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课堂教学是高校教学的重要部分,也是大学生写作论文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然而,目前高校学生逃课现象却非常普遍,许多大学生都有逃课的经历,甚至出现了经常不上课的“逃课族”,严重影响了高校正常教学秩序与大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尤其是大四毕业班学生出现“空巢”现象,这不仅折射出就业难与扩招热,更使得大学本科教育无奈“缩水”。因此,高校大学生逃课已成为高校教学与管理不能忽视的重要问题。本文就目前大学生逃课现象的心理原因及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逃课 心理透视 归因分析 学习倦怠
一、大学生逃课现象的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大学生逃课现象,据有关调查显示,当前高校学生专业课平均逃课率在20%左右,基础课在25%左右,公共选修课则高50%,60%以上的大学生有过逃课经历。不容回避的事实,大学生厌学、逃课现象正日益成为家庭、高校、社会的一种焦虑,也给高校的管理、教师授课以及学生正常学习带来很大的影响。
二、大学生逃课现象的特点
目前大学生逃课现象很普遍,我们发现大学生逃课也有一定的规律性。如从学历来说,专科学生的逃课率要高于本科生;从年级上来说,高年级逃课率要比低年级高;从性别上来说,男生比女生逃课率高;从课程来说,基础课高于专业课、选修课高于必修课、人文类课程高于理工类课程;另外学生逃课率还与教师学历、职称、年龄等有关。目前高校防止学生逃课主要措施是点名制,但这方法也这导致了学生隐性逃课现象的出现,如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聊天、发短信、打磕睡、看闲书等现象。Www.133229.cOM
三、大学生逃课产生的消极后果
(一)逃课造成教育资源浪费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只有学好专业知识,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从长远角度看,学生应培养自己良好素质和综合能力,而这些都必须在平时课堂上一点一滴积累。学生逃课不仅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纪、校风,同时影响到学校教学质量和学生专业知识的提高,大学生逃课更是对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这种浪费无论是大学生个人及家庭还是对国家来说都是一种“奢侈”。
(二)导致大学教育无奈“缩水”
现在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压力不仅学生有压力,同时学校也有很大压力,就业率直接影响到学校教学评估、招生等各方面问题。面对就业挑战,一些学校出现教学为就业“让路”。许多学校在大四时尽量少安排或不排课,毕业论文则会提前布置,大学生因为找工作而影响上课和写论文,这种情况越来越严重了,实在令人担忧。而对毕业生“逃课”往往采取默许或回避的态度,这种不惜采取牺牲教学质量的做法显然是不负责任的,它直接导致本科教育严重缩水,教学质量大幅下滑。
四、大学生逃课现象心理归因分析
(一)外部的稳定性因素
1.学校专业及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改革和扩招,我国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培养目标的调整及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更新相对滞后,使许多高校毕业生难以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而同时有些教师更沿袭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提高学生上课的兴趣,课程乏味、空洞,脱离实际,教师照本宣科,教学方法陈旧。课堂教学质量必须由教师来体现,一些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形式等都需要改进。
2.学校管理体制存在缺陷
现在学校对大学生逃课现象起到威慑作用的主要是课堂点名和随机作业,但逃课现象仍然是屡禁不止,出现“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甚至有高校里花钱请人代上课的现象。现在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在校人数成倍增加,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高校传统的教学管理机制和学生管理模式已不适应“大众化”教育的要求,必须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避免学生逃课现象的发生。
3.严进宽出的教学体制,课程考核不科学
由于我们高校没有淘汰制,使大学生感到在校学习压力不大,危机感不强,动力不足,学生普遍存在“分不在高,及格就行”错误思想。另外,大学考试制度及课程考核方式不合理,考试题型呆板,缺乏创新性,有的大学教师考前圈重点、划范围,考题简单,尤其表现在文史类考试,考试试题与方式陈旧,许多逃课学生都有采取复印、抄写笔记的考前“突击思想”应付考试。那些公共课和基础课更不必说,要么写一篇论文,要么开卷考,很容易通过。(二)外部的不稳定性因素1.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
随着毕业生择业的临近,求职压力成为毕业生除学习压力外最重要的应激源,为找工作到处奔波,就业的压力迫使大四学生无暇顾及正常学习。进入大四后,学生首要的任务是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而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又不乐观,为了让学生及时找到工作,学校也不得不默许学生逃课找工作的做法。大四“空巢”现象看似普遍,但它折射的其实是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和大学的扩招热。
2.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相对滞后
近几年高校持续扩招,在大众教育背景下,高等学校学生规模成倍增长,而教师数量却没有大幅增加,教师队伍建设速度没能跟上学生规模扩大的速度。另外,由于高校扩招后引进很多新教师,这些教师年纪轻、职称低,教学经验不足,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同时有部分高校教师师德师风不容乐观,如有的教师对待学生缺乏应有的责任感,对待工作没有敬业精神,不思进取,不求创新;部分学校的教风、学风不严谨,一些任课老师缺乏责任心,对于逃课的学生比较宽容,只要不严重影响课堂纪律和正常的教学秩序,一般都不予干涉,所以还是有很多学生想逃就逃。
3.学生家庭环境影响
一些家庭条件好的学生,凭借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容易找工作,就业方便,因而没有就业压力,学习没动力,基本上是逃课上网、睡觉、打牌。对于家庭困难的学生依靠助学贷款和社会兼职完成学业,当工作和学习相冲突时,无奈利用上课时间多做一些社会兼职。
(三)内部的稳定性因素
1.学习目的功利性
有些大学生过于浮躁、太重视眼前而忽视了长远的发展,带着功利思想对待课堂。当然,大学生的急功近利其实折射出的是整个社会的急功近利,大学生也应该认识到逃课对自身的危害,避免急功近利,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确立正确的奋斗目标。高考后,大学生上理想大学的目标实现了,然而新的目标尚未确立,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处于理想的重建期,其心智、情感、人格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没有真正健全。
2.追求个性的叛逆心理
大学生时代对大学生来说是一个不安分的年龄阶段,追求个性、崇尚自由、渴望刺激,标榜另类,于是逃课也成了他们的一种时尚,更是一种叛逆的表现。这些“逃课族”往往喜欢时尚、前卫的东西,不喜欢拘束的、规律的生活。有的同学逃课去听我喜欢的课程,现在学校逃课族中还有这样一类学生,他们因为不满意学校的课程安排而逃课,利用逃课时间去听自己喜欢的课程,或者到图书馆看自己喜欢的书。
3.学习倦怠
学习倦怠反映了大学生消极的学习心理,指由于学习压力或缺乏学习兴趣而对学习感到厌倦的消极态度和行为。有学习倦怠心理的学生对自我评价和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低,即个体对自身完成学业规定的有关内容学习能力的信念不高,遇到学习中的困难不愿意去努力克服。一些学生在高中是优等生而到了大学里不再优秀,落差比较大,理想与现实距离较大,有的学生对所学的专业缺乏兴趣,对某些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再加上大学生就业困难等问题也会使部分学生感到学习的前途渺茫,不能在学校获得提升自我价值的机会,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动机不强,产生了厌学情绪从而出现逃课现象。(四)内部的不稳定性因素
1.考研考证的盲目性和从众心理
最常见的逃课理由是为了更好地学习,为了考研或准备英语四、六级、gre、考公务员等其他重要的考试。为了复习这些考试,所以这些学生便选择了逃课。在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今天,高学历已被“文凭+证书”模式取代。要为找一份好工作增加砝码,忙于参加各种各样的证书考试培训。但是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学生行为呈现一定的盲目性,不少毕业生盲目考研,考研已成为一种校园时尚,但大多数考研生只是为了回避就业。毕业生盲目提前离校找工作,盲目追求证书等舍本逐末式逃课现象的产生,造成了毕业生的“空巢”现象。
2.缺乏自我约束能力,自制力不强
学生逃课,折射出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组织纪律观念淡薄,缺乏自制和自律能力,许多大学生自我约束力差、价值评价失衡、理想渺茫是导致逃课现象的主导因素。一些学生没有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自理能力、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心态没有好好调整,缺乏积极的学习态度,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这些“逃课族”常沉迷于网络游戏,打牌、谈恋爱。
3.就业心理定位不准确,就业认知有偏差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面临着种种剧烈的心理冲突该如何做出正确的职业决策,使这些缺乏社会经验的大学生们深感困惑,出现焦虑不安的情绪心理。大学毕业生择业认知心理是指他们在择业过程中对自己、对职业及其周围社会环境等的认识、了解和择业中对事物的推理与判断。自我认知不准确,产生自卑心理,对外围环境认知不确切。不少毕业生没有树立正确与积极的就业观念,没有调整好自己的择业心态,就业心理压力很大。
五、解决大学生逃课的途径和对策
(一)深化教学管理与考试制度改革
1.改革不合理的教育体制及课程设置
高校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课程的教学目标,更新教学内容和模式,注重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采取激励机制,鼓励老师革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促进教师授课的充实性与生动性,激发学生听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教师授课内容要与社会紧密结合,让学生学有所用。学校应改革不合理的教育体制,采取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宽进严出,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要建立大学生逃课的监测评估制度,改变以点名为主的监督方式,转变到吸引学生上课的兴趣上来,防止学生隐性逃课。
2.加强考试制度改革,加大素质教育力度
要坚持大学考试的灵活性与创新性。大学教育不是考试教育,考试只是一种督促学生学习与巩固的手段。大学考试应该不拘泥于笔试、更不能拘泥于书本,而注重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尤其是文史类课程的考试亟待改革,彻底改变学生的考前“突击思想”,对于一些公共基础课要加强考教分离力度,要通过合理、有效、科学的考试制度和考核方式来促进学生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要发挥师德师风在学风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风与学风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学生逃课、学习没兴趣归根到底是学风问题,由于学生在学校里的学习时间大部分是在课堂上度过的,因此教师的言行态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教师要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以德育人,要以自己的道德追求、道德情感、道德形象去引导教育学生。学校要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倡严谨治学、从严治教的作风,把教书和育人结合起来,形成有利于良好教风、学风和校风建设的氛围。(三)加强学生的就业观教育
1.正确引导大学生积极转变就业观念
引导学生理性考研、考证。面对大学生就业压力下的逃课行为,要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树立正确与积极的就业观念,减轻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正确引导大学生的就业观,正确对待就业机会,也要引导学生获取一些有用的证书,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引导学生理性考研、考证,防止学生盲目追求证书舍本逐末式逃课现象的产生。
要树立大众化就业观念。要教育学生降低就业期望值,树立大众化就业观念,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去工作,不能再以精英教育时代的传统就业观念来对待大众化阶段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大学生必须更新就业观念,要把大学生定为一个有知识的普通劳动者。
2.加强和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面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高校要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树立与时俱进的就业观,要引导学生从入学那天起就要进行各种素质准备和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职业素养,要努力实现多渠道、多形式的科学择业,积极创业。同时要建立一个科学的招聘制度,适当改变用人单位的用人原则,全社会都要创造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政府应提供公平和公正的社会环境,共同面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问题。
(四)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要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心理健康教育。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荣辱观。大学不是学习的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大学生也应该认识到逃课对自身的危害,避免急功近利,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确立正确的奋斗目标。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辅导员、班主任等要加强对学生尤其是对毕业生进行就业心理干预和职场心理辅导。
(五)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大学生逃课表面上是学生个人的问题,而实质上已是个社会问题。针对大学生逃课原因的多样性,高校应该注重招生、学生培养与就业的系统性,将其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做,才能减少大学生逃课现象。尤其是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大学生就业问题将长期存在,高校要把就业问题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抓。教育不是某一个人的事,而是全社会的责任。只有当全社会都来关注这个问题,把大学生教育当成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逃课的问题。
六、结语
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阶段,因此学生和家长的就业观念,都要随着形势的变化而适时调整,同时大学扩招人数、规模以及专业设置,也应随着社会市场需求而调整。
大学生的逃课原因是多方面的,针对大学生逃课的多样性,高校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切实提高教师授课水平和吸引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要采取激励机制,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正确引导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荣辱观,才能减少学生逃课的现象。
参考文献:
[1]迟松,林妙娟.大学毕业班学生应激性事件的特点[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7:439-441.
[2]连榕,杨丽娴,吴兰花.大学生的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状况及关系[j].心理科学,2006,29(1):47-51.
[3]魏源.大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测量与干预研究[j].心理科学,2004,(27)4:905-908.
[4]李瑛.普通高校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5(04):28-29.
[5]signh r,green hans jh.the leation between career decision-making strategies and person-job fit:a study of job changers.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2004,64(1):198-221.
[6]盛颂恩.对大学教育质量与教学评估的再认识[j].中国高等教育,2005,(z3):47-48.
[7]邓萌,石伊林,石丹林.关于新时期师德建设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07):68-69.
[8]阚雅玲.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成功素质训练[j].职业技术教育,2002,23(28):58-59.
[9]张琼文.高效度过大学时代[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50-51.
[10]李双,李国辉.浅谈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及对策[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1):117-118.
[11]施章清,孙昕怡.高师学生择业心理归因结构调查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6,(12):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