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文教资料

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实施方法运用研究论文(共7篇)

2023-12-11 15:2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第1篇:浅谈研究性学习及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将学生的学习活动定位在学生以研究问题的方式探究知识、获得技能的层面上,抓住了学习的本质,符合新课标精神理念。因而,探讨研究性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也便有了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一)研究性学习的定义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并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多种渠道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二)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1.开放性


  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不是特定的知识体系,而是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立足于研究、解决学生关注的一些社会问题或其他问题,涉及的范围很广泛。


  在同一主题下,由于个人兴趣、经验和研究活动的需要不同,研究视角的确定、研究目标的定位、切人口的选择、研究过程的设计、研究方法、手段的运用以及结果的表达等可以各不相同,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为学习者、指导者发挥个性特长和才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而形成一个开放的学习过程。


  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在确定课题后,通过媒体、网络、书刊等渠道,收集信息,加以筛选,开展社会调研,选用合理的研究方法,得出自己的结论,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它的最大特点是教学的开放性。


  2.探究性


  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习的内容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确定的研究课题:学习的方式不是被动地记忆、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敏锐地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探求结论的自主学习的过程。


  3.实践性


  研究性学习强调理论与社会、科学和生活实际的联系,特别关注环境问题、现代科技对当代生活的影响以及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性活动。同时研究性学习的设计与实施应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条件和可能。


  (三)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研究性学习强调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的实践与体验。需要注重以下几项具体目标:


  1.获取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类似于科学研究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产生积极情感,激发他们探索、创新的欲望。


  2.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究位学习通常围绕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展开。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地发现和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收集和分析资料,调查研究,得出结论并进行成果交流活动,引导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学习和掌握一些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是一个开放的学习过程。在学习中,培养学生围绕研究主题主动收集、加工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通过研究性学习,要帮助学生学会利用多种有效手段、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学会整理与归纳信息,学会判断和识别信息的价值,并恰当的利用信息,以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二、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


  (一)什么是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


  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在基础性、拓展性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鼓励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意义的主动学习,是以学生动手动脑主动探索实践和相互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的学习研究活动。


  用于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材料应是建立在学生现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能够激起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体现数学研究的思想方法和应用价值,有利于营造广阔的思维活动空间,使学生的思路越走越宽,思维的空间越来越大的一种研究性材料。


  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材料不仅仅是教师自己提供的,而且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思考、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概括出问题,甚至可以通过日常生活情景提出数学问题,进而提炼成研究性学习的材料。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问题的研究者和解决者,是主角,而教师则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给予帮助,起着组织和引导的作用。


  (二)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选择


  数学研究性学习课题主要是指对某些数学问题的深入探讨,或者从数学角度对某些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活动和合作活动。研究性学习课题应以所学的数学知识为基础,并且密切结合生活和生产实际。新初中数学新教材将按《新大纲》的要求编入以下课题,供参考选用:数列在分期付款中的应用;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线性规划的实际应用;多面体欧拉定理的发现;杨辉三角;定积分在经济生活中的应用。当然教学时也可以由师生自拟课题。


  (三)初中数学开放题与研究性学习


  自70年代日本、美国在中小学教学中较为普遍地使用数学开放题以来,开放题已逐渐被数学教育界认为是最富有教育价值的一种数学问题。中考命题专家也敏锐地觉察到开放题在考查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独特作用,近几年在全国各地的中考试题中连续出现具有开放性的题目。数学开放题的常见题型,按命题要素的发散倾向分为条件开放型、方法开放型、结论开放型、综合开放型;按解题目标的操作摸式分为规律探索型、量化设计型、分类讨论型、数学建模型、问题探求型、情景研究型;按信息过程的训练价值分为信息迁移型、知识巩固型、知识发散型;按问题答案的机构类型分为有限可列型、有限混沌型、无限离散型、无限连续型。不管是哪一种开放题,都能很好考查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


  总之,当前我们探讨研究性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希望各位初中数学教师能深入探讨,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显著提高。


  作者:陈和秀

  第2篇: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及开放性数学题研究性学习方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研究性学习”课程已作为必修课正式开始实施了,同时要求各门学科都要渗透研究性学习的思想,研究性学习就是要让学生主动地参与研究过程,获得亲身体验,培养其良好的科学态度和学会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并不在乎能不能取得什么成果或发现。我曾对高中阶段开展研究性学生的理论进行比较系统的学习,在此结合高中数学新教材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谈点己见。


  一、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概念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情境中,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式的学习研究活动,在摄取已有知识或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同化、组合和探究,获得新的知识、能力和态度,发展创新素质的一种学习方式。


  二、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是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学习过程,是师生围绕着解决问题共同完成研究内容的确定、方法的选择以及为解决问题相互合作和交流的过程。


  1.开放性


  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不是特定的知识体系,而是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立足于研究、解决学生关注的一些社会问题或其他问题,涉及的范围很广泛。它可能是某学科的,也可能是多学科综合、交叉的;可能偏重于实践方法,也可能偏重于理论研究方面。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在确定课题后,通过媒体、网络、书刊等渠道,收集信息,加以筛选,开展社会调研,选用合理的研究方法,得出自己的结论,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它的最大特点是教学的开放性。


  2.探究性


  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习的内容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确定的研究课题,学习的方式不是被动地记忆、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敏锐地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探求结论的自主学习过程。因此,研究性学习的课题,不宜由教师指定某个材料让学生理解、记忆,而应引导、归纳、呈现一些需要学习、探究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由展示一个案例、介绍某些背景或创设一种情景引出,也可以直接提出。可以教师提出,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自己得出结论。


  3.实践性


  研究性学习强调理论与社会、科学和生活实际的联系,特别关注环境问题、现代科技对当代生活的影响以及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性活动。同时研究性学习的设计与实施应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条件和可能。


  三、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


  数学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在基础性、拓展性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的和现实的问题,是以学生动手动脑,主动探索实践和相互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的学习研究活动。它能营造一个使学生勇于探索争论和相互学习鼓励的良好氛围,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数学研究性学习更加关注学习过程。


  1.数学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选择


  数学研究性学习课题主要是指对某些数学问题的深入探讨,或者从数学角度对某些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活动和合作活动。研究性学习课题应以所学的数学知识为基础,并且密切结合生活和生产实际,要考虑学生的差异性,问题本身的趣味性和可行性。


  2.数学开放题与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的开展需要有合适的载体,即使是学生提出的问题也要加以整理归类。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载体应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创造潜能的发挥。实践证明,数学开放题用于研究性学习是合适的。


  数学开放题体现数学研究的思想方法,解答过程是探究的过程,数学开放题体现数学问题的形成过程,体现解答对象的实际状态,数学开放题有利于为学生个别探索和准确认识自己提供参考,便于因材施教,可以用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使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成功感,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美感。因此数学开放题用于学生研究性学习应是十分有意义的。


  3.数学研究性学习中开放题的编制方法


  无论是改造陈题,还是自创新题,编制数学开放题都要围绕使用开放题的目的进行,开放题应当随着使用目的和对象的变化而改变,应作为常规问题的补充,在研究型课程中适合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开放题应具备起点低、入口宽、可拓展性强的特点。


  用于研究性学习的开放题尽量能有利于解题者充分利用自己已有的数学知识和能力解决问题。编制的开放题应体现某一完整的数学思想方法,具有鲜明的数学特色,帮助解题者理解什么是数学,为什么要学习数学,以及怎样学习数学。开放题的编制不仅是教师的任务,它的编制本身也可以成为学生研究性学习的一项内容。


  (1)以一定的知识结构为依托,从知识网络的交汇点寻找编制问题的切入点。能力是以知识为基础的,但掌握知识并不一定具备能力,以一定的知识为背景,编制出开放题,面对实际问题情景,学生可以分析问题情景,根据自己的理解构造具体的数学问题,然后尝试求解形成的数学问题并完成解答。


  (2)第二,以某一数学定理或公设为依据,编制开放题。数学中的定理或公设是数学学习的重要依据,中学生的学习特别是研究性学习常常是已有的定理并不需要学生掌握,或者是学生暂时还不知道,因此我们可以设计适当的问题情景,让学生进行探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发现一般规律,体验研究的乐趣。


  (3)从封闭题出发引申出开放题。我们平时所用习题多是具有完备的条件和确定的答案,把它称之为封闭题,在原有封闭性问题基础上,使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发散开去,能够启发学生有独创性的理解,就有可能形成开放题。在研究性学习中首先呈现给学生封闭题,解答完之后,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如探究更一般的结论,探究更多的情形,或探究该结论成立的其它条件等。


  (4)为体现或重现某一数学研究方法编制开放题。数学家的研究方法蕴涵深刻的数学思想,在数学研究性学习中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家的某些研究,做小科学家,点燃埋藏在学生心灵深处的智慧火种。以此为着眼点编制开放题,其教育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5)以实际问题为背景,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编制开放题。在实际问题中,条件往往不能完全确定,即条件的不确定性是自然形成的或是实际需要,其不确定性是合理的。如包装的外型,花圃的图案,工程的图纸这些是需要设计的,而由于考虑的角度不同,设计者的知识背景、价值判断不同,得出的方案也会不同。


  以实际问题为背景,编制出设计类型的开放题,用于研究性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将数学开放题作为数学研究性学习的一种载体,首先必须有适合的问题,如何编制能够用于研究性学习的开放题,这是值得研究的。在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实践中,有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学生的参与,必将促进对这一问题认识的深化和提高。


  作者:梁国民

  第3篇: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探究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探究


  随着《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的实施,以及新的高中教材在全国的逐步推广使用,“研究性学习”正成为高中教学研究的热点。所谓研究性学习,指的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的研究课题,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从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的一种学习活动。它的突出特征是坚持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自由选题。自主探究和自由创造”。下面我们就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特性以及研究性课题的选择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内涵


  数学研究性学习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指学生在数学及相关学科教师的群体性指导下,运用类似于数学研究的思想与方法,从自身的数学学习和社会生活、自然界以及人类自身的发展中选取有关数学研究课题,以探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数学知识、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学习方式。它能营造一个使学生勇于探索争论和相互学习鼓励的良好氛围,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


  数学研究性学习的素材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能够激起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体现数学研究的思想方法和应用价值,有利于营造广阔的思维活动空间。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主角,是问题的研究者和解决者,而教师则起着组织和引导的作用。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注重过程以及学生参与学习的程度、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并且特别注意学生的创造性见解,同时对学生的情感变化也予以关注。为了使评价能够真实可靠,起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评价也要尊重学生对自己的评价以及学生之间的评价,既要有定量的评价也要有定性的评价。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各项举措


  研究性学习,注重学习的过程,注重学习的实践与体验,在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应用中,获得研究活动的直接经验,提升自身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因此,研究性活动的开展过程是整个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重点。


  在研究性学习的组织中,一方面要给学生保留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足够的自由度。在课堂上开展研究性学习,则应当抛弃呆板的课堂形式,采用随意性较大的课堂活动方式,给学生自由交流的空间,让学生的思维在相互碰撞中接近真理。另一方面,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在开展研究性活动时遇到的困难及需要,针对性地加以指导。在数学课程中开展研究性学习,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引导学生质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线,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动力,是探索和创新的源泉。教师要经常诱导和启发学生,改造和重组他们的知识及经验。通过巧妙的问题情景的设置,可以促使学生经常表现出疑惑、惊奇及探索的欲望,使之处于兴奋状态和积极的思维之中。思维的冲突是一种很好的激起疑问的方式。


  2让学生敢于阐明想法,敢于提出问题,通过问题紧密地跟踪学生的思维活动


  在研究性学习中,努力做到:特征让学生观察,思路让学生探索,方法让学生寻找,意义让学生概括,结论让学生验证,难点让学生去突破。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才会积极踊跃地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想法,把自己的思维实际暴露在老师面前。


  3及时提供信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线索,适度启发和引导


  经笔者观察,通常在课题给出以后,学生并不是在一开始便会有比较清晰的疑问。大多数学生通常会陷入一段时期的迷茫状态,没有方向,这时,他们不知道从何处入手开展工作,一筹莫展。待这一时期发展充分而仍然没有进展时,则需要教师的介入以缩短其探索的长度。经过这一工作,这些学生也能通过观察和比较给出自己的一些观点。


  当学生面对疑问而无法解决,向老师投来求助的目光时,首先,应确定此问题是否具备价值,学生的知识准备是否充足,是否通过一定的引导,他们经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解决;其次,在研究性学习中,多半问题只应点到为止,不可以引导而代替或者不适宜地缩短学生摸索的过程。良好的度的把握,会让学生的思想与知识产生质的飞跃。


  4适时鼓励


  教师作为学生智力上的支持者,在研究性学习开展过程中,无疑会成为学生心理上的巨大后盾。除了要关注学生遇到的困难以外,教师同样也该关注学生已经取得的成绩。对学生的一个新思想、观察思考问题的一个新角度、解决问题的一个新方法、理解问题的一个新层次,都应视为学生创造素质的展现,及时予以鼓励。即使是表面上看来十分荒谬的观点和看法,也应加以疏导,积极地鼓励其继续努力。


  5教师更要开展研究性学习,更新观念,提高水平


  教师是研究性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更要成为参与者。在课堂上实施研究性学习,要体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也要积极地参与研究。这就要求教师提高应变能力和驾驭能力,对课堂上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要记录下来,研究解决。因此,研究性学习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也要开展研究性学习。任何改革都必须以观念的更新为先导,指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需要一个较长的适应过程。另外,由于研究性学习这一类型的课程的特殊性、新颖性,学校和教师都处在摸索阶段,在开展具体研究性学习时,有的教师认识模糊、有偏差,对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心中没数:认为研究性学习是搞科研,很神秘,高不可攀,按教师水平难以承担;认为研究性学习就是给学生上几堂课,讲讲课外知识,即是原来活动课的翻版;对研究性学习心中没数,不着边际,无从下手。为此需要广大教师坚持不懈的探索和改进,使之不断地注入新鲜的内容,进而得到长足的发展与进步。教师必须以科学的态度、方法研究教育,做教育实践的反思者。总之,教师要更新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研究性学习,加强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研究性学习作为课程的新事物,还处于初创探索阶段,还存在许多方面的问题。但是笔者认为,传统的数学教学应注入研究性学习的时代活水是不容置疑的。笔者认为,教师必须深刻理解研究性学习的内涵,真正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改变过去陈旧的传统教学观念,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


  作者:徐德明

  第4篇: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当前困境与解决策略


  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教育科学研究的方式去研读语文教学内容,拓展语文学习空间,解决语文教学活动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的一种活动。


  自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把研究性学习列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范畴后,研究性学习也随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得到了推广,经过十多年的实践,已经取得了许多的改革成果。然而,我们在调研中也发现了当前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开展。


  一、当前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所面临的困境


  由于受到一些初中学校的办学理念、传统教育观念、以应试教育为中心的评价机制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当前的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


  (一)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有重形式的倾向


  一些学校的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形同虚设。一是重表面文章,忽视了学校在实施语文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没能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语文学习的实际需要开发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资源,只追求表面上热热闹闹。二是重书面材料,为了能够让检查者看得到成套的文字和图片材料,专门组织人员在材料上下功夫。三是急功近利,选择一些持续时间短,转换频率快,能够迅速取得影响的选题让语文教师和学生去做。四是轻实际效果,照搬别人的做法,机械地模仿,不考虑学生在语文研究性学习中能得到什么。


  (二)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课程体系缺失


  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课程体系缺失體现在如下方面。


  1.语文课程标准没有具体的目标和任务,让初中语文教师在实践中难以捉摸,直接影响到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与效果。


  2.教材没有设计相对应的活动内容,初中语文教材还是按照过去的传统体例编排,很少有明确而又具体的可供语文研究性学习选择的课题或方法指导等方面的内容。


  3.学校教学计划中没有明确的校本课程方案,一些初中学校的领导、语文教师在研究和制订学期或学年语文教学计划时,仍以中考、统考、语文教材的要求为依据,语文研究性学习一直被边缘化。


  (三)缺乏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配套措施


  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配套措施缺乏体现在如下方面。


  1.评价措施不配套。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检查、评估、督导、视导等活动的评价指标中,很少明确地涉及语文研究性学习。学校组织的评价对于学校语文研究性学习基本没有考核标准。语文教师则持应付态度,在形式上走走过场,至于实际效果怎样、学生表现如何,则基本不做评价。


  2.保障机制不健全。活动经费没有保障,使得不少设计好的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活动流产。


  (四)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指导的力量明显不足


  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指导的力量明显不足体现在如下方面。


  1.指导教师缺乏统一调配。一个班级的若干个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研究若干个课题,常常只有一个语文教师在唱独角戏,没有什么合理的机制鼓励其他教师参与。


  2.全校相关学科教师缺少互相支持。虽然语文研究性学习有许多方面是要与其他学科发生关联,学校领导没能坚持全校一盘棋的方针倡导相关学科教师参与。


  3.校外指导力量使用不足。语文研究性学习所涉及的话题有许多与社会相关单位、部门发生关联,但这些单位和人员不在学校和语文教师的支配范围,无法保证能得到有效帮助。


  (五)缺少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专题研究


  缺少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专题研究体现在如下方面。


  1.学校缺乏统一组织。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出现了一些问题,学校领导只是满足于一般的要求,很少考虑到让语文教研组或语文教师针对这一话题展开专门的研讨。


  2.教研组没能有作为。初中学校的语文教研组存在不作为的现象,曾有一所初中的语文教研组对于语文研究性学习如何开展、遇到过哪些问题、这些问题如何解决等,压根就没有讨论过,更谈不到问题的解决。


  3.语文教师研究的动力不足。有些教师担心开展这种出力不讨好的语文研究性学习容易在统考或中考中出问题,花费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其结果有些得不偿失。


  上述这些问题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活动质量的提高。


  二、摆脱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困境的策略探索


  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出现当前困境的原因来自多个方面,有的来自课程体系的设计,有的来自学校领导的办学理念,有的来自语文教师本身的功利思想,还有的来自事不关己的社会相关单位,要摆脱这种困境需要从多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进一步强化语文研究性学习在初中教育中的地位


  经过课改的洗礼,人们已经对于什么是语文研究性学习、为什么要开展、怎么设计和开展等问题,基本有了共识。解决现实的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中的问题,必须进一步突出语文研究性学习在初中教育中的地位。


  1.期待教育科研部门和教材编写者增加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内容。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中虽然也有一些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但远不能适应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实践需要。初中语文教师希望教材不仅能够提供更多的研究性学习选题,像超市一样让学生在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时有更大的选择空间,而且能够提供一些适合初中学生的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案例,对学生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提供参考和借鉴。


  2.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初中学生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指导和督查。教育行政部门所组织的检查、考核、视导、督导,就像中高考一样具有指挥棒作用。要发挥好这种指挥棒的作用,一是要把语文研究性学习列入初中教学质量的评价内容,在检查、考核时作为必查的项目,以提高对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关注度;二是组织视导、督导时要抽调一些对于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有所了解并能实施有效指导的人员,在发现与语文研究性学习有关的问题后能够帮助一线语文教师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三是对初中学校和校长考核时,要把语文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项目标,并设计出相应的评分指标。


  3.初中学校领导要明确制定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和具体任务。学校要坚持对初中学生的发展全面负责的原则,根据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制定相应的推进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措施,把它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一种手段,并采取配套措施,如考核教师设计组织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技能、组织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观摩活动等;还要组织专门的力量对语文研究性学习活动进行考核,并把考核结果列入教师教学实绩的考核范围,努力形成一种有效的推动力。


  4.初中語文教师要把学生的语文研究性学习作为教学改革的目标。要突出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地位,一方面初中语文教师要确立正确的课程意识,准确把握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和特点,掌握和运用科学的指导方式和实践程序;另一方面要强化实践教学,让学生在语文研究性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中,重构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体系;此外,语文教师要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自主发展为本的思想,诚心诚意把学生当作语文学习的主人,尊重、理解、信任每一位学生,给尽可能多的学生提供实践、表现、思考、创造、成功的机会,通过语文研究性学习有效培养初中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努力提高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指导能力


  语文研究性学习在初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质量一直得不到有效的提升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初中学校领导、语文教师对研究性学习指导能力的缺失,而这种指导能力的提高,又需要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


  1.教育科研部门要适时研究辖区内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问题的解决方案,在全面调研的基础上,掌握区域内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存在的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然后组织专门的力量进行集中攻关,着力研究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问题,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组织好初中语文教师参与研究性学习的培训和经验交流活动,提高初中语文教师指导研究性学习的水平。


  2.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应开设以语文研究性学习辅导为专题的教育科研和培训。有些初中语文教师对于研究性学习认识模糊,缺乏组织指导能力。在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教师培训、初中学校教师继续教育中,应开设与语文研究性学习相关的课程或专题,组织研究性学习专题辅导,讲授有关的知识,进行案例研讨,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帮助初中教师提高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指导素养,比如帮助研究和解决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资源问题,帮助研究网络环境下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指导策略,引导初中语文教师主动介入学生的语文研究性学习活动,深入了解学生在网络状态下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的问题等。


  3.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指导必须体现初中语文特点。一是重视培养初中学生主人翁意识,指导教师要利用初中学生的心理,尽量让初中学生自己学习操作、实践,在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实践过程中学习、体验、总结、提高,而不是去当初中学生的“保姆”;要宽容他们的过失,容忍学生在语文研究性学习中出现的错误或不足,多采取启发诱导的方式帮助学生解决他们在语文研究性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要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引导他们在活动中依靠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二是必须重视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语文特点,以语文教材文本为依托,经过改造形成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研究课题;与写作能力培养相结合,把培养初中学生的写作能力作为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如研究选题的论证、研究方案的制订、研究报告的写作等,都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与语文课外实践相结合,像一些与初中学生生活相关的优秀影视作品、学生熟悉的流行歌曲、设计精巧的广告、生活中出现的谚语、俗语、歇后语以及读书活动等,均是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很好资源。


  4.研究新媒体背景下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指导路径。虽然初中学生对于网络的熟悉和应用程度没有高中和高校的学生那么普遍和深入,但是也已经渗透到初中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初中语文教师应利用网络这一现代媒体就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研究课题,带领学生展开讨论,交流相关信息,研究具体问题,既可以开阔学生的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视野,也利于师生在语文研究性学习实践中互动。


  (三)构建科学的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评价体系


  评价既是对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实践质量的检测,也是初中学校领导、教师、学生组织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推动力。语文研究性学习评价体系的构建对于初中学校办学、教育教学、学生发展都有积极意义。


  1.坚持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评价体系的科学性。我们要强调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评价目标的激励性,认识到对学生的语文研究性学习评价不是为了对学生做出鉴定,是为了促进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研究能力、活动能力服务的,在对学生语文研究性学习中的情况进行评价时,应尽可能地给以肯定性的评价,让初中学生在参加语文研究学习实践之后,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成绩,培养他们勇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探究和解决问题。


  2.要注重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评价的差异性。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不仅受到初中、语文两个方面特点的制约,而且还会受到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因素的影响。初中学校领导和教师在评价学生在语文研究性学习中的表现时,必须坚持差异性原则。教育行政部门在评价所辖区域内的初中学校所开展的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时,要考虑辖区内各学校间的差距,在对某一具体学校的学生进行评价时,还要考虑该初中学生的学习基础、年龄、特点,不能以一成不变的标准去评价不同学校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的学生个体。


  3.要实现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评价的多元化。评价者可以是初中的语文教师或语文教研组,可以是初中学生或语文研究性学习小组,可以是学生家长,可以是与开展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实践活动相关的社区或有关部门的人员,还要倡导学生的自我评价。只有坚持评价的多元化,才能兼顾来自各个方面的评价意见,使得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实践的评价结果更有说服力。


  4.要强调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评价的过程性。一方面,运用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过程的动态评价,从明确语文研究性学习内容、设计研究课题、选择研究课题,到组建学习小组、制订学习方案、开展研究活动、形成研究成果、研究成果展示等环节,不同的学生表现是不一样的,受到的锻炼也不一样,得到的体验和收获更是不一样。这些情况只能通过过程性的动态评价,才能给当事的初中学生以恰如其分的评价;另一方面,为了实施对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实践的全程调控,每一个阶段都要进行适时评价,评价者应坚持评价标准。


  5.要构建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有效评价机制。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实践的评价机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不仅是初中学校领导组织和实施的考核评价体系,还需要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学生、家长、社会成员的广泛参与。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力量通过学期或年终考核和视导、督导的方式进行评价。学校要组建学校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监控体系,成立一个由分管校长、教务处、年级组、语文教研组组成的领导系统,明确各自的职责,制定具体的考核评价内容和指标,强化语文教研组对于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设计、组织、调控、考核的责任。教师要采取具体评价策略,实施前看学生是否可以有效地利用学校、社会的研究性学习资源;实施中关注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做了些什么,取得了哪些进展,有什么困难,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实施后评价学生参与语文研究性学习活动情况、课题研究中的体验、语文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的质量、研究成果的展示方式等方面。


  (四)建立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保障机制


  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不仅需要一系列的保障条件,而且需要来自各方面的支持。这种机制不仅有领导、考核、评价的因素,还涉及资金、物资等方面。


  1.教育行政部门在全面深化基础教育改革的过程中,要帮助学校研究和解决实施语文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在经费和物资上满足初中实施语文研究性学习的需要,为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物质支援,还要帮助协调各个方面的关系,为初中学校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


  2.初中学校要建立起有力的语文研究性学习的领导保障机制。教务处、督导室要制订切实可行的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检查、考核方案。科研处要定期调研语文研究性学习的问题。年级组要把检查班级语文研究性学习计划落实情况作为重要的任务,并将教师指导情况作为对教师考评的一项内容。语文教研组要组织语文研究性学习实践中的问题研讨,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案。


  3.注意发挥校外力量在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为了帮助学生顺利开展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课题的研究,学校应充分利用社会人力资源,适时地聘请校外专家做指导教师,发动和鼓励学生請父母、亲属当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指导教师。为了培养初中学生在语文研究性学习中的社会交往能力,学校可聘请专业人员对初中学生社会交际能力进行培养。此外,还需要动员家长支持学生参与语文研究性学习活动,增加学生参与活动的动力。


  (五)开展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校本教研


  学校校本教研是解决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问题的最直接的途径,许多实际问题,可以通过这一平台,发挥学校领导、教师的集体智慧而得到解决。


  1.要明确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操作过程。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一般操作过程对于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有一定引导作用。可以在校本教研中结合具体案例进行提炼,以帮助初中语文教师提升组织、指导的能力。一般程序是提出研究课题―选择研究课题―成立研究小组―选聘指导教师―制定研究方案―开展课题研究―形成研究成果―交流研究成果―实践总结反思。不同的研究课题,可以做出调整或删减。


  2.探究农村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实践类型。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类型是开展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凭借,因为语文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涉及范围广泛,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类型多样,具体可以分为单篇课文的文本研究、不同文本的比较研究、语文课文的拓展研究、课外非文本语文类研究四种情况,后两种类型使用得比较多,但是又比较难,需要通过校本教研,广泛交流开展这些课题研究的做法和经验,让更多的语文教师在实践中提高研究性学习的指导质量。


  3.探索和实践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模式,一方面需要依据国内外常用的研究性学习的模式进行尝试,另一方面需要通过校本教研,让语文教师掌握适应于自己学校和学生特点的语文研究性学习实践模式。常见模式的有:问题解决、项目研究、角色换位、独立研究、案例研究等。这些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模式可以通过校本教研进行解读和实践。


  4.研究和掌握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方法。初中学生在语文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如何开展研究活动是校本教研需要解决的又一实践课题。语文研究性学习中经常使用的方法有:调查研究(问卷、座谈、访谈)、参观访问、问题研讨、质疑问难、角色体验、实验操作等,这些方法的使用都有一定的技术性要求,可以通过学校组织的校本教研学习、研究,适时地传授给学生并达到掌握和运用的目的。


  摆脱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困境的路径,因为不同区域、不同学校、不同层次的学生特点而表现为不同的方式。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化自然还会不断出现新的问题,我们必须从社会未来对人才的综合素养的要求和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不断地研究和探索。


  作者:丁宁宁

  第5篇;研究性学习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精心设计,提升数学兴趣


  在学习中,让学生提升一定的学习兴趣,这样能够使高中数学的学习事半功倍,并且能够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全身心地投入到探索数学知识的道路上。所以,老师在课堂上应该对课堂环节精心设计,让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比如我们可以设计提出问题,设置悬念,讨论问题,得出结论这四个基本环节,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环节中进行一些小的调整以适应学生的学习节奏。通过这四个环节,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在短短的45分钟内收获到大量并且能够及时理解的知识,在课下要让学生加强巩固,夯实基础,布置一些适合学生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作业中能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充分运用,并且提出一些问题,在下一节课堂上做出解答,让学生们在课下研究讨论,让学生能够全方位地成长。


  二、自主探究,丰富经验知识


  研究性学习模式是指在老师布置下对问题的讨论的任务后,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对于这个课题通过搜索网络资料、查阅相关书籍等方法选择出关于课题内容的资料,并且加以整理,从而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动手能力,在不断的演算与变换中得出结论。对于数学这种较为学术性的科目来说,我们在课堂上为学生传授知识固然重要,但让学生在课下实践自主探究也能够极大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烦琐的公式概念,并且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高中数学课堂中,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在课堂上可能学生并没有较好理解的方法定理在课下查阅资料,结合课堂所学知识,让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求解,从每个角度思考这个问题,这同样也是一个自学的过程,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的思考,启发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


  这样的学习方法,不仅使得学生在收集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利用已知条件的能力有所提高,帮助学生在纷繁众多的资料中挑选出适合他们的资料,而且对于他们以后的学习也有着极大的帮助,开拓了思维,学生与学生之间增加了交流与沟通,在不断的讨论出创造出新的知识,找到适合自己的解题方法,学会了与人之间的分享与合作,同时培养了一种踏实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研究中能够将课本上的知识转化成属于自己的知识,并且能够举一反三,在面对数学问题时能够临危不乱,能够运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题思路来解决问题,开发出一種属于自己的解题思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作者:朱华丽

  第6篇:浅谈高中英语教学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方法


  研究性的学习方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性学习就是让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主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提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主动进行思考,加强同学和教师间的交流。遇到不懂的问题,能积极进行思考,提出自己的想法,在此过程中要大胆创新,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探究式学习是对高中生能力的全面提升,是促进英语学习的有效手段。


  1.高中英语教学现状


  1.1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较大。高中阶段对学生来说是重要的转折点,所有的学习都是为了高考做准备。所以,教师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英语知识点的讲解上,认为研究性学习浪费时间,所以基本上不采用。很多时候,教师在课堂上就是强制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灌输,每节课完成教学任务之后,缺少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把应试教育看得太重,忽视学生自身的发展。


  1.2课程安排不合理,实施效果不理想。新课程改革之后,对高中英语教学的课堂内容设置进行了全新的规划,但是实施效果并不理想。新课程中有很多的探究式活动内容,但是学生的在校时间有限,课堂的时间几乎都是教师授课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的时间很少,课下学生要完成的作业也比较多,所以虽说有相应的课程安排,但是没有很好地实施。


  1.3重视程度不够。从古至今,成绩一直是检验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虽说课改之后,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提升了,但是成绩的重要地位依然无法撼动,课后的探究性学习无法落实到实处,在对探究性学习进行评价时也都被其他成绩掩盖了,这样只会让学生越来越忽视探究性学习。


  2.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研究性学习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是一种能够满足教与学主体在英语课堂生活中的发展要求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这既是教师的希望,也是学生未来发展的必然要求。研究式学习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力量去认识世界,改变世界,全面发展。


  3.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方法


  3.1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教师要从思想上进行转变,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体,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地位,尊重学生的想法。要让高中英语课堂变成百家齐鸣的地方,给每个学生充分发挥的空间,允许他们提出不同的意见。遇到困难的问题,要留给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教师进行引导,不要急于给出正确答案,要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


  3.2转变传统的教育模式。高中英语教学的内容比较多,需要学生的课前预习和课后的复习巩固。之前这些内容都是由教师主导,但是探究式学习要改变这种状态,要让学生自主完成一系列的教学任务。教师可以多媒体进行简单的任务布置,然后学生自主进行课前预习,课上积极的进行展示,课后及时的复习。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与同学和老师进行沟通,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升学习效率。


  3.3小组式探究学习。高中生与同学在一起的时间较长,沟通交流的机会也比较多,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组,安排分组式学习,让小组成员间互帮互助,共同进步。比如说,教师在课下可以安排一个英语问题,让小组成员进行自主研究,课上将研究的成果进行展示,小组之间也可以互相补充说明,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评选出优质的研究学习小组,对小组的每名成员都进行奖励。这样可以促进学生的探究热情。


  3.4教师要对教材进行整合。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先对教材内容进行了解,掌握教材的基本内容,然后才能对学生进行授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加入自己的想法,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不能迷信教材,要適当的进行增减,学生把握不好主次,教师一定要做好正确的引领,灵活运用教材。教师也可以创新教材的内容,适当的进行英语知识的扩展,增加学生的知识面。


  3.5建立科学的英语探究性评价机制。在对探究性学习进行评价时,既要注重过程,又要注重结果。要保证学生的参与程度,又要确保实施的实际效果。整个过程都要进行完整的记录,保证真实有效性。从开始问题的提出,到研究的过程,一直到结论的得出,都要有专业人员的记录,并进行归档,期末的时候由教师进行总结。评价方式不止是教师评价,学生之间也要互相评价,这样更加公平公正。


  4.结语


  高中英语教学对学生来说是重要的一部分,因此选择怎样的教育方式将直接影响教育的效果。研究式教学是新型的教育手段,能够帮助教师提升教学效率,同时促进学生的多方面发展。在研究式教学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但是教学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在未来,研究式教学将会被诸多学校采用,不仅是高中英语而已。因此,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重视起来,并实际应用到教学中去,保质保量的完成教学任务,提升高中英语的教学水平。


  作者:杨德海

  第7篇: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


  传统教学大部分都是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对学习提不起兴趣,这种传统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因此,进入本世纪以来,创新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尤其是针对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这一块。在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过程中,要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要求把包含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四项内容在内的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在这种倡导创新教育的时代潮流下,数学教育研究者和数学教师们也开始在数学教育中引入研究性学习,设计相关的研究性学习课题。


  一、研究性学习的含义


  研究性学习是四项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其中一门必修课程,更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强调的是学生的动手能力,即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课堂情境下,通过提出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从而获取新知识,这种模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基础教育阶段,尤其是对初中学生来说,这一年龄段的学习正处于渴望独立的阶段,因此通过这种自主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恰好能够满足其心理特征,让他在研究性学习中体验成功。


  二、引入研究性学习的可行性和重要性


  1.在初中数学中引入研究性学习的可行性


  从数学这门学科的角度看,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结构、空间、信息以及结构等内容的一门科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什么高压输电线的铁塔是三角形的,为什么窗台前的晾衣架是三角形的,为什么相机的三脚架也是三角形的,通过探究,我们会发现所有的这些都是因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其实不仅如此,生活还有很多事情,都是可以用数学知识去理解和解答的,也就是说,抽象的数学,并不是仅仅是一堆公式或结论,而是具有探究性的,也是可以进行研究的。


  2.在初中数学中引入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


  研究性学生是一种教学模式,更是一种学习方式。数学的学习过程其实本来就是一个提出问题并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比如当我们发现一个数不能被另一个数整除的时候,我们就引进了分数来解决问题。然而,传统的数学课堂却忽略了数学学科的这种特点,还是以老师讲为主,告诉学生为什么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告诉学生为什么三角形三个内角之和等于180度,护理毕业论文但是无论老师讲得再好,学生也会出现注意力分散的时候,没有办法整节课从头到尾聚精会神地听,而且在听的过程中,有些学生还可能跟不上教师思路,整节课听下来也不是思路特别清晰,课堂学习效率低下。如果换一种教学模式,通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提出问题,然后结合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进行模拟科学家的方式进行研究,从而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是去死记硬背抽象的公式,而是通过探究、研究,发现这个公式。这种通过自己自主的研究行为,通过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初中数学中研究性学习的注意事项


  1.注重教师的引导作用


  研究性学习虽然是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但并不代表教师在课堂上就不重要了,其实在课堂上加入研究性学习,对教师各方面的素质的要求是更高了。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掌握的知识和能力有限,而教师作为课堂的一个组织者,研究性学习能否真正达到学习的目的,教师在其中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在问题的提出、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及对研究性学习的成果进行交流、评价、总结这一系列过程中,教师都是全程参与的。


  首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适合研究性学习的情境。比如说,根据初中阶段学生好奇、好胜的心理特征,教师可以采用合作式的研究性学习,分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各个小组间进行小竞赛。又比如说学生刚上了一门美术课,教师可以抓住这个点,从美术课中提炼出其中的数学应用部分,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的探究。


  除了创造适合研究性学习的课堂请境外,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也要随时进行指导,帮助学生跨越一些难点。


  对于研究性学习的成果,一方面教师要对一些正确的思路、逻辑进行肯定,另一方面也要及时纠正一些错误的方向,进行引导,这都要求教师对研究性学习课堂有一个良好的引导和把控,而且教师还需要特别注意引导的方式方法,要以鼓励为主,既不能打击学生自主研究学习的积极性,又要把控好研究的方向,引导出正确的研究成果。


  2.灵活运用教材


  教材是依据课标编写出来的可以供我们教学时候使用的一种教学材料,是我们教学内容的一个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因此我们在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时候,我们要立足于教材,更要在摆脱教材的束缚下,灵活地运用教材。通过翻阅教材,我们不难发现,教材中其实有很多看着简单的一些问题,其内涵却是很丰富的,教师可以通过对其进行改造,把教材的内容变成适合学生开展的研究性问题,让研究性学习更加顺利地进行。


  3.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初中几何数学中发散思维能够扩大知识点的面积,可以扩充课本容量,教师通过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数学论文能够弥补课本中一些不足之处。逆向反思,反其道而行,引导思维反向发展,从问题另一面入手进行深入的探索。逆向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这种思维是学生在生活以及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思维模式。初中教师在几何数学教学中应该充分认识到逆向思维对于学生的重要作用,在结合课本内容的基础上,要着重训练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要想培训学生的发散思维,首先要充分培养学生思维兴趣,外因和内因分别是学生思维变换的条件和依据。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因此初中教师在几何数学教学应该充分培养学生思维兴趣,最大程度的增加学生思维积极性,确立学生在课程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学习活动的探索者、参与者以及研究者;其次要指导学生理顺几何数学课本上存在的一些逻辑关系,课本上逻辑顺序与学生心理顺序可能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些差距的存在很有可能影响他们的思维活动,所以,教师在研读课本时,一定要理顺逻辑顺序,确保学生思维活动的正常展开;第三,从逆用的概念中加深对定义的理解,几何数学中许多问题,就是要求学生对概念进行互逆或再次确认。在初中几何数学教学实际中,有一些学生虽然对于书上的概念滚瓜烂熟,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对一个具体问题进行解答时,学生往往会不知所措,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该方面的思维能力;第四,学生要在互逆公式中寻求发散思维灵感,许多数学问题的概念、公式都可以进行互逆,逆用的概念或者公式往往会使问题变得简单,教师引导学生加强对这方面的训练,能够培养他们变通性以及灵活性的思维,使学生发生逆向思维习惯,从而为培养发散思维大家坚实基础;最后,教师应该运用直观教学的方法,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四、结语


  因为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在初中数学中引入研究性学习是可行的,也是一种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和灵活运用教材,让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中激发自身潜能,在自己动手、动脑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魅力,学习的魅力。


  作者:张骏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