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习倦怠现象是中学生中间的一种普遍现象,是一个社会值得关注的问题。中学生学习倦怠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本文在探讨了中学生学习倦怠结构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学生学习倦怠与心理健康之间的相关性,并且提出了丰富中学生校园文化生活、提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等具有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中学生;学习倦怠;心理健康;情绪管理
中学学习阶段是中学生步入好的高中,进入名校至关重要的阶段,由于来自社会发展、老师、家长等各方面的压力原因,中学生学习倦怠已经成为了一种不可忽视的现象,其与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以此为视角进行了讨论与研究,并且针对中学生学习倦怠的结构特点与心理健康的关联性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与建议。
一、中学生学习倦怠及心理健康概述
学习倦怠的概念来源于工作倦怠,由于工作升职,工作量大等原因产生对于工作的懈怠,缺乏信心等不良情绪,从而产生工作倦怠的情况。对于学习倦怠,国内专家有着不同的解释,其主要是指中学生面临升学、作业任务繁重、课程较难等学习压力,同时还有来自父母、教师等过高的期待,部分中学生对于学习逐渐失去了兴趣。长期以往,导致产生了厌学、逃学等不良的现象,是一种学习倦怠的体现方式。
根据林崇德的观点,首先心理健康要在心理上没有疾病,其次主要是一种主观体验,心态良好,能够积极向上,以一种乐观、开朗的心态去迎接每一天,以愉快的心情去面对生活、工作、学习。从本文的视角,良好的心理状态、心理健康程度有利于避免学习倦怠现象的产生,是提升学习效率,增强学习实效性的重要动力之一。
二、中学生学习倦怠的结构、特征及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分析
1.中学生学习倦怠性别特征
根据相关的调查分析研究,在学习倦怠差异上,中学男生的倦怠程度略高于女生。分析其原因主要可能是由于家庭对于男生的期望值相对而言略高于女生,承载了家庭较大的希望,在学习上希望他们可以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有时成绩的不理想会对男生具有较大的打击,部分心理素质不好、承受能力不强的学生会产生学习兴趣降低,学习倦怠的现象。
2.中学生学习倦怠城乡结构
农村学生的与城镇学生相比,农村学生的学习倦怠水平低于城镇学生的倦怠水平,主要原因存在以下几个方面,农村的学生从小生活在教育环境、生活环境相对于城镇学生不好的环境中,有时会存在自卑的心理与想法,面对较重的学习压力,可能会产生的一定的不良情绪,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但是相对恶劣的生活环境,也培养了农村学生坚强的性格、独立的生活意识、顽强的品质,面对学习中的困难,会不抛弃,不放弃,积极地去寻找解决方式,取得成功。城镇的中学生由于父母从小精心的呵护与关照,对于家长具有一定的依懒性,当学习成绩出现问题时,会产生较大的不良情绪,认为会使其自尊心受到伤害,从而产生厌学、学习倦怠的情况。
3.中学生学习倦怠与心理健康相关性分析
中学生学习倦怠与心理健康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具有相互影响的作用。一方面,部分中学生长期学习倦怠的状态,对于学习缺乏兴趣和积极性,会导致挂科、学习成绩直线下滑等现象,因此会受到家长、老师的责备,同学的歧视。面对各方面的压力,心理素质不好的中学生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另一方面,积极向上,健康的心理水平有利于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不良的心理状态,低落的情绪、烦躁的心情会严重影响到学习效果的提升,很容易对学习失去兴趣与积极性,从而产生学习倦怠的不良现象。
三、缓解中学生学习倦怠,提升心理健康水平的对策
1.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缓解中学生学习倦怠情况
中学学习阶段是升入名校、步入高等学府的基础,也是中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树立自己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学习是重要的任务之一,但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利于调节中学生枯燥、乏味的学习生活。可以组织举办比如利用十九大胜利召开之际的演讲比赛,一方面可以引导中学生学习十九大的相关精神和思想,了解我国新时代发展的新方向与新战略。增强中学生的爱国情操与热情;另一方面可以提升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口才,让紧张的学习生活增添不少的乐趣,从而培养中学生健康的心理状态,缓解学习倦怠情况。
2.减轻学生的學业负担
繁重的学习任务是如今部分中学生产生学习倦怠,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升学率与学生成绩的提高,部分教师给学生布置了大量的作业,导致了学生学习负担的增加,部分同学为了完成作业会熬夜,导致了第二天上课效率的降低,影响到了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有时会产生学习倦怠的现象。一方面中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不断调整学习方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高效利用课堂学习的时间,尽量将知识点在课堂上掌握、领悟,避免在课后补习、增加不必要的负担。另一方面上课教师应该具有针对性的进行布置作业,让中学生在快乐轻松的环境中学习、进步。
3.中学生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提高自我效能感
帮助学生转变错误的信念及思维认知,可引导学生学习情绪想象技术,引导学生在空旷的区域大喊、进行短途旅行、参与公益活动、进行体育锻炼等,使学生掌握宣泄情绪的途径,调节自身的负面情绪。在选择情绪管理方式的同时应注意因人而异,针对个体的差异性特征选择合理的形式。
提高自我效能感。教师可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及肯定评价,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给予学生更多的表现机会,增强学生的成功体验,从而提升学生自我效能感。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在教学中帮助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制定合理的发展目标,使学生逐渐增强学习信心,提升学习动力。
4.培养兴趣爱好,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有利于中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与愉悦的心情,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有利于学习倦怠情况的消除。中学生在自己的兴趣爱好里能够寻找到其发自内心的那份欢乐与放松,也是对于平时紧张学习任务的一种调节,有利于其养成良好的性格与兴趣,进一步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在放松过后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不会因为长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而产生郁闷、烦恼的心情。同时,作为中学生的家长要密切关注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于其取得的成绩要给予肯定与表扬。在其学习成绩发挥失常、情绪低落时,应该要多鼓励,多开导,引导其从低落的情绪中走出来,用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不如意。家长应该对中学生兴趣爱好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支持,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从而有效缓解中学生学习倦怠的状态。发现有学习倦怠的情况应该尽早、及时的进行引导、沟通,找到原因,增强学习的信息与动力。
综上所述,中学生学习倦怠是中学生群体中存在的一种不良现象,其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也是值得中学生、家长、教师、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篇论文在分析了中学生学习倦怠结构性特点,中学生学习倦与心理健康水平关系的基础上,针对缓解中学生学习倦怠,提升心理健康水平提出了一些不成熟的建议与思考,希望通过诸多学者的讨论,对于解决中学生学习倦怠问题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王奕栋
参考文献:
[1]张坤杰.初中生学习倦怠和心理健康的关系及对策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2
[2]李香云.农村中学生学习倦怠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D].湘潭:湖南科技大学,2012
[3]黄凤.初中生学习倦怠与发展资源、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关系[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