风。在加强专业文化建设的同时,还需要强化学风建设,从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入手,提炼学习精神,树立学习榜样,强化学习意志,严格学习纪律。只有这样,健康的学习动机才能生成。众所周知,优良的学风创建是规范学生言行、加强学生自我教育与管理的最有效的策略。
首先,要把高校心理环境建设领导小组作为常设机构,专门统筹资源进行高校心理环境建设;其次,要通过制度建设来净化高校的心理环境;再次,要营造和养护优美高雅的校园生态环境。应当在校园建筑设施、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建设中,体现大学特有的文化精神。
2.以校园人际关系为基点,营造和谐人文氛围
人际关系是高校心理环境的重要指标。一个高校如果能协调好领导与师生的关系,那么这样高校的民主气氛就浓,心理环境就能得到优化。要营造宽松的心理环境,就要将师生联谊会常态化,拓宽沟通渠道,增进师生间的了解。要经常举行师生交流座谈会,加强沟通,增进了解。还要协调好学生之间的关系。高校可围绕人际交往的知识和技能专题,专门开设选修课程。高校可增加一些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利用节假日组织大学生到贫困生家乡体验生活,培养感情,加强沟通,为更多的学生特别是贫困生提供交流、交友的机会。
3.以文化建设为核心,净化高校心理环境
首先,组织学生进行“修身”教育。利用高校有限的资源,组织文学院的的老师向学生精讲《弟子规》,在诵读中明理,感悟人生的价值。通过诵读、默写、书法与征文等多种形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其次,是要建立“三维一体式”的管理文化。一是载体。就是利用教室、走廊等公共场所宣传传统文化和专业文化,让师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传统文化和专业文化的熏陶。二是重点践履“三三三制”。第一个“三”为“三严”,即“严管、严教、严考”;第二个“三”为“三心”,即“关心、爱心、耐心”;第三个“三”为“三特色”,即“两证多照”的教学特色,“守时、守信、守法”的品德特色和风度仪态的形象特色。三是要努力建设“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爱生敬业、无私奉献”的教风和“正德、立信、好学、敏行”的学风。
再次,要加强课堂文化建设。因为课堂是培养学生的主阵地,也就是说课堂文化建设是改善高校心理环境的根本途径。一是尊重学生人格,关注学生发展,建设“师爱”课堂文化。教师在尊重学生人格、关注学生发展的前提下,将爱作为一种沟通、一种包容、一种接纳渗透到课堂,用真诚的爱拨开学生心头的阴霾,唤醒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在沟通、包容、接纳和力量中体验到久违的成就感。二是面向全体学生,创设和谐学习环境,建设“生态”课堂文化。每个学生都是课堂生命力鲜活的因子,教师要利用教育智慧以生态组合形式组合这些鲜活的因子,形成一个学习生态园。每一位教师应无怨无悔,无私奉献,在课堂教学中力求达到教与学的平衡、师与生的平衡、引导与探索的平衡。三是依托课堂情景,联系实际生活,建设“仿真”课堂文化。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灵活地把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职场信息融入课堂教学内容,实现“回归职场”。同时,还依托现有教学设备,开创多媒体教学,还原工作实际,把学生从枯燥的理论教学中带到现实的生活中去,把抽象的知识技能具体化、形象化。
参考文献:
[1]郝俊英. 普通高校新手教师成长心理环境探析[J]. 盐城师范学 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
[2]康卫东. 创设适应儿童健康成长的优质心理环境[J]. 教育科研 论坛,2012(4).
[3]杨雪. 生态哲学视阈下课堂教学环境的内涵[J]. 教学与管理, 2012(3).
[4]李新,杨杨. 论教学心理环境及其优化策略[J]. 怀化学院学报, 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