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高三学生,作为一个特殊学生群体,自然倍受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关注,与此同时,学生身心也承受着种种无形的压力,随之可能产生焦虑、自卑、抑郁等种种心理问题。特别是一部分学习基础相对薄弱,品行有所偏差的同学,相对来说更容易产生种种心理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并采取措施加以矫正,对其本人及其家庭、学校、社会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将是无法估计的。本文从分析高三年级学生所面临的心理问题和其产生的成因入手,结合本人在实践中观察分析的心得,提出了粗浅的应对策略,列陈如下以供交流探讨。
关键词 高三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分析应对策略
进入高三后,面对即将到来的高考挑战,学生往往感到压力倍增,心理活动复杂多变、情绪不稳定,而这种心理状态对复习应考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据最近一项针对高三学生对高考印象的调查中得知:在十多种影响高考发挥的备选因素中,心理状态被公认为是最重要的一种。因此在高三年级教育教学中帮助学生正确面对高考挑战,调适良好心理状态是非常要的,现将本人在实践中观察分析的心得列陈如下以供交流探讨。
一、高三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扰
高三学生面对的人生问题、社会问题骤然凸现,加之他们阅历浅显、经验有限,一时难以承受突如其来的挑战,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偶然考试失败、成绩滑坡、同学关系不和、教师的批评、家长的不满等常会震撼学生心灵,引起情绪上的强烈反应,造成心理失衡,出现心理障碍较常见的是:
(一)考试焦虑。wWw.lw881.com焦虑是一种恐惧和不安的不愉快的心理状态,常伴有忧虑、烦恼、不安的情绪体验。适度的焦虑不仅对人没有害处,还有助于兴奋神经,提高反应灵敏度,帮助学生努力学习、沉着应考,更加深思熟虑地分析和处理所面临的问题;没有焦虑的学生反而缺乏动力,难以提高学业成就。但是,过分焦虑并且成为一种习惯的反应方式,则属于心理上的问题。考试焦虑者往往视考试为畏途,产生紧张、忧虑、神经过敏和情绪冲动,考前提心吊胆、考试时出现心跳加快、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冷汗不断的生理变化,行动刻板、记忆受阻、思维发呆,从而使他们怀疑自己的能力,导致情绪低落。
考试焦虑与能力水平呈负相关,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考试把握大,信心足、情绪较稳定、焦虑水平低;能力弱且有过多次考试失败体验的学生焦虑程度高。抱负水平与考试焦虑呈正相关,抱负水平高的学生,目标订得高,对自己要求严,容易产生焦虑情绪;有的优秀学生抱负水平高,一旦考试受挫,遇到困难问题,就会产生紧张不安情绪,影响考试成绩。另外考试的竞争强度也与考试焦虑成正相关,越是竞争性强、规模大的考试会产生紧张不安情绪。
(二)抑郁。抑郁是以情绪低沉和忧郁为特征的心理状态,表现为极度苦闷,对外界不感兴趣、活动减少、行为乖僻、莫名其妙的落泪,甚至产生厌世情绪。抑郁的本质是对过重精神压力的一种心理反应。高三的精神压力主要来自其自身的学习状态及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的压力,高三学习生活紧张繁忙。负担加重,一些基础薄弱、方法不当的学生往往适应不良、成绩日见下降,丧失信心,导致抑郁;而尖子学生因承受家庭、学校、社会的厚望,长期处于高亢奋、极度紧张、过度疲惫的状态之中,易造成大脑正常功能损害,诱发抑郁证。而那些性格内向、不善交际、敏感多疑性格的学生,抑郁发生率更高。曾有一名学生求询,说感到乏力想哭,提不起精神听课做题,大脑经常一片空白,常感到绝望,该生经过一段时间治疗恢复正常状态,但有些学生不愿或不敢说,后果就很严重。
(三)自卑。自卑是一种轻视自己、不相信自己、对自己持否定态度的自我体验。古人云:“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发展水平、发展方向总是有差异的,而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主要考查学生的学业成绩、学习能力。所以,如果以高考成绩评价学生,极易使学习困难的学生产生自卑,他们不愿意,甚至害怕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意见,缺乏自信和竞争勇气,特别畏惧考试,每失败一次都会在心底投下阴影而愈加自卑。过度自卑的极端反应可产生自暴自弃,我观察到两年来我校每年几乎都有这样的学生,逃避考试、不来上课、不做作业,完全放弃努力,而他们并非没有能力考上大学,但心理的脆弱导致了消极的后果。某些成绩优秀学生看似不自卑,但其潜在的自卑更为严重,一旦发生变故如考试失败,成绩连续下滑,其自卑立即显现,表现出极度惊慌自责、动摇信心。前段时间报载武汉大学学生坠楼事件就是极典型表现,我们的教学中也常见到此类表现。
(四)失眠。这是一种由心理问题引起的生理问题,表现为经常性的入睡困难、易醒多梦,白天上课精神倦怠、疲惫不堪、课堂效率低下,经过对高三年级部分有上述表现的学生进行调查、谈话发现,失眠很多是由没有科学用脑、消极自我暗示和睡前不良刺激引起的。有学生迫于父母压力,晚上看书复习到十二点,过度用脑破坏生物钟,引起中枢神经兴奋和抑制功能失调而无法入睡,第二天上课睡眼朦胧,真可谓得不偿失;还有的学生不了解失眠含义,只要有一两个晚上没睡好就忧心如焚,甚至怀疑自己神经衰弱,这种过分担心和消极暗示将偶然的失眠变成了真正的失眠;另外,睡前过于兴奋,思考一些不愉快的经历都是导致失眠的诱因。
二、高三学生产生身心困扰的外因和内因
要想解决高三学生面临的困扰,必须追本溯源找到原因,经调查询问,学生情绪波动心理失衡大体有以下原因:
(一)激烈的竞争环境带来的压力。二十一世纪是激烈竞争的世纪,国际竞争白热化,而人才竞争又是一个焦点,国家社会对个人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加之近年来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就业压力增大,人人都感受到竞争的残酷,这种信息传达到高三学生头脑中,使他们渴望自己成为时代骄子,害怕被竞争淘汰,虽然近年高校扩招,进入大学已不再是梦想,但进入名牌大学、热门专业仍是困难重重,使高中毕业生们殚精竭虑、梦寐求之,这种单一专注的目标追求极易诱发焦虑。
(二)师长和自我期望值带来的压力。家长盼望子女成龙成风、学校希望学生为校争光、高三学生本身也希望大展鸿图,这本是无可厚非的心理需求,但如果走入误区则很可怕。有的家长将殷殷希望化为无微不至的日常照料,深更半夜陪读,过分强调营养,甚至为了孩子有一个理想环境复习而不惜血本包租酒店,殊不知这种特殊化加重了孩子的心理负担而不能心安理得地复习;有的教师鼓励学生冲高,作业试卷轮番轰炸,造成学生心理恐惧;而高三学生强烈地关心自己、急切希望超过别人,常常梦想一鸣惊人,这种自我实现的欲望往往与本人的能力有差距,恐惧失败、恐惧被人瞧不起的心态使他们忧心忡忡。
(三)友伴交往少。产生闭锁心理。古人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高中生的友伴关系对人格心理发展有很大影响,同伴交往能给学生带来安全感和归属感,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而高三阶段学生主要精力集中于一点——学业,友伴关系淡化,交往与互相倾吐的机会大大减少,情绪情感找不到合适的宣泄口而淤积,产生阶段性的闭锁心理,诱发心理失衡。
(四)个人心理索质和心理承受力不同。个人心理素质和心理承受力是人们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形成的稳定的结构。由于认知、情感和意志品质的差异,同样对待一件事,不同的人反应是不同的。比如对待考试,有的学生有科学的认知方式、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耐挫力,就能正确沉着地应对。在高三学生中影响颇大的“出国”梦在某个学生身上实现了,引起众多学生强烈震动,有的学生会沉浸在羡慕、自怨、沮丧之中几天都不能安心上课,而有的学生在短暂兴奋后趋于冷静,仍按自己轨迹行进,这种稳定的结构在短期内不可能形成,控制起来也较困难,需要从小培养、磨砺。
三、调适良好状态的方法
面对学生的问题,找到问题的症结后,对症下药则是最重要的一环了,调适良好的考前状态,让学生沉着应对高考挑战,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正视考试。首先要使学生认识到,考试在我们现在的学习生活中,在未来的工作生活中,都是不可避免,必须面对的,我们惟一能够做的就是面对考试、学会考试。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讲,考试是人才培养、人才选拔和人才激励、促进人才平等竞争的重要手段,直到现在为止,仍然不可能有其他形式可以代替考试。为了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不妨做一个辩论会,让学生设想一下,没有考试,我们的学习、生活将会怎样,个人、家庭、社会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到考试的特殊功能。
其次要使学生克服自己在考试前和考试过程中及考后的不良心理和行为。考前搞好复习巩固,有步骤有计划进行复习;重在理解基础上记忆;抓重点抓框架,系统整理笔记;重视睡眠和饮食,科学用脑,不打疲劳战;考试技巧应加强训练,考试过程中做不完题是大忌,答题前应先翻翻卷子,对题量做好心中有数;时间分配有原则,例如时间过半,所做题的分值也应过半,切忌对某一题死缠烂打;答题时先易后难,答论文式问题时,应先列提纲;一时想不起来的问题可先从大处着手;仔细审题,照考卷上的指示做题,仔细聆听老师说明。平时的考卷发下后,注意及时纠正错误,考错的地方正是没有掌握的地方,有的学生不重视改错,不重视重新学习,屡犯旧错是很糟糕的,改错对提高认知能力,改进学法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引导学生根据高考改革的方向和近年来高考试卷内容和形式的变化趋势,分析在高三复习中应重点培养自己的哪些能力和素质。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准备,根据近年高考变化情况,主要培养学生两个方面能力:一是知识的系统概括能力。就是将知识系统化,由小系统并入更大的系统,形成横向和纵向联系沟通的立体网络型的知识结构的能力,因为综合考试非常重整体、重过程、重知识内在联系;二是迁移创造能力。高考试题是“新”的;材料是“新的;设问的角度是“新”的,在复习中几乎不可能完全把握住,但是,运用的知识是“旧”的,分析的方法是“旧”的,要善于在新情境下解决新问题,必须综合运用旧的知识,创造性地重新组合成新的答案。
(二)准确定位,了解自我。不能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往往是形成心理困扰的重要原因,“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保持正常心态,不仅要了解自己长处、兴趣、能力、性格,还要了解自己的不足和缺陷,从而为自己准确定位打下基础。
学生的自我概念一般可以分为学业自我概念和非学业自我概念。许多研究表明,学业自我概念与学生成绩之间具有更加紧密的关系。对自己的学业学习具有积极的良好的态度和认识,能大大促进学业成绩;而消极被动的自我概念会严重阻碍学业成绩的提高。高三学生经过多年的学习生活,无论是对自己整体的学习能力还是对各科的学习都有了一定认识,积累了丰富经验,经历了各种体验,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定态度、倾向。教师可要求学生以填写表格形式引导学生发现、思考学业能力的自我认识,对“学业自我”进行反思、反省和诊断。
在对自我学业能力有充分认识后,应对高考确立合适的期望值,体验成功的快乐。人总是有梦想的,青春有梦更是人之常情,高三学生有权力对自己未来进行自我设计。但客观现实是不以人的主观愿望为转移的,脱离自身实际的自我设计只能是空想,所以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和了解现实,把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会“我的未来不是梦”。
(三)合理宣泄情绪。克服不良心境。心中的不良情绪如果长期强制压抑,会导致内心体验更加深刻强烈,导致多种心理问题甚至身体疼痛,高三学生应学会一些基本的心理健康保健方法,克服不良心境。
1、找人倾诉。俄罗斯有句民谚:“一个欢乐两人分享,欢乐变成两个;一个痛苦两人分担,痛苦变成半个。”把内心的苦恼、焦虑、伤心告诉你的挚友、师长,心情就会顿感舒畅,作为心理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去心理咨询、心灵按摩,帮助他们更专业地消除烦恼。
2、自我宣泄。如果没有合适的倾诉对象,可以对自己倾诉,记日记是最常用最便捷的,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地发泄心中的怒气和不满,最终求得心理平衡。另外,可以用哭一场来进行自我心理保护,哭可以解除情绪的紧张,内心的抑郁和烦恼,还可以促进生理上的新陈代谢,流泪时可把体内因紧张而产生的有害化学物质排出体外,缓解心理压力,或者做大量运动,如跑步、跳绳,这种宣泄方式既不至于淤积烦恼而危害身体,也不至于伤害别人。
3、积极暗示,形成利导思维。日本学者春山茂雄在《脑内革命》中写道:“想好事,好事降临;想坏事,坏事敲门。当个体陷入忧郁、焦虑等不良情绪时,把思考引向对自己有利的方面,告诉自己“这没什么大不了,我能克服这一切困难的”“这次考试我一定能考出水平来。”这种看似简单的做法往往有奇妙作用。
4、松弛训练。这是较常采用的行为训练改变心境的方法,通过循序交替、收缩或放松个体的骨骼肌群,使个体在内心体验个人肌肉的松紧程度,以调节植物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控制机体某些不随意的内脏生理活动。操作步骤是在一个较安静环境中,排除杂念,做深呼吸,把全身肌肉绷紧再放松,与深呼吸结合起来。
(四)劳逸结合,科学用脑。高三的学习任务很重,但是过度用脑则会使大脑的神经活动遭到破坏,导致心理疲劳,使智力下降、精神萎靡、失眠疲惫。心理疲劳的学生不仅不能完成学习任务,而且严重妨碍心理健康发展。所以要劳逸结合、科学用脑,让学生大脑的各种神经细胞依次轮替活动,使大脑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平衡协调。为此,一要做到科学安排一天的学习时间,最好控制在12小时以内,各科交替复习;二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三要加强身体锻炼,这样松紧有度,才能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保证身心健康。
总之,高考的成败在某些程度上等价于未来的发展,面对着这种严酷选择压力的高三学生的心理状况很值得关注。保证他们的心理健康可以在某个层面上维护他们的生理健康;使其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在竞争中取胜;避免不良人格倾向的产生。因此在高三年级教育教学中,要把握手段适度、作用适度的原则,科学、合理的在最大程度上减轻高三学生的心理压力,帮助学生正确面对高考挑战,调适良好心理状态是非常要的。
参考文献
1.胡云娟.高中生考试焦虑成因分析[j]. 医学与社会,2003;(3)
2.秦安兰.中学生考试焦虑内在成因及应对策略[j].中国学校卫生,2004;(8)
3.李焰,郑晓明.中学生考试焦虑与其影响因素关系的模型建构[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1)
4.肖玮,肖琼.中学生考试焦虑相关认知评价特征[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