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心理学教育论文

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初步探讨

2015-08-19 13:3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随着高校学生人数逐年增多,大学生党员队伍的快速发展壮大,其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也随之增加。因此,加强和完善高校学生基层党建工作,努力保持学生党员队伍的先进性,不断提高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对高校办学保持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高校发展党员的比例明显提高,大学生党员已成为党员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大学生群体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在社会变革的大环境和高等教育改革的背景下,
学生基层党建工作也面临着新情况和新问题。因此,做好高校大学生基层党建工作,努力保持学生党员队伍的先进性,不断提高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不断培养一批批具有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我们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者面临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一、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的现状分析
  1.学生党建工作中培养模式问题
  近几年来,中央和地方党的领导机构十分重视高校大学生党员的培养和发展,大多数用人单位以是否为党员作为择优录用的条件,使得大学生的入党愿望更加强烈,入党积极分子数量成倍增加。给高校基层党组织带来了很大压力,出现了发展程序不严格、不规范的现象。有些基层党组织错误地把发展党员数量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标准。在培养发展上单纯看学习成绩、荣誉情况,不注重考察大学生对党的认识、入党动机、理论水平。有些学校把工作的着重点放在发展新党员的环节上,对大学生党员发展前,进行重重考察和层层教育,组织党校培训,组织发展党员作为主要任务,而忽视了学生入党之后的教育,因而一些新党员会出现“入党前拼命干,入党后松一半”的现象。
  2.党支部发展党员比例及支部活动的问题
  目前在高校中,一年级极少甚至没有党员人数的现象普遍存在。这是由于现有的教育体制模式下,中学学校的主要任务是高考升学率,学校主抓的是学生的学习,其他任何活动都要为学习让路。大学是发展党员的主要场所,在大学中,一个学生从递交入党申请书到成为一名正式党员至少要经历两年时间,由于发展党员周期较长,大学前两年基本是在发展阶段,学生党员一般都集中在大学三、四年级,学生党员分布格局不平衡,要建成“一年级有党员、二年级有党小组、三年级有党支部”【1】的党组织新局面存在较大困难。
  在许多高校中学生党支部的组织生活一般都是学习文件精神和发展党员方面。特别是党支部以发展党员为主要活动内容,支部活动是用来讨论党员转正、新党员发展等问题,而加强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的思想交流则比较少见。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高校目前多数是采用辅导员兼任支部书记的形式,但辅导员多数身兼数职,支部党员数量又多,辅导员很难对支部建设进行专门的理论学习和思考。其二,大学生党支部经费来源单一,主要依靠上级党组织下拨,缺少经费支持使得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单调,制约了形式多样的组织生活的开展。
二、加强和完善独立学院学生党建工作,建设高素质学生党员队伍
  如何做好学生入党工作,如何让学生保持党员形象,大学生在跨进了党组织的门槛尤其是在转正后,能否坚持入党前那样严格要求自己,保持不断积极向上的思想状态,已经成为高校辅导员加强学生党员党性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2】。因此,建设一支坚实的学生党员工作队伍意义重大。加强和完善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要做好以下几点:
  1.严格学生党建工作的标准和程序,确保党组织的先进性
  在学生党员发展、教育和管理上,保证每个学生必须通过多层次的教育、培养和考察,最后通过严格的审核。为了确保发展工作的标准和程序的完善,应坚持“三严”标准,一是严把程序关。是保证发展党员质量的组织措施。发展党员必须坚持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严格履行发展党员手续的过程,入党积极分子、拟发展对象的确定,必须严格履行入党发展程序,包括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民主测评、组织谈话、预审、公示、审批等环节。每个环节都要认真对待,对于简化或违反程序的不予审批【3】。二是严把教育管理关。对入党积极分子和拟发展对象,要有两名培养联系人负责教育、培养,考察工作,要定期进行谈话,了解思想动态变化,入党积极分子和拟发展对象要定期向培养联系人汇报近期的思想状况和学习工作情况。三是严把党员入口关。为了确保党组织和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应始终严把入党这一关键关节,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宁缺毋滥,才能吸纳真正的政治立场坚定,学习目的明确的优秀的分子入党。
  2.加强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提高学生党员的整体素质
  为了不断提高大学生党员政治觉悟和政治理论水平,提高政治敏锐性 ,不断增强对党的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增强党的意识、党员意识和先锋意识。组织大学生党员系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要以提高素质、增强党性、发挥作用为目标,认真开展以“三会一课”、特色党日活动、“创先争优”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为主要形式的系列主题教育活动,通过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使大学生党员受到教育,得到党性锻炼,不断增强组织观念、党性意识,提高党员素质,在学习、生活、工作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3】。根据学校党校教育培训计划,加强对大学生党员教育培训工作。预备党员要顺利转为正式党员,必须要经过严格考察,在成为正式党员之后,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履行党的宗旨,增强党性修养,提高学生党员的整体素质,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3.注意加强辅导员在学生作党建工作的重要作用
  在高校中,学生的党建工作者基本是辅导员,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坚守在学生工作的第一线,承担着培养人、教育人的重要职责,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党建工作,必须重视辅导员在学生党建工作中的作用,这样才能更好地建设一支政治上过硬、能力上极强的大学生党员队伍,也才能使学生党员更好地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及其重要的作用。辅导员要定期与学生党员进行思想沟通,通过开支部大会、谈话、支部组织生活等多种形式,对学生党员进行政治理论培训和教育,加强学生党员之间的政治 理论学习与交流。同时,辅导员要鼓励学生党员自觉的参与学校各种形式的理论学习,提高学生党员的政治理论知识水平, 提高学生党员的党性意识。大学生选择入党,入党动机有很多,而且,在不同年级的不同学生,入党动机也不尽相同,针对这种的情况,辅导员应当加强对学生的党性教育以端正入党动机,使得学生明白,一个好党员所担负的职责和他所拥有的荣誉是同等重要的。加强党员情感教育,是入党后学生党员走向成熟的关键。通过召开党支部大会,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形式,让学生党员阐述自己履行党员义务和发挥作用的情况,以及在学习、工作和生活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与不足,随时注意自己在同学中的形象和影响。
三、结束语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工程,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全体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大力加强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树立学生党员的先锋形象,高校辅导员必须充分认识新时期下加强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在实践中不断提出新问题和新思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保证党员发展质量,从促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完善和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于克谦.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问题与解决对策[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3(6):131-133
   [2]. 黎丽,李兆鹏.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思考[J]. 德育与思政研究,2009:145-146
   [3]. 刘喜军. 当代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几点认识[J]. 科技创新导报,2009(29):236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