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我国大学德育活动尽管自觉不自觉地渗透着心理教育内容,但大学德育中的心理教育一直是长期争论的问题。大学德育要发展,必须在理论和实践中解决如下几个问题:心理教育能不能成为大学德育的内容?心理教育是不是大学德育的内容?心理教育怎样成为大学德育的内容?
一、心理教育能不能成为大学德育的
内容在我国对大学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以1990年《学校卫生工作条彳例〉的颁布和1992年《大学生健康教育基本要求(试行)印发为标志的。在十多年的心理教育实践中,许多高校以讲座或开设选修课的方式讲授心理卫生及保健知识,很多高校还成立了心理咨询机构,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咨询、辅导和治疗。但是,从心理教育的实践看,这种教育模式受众面小,远远不能解决大学生所面临的各种复杂的心理问题,更不能解决大学生心理发展和心理素质优化问题。于是提出将高校心理教育纳入大学德育体系,这种归属是有理论和实践依据的。
第一,心理发展和心理素质优化应是大学心理教育的核心。一谈到高校心理教育,人们普遍认为就是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这是一种误解。心理发展和心理素质优化是面向全体大学生发展的课题,而解决这一课题的根本途径靠系统的教育,包括全面的德育活动。不能把心理教育的重心放在心理疾病的治疗上。
第二,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是复杂多样的,但起因首先是认知障碍。对社会、对环境、对学习、对事业、对自己、对他人关系的认知不真实,在虚假判断中形成心理体验,必然产生各种形式的心理障碍。而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要从培养大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做起,这恰恰是大学德育的使命。
第三,在我国大学德育的外延早已超越了“道德教育”的范围。其根本原因是从培养人才的社会属性上定位德育规格,就有了大学德育的政治规格、思想规格和道德规格,而忽视了人才培养的心理规格。无数事实证明健康心理往往是造成个体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失范的原因或者说是诱因。因此,只强调大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而忽视心理教育的大学德育是不完整的,也与现代高等教育的价值目标相背离,与大学德育既要体现人的社会价值,也要体现个人生存与发展的价值目标相背离。由此,心理教育应成为大家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四,在学校管理和教学的实践中,己自觉不自觉地将心理教育纳入大学德育体系之中。高校开设的“思想品德课”由“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时事政治”等三门课程组成。从“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教学内容看,有近1/4的内容涉及到大学生的心理教育问题,如环境的适应与改变、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健康的心理与成才、培养承受挫折的能力等等。有些高校还明确规定心理教育在“两课”教学总学时数中的比例,并将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测量与系统的德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二、心理教育是不是大学德育的内容
前面分析了心理教育“能”成为大学德育内容的问题。但诉诸理论的内在逻辑问题就不是那样简单了,也就是说,“能不能”是一回事,“是不是’又是一回事。研究中发现,大部分从事教育理论工作的学者,对大学德育概念的争议主要是“小德”与“大德”®之争。在概念的外延上很少涉及“心理教育”,其根本原因是心理与道德与思想与政治之间差距太大,不能将它们“融合”在一起。心理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更多地表现为“事实性”,而政治、思想和道德的发展变化则更多地表现为“价值性”。由于两者根本属性的不同,决定了教育活动的思想、目标、方法、手段和途径各不相同。如果将心理教育纳入大学德育体系,将使德育活动陷入“两难”的境地:要么用品德教育代替心理教育,要么用心理教育代替品德教育,这两种状况既不能实现品德教育的目标,也不能实现心理教育的目标。所以,大学德育包容心理教育的这种外延在理论上不合逻辑在实践上会失去效果。
我认为,在回答是与不是的问题上,单从事物相区别的一面去探究事物的归属是不符合科学分类的基本思想的。两百多年前,现代生物分类学的奠基人、瑞典的博物学家林奈把生物分成两界,即动物界和植物界。由此,生物学家在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寻求动物与植物各自的存在、运动和发展规律。结果发现,生物学上的“两界”划分是有缺陷的,不能完整表述真实的生物系统。19世纪末,研究生命与环境系统相互关系的学科一生态学产生了。生态学的产生,将动物与植物“自然”地“融合”在一起,这种融合是生态学研究思想的转化一它关注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共同点,而生物学关注区别和不同点。生物学与生态学的关系也许给我们研究大学德育内容归属问题时以哲学上的提示,即思想和方法上的普遍性。还是从人们普遍认可的大学德育的基本构成,即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教育出发来探讨这一问题。
第一,以培养政治品质为目标的政治教育,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政治思想的教育,一是法律思想的教育。政治教育的特色就是强调统治阶级的意志及执政党的意识形态和政治要求。政治教育的效果集中体现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纪律、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及法律意识等方面。
政治品质的特征决定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一是灌输,一是感召。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目标等问题不会自发在群众中产生,只能进行灌输。但灌输不是硬灌,更不是强迫,将政治思想和政治体制的合法性通过说服、教育和引导,逐步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政治理想和信念。
第二,思想教育,即培养思想素质的教育,包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思想教育以严密的理论体系,追求对客观世界和人生真实、科学、完整的认识为特点。思想教育的特征决定了其在本质上是科学理论的认知教育。它同样强调灌输,但与政治教育的灌输不同,它通过阐明理论的内在逻辑性、科学性、对社会实践活动的价值等问题,使受教育者増强理性,发展智能,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道德教育。道德教育包括两个方面,即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教育。道德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规范性教育,它强调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信念的力量。在道德教育活动中,受教育者道德信念的养成仅靠灌输是远远不够的,也就是说,道德教育的目标不在“知”而在“行”。“行”的培养就要通过一点一滴的道德实践,通过复杂的心理转化才能获得。
第四,政治、思想和道德之间的关系。任何社会的思想体系都是一定社会政治目标选择的结果,政治的决定性和选择性突出表现在其方向性上,思想体系为政治目标服务是其存在的前提。思想体系解释、说明政治的合法性,并为政治目标的实现提供理论指导。因此,政治与思想的关系最为接近,在相关的范畴体系中经常可以看到“政治思想”、“思想政治”等表述,甚至在有些学科领域将政治与思想看成一个整体对象进行研究,可见其关系之密切。
思想与道德的关系同样密切。社会道德思想和规范体系的确立,最直接的是一定社会所倡导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反映。社会主义道德思想和规范体系就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和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具体反映。因此,一定社会中思想体系选择道德体系的关系带有普遍性。由此决定了思想与道德“天然”的紧密联系。
在政治、思想、道德教育三者之中,政治与道德教育的关系最远,前者属于方向性教育,后者属于规范性教育。“方向性”的特征表现为目的性与价值性,“规范性”的特征表现为实用性与即时性,两者之间矛盾是明显的。但是政治对道德的决定性是永远存在的,二者发生关系的方式并不直接,而是通过思想的“中介”才能得以实现。如果将政治要求直接转化为道德要求,就是用政治教育代替道德教育,在实践中不会产生效果,甚至会有害。
道德教育除了与思想教育的关系接近外,还与心理教育关系密切。在培养完善人格的目标下,使道德与心理教育达到统一。心理品质的形成过程受道德意识、道德规范的制约,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定社会的道德状况是一定社会成员心理品质形成和变化的环境力量,这种关系决定了道德教育离不开心理教育,心理教育也离不开道德教育,二者相辅相承。
总而言之,我认为健康人格的培养不仅具有社会价值也是个人完善和幸福的条件。大学德育不仅要体现社会功能,也要体现个人发展的价值。
从这个意义上说,心理教育就应该成为大学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心理教育怎样成为大学德育的内容
把心理教育作为大学德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只具有理论的合法性是不够的,还要有教育实践活动的系统性作保障。在高等学校内部有几个方面需要重点把握。
首先,树立科学的大学德育观。何为科学的大学德育观?我认为至少有如下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大学德育活动具有特殊的规律性,其政治品质、思想品质、道德品质与心理品质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要求教育者不仅要准确把握这四个要素的关系,还要针对不同要素的教育目标设计教育内容、方法和途径,不能用政治教育的方法解决大学德育的一切问题,也不能期望通过灌输的方法解决一切思想、道德和心理问题。二是大学德育活动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以学生为本就要充分了解、关心和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每个人思想品德的现状和发展需求,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使德育活动的起点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相结合,与大学生人生发展目标相一致,成为大学生人生成长的良师益友。三是大学德育要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的教育,是追求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以培养学生主体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教育。这一思想对大学德育活动的启示是“没有最差的学生,只有不到位的德育活动”,德育活动要把主体精神的培养作为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四是大学德育要与时俱进,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的变革和发展。目前,最突出的问题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大学德育应如何应对。高等教育在规模扩大和量的増长的背后,必然带来质的变化。客观的说,我国大学德育的模式和机制自建国以来没有发生根本的变革,己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和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
这四个方面也许不能准确概括科学大学德育观的全部,但它能够将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有机结合,为有效地实施心理教育提供思想基础。
第二,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要与心理教育相结合。提出这一问题也许背离了我国高等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的实际,但不违背教育规律,并且是教育规律的内在要求。长期以来,经济社会的发展的客观要求成为高等学校专业、课程建设的根本依据,不能与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很好结合,缺失了培养创新人才的基本条件。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看,凡是高等教育发达的地区和国家,基本能够有效地将专业、课程建设与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有机结合,完善的选课制、学分制度就是这一思想的很好体现。
第三,教育教学活动要强化对大学生的心理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的职责。广大教师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只有心理教育能够体现在全员育人的全过程。任何课程的教学活动,都能够对学生的知、情、意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所有的管理、服务活动都能对学生认知、情绪、情感以及性格进行引导和教育,这是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所不具有的特征。从另一个角度看,心理教育也是大学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相结合的中介和桥梁,对拓展和创新大学德育过程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