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心理学教育论文

中国古代有效学习思想初探

2015-08-31 11:2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有效学习是指符合教育教学原理的学习,花更少的时间学得更多更好。中国古代的学习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有效学习思想,既有高效率的学习方法,又有强调学习者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个人社会化等内容。

关键词:中国古代;有效学习;教育思想
  中华民族勤于学习、善于学习。中国丰厚的文化基础和众多学者丰富的经验积累成了特色鲜明的中国学习思想体系。有效学习思想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有效学习是指符合教育教学原理的学习,花更少的时间学得更多更好。在此处分析古代有效学习思想需要一个更宽的视角,超越一般中国古代学习思想的局限,读书做事成人成德尽在其中,从这个视角而言,中国古代有效学习思想既有高效率的学习方法,又有强调学习者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个人社会化等内容。
  一、 中国古代学习是促进人的社会化的学习
  中国古代教育目的有其历史局限性,培养合乎古代社会需要的人才与培养当代的公民,从人才的素质来比较,相差甚远,但本质上都是人的社会化,使人的成长合乎社会培养的目的。
  中国古代把学习视为个人的社会化的过程,普遍以做人为教育目的,注重人的德行和智慧,而不是单纯的知识积累。它尤其重视道德教育、德性培养,注重气节操守和精神境界,把个人所要担当的社会责任与其道德相统一。孔子的教育目的即是培养有高度修养的人,其“仁”学致力于社会的和谐。人的社会化是在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中国古代认为学习是实现人的社会化的主要途径和手段,如《学记》所言:“化民成俗,其必由学”[1]。中国古代教育的“渐染说”,认为人的心理、个性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社会环境、教育教化的“ 渐染” 形成的。需慎重地选择居住环境,结交有学识修养的人,避免污浊而接近正道。这强调了环境与教育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重大作用,即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孔子认为性相近,习相远,实际也指出了后天环境、教育在塑造人、培养人方面的作用。
  二、中国古代有效学习的方法
  中国古代教育家们积累和总结了丰富的有效学习经验,如“学而时习”、“学思并重”、“循序渐进”、“知行统一”、“取友”等。
  (一) 学而时习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2]并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3] “时习”的“时”含有及时、时时、经常不断地的意思,也就是学过的东西,要适时,恰当的“习”。温故知新指学习本身是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只有反复地进行,才能有效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只有对所学知识熟练了,融会贯通,才能举一反三,闻一知十。
  (二)学思并重
  学与思是学习致知的两种途径。重视思维在学习中的意义,强调在学习中培养思维力,是古代有效学习的内在要求。中国古代学者大多主张学思结合,学思并重。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荀子在《劝学篇》中指出“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5]并要求在学习的基础上“思索以通之”[6]。墨子认为, “虑,求也。”[7]人们通过思虑来探求道理。朱熹强调熟读精思,认为读书要心到、眼到、口到,“心到”即指学习要多经思考。
  (三)循序渐进
  中国古代教育家意识到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强调注意学习的阶段性和节奏感,要顺其自然,符合规律。孔子是“循循善诱人”[8]孟子把学习的次第比做流水,“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9],意即流水不把小的坑洼注满,就不会继续向前流动。君子有志于大道,不达到一定程度不能通达。并说:“其进锐者,其退速”[10],前进太猛,后退也会快。《学记》的“进学之道”也反对“躐等”,说“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11]朱熹弟子总结的朱子读书六法第一条即为循序渐进,认为读书须有次第,切忌急于求成。
  (四)知行一致
  孔子将学习分为学一思一习一行四个阶段;荀子分学习为感知和思维行动两个阶段;《礼记·中庸》将学习概括为五个阶段:“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12]朱熹总结前人思想,将学习过程分为立志、博学、审问、慎思、明辨、时习、笃行七个阶段。学习阶段划分不同,但学习最终落实在“行”上。中国古代教育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强调“知”和“行”一致。孔子强调慎言慎行,要求“敏于事而慎于言。”[13],“言必信,行必果”[14],“言忠信,行笃敬”[15]真正做到言行一致,身体力行。朱熹论述了“知”在前,“行”为重。王守仁论述了“知行合一”,反对知行脱节。他还提出“事上磨炼”的方法:“人须在事上磨炼,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16]只有在事上磨炼,增强实践,方能立足于社会。王夫之主张行先知后,学以致用。要求学习者了解社会,切准时代脉搏,不能以读书为喜好,孤芳自赏,不识时务,偏离社会,学非所用。
  (五)取友
  学习在从师外还要重视交友。中国古代很重视以文会友和以友辅仁,认为“取友”对于一个人的读书,成人成德有重要影响。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至远方来,不亦乐乎!”[17]而且重视友要有可学习的地方,比自己某些方面优秀,“毋友不如己者”[18]。《学记》把“亲师”、“取友”作为学习的重要内容:“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19]又有“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20]意思是说,如果学习中缺乏学友间的切磋交流,必然会导致知识狭隘,见识短浅。学习效率低下。韩愈在《师说》中充分肯定老师在学习中的作用,并且把老师的范围扩大,列举“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21]主张广泛向别人学习,以使自己有所成就。
  三、 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人的成长
  有效学习要求学习者积极、主动、自觉地从事和管理自己的学习活动,强调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一)自求自得
  古人认为学习者应该自觉主动地去学习,发挥主观能动性以自我发展。孟子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22]主张在学习上作 主观的努力,具有不断地要求深造的意志,能够积极自觉,以求自得。如此才能对所学知识透彻理解,牢固掌握,逐步积累起来,使之变成自己的知识财富,一旦运用起来,便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王守仁认为学习必须自求于内,自得于心。他从“心即理”的哲学高度思考学习方法问题,由于心中存有一切天理,认为人的学识修养应向心内求,通过自己的深入思考感悟去获得知识。
  (二)专心致志
  学习是一项需要付诸持久注意和情绪努力的活动。有效学习需要专心致志,不能心不在焉。古代学者充分注意到了这点。 孟子说:“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23]管子则说:“专于意,一于心,耳目端,知远之征。”[24]意思是注意力集中,耳朵过细听,眼睛过细看,是深刻认识事物的依据,说明意志与注意力统一起来,对有效学习与智力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张载说“学者欲其进,须钦其事,钦其事则有立,有立则有成,未有不钦而能立,不立则安可望有成。”[25]。认为学习者要获得进步,必须对所做的事情先产生崇敬的心情,确立学习目标,只有确立了明确的学习目标,才有可能获得成功的希望。朱熹则主张学习必须做到专静纯一,把一个人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到学业上,才能较好地掌握知识,取得学习的进步。
  (三)持恒
  学习由不知到知的过程,需要学习者学而不厌、持之以恒的精神。有效学习重视日积月累。荀子指出积土成山、积善成德、积水成河。孔子说“盖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26]。孟子强调在学习和道德修养上,持之以恒,不间断地从小事做起是修身养性的根本。只有有恒心,不轻言放弃,才能克服困难,达到目标,实现心愿。正所谓“无惑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27]一曝十寒,做事没有恒心,是不会有成效的。朱熹在学习上反对半途而废,说:“若半上落下,半沉半浮,济得甚事”[28]做事情好比行船,在半道上,滩脊急流中,若放弃了,船就退了。学习也一样,须善始善终,不可半途而废。韩愈认为,学业的成功在于勤奋,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29]要想取得学业的长进,就必须刻苦用功,勤奋好学;反之,游手好闲、无所事事,就会使学业荒废。
  (四)自省
  自我反省是有效学习的重要保证。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30]了解别人是智慧,而能自我认识自我就是明智了。并说“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31]能够知道自己所不知道的,是高明的,不知道却自以为是,这是大毛病。只要人能够自省,认识到并能正视自己的错误,就能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孔子主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32]并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33]。孟子说“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反求诸己”,强调自我的反省,自我改正错误。孟子还认为,教育的方式也有很多种,他所不屑于去教诲的人如果有所感悟,就已经起到了教诲的作用;但如果此人毫无感悟,你就是去教他也没什么作用,即“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34]曾参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5]荀子也劝导:“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36]广泛地学习,经常反省自己的行为,才智才会增长,行为也不会有过失。
  有效学习思想是中国古代学习思想的奇葩。对古代有效学习思想的探索有利于对中华优秀思想的继承。广义的视角看待古代有效学习思想,对于人的品格培养也有重要借鉴意义。至于真正的发挥现实效果,那就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了。
注释及参考文献:
[1][11][19][20][清]孙希旦撰《十三经清人注疏·礼记集解·学记》中册卷三十六
中华书局,1989年,956页,969页,969页,959页     
[2][3][4][17][26][32][35][清]刘宝楠撰《十三经清人注疏·论语正义》卷二,中华书局,1990,2页,54页,57页,2页, 276页, 61页, 9页
[5][6][清]王先谦撰《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4页,19页
[7]谭家健、孙中原注译《墨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9,330页
[8][9][10][12][13][14][15][18][22][27][33][34][宋]《四书章句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141页,448页,456页,37页,64页,189页,211页,147页,370页, 416页, 92页, 437页
[16]王阳明著;于民雄注;顾久译《传习录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27页
[21][29][清]吴楚材、吴调侯编 《古文观止》,岳麓书社,2001,406页, 409页
[23] 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264页。
[24] 《管子?心术下》,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286页
[25][28][36] 田正平、肖朗主编《中国教育经典解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166页, 201页, 41页
[30][31] 任继愈译注 《老子新译》三十三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132页, 215页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