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心理学教育论文

心理教育是高校辅导员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2016-03-21 15:2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随着经济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生活节奏加快,人才竞争日趋激烈,时代赋予大学生的任务越来越重,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必然对大学生心理产生冲击和震撼。因此,也为高校辅导员提出了新课题。辅导员的工作重点和工作方式也应随之改进。除了继续发扬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常规管理的优势之外,更要突出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培养学生健康心态,以迎接时代的挑战。为此,提高辅导员对心理教育的认识,加强自身修养,以有效方式对学生施以心理教育尤为重要。

 

  一、什么是心理教育

 

  所谓心理教育就是培养受教育者良好心理素质的教育。是提高受教育者心理机能,充分发挥心理潜能,促进个性发展的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理的自主构建相互作用的活动过程。即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为直接目标,以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发展,以实现其个性化、社会化为间接目标的教育。心理教育包括发展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注意力等认识能力,培养健康的情绪,高尚的情操,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个性。心理教育是当前提倡的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的内容。

 

  二、心理教育的重要意义

 

  心理素质能够直接影响一个人的整体素质。一般认为,人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等多方面。其中心理素质起着相当关键的作用。一个人心理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的提高,关系到整体素质的提高,特别是关系到适应社会能力的提高。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竞争激烈、对人才素质要求更高的时代,因此采取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増强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使学生有良好的习惯,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有追求真知的旺盛求知欲,有克服困难,锲而不舍的意志和毅力,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三、加强心理教育的必要性

 

  然而,当前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现状不容乐观。由于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社会和家庭对其教育还有缺陷,一些大学生过度依赖,不能自理自立,缺乏生存能力;自私、任性、自我为中心,情感淡薄,心中无他人;骄横、不合群,不善交往,缺乏适应环境的能力;在挫折面前退缩不前,更有甚者自己毁了年轻的生命等等现象较为普遍。对这些现状,如果不及时有效的进行引导和有针对性的教育,就会形成学生不健康的心理品质,严重影响他们的适应社会的能力。所以,这就迫切需要直接做学生工作的辅导员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不仅要求在认识上明确它的重要性,还要求在实践上寻求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对症下药,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心理教育是高校辅导员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四、怎样做好心理教育

 

  首先,要提高辅导员自身素质,做学生的楷模。做为一名高校辅导员,要有良好的政治素质,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规章制度,热爱辅导员工作,责任心强,工作作风好,严于律己,并能针对大学生各个阶段的思想特点开展心理素质教育工作。这就要求辅导员増强心理教育意识。辅导员要有自觉进行心理教育的积极性,充分认识心理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心理教育的重要性、迫切性。对心理教育有浓厚的兴趣和强烈动机。有正确的心理教育观,坚信人人都有巨大的心理潜能可以开发;心理发展是无止境的,人人都可获得良好的心理品质。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相信学生,自我教育是心理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要调动学生心理自主构建的积极性。心理教育的实践过程,也是提高辅导员自身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要树立心理教育的远大理想,立志为心理教育做出创造性的贡献。所以,辅导员自身要加强心理素质的修养,辅导员要有高尚的情感,要热爱每个学生,热爱心理素质教育事业,有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责任心,要追求心理美,对心理现象有强烈的探索欲望。辅导员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乐观向上的心境,不感情用事,善于控制消极情绪。心理教育难度大,辅导员要有坚强意志,知难而上。心理素质培养是长期过程,要持之以恒。处处以身作则,以良好的自身心理素质去影响学生,做学生的楷模。

 

  其次,辅导员要成为学生心理咨询的顾问。做为一名高校辅导员,不但自己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而且应该成为学生心理咨询的良师益友。这是因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通过了高考录取线,但他们当中许多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未必达到及格。特别是面对从中学到大学的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及环境的变化;社会结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变革;面对以竞争为中心自主择业的就业形势的挑战;经济上不能自立,个人感情的躁动,家庭背景的风风雨雨都在不同程度上増加了大学生的心理负荷,如果不及时调节,就会产生心理障碍,甚至形成心理疾病,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生活质量,有的甚至不得不中断学业。所以辅导员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辅导有其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因为他们熟悉学生生活,与学生朝夕相处,深入到学生当中,是学生的朋友,作学生的心理咨询易于学生接受。然而,辅导员要成为心理咨询的顾问,就要加强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和心理咨询技能的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际疏导方式,以及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科研能力,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走出心理障碍的困境。

 

  再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是做好学生心理教育的有效方法。辅导员除了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外,还要有好的工作方法去教育学生。因为学生健康的心理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精心周到的培养和教育。辅导员要不断研究学生身心发展变化的规律,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所需,运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开朗、坚强、进取等良好的心理品质。尤其注意辅导员在表扬学生的同时,激励学生自我奖励。表扬的目的是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逐步引导学生形成一种内驱动力,一旦发现学生在某方面有了进步,就要及时鼓励与表扬,必要时采取一定的物质奖励加以辅助。但主要靠学生自我肯定,才有利于持久地调动与发挥学生内在的积极因素,促进学生不断努力进取,奋发向上,这是构成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决定性因素。辅导员在工作中要注意对学生动之以情,放下老师高高在上的架子,与同学打成一片,用自己良好的情感去感染学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有许多文学作品的作者和作品中的人物,以及生活中的模范人物,都具有超常的心理品质,具有坚忍不拔的意志,这就需要辅导员通过开展一些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在特定情境中体验在顽强意志的驱动下,战胜困难而取得成功时的喜悦,在这良好的氛围中,学生就会表现出更大的积极性和更加顽强的毅力,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心理教育是项比较年轻的事业。心理素质的培养比知识技能的掌握更加细致而又见效慢,这就需要广大高校辅导员努力去实践去探索,不断积累经验,坚韧不拔地开展心理素质教育,一定会开创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新局面,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现代人才。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