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心理学教育论文

当代传媒文化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

2015-07-04 09:0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要]本文从传媒文化的各种突出现象入手,结合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分析当代传媒文化对于青少年心理的影响,其中包括视觉传媒文化对青少年思维的影响,消费文化给青少年带来的理想困惑,民主趋势对青少年参与信息讨论等,并希望通过分析能够给出有效的建议,来实现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视觉文化 消费文化 培养理论 被迫成熟 拟态环境
  
  一、当代传媒文化的特点及突出现象
  学术界对文化的定义很多,不同领域对文化的定义不同,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dward b. tylor,1832-1917)认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讲,是符合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他主要强调了精神或社会心理层面。吉尔兹将文化定义为:“人类为了传达关于生活的知识和态度,使之得到传承和发展而使用的、以象征符形式表现的、继承性的观念体系”。这个定义,强调的是文化的符号性和象征性。
  就传媒领域而言,传媒文化是象征符的集合,包含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如精神层面的社会制度、思想观念、价值体系及习俗等,物质层面的如传播媒介、传播机构、乃至传播“情境”等。传媒文化区别于文学和艺术等精神产物,有其功利性,大多不具备珍藏价值,其品位取决于受众,缺乏早期传媒的“精英意识”和思辨特性。为迎合大众口味,它甘于简单化、商业化,及同质化。
  传媒文化是这个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传播运行的血液。wwW.133229.CoM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科技的进步、经济的演进同样影响的传媒文化;反之,新媒介的不断出现、信息的传播也制约和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习俗。随着传媒科技的进步,传媒文化由印刷文化演进到视觉文化,而经济形式由过去的工业形式到消费社会,传媒文化呈现出消费文化的特性。而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矛盾加剧,媒体自身的发展也出现了兼并潮,让媒介文化出现了霸权特性。
  1.视觉文化
  视觉文化区别于文本文化,其传播载体不是传统的印刷物,而是各类机器媒介系统,包括从早期的电视、电影到现在如电脑、电子看板等视频载体,乃至受广大青少年喜欢的psp、手机等掌上电子产品。呈现模式也从黑白、到彩色,从2d到3d。符号不仅仅是文字,更主要的是动态图像。
  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daniel bell)指出:“我相信,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一种印刷文化”。“形成知识的印刷和视觉的相对比重中却存在着对一种文化的聚合力的真正严重的后果。印刷媒介在理解一场辩论或思考一个形象时允许自己调整速度,允许对话。印刷不仅强调认识性和象征性的东西,而且更重要的是强调概念思维的必要方式。视觉媒介—-我这里指的是电影和电视——则是把它们的速度强加给观众。由于强调形象,而不是强调词语,引起的不是概念化,而是戏剧化。电视新闻强调灾难和人类悲剧时引起的不是净化和理解,而是滥情和怜悯,即很快就被耗尽的感情和一种假冒身历其境的虚假意识。”“整个视觉文化因为比印刷更能迎合文化大众所具有的现代主义的冲动,它本身从文化意义上说就枯竭的更快。”
  而因为视觉媒体传播内容的形象性,它的符号内涵也更为广泛,其暗示意义往往在不经意中传入受众的心理,并在反复传播中获得受众的认可、甚至模仿。对电视影响的研究以伯格纳的培养理论最具有代表意义,其核心意义是:传媒文化可以培养、建构受众的世界观。研究组发现在1967年和1968年的黄金时段节目大约有80%以上的节目中包含一次或二次以上的暴力事件。伯格纳通过分析大量的样本发现,看电视多者会比看电视少者觉得这个世界更加丑陋而卑劣的。
  2.消费文化
  施拉姆在1982年出版的《男人、女人、讯息和媒介》中,明确提出大众传播的经济功能,指出大众传播通过经济信息的采集、提供和解释,能开创经济行为。法兰克福学派指出文化的生产已经和商业密切结合了,文化产品就是消费品,传媒文化就是一种消费文化。通过消费将客体、群体和世界建立联系,鲍德里亚说消费是“一种操纵符号的系统性行为”。传媒文化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自始自终都渗透着商业的趣味和结构,通过吸引受众来获得经济利益。
  这种消费文化负载着政治或广告任务,通过逼真的视觉效果、音响形式来吸引公众的关注。在这一隐含的消费意义下,媒体常常在电视中营造出公众向往的场景来刺激公众的欲望。
  美国的经验学派提出了受众的“使用与满足”理论,研究了受众通过媒体来满足自己特定的需求,这些“满足”的背后是传媒的消费主义,物质利益悄然改写政治理想和人文关怀等媒介追求,媒介内容开始适应利润增长的需求,是商家和资本的合谋。鲍德里亚指出在消费时代的传媒文化有一个重要特点:媚俗。“媚俗有一种独特的价值贫乏,而这种价值贫乏是与一种最大的统计效益联系在一起的:某些阶级整个地占有着它”。
  3.霸权和民主的博弈
  经济的发展,政治的角逐及媒介机构的兼并潮,必然带来经济垄断和传播霸权,传播内容不管他们如何标榜客观、公正,常常掩饰不了其意识形态和集团利益,例如,西方社会乐于在新闻节目中常出现的场景,“贫民窟”、“流离失所的难民”、“飞机轰炸的场景”、“激动的政治发言人”等符号,使西方世界把第三世界与贫穷、落后甚至愚昧联系在一起。而忽略第三世界自身独特的文化和民族特性。
  但与此同时,传播霸权并不能阻隔来自大众的声音,传媒文化带有消费特性——人人参与。随着it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也不断更新,很多门户网站纷纷开通了新闻讨论渠道,出现了不同过去单向传播模式的双向沟通机制,而这一民主特性从电视播出节目的平民化,到集体讨论的bbs,再到众人参与的微博。这种趋势在以一种扩张的力量在增强。他们以自己的力量在反抗着传播霸权。
  因霸权要考虑受众的需求,而受众由于获取信息和传播信息的渠道有限,也要考虑媒体的力量。而这力量不断在发生磨合,形成平衡。
  二、传媒文化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
  1.信息环境环境化
  青少年对于社会的认识有片面性,无法达到客观,其对于社会的了解主要来自媒介信息,他们对社会环境的了解正如李普曼提出的“拟态环境”:现代社会越来越巨大化合复杂化,人们由于活动范围、精力和注意力有限,无法对整个外部环境和众多事物保持经验性接触,对于超出自己感知范围的事物,只能通过大众传媒去了解。大众提示的环境并不是全部的现实环境,而是一种“拟态环境”。换言之,经验不足的青少年对环境的了解更多的依赖于传媒文化。正如前文所述,当代传媒的视觉内容更多的是迎合成年大众的口味,暴力及各类低俗内容频出,在这样的环境下,青少年很难将媒介内容与现实情况加以区分,如果按照日本学者藤竹晓提出的“信息环境环境化”,即人们根据拟态环境来适应环境,则各种拟态环境很可能就演化成现实环境。这也正是美国青少年犯罪率上升与其节目中暴力场景出现频率上升相关。
  传媒文化的霸权同样造成青少年对其真实性的怀疑。随着他们的社会实践越丰富,他们会发现拟态环境与现实环境的区别及相似,他们需要不断调整自己对这个社会的理解。而当发现现实与自己想的差别过大,他们往往会有一种焦灼感、甚至逃避心理。
  2.偶像崇拜
  而另一方面,精神分析学中提到儿童性心理的发展要经过口腔、肛门、生殖器三个阶段的自恋期,在告别自恋期进入他恋期,如果人格发展正常,就会具有理想人格,符合社会规范。这一过程“移情”、“补偿”起了关键作用。如果不能很好的“移情”,就会陷入“恋父”或“恋母”情结而成为精神病患者,青少年需要一个移情对象,而学习、游戏、偶像崇拜均成为移情对象。而大众传媒具有社会地位赋予功能,在反复播出某个人的“美好形象”时,会逐渐被青少年接受,并成为其追星族。而这种偶像制造功能,又能进一步刺激青少年对其附属产品的消费,来实现传媒的经济功能。而从社会心理角度来说,青少年追星是一种寻找自我、寻找感情投射的幻觉安慰。

  媒体对偶像的不断推出,并不是如过去宣传英雄和成功人士的传播方式,它所宣传的不在世英雄和成功人士的奋斗历程和精神境界,而是一种或阳光、或忧郁,美丽大方或帅气的形象。因为媒体的目的无非是迎合青少年的心理,而刺激消费。各种选秀节目频频,成功的偶像除了不断展示自己令人赏心悦目的才艺和美丽外,另就是展示自己成名后的生活,而这种生活刺激的是青少年的欲望。
  我们会发现,青少年逐渐将欲望与理想混淆了,或者说他们把欲望放在理想之上,一旦发现自己的理想不能满足自己的欲望时,他们会马上做出调整。他们喜欢说:“我要过怎样的生活。”而不是说,“我要获得什么样的成就。”他们在自我人格完善的过程中变得迷惑,想获知的是如何满足欲望的途径,而不是如何努力来成就自己甚至社会。消费文化的粗线和功利,让青少年变得浮躁而虚妄。而进入社会的各种能力和做人的道理对他们而言变得可有可无。这也是很多青少年步入社会而无法适应的原因之一。
  但同时,我们又会发现,因为传播渠道多样化和民主化,相比90年代对四大天王狂的热,现在青少年的偶像追逐多少带点审视的目光,我们会发现在快男、快女的讨论群里总有不少人持有反对和批判态度,在宣传他们“美好形象”的同时,又会出现他们的“难堪举动”。大家对“炒作”一词也日益敏感,对于明星经纪公司的种种策划,他们并不是趋之若鹜。
  3.被驱逐的纯真与画面式思维
  而在以成年人为信源、信宿为主体的传媒体系中,青少年所获得的信息与他们的年龄所接触到的信息并不相符,无论他们多么具有选择权,但是在不断扩大的传媒环境中,充斥着各种带有商业目的且极具视觉冲击力的传播内容。大众传媒内容的消费主义让其走向媚俗,各种缺乏质量的节目和电视剧不断上演,主持人为取悦观众而大提“前卫”问题,电视剧不顾古典名著的原汁原味,上演各种“床戏”。
  美国学者梅罗维茨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了“媒介情境论”他认为电视这一大众传媒形式促成了社会情境交融,最突出的一点是公私情境合并,原本属于私人领地的事件开始暴露到公众视野里。成年人生活中的“秘密”—平庸、邪恶、暴力、欲望不断暴露在青少年面前。他们不得不去理解本不属于他们理解范畴的事物。种种这些现象很可能会造成青少年的性心理早熟,或潜在的暴力倾向等。
  传媒文化的视觉化,让青少年的思维方式也在不断地改变,他们开始走向非逻辑思维模式的后现代,以文本来描述动态的画面,以画面来描绘自己的心情。网络上流传着属于他们的画面感十足的语言:“我泪奔”,“我晕”,“我以45度锐角仰望你”。同时,叙事式的漫画比文字更受追捧。
  因为传媒文化的变迁,他们接触到超出年龄的信息,看似有着比过去更加成熟的心理,却又带着种种非逻辑化的“单纯”的思考方式,并以他们的方式思考着、成长着。
  4.更多的参与机会
  传媒文化的民主特性也在不断发展,虽然网吧禁止18岁以下青少年进入,但是现在家用电脑和手机上网的普及让他们更多的参与到社会信息流中,很多论坛里出现了各种有他们年龄段特色的文字,他们更加乐于展现自我、发表评论。他们在受传媒文化控制的同时,又反过来挑战着成年人的主流思想。如一直以叛逆形象示人的韩寒,从反高考、反成人世界的虚伪和腐朽开始一直受着广大青少年的追捧。他们的声音也逐渐受到重视。
  而现在各种电视节目也热衷于将青少年加入进来,早期有有“校园派”的三星智力快车,到现在各种选秀节目。他们开始不断展现着自我。
  三、如何给青少年一个健康的环境
  青少年因社会经验有限,心理不够成熟,而更加渴望了解这个社会的真实,在面对传媒文化的种种冲击会产生各种不同的反应,或激烈、或困惑、或麻木、或模仿,正因为如此,传媒文对他们的影响更值得整个社会的关注。
  首先,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比较完备成熟的把关人体制,对于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传播内容要把关,这里说的“把关”并不是让青少年完全杜绝接触各种传媒信息,而是采用一个适度原则,而并非草木皆兵,媒介在对公众公布信息时,要考虑到青少年人群,对成年世界的性、暴力或邪恶事件要加以过滤。学校和家长在青少年已获知的不良信息后,在告知实情的情况下,同样,要尊重青少年的选择权,并对青少年可能产生的偏激心理加以引导。
  其次,青少年在接触各类传媒信息的同时,要进行相应的媒体传播教育,告知媒体的主观性和功利性,将课本传播和课外信息传播加以区分。
  最后,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要学会调整青少年获得信息的途径,不能让他们一味依赖书本、报刊或电视来获取信息,鼓励青少年参与有意义的社会活动,通过自身的接触来了解这个社会。
  
  参考文献:
  [1]陈力丹,闫伊默.传播学纲要.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陈龙.传媒文化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