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务与功能
1研究目的
心理健康是现代健康概念的重要内涵,是中小学生接受教育及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前提,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随着我国独生子女群体的日益扩大,中小学生中产生心理障碍的人数呈上升趋势。根据近年来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发表调查报告表明,全国中小学生目前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心理卫生问题的检出率愈来愈高,并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着学习、考试、人际交往、青春期心理适应等方面的困扰。因此,中小学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己成为一个引起普遍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学校体育活动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目前尚在探索之中,2000年12月,教育部颁发了新制定的《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在新教学大纲里,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充分地体现在学校体育课程教学目标之中,这为学校体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理论与实践依据。
本课题从学校体育学科发展建设角度出发,运用体育学、保健学、身心医学、教育心理学、健康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的理论知识与研宄成果,采用文献资料研宄、社会调查、专家访谈和比较分析等研宄方法,来探讨学校体育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影响的积极效应和促进作用,试图为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深化学校体育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依据。
2心理健康的内涵及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mentalhealth)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动态过程,其内容极为丰富。根据国内外学者的论述和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我们认为,心理健康是指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个体,在高级神经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智力正常,情绪稳定,行为适度,人格完整与协调,能顺应社会,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并与社会保持同步,是一种生活适应良好的状态。
心理健康标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目前尚未有权威的定论。在前人研宄的基础上,综合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宄成果,以及根据中小学生具有的特征、特定的社会角色的要求与心理健康的基本理论,我们认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大致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正常的智力发展水平;(2)能保持完整统一的人格;(3)恰当的自我认识能力和评价能力;(4)能保持对学习较浓的兴趣与求知欲望;(5)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情良好;(6)能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7)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8)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3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务与功能
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增加学生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九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二是对少数有心理困扰、心理疾患或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辅导与行为矫正。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和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2)开发智力,促进能力发展;(3)提高德性修养,培养良好品德;(4)培养学生主体性,形成完善的人格;(5)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提高社会适应能力;(6)有助于学生身体的健康发展。
4我国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原因分析
我国当代中小学生具有众多的优良个性品质,如思维敏捷、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知识面广、获取信息能力强等;同时也确实存在相当一部分学生心理素质不高的问题,个别人的心理问题还比较严重,心理健康状况也令人担忧。据上海市中小学心理辅导协会(1995)对1684名中小学生的抽样调查表明,心理障碍检出率为154%,其中,小学生为23.2%.辽宁教育学院1995年对北京、上海的中小学生进行的调查表明,有35%的中小学生存在心理异常,而独生子女的心理变态率达50%以上。张家治等人(995)对初中一年级的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有轻度心理障碍的学生占25%,心理卫生指标阳性项超过70%的学生占10.3%.本课题的调查研宄表明:在中小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心理上存在不良反映和适应性障碍,心理疾患发生率在25%以上,在敌对、偏执、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和抑郁等5个因子均分显着地高于国内正常青年人水平和国外同年龄段的中小学生。中小学生不良心理现象主要表现在:独立意识欠缺,依附性心理强;群体意识较差,环境适应能力较弱;意志品质薄弱,调控自我与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缺乏必要的自我责任感、群体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缺乏正确的自我认识,处理问题能力较差;缺乏自信心,易产生孤独、寂寞和焦虑、紧张的情绪;大多数中小学生以自我为中心,表现出太多的自私心理,缺乏互助与合作精神.
造成以上不良心理现象,或产生心理疾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随着我国独生子女群体的日益扩大,家长的过分呵护、溺爱,家庭环境不和谐,或教育方法不当(溺爱型管教、专制型管教、亲子关系淡薄)是造成这些不良心理现象的主要原因。
其次是中小学长期实施应试教育,社会把“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的唯一标准,以及学生家长对考试分数的过分追求对学校造成的压力甚大,因而,使学校难以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大多数学生缺乏必要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教育而产生的不良后果;第三是因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薄弱,大多数学校未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缺乏必要的心理辅导,造成部分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差。调查中发现,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大多数中小学未能建立心理咨询室,而学校各学科教师也缺乏必要的心理辅导能力,大多数教师对劣势学生的教育处于“说服无用,压服不得”的两难境地,不能有效疏导与调整学生的心理卫生问题,从而导致学生心理困扰,以至心理障碍的发生。
5学校体育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产生的积极影响与效应
人的身心发展是在个体实践活动中得以实现的。人必须通过各种活动(包括身体活动、心理活动和社会活动)来促进机体的正常发育,增强体质,发展个体心理活动能力与个性。其中,社会实践活动是人心理活动产生的源泉,它不仅使人的智慧和力量得以外化和对象化而且使人的能力、才干、意志、智慧在实践中综合运用,实现内心世界的丰富和发展。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人才能使自己的身心潜能得以充分发挥。可见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活动性决定了只有在个体实践活动中,人方可实现身心的全面发展。
体育运动正是以人自身的身体运动来满足个体及社会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的一种社会活动。学校体育通过体育教学活动、健康教育课、课外体育活动和运动竞赛等活动,来促使学生体质的增强,为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奠定物质基础,保证学生在校期间身体健康成长,使他们精力充沛的学习与生活,并对其终身的健康产生有益的影响。由于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内在联系,学校体育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
研宄表明,在学校体育活动中,教师注意心理教育方法的运用,加强心理引导,能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与积极性,并能有效地调节学生的情绪,使学生表现出积极的心境状态,消除紧张情绪。同时,每天坚持参加一个小时以上的体育活动,能使学生身心愉快,对生活满意程度的提高,自信心加强,并表现出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心理状态。从学校体育的特点与功能来分析,学校体育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与效应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5.1学校体育能有效促进学生智力与能力的发展体育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在此过程中练习者必须组织好自己的注意力,有目的地感知、观察、记忆和思维。在运动的环境中,体育活动有助于学生对事物做出迅速正确的判断,提高认知能力。因此,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能改善学生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的协调作用,使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的交替转移过程得到加强。从而改善大脑皮质神经系统的均衡性和准确性,促进人体感知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发展,并使思维的灵活性、协调性和反应速度等得到改善与提高。同时,学校体育活动的多样性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智慧与实践能力。
5.2学校体育能提高学生德性修养,培养良好的品德体育活动对中小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促进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个体良好的品德形成不但与学生的理想、信念有密切关系,而且与体育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紧密联系。由于中小学长期实施应试教育学生缺乏必要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教育学生表现出较多的不良心理现象,如自私、缺乏社会责任感等。
体育是一项竞争和合作性均很强的运动,活动中需要密切配合与合作,否则难以完成任务,因而,在体育活动的过程中,能培养中小学生社会责任感、集体主义精神和开拓精神;并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信、自立、自强、坚毅和拼搏等优良的个性品质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5.3学校体育能净化学生的情感,达到治疗心理疾病的目的研宄表明,身体运动改善了自我概念,有利于培育学生丰富的情感,陶冶学生情操。体育活动能带来流畅的情绪体验,并能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活泼愉快、积极向上的精神。这些效益可能来自持续锻炼所产生的心理影响。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内容和形式绝大多数是根据自身的兴趣、能力和条件等选择的,他们一般都能够很好地胜任体育锻炼的内容,这有助于增强个体的自信心和运动兴趣。体育活动能使学生不良情绪得到合理形式的宣泄,使学生的精神状态达到平衡而取得缓和,从而消除学生心理上的疲劳,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据国外报道,许多国家己将体育活动作为治疗心理疾病的一种方法.根据学者基恩(Kyan)的一项调查显示,在1750名心理医生中,有60%的人认为应将体育活动作为一种治疗手段来消除焦虑症;0%的则认为体育活动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手段之一.现代心理学研宄也表明,焦虑和紧张的心理状态会随着身体运动的加强而逐步降低其强度,激烈的情绪往往在体能的消耗中逐渐减弱,最后会平静下来。日本田园都市厚生学院院长春山茂雄在:〈脑内革命》一书中为倍受心理压力折磨的现代人提供了3条解除压力的途径,即冥想、运动、饮食。体育锻炼在减轻压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其原因是:压力使能量抑制在体内,造成紧张和其他有害的影响,体育运动有助于释放这种被抑制的能量,有助于头脑转向其他事情而忘掉郁积的失意和压抑。临床研宄也表明,慢跑、散步和太极拳等中低强度的有氧体育活动,对治疗抑郁症和抗抑郁效能十分明显,能减轻症状,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而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对调节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有着积极的作用。
5.4学校体育有助于发展学生个性,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体育锻炼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社会性。独立性就是个性,是把依赖性的态度和行为转换为自主的态度和行为,它是以遗传倾向很强的气质为中心,并在社会条件与教育影响下所形成的一个人的比较固定的心理特征。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人的个性就是人体各种心理特征的综合,具体表现在兴趣、爱好、才能、气质、性格等方面。各种体育活动同个性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培养和发展人的个性有很大的作用。实践表明,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人,兴趣广泛,性格开朗,豁达大方。
社会性指人的生存所必需的社会适应性,是把以自己为中心的态度和行为转化为社会的态度和行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学生越来越缺乏适当的社会关系,人与人之间关系也趋向冷漠。体育活动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的很好形式,能增加人与社会的联系。通过参加体育活动,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能九可以发展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调查表明,通过体育锻炼会使个体社会交往的需要得到满足,丰富发展个体生活方式,这有利于消除学习和生活等带来的诸多烦恼,消除精神压力和孤独感,给个体带来心理上的益处。
同时,通过学校体育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责任感、群体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学会尊重他人和关心他人,并以积极的态度关心自身、家庭和群体的健康。
5.5学校体育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协作精神学校体育以其丰富多彩内容和竞技抗争的形式吸引着学生前来参与,在体育活动与运动竞赛的过程中,始终贯穿着竞争与奋发向上的精神。包括在一般的体育游戏中,也充满着你追我赶、争强斗胜的竞争。学生经常从事体育锻炼、参加体育游戏和运动竞赛,可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因此,学校体育是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的最佳课堂。一些集体性的体育活动,由于抗争激烈,集体配合性强,在活动中不仅要充分发挥参与者的身体机能,技术和心理的能力,而且需要大家同心协力,默契配合,相互理解,才能取得一定的成效。因此,通过这类的体育活动可有效地培养学生具有现代人在竞争中善于与人协作共事的群体意识和团队精神。
5.6学校体育能培养进取精神,提高学生的意志力体育常常意味着竞争,意味着达到某一级运动水平或锻炼标准,而这一过程则要求学生付出努力与汗水。体育活动的激烈与艰辛,使参与者必须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能磨练人的意志,付出极大的努力。在从事体育锻炼和进行体育运动竞赛的过程中,必定会遇到失败、困难、挫折、疲劳、受伤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长期的学校体育活动中,由于受到上述各种不同的考验,能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勇于探索和克服困难的精神,并能有效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忍不拔、果断勇敢、持之以恒的优良意志品质,以达到挑战自我,磨练意志。
5.7学校体育有助于缓解学生精神压九消除其心理紧张众所周知,现代的青少年学生面对紧张的学习和来自多方的压力,普遍感到厌倦和压抑,易于引起个体心理上的不平衡,从而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很显然,处于这种心理的青少年学生十分渴望能从压力下解脱和人性复归。学校体育较好的满足了这一需求。体育运动有助于缓解肌肉紧张和学习、生活紧张。我国着名心理学家陈仲庚(1992)认为,在业己发现的可以降低个体生活中心理压力的因素中,有两个因素最为突出:即社会支持和身体锻炼。而参加体育锻炼,增加了社会交往,从而易于获得社会支持。研宄表明,定期有氧锻炼可以减少正常自主反应引起的紧张。有学者认为(季浏,1998)体育锻炼可作为”缓冲器’,它可以降低个体应激生活事件所带来的紧张水平。因此,学生参加学校体育活动,有利于缓解学生精神压力,消除学生的心理紧张。
6结束语
学校体育对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能有效地调节学生身心矛盾,减轻学生心理压力,增进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它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健康意识、主动探索与勇于实践的精神,以及充分发展个性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建议教育管理部门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组织领导,大力推广和实施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并加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把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列入课程建设之中,并落实到实处。同时建立一支自身心理健康,懂得教育心理学专业知识,掌握心理辅导技巧和心理训练方法的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加强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人格、德行修养,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和心理辅导水平,这是学校体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水平的关键与有效方法。
作者:兰自力①骆映①(①361021厦门集美大学体育科学研究所)
第2篇:关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当前,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为此,国内的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
1.关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
心理健康是指人的积极和谐的心理状态,即是一种高效、满意、持续的心理状态,包括认知、情感和人格等内在的心理活动与外部行为的和谐、协调状态。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影响其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1.1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层次心理问题是指个体在适应和发展中产生的个体意识到或意识不到的主观困惑或不良状态。根据学生心理生活的实际状况,把学生的心理问题分为心理偏差、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三个层次。
⑴心理偏差心理偏差是比较轻微而又极其普遍的心理问题,主要与一个人的不良态度、不良习惯、不良行为倾向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
如自卑、骄傲、虚荣、多疑、自我中心、说谎、怯场、懒散、逆反、烦躁、任性、厌学、畏难、多愁善感等。心理偏差,习惯上可称为心理品质的缺点或缺陷,每个人都不同程度、不同角度地存在,它在总人口中的比率为100%。有心理偏差的学生一般能正常地学习和生活。
⑵心理障碍心理障碍是中等程度的心理问题,是心理偏差与心理疾病的过渡阶段,是在诸多心理偏差的基础上积累起来,出现了心理要素的结构性失衡,即认知、情感、意志、欲望、需求等心理要素严重失调、失衡而形成的。如焦虑、恐惧、孤独、苦闷、冷漠、嫉妒、狂妄、情绪冲动、心境压抑等。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往往内在心理冲突、心理矛盾比较激烈,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出现许多不适应、不协调、不理智甚至错误的行为反应。
⑶心理疾病心理疾病是严重的心理问题,是个体生理和心理受到了较严重的创伤,出现了诸多有违常理、常情、常规的言论和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常表现出许多不可理喻的异态反应。学生中常见的心理疾病主要有精神焦虑症、神经官能症、抑郁性精神病、躁狂性精神病、幻觉、社交恐惧、感知缺损、青春期精神分裂症、病态人格等。据有关资料预测,学生中心理疾病的比率由增长的趋势。
这三种心理问题的层次划分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他们之间既有差异性,又有内在连续性,在心理危机的程度、心理冲突的广度和深度上均存在着层层加重的趋向。
1.2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分类每个人所遭遇的困难包罗万象,在某人看来不是问题而在另一个人看来就成了问题。所以在严格意义上讲,心理问题无法分类,只能按照心理问题在哪些方面出现而有个大概的轮廓和分类。国内的学者俞国良倾向于将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分为四类:
⑴学习方面的问题我国正处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时期。由于学校和社会只看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而不注重学生心理及性格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压力非常之大。由此而引发相关的一系列问题,比如学生厌学、逃学、恐惧学校、考试焦虑,并由此导致亲子关系、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的紧张,导致学生在性格、行为上的问题。
⑵自我方面的问题伴随着青春期的来临,生理的改变激起中小学生的自我形象不断的变动,而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为自我意识不够清晰,不能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优点和缺点,不能悦纳自我,不能正确面对成败得失,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等。
⑶人际关系方面问题中小学阶段的人际关系的重心是与同伴的关系,如何处理好竞争与合作,克服自己性格上的缺陷,都会影响与同学、朋友的关系;同时,教师和家长等成年人于中小学生的关系的调整也是一连串的人际关系问题,中小学生的许多心理困惑也与此有关。
⑷社会适应方面的问题随着中小学生的认知能力的提高,不仅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还会受到思维、价值观和风气、流行的直接影响。能不能适应变化多端的社会和文化,使他们必须面对的课题。如果适应不当,这就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适应方面的问题。
1.3中小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影响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产生的因素十分复杂,主要概括为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原因。
⑴主观原因主观原因方面最主要的是因为中小学生的心理正处在一个幼稚与成熟、冲动与控制、依赖性和独立性错综复杂的时期。在这个阶段,生理迅速成熟,而心理发展相对滞后,容易造成中小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⑵客观原因客观原因方面,一是社会的影响。社会变革在带来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引起人们心理的震荡和行为失范。而这些消极因素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每一个人,尤其是心理尚未完全成熟的中小学生。二是学校的影响。目前,应试教育仍颇有市场,学生课业负担沉重,一定程度上剥夺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所必需的时间和空间。三是家庭的影响。家庭是中小学生生活、生存的最主要的场所。家庭教养方式的不当、家庭气氛的不好、家庭结构的不良,使中小学生产生诸多的心理问题。
1.4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标准如何确定心理健康的标准,目前在心理学界尚无统一的标准。我国着名的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针对上面提到的学习、人际关系、自我、社会适应等方面学生的心理问题,制定了一个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可大体概括为:一是敬业,二是乐群,三是自我修养。
具体地说,学生学习的心理健康,表现在以下6点;成为学习的主体;从学习中获得满足感;从学习中增进体脑发展;在学习中保持与现实环境的接触;在学习中排除不必要的忧惧;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在人际关系方面,心理健康表现为如下6点:能了解彼此的权利和义务;能客观了解他人;关心他人的要求;诚心的赞美和善意的批评;积极地沟通;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性。自我方面表现在如下6点:善于正确地评价自我;通过别人来认识自己;及时而正确地归因并能够达到自我认识的目的;扩展自己的生活经验;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立抱负水平;具有自制力。
林崇德等坚持着三个方面18点编制了心理健康测查量表,在全国范围内测试和使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2.关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2.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在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有些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具体表现为以下六种倾向:⑴医学化倾向。主要表现在:一是教育内容的单一化,将心理咨询的内容简单归于生理问题的检查治疗;其次是在操作中人员与场所设置不合理,类似于医疗环境。
⑵学科化倾向。把心理健康教育误解为心理学的科普教育,一味地搞心理学知识的传授和心理学理论的教育。
⑶片面化倾向。过分推崇心理测验,用单纯心理测验手段代替心理健康教育,甚至违反心理测验的道德标准,严重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⑷形式化倾向。有些学校建立心理咨询室和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流于形式,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有关部门的检查,心理健康教育徒有虚名。
⑸德育化倾向。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把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混为一谈,没有分清二者的界限;二是学校在具体操作中简单以行政干部或德育教师代替心理咨询人员。
⑹孤立化倾向。把心理健康问题理解为学生一个一个的问题,忽视了教师心理水平的提高和对家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
2.2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维护和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对象、内容和方法的不同,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可分为三大类型,即发展型、预防型和治疗型。
发展型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主要采用心理辅导和激励学生自我修养、自我调节的方式。
预防型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主要针对部分在学习、自我、人际关系、社会适应上潜在的或刚冒出问题苗头的学生。一旦发现学生有不良倾向,立即采取措施,各个击破,把问题消除在萌芽和起始状态。
治疗型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面向的是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非常严重的学生。心理障碍的学生可以通过心理咨询的方式,在师长的指导性训练和长期自我训练中,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状态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逐步淡化和消除心理障碍。属于心理疾病层次的,则重在采取心理诊断、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相结合的办法帮助学生解除心理病痛。
以上三种类型具有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三者必须有机结合,以发展型为主,预防型和治疗型为辅,既要考虑到全体,又要考虑到个别。
2.3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徐美贞通过对全国东部、中部、西部28个省280个区县的中小学校长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⑴心理健康课的开课情况“未开设”健康教育课的学校占总数的10.5%“开而不足”的比例为31.4%;“开但经常被挤占”的比例为10.6%;“开足”的比例为47.3%。
⑵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使用情况调查结果表明,“没有教材”的学校占总数的32.8%。中部西部(34.6%)地区、县镇(36.0%)、农村(41.2%)和初中学段(38.3%)没有教材的现象比较严重;在有教材的学校中,使用省编教材的现象比较普遍。高中学段使用自编教材的学校占三分之一左右。
⑶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总的来看,“开课”(55.6%)、“办板报”(45.8%)和“举办活动讲座”(43.7%)是全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三种最主要的途径。
⑷心理咨询室设置和开放情况调查发现,没有心理咨询室的学校占总数的47.3%;在开有心理咨询课的学校中,每周开放时间在三小时以下的学校占总数的68.1%。
⑸学校举行心理健康教育课教研活动的次数“从未举行过”的学校占总数的20.4%;“每学期一次”的学校,占总数的32.0%。。
3.简评
目前我国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状况不容乐观,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时间得不到充分保障,并且学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也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有待于进一步的拓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途径,尽最大可能在各校建立和利用心理咨询室,并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使心理健康教育在各中小学真正得到落实,满足学生的心理健康需求。
作者:盛波(云南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云南.昆明65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