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神经语言学与当代语言学的学术创新
一、神经语言学概述
神经语言学的形成经历了整个语言学学术创新的历程,这个历程由起初以描写语言行为为目的的语言学研究逐渐发展至以解释人类语言能力为目的的语言学研究,使得语言学研究逐步走向认知科学的路线,这其中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就是人类脑功能和语言神经机制的研究。
因此,所谓的神经语言学[1],指的是通过对语言习得、生成和理解的神经机制的研究,以及对语言信息如何在大脑中产生、接收、储存和提取的研究,发现语言与人类大脑间的关系,进而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神经语言学是集神经科学、认知科学、语言学以及心理学于一体的交叉学科,其代表着当代学术研究的前沿方向,是当代各门科学学科门类交叉综合发展态势的集中体现。可见,神经语言学具有充满活力的未来和发展广阔的前景。
神经语言学之所代表了当代语言学形态,主要有两方面原因:其一,由于神经语言学其本质为一门基础性学科,这就使得神经语言学与当代语言学在基础理论方面具有一致性;其二,较传统语言学形态,神经语言学形态具有其独特特色,不但表现在研究了语言的生物本质,而且还研究了语言行为的主体,甚至还研究了语言机制。
二、神经语言学对当代学术创新的贡献
在人类科学和社会文明发展中,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对其贡献较为显著,这其中以神经语言学为典型代表,具体表现有[2]:
首先,神经语言学不但符合而且引领了当代科学学术前沿性研究的形态发展。(1)与当代科学发展方向所表现出的复杂、宏观、交叉的整体化和集成化趋势,神经语言学发展与其具有一致性。神经语言学的发展在突出传统语言学领域基础上,通过不同领域或学科学者密切合作与交流而推动形成的,并逐渐引领了语言学研究方向。(2)研究神经语言学的方法较为先进,例如临床失语症测查法、神经影像学、行为学、无创伤神经科学技术以及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等,使得其在语言学科研究中展现出了新理论、新视角以及新观点,有效的开辟了语言学科的流派特色。(3)神经语言学在研究脑科学与语言学发展关系基础上,对人类语言能力与其神经基础间关联性进行的深入探析,这对于认知科学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影响。
其次,在引领、深化和推动当代科学研究方面,神经语言学研究成果功不可没。一方面,神经语言学的研究促进了语言学理论的成熟发展;另一方面,神经语言学通过研究人类语言与大脑间关联,有效的推动了人们对探索神经语言学的兴趣,进而有助于神经语言学更深层的研究;此外,神经语言学对于研究人类的思想文化范式也具有积极作用。
第三,神经语言学对于当代语言学格局具有根本性的改革,主要表现有:其一,大量与语言认知科学和语言神经机制等相关的且具有深有影响的文章出现在语言学生刊物之中,表面在语言学界中神经语言学研究逐渐处于前沿位置,这离不开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到神经语言学研究之中;其二,大量与语言认知神经科学相关的论文刊登在了具有重要影响的国际综合性自然科学杂志中,甚至出现在脑科学杂志与神经科学杂志中。
三、国内神经语言学研究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神经语言学研究开始于上世纪下半叶,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研究,国内神经语言学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较国外神经语言学界研究相比,国内神经语言学研究尚处于“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阶段[3],具体表现为:一方面,国内有关神经语言学研究机构和参与研究神经语言学学者相对缺乏;另一方面,国内现有的有关神经语言学研究成果相对不足;此外,国内有关神经语言学发表刊物或其他平台较少。导致国内神经语言学研究相对落后的主要因素是国内缺乏真正意义上的语言学系以及语言学学术传承的断裂。
基于此,如何提升中国神经语言学研究速度和深度,可通过以下几方面措施:
(一)在国家和政府层面,应积极加大与神经语言学相关的国家级重点学科和实验室建设方面的投入,加强相关学科规划和扶持力度。
(二)在神经语言学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面,通过建设与神经语言学有关的跨学科研究团队,加强集心理学、神经学以及语言学等多种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培养。
(三)充分的借鉴国外先进的神经语言学研究理论,引进认知神经科学技术,同时结合国内神经语言学研究现状,充实和发展自身优势,达到厚积薄发效果。
(四)针对神经语言学具有学术创新发展特点,国内在开展神经语言学研究过程中应始终坚持“勇于创新,摒弃浮躁”的原则,加强神经语言学基础理论研究,并逐步将理论知识付诸于实践之中,通过稳扎稳打,以切实推进神经语言学研究。
总之,作为当代语言学发展特征形态,神经语言学的研究不仅对语言学界的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而且对于整个科学领域具有引领意义。因此,应积极推动国内神经语言学学术研究进展,为国内语言学持续、健康、稳定研究带来动力。
作者:孙艺铭
第2篇:神经语言学应用研究简述与语言理论假设
当语言学的研究目标发展到要解释人类语言能力的时候,语言学就不可逆转地走上了认知科学的道路,跨学科交叉研究是其唯一的路径。神经语言学是现代语言学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集语言学、神经科学、心理学和认知科学为一体,专门研究语言习得、生成和理解的生理机制和心理机制,研究大脑如何产生、接收、存储和提取信息,从而探讨脑与语言的关系。以下就以对二语句子加工的研究为例,来具体呈现神经语言学的一个侧面。第一,对二语句子加工过程本质的研究已有60多年的历史。早期研究者大多尝试着采用行为研究方法,从语义和句法角度对人们如何理解与加工二语句子进行研究。对于二语句子中的语义内容,则无二语者的起始学习年龄差别(Hernandez&Li,2007)。这大概由于语义内容的学习只是不同语言符号间相似信息的转换。
但在句法的学习和加工上,成年后学习二语的相关效果和早期学习二语的相关效果存在显著差别。最早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理论假设的是Lenneberg(1967)。他认为,二语学习存在关键期。关键期假说认为,二语学习存在一个关键期,并且关键期发生在青春期之前。如果二语学习者开始学习二语的年龄晚于这一时期(即青春期),二语学习者就会失去适应二语句法规则的能力,进而丧失在大脑中重新组织二语的能力。这一观点得到了很多研究的支持,如Bialystok&Miller(1999)的研究表明,二语学习早于15岁的个体在句法判断任务上的表现明显优于15岁以后学习二语的个体。但是,行为研究方法对于揭示句子加工的内部过程存在着一些先天的不足。
句子加工过程几乎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瞬间完成的,而像反应时法这类行为研究方法,从本质上来讲是对被试完成任务后的各类测试,无法获得被试如何实时加工二语语料的信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量数据证明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vent-relatedpotentials,简称ERP)对人脑句子加工的许多方面非常敏感。与反应时范式相比,ERP无需添加干扰任务和被试的意识性判断即可提供语言分析过程的反应时与皮层活动数据,这使得研究者可以对句子加工过程进行锁时很高(单位为毫秒级)的实时监测,甚至可以测量“内隐”加工过程。脑电是我们大脑自发产生的没有规律的电压变化。一般情况下,人无论在有意识状态下还是在无意识状态下都会产生脑电。
使用ERP进行语言研究的基本原理是,大量的脑神经活动会产生微弱电压,而这些电压可以通过置于大脑皮层上的电极观察到。这些电压随时间而变化,被称为脑电(EEG)。ERP电位也是由大量大脑神经细胞活动产生,与EEG的不同点在于这些电位是接触一些特定的事件后产生的,其电位变化与事件的发生同步。ERP反映了心理过程展开时大脑同步的电活动。此外,人脑对特定事件反应的电压变化是有规律的。因此,通过平均叠加的方式可以从EEG中提取出ERP。典型的ERP信号由一系列正波和负波组成,通常情况下把这些波称为成分。这些成分具有特定的极性、潜伏期、波幅、皮层地形分布,以及这些属性所指实验效应的功能描述。
极性是指这些成分要么是正波(正走向),要么是负波(负走向)。潜伏期反映了该成分的时间历程,包括开始时间和波峰潜伏期(从成分开始到该成分最大波幅的时间)。这些不同的成分与对刺激加工的认知属性紧密相关。通常情况下,人们通过极性以及该成分到达最大波幅时的潜伏期来命名这个成分。如N400是指刺激呈现后400毫秒达到最大值的一个负波。一个成分的波幅反映了参与认知加工过程的资源的多少。最后,脑区图分布指出这个ERP成分的典型头皮分布——该心理活动出现在大脑哪些区域,在大脑哪个位置达到了最大值。基于ERP极高的时间分辨率,ERP可以测量到整个过程的始终,因此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句子加工是怎样进行的,即反映句子加工何时发生及加工怎样发生(Kutas&Federmeier,2000)。
ERP对具体施加刺激的锁时性很高,因而由此引发的波形可以用以分析到底是什么样的脑电成分在句子加工中起了作用或发生了怎样的影响(以成分的波幅和头皮分布为依据),并且近来的溯源技术使得我们可以进行有意义的脑定位评估(Schmidt&Roberts,2009)。ELAN(EarlyLeftAnteriorNegativity),LAN(LeftAnteriorNegativity),N400和P600是利用ERP技术探讨一语句子加工的研究一致发现的四种脑电成分。这些不同的成分体现了语言加工的不同阶段。ELAN是通常出现在大脑左半球前部的负波,潜伏期为150-250毫秒,极性为负。ELAN反映了起始性的、高度自动化的句法分析过程,即对词汇范畴进行鉴定。LAN与ELAN一样,也是一个左前负波,这个成分也反映着自动化的句法加工过程,特别是与形态句法错误有关的加工过程(vanHell&Tokowicz,2010)。但是,与ELAN不同的是,LAN的潜伏期出现在300~500毫秒。N400是一种明显的负波,其峰值在刺激呈现后大约400ms达最大值,通常出现在中央顶叶,该成分标志着有意义材料与个体知识的整合过程。N400的波幅与目标刺激和先前句子加工形成的表征间语义联系的强度成反比,即当目标材料与先前句子表征间语义联系的强度越大,N400波幅越小;反之,N400波幅越大。P600是刺激呈现后500~600毫秒达到最大峰值,并持续几百毫秒的一个正波。
在脑区图分布中,P600广泛分布于大脑后部,在中央顶叶区达到最大值。P600通常在(形态)句法违例或者句法复杂结构中出现,它反映了晚期高度控制性的句法重新分析和修正过程。在一语和二语句法加工中,可以将P600作为大脑对(形态)句法违例反应的一个可靠指标。第二,随着研究结果的增多,产生了两个解释二语句法加工的理论模型:统一竞争模型(UnitedCompetitionModel简称UCM)和浅层结构假说(ShallowStructureHypothesis简称SSH)。这两个模型假说都是围绕母语与二语的句法加工比较这一主题展开的。就母语迁移效应而言,SSH预期在句子加工水平上不存在迁移效应,即使有也是极其微弱的。
二语学习者在实时的句子水平加工上总有别于母语者。这个差异对于局部的形态加工并不一定发生,但是对于涉及短语结构的句法层面上肯定如此,即双语者二语加工无法达到母语者水平,即使两种语言之间非常相似,因为双语者对于二语建立的表征本身就是不完整不全面的。无论母语与二语是否存在相似性,双语者对于二语的加工都会存在某种模糊性,这来源于双语者对于二语语法表征的不确定性。因此,二语者会显示出与母语者不同的加工模式。UCM则持相反的看法,如果两种语言的某种语法属性相似,那么,二语者句法加工的认知标志会更接近于母语者,因为语言结构的相似性会有利于产生正迁移效应。对于二语特有的属性,UCM预期,如这些属性在二语中是普遍可用且高度可靠,那双语者很可能会习得此特有属性,进而双语者会显示出类似母语的神经标志。
与之相反,SSH假定对于非局部的二语句法属性层次上的加工,双语者会产生某种程度的模糊性表征。双语者无法对二语句法结构进行具体的表征,这些加工无法映射到完全得到句法分析的母语句法结构上去,因此二语者产生的句法表征和神经模式都会有别于母语者。总之,两个理论的最大差异在于对晚期学习者二语加工模式给出了不同的预期。UCM认为,母语和二语之间句法结构的相似性对双语者二语句法加工有重要影响,藉此双语者对二语加工可能会产生母语加工模式(在形态句法领域内,即出现代表自动化加工的LAN和控制性加工的P600。)SHH主张早期学习二语者可能会产生类母语加工模式,但是,晚期二语学习者对于二语的句法加工则不会出现母语者加工模式。因此二者的根本分歧在于母语和二语之间的相似性对二语加工到底有没有影响,能不能产生达到母语者的认知神经水平,即是否同时出现LAN和P600。简言之,这两个假说的本质区别在于二语者能否产生母语加工模式。以上就是利用ERP技术进行二语句法加工研究的一个神经语言学纵向个案。
从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该研究依据的语言学理论是形式语法,而该研究的核心假说也都是在二语习得领域学者们讨论过的话题(即使很多学者没有采用先进的神经学技术)。在笔者看来,二语句法加工是否存在母语正迁移甚至是形成类母语的加工模式,是一个个体差异化很大的问题,不管是否借助相关神经学技术,根据研究者的经验判断,也是可以进行测试和衡量的。进一步说,即使在受试个体中同时出现LAN和P600的证据,也不意味着能够在这个问题上推导出带有普遍意义的结论。第三,当代语言学理论包括形式语法、功能语法、认知语法等,从实证科学的观点来看,所有的语言理论都只是有关语言的某种理论假设,这些理论有无人脑的生物基础是需要神经科学和脑科学来验证的。如果长期以来语言学界孜孜以求所建立的一套语言理论不能得到神经科学的实验证明,那么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理论就只能是理论语言学家们的自说自话。但从另一个方面说,神经语言学的研究能否取得突破性进展,仍依赖于所依据的语言理论假设是否合理。神经语言学的作用更多的在于研究方法上的创新,从本质上,其仍是从属于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这些基本学科的。
从本文的举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对二语句法加工的思辨在深度上显然是不够的。另外,对观测到的神经现象,基于不同的理论假设,也完全可能做出截然不同的解读。做个不太恰当的类比,在现代物理学界,也是先有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假设,而后才出现突破性的实证进展。量子物理之前的经典物理科学家们同样认为他们已经找到了探索宇宙的真理。因此,面对现象世界,对现象作出深度合理分析甚至是假设性解释比单纯的技术进步更重要。对人类的语言,我们仍有必要去尝试做出语言何以产生和发展的新假设。在笔者看来,语言的根本属性有两个,一个是生物性,一个是社会性。人类语言的产生和发展,这二者的作用密不可分。
只有人才具备创造和产生语言的生理条件,但脱离了社会的孤独个体是永远也无法单独创造或习得语言的。任何人类语言的产生大概都源自于固定社群渴望交流和协作的渴望。语言是活的,而且必须依存于日常使用它的社群而存在。一旦丧失了正常使用的族群,即使某种语言的各种书写资料和影像资料都保存完好,这种语言实质上已经消亡。因此,语言的社会属性在语言的变迁和发展中起着更为核心的作用。所谓的语法永远只能是语言的共时切面,而语法作为社群约定俗成的规则,天然就具有不完全性,只能在实践中被不断产生的新规则所修正或替代。语言是人类社会制度的一种,语言是不断演化的。所以,任何语言学家试图穷尽某种语言语法的尝试都注定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在微观的层面上,一个人能够产生语言一定要基于某个交流对象。写作时交流的潜在对象可以是作者自己或者假想的读者。没有交流对象,就没有语言。从认知的角度,所有的个体思维发展都是从自我到他人,从自我中心到所在外部空间的投射演变。Piaget(1956)已经证明了儿童的空间认知规律,并提出空间概念是儿童认知过程中最早形成的概念之一。
他的儿童空间概念表明,儿童的空间认知经历了一个从拓扑空间到投射空间最后到欧几里得空间的过程;儿童对空间物体的定位认知经历一个从自我中心到他人中心的参照框架发展过程。笔者想把空间这个概念扩大一下,除了我们通常意义上的物理空间,人所处的社会或者群体本身就是一个空间。人的空间认知也可以视作不断在各种物理空间和社会空间中寻找定位的过程。而人类感知世界的经验和体验大都是通过语言来呈现的,这就是所谓的语言心智体验属性。其背后的哲学基础就是Merleau-Ponty的具身论(身心交互)的哲学思想。
他认为身体既不是与心灵相对的肉身,也不只是肉体与心灵的统一体,而是一种整体性的现实存在,具有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属性,是身心交互的整体性存在。身体的各部分组成一个身体图示(bodyschema)框架,它既是身体的外在存在方式,也是影响并操纵人们一切行为活动的基础。因此,身体不只是空间的一部分,而是空间的全部。这基本也是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我们的概念是通过我们的身体、大脑和对世界的体验而形成的,也只有通过它们才可以被理解。在笔者看来,这恰证明了语言具有不可分割的双重属性(社会性和生物性)。第四,笔者认为,人类在利用语言探知世界的时候,通常会采用多中心视角,而无论采用哪种视角,都会涉及到与直接交流方或第三方的参照互动才可以成功实现。个体间语言的交流都会涉及到某种层面的个体空间定位。
除了通常意义上的自然空间,人们的情感交流涉及人际空间,人们的思想交流涉及心理空间,心理空间和人际空间都属于社会空间。而在寻找空间定位时,通常可划分为三种语言行为:问询、表态和叙述。问询就是我们通常所指的提问;表态则涉及各种肯定否定的情感态度;叙述则是指基于事件的某种现象性描述。以汉语为例,通常有以下几种提问方式:1.表示方位趋向的“哪”。如去哪?在哪?上哪?2.表示人物定位的“谁”。如谁?这是谁?谁想去?3.表示数字和时间定位的“几”。如几天?几年?几个?星期几?4.表示内容定位的“什么”。如这是什么?什么事?说什么?想什么?5.表示行为定位的“怎么”。如怎么做?怎么说?怎么去?怎么回事?6.表示事实定位的“吗”。如是你吗?是真的吗?你好吗?对吗?每一种提问方式都会指向交流方的表态或叙述,从而在交际话轮或语篇中实现交流双方的某种空间定位。在这些表态或者叙述中,必然会涉及人称指示、时间指示、方位指示这些最基本、最普遍的指示。方位指示是话语中关于处所、方位的指示。方位指示主要有:表示方位和处所的名称、副词、指示代词,具有位移意义的动词如“来、去、走、离开”等。
实体的的空间位置确定必须以其他实体为参照点,空间指示一般以说话人为中心参照点。靠近说话人的为近指,如“这里、这儿”;远离说话人的地方为远指,如“那里、那儿”。指示语清晰反映出语言运用和语言结构间的关系,是语言运用与语境依赖关系的反映。人称指示、时间指示、方位指示都体现了某种空间定位,可统称为空间指示语,是人类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有许多学科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研究指示语,如哲学、符号学、语言哲学、认知语言学等,在此笔者就不赘述了。
总之,空间概念是人类最重要的概念,使人们理解其他概念的基石、构成非空间概念的基础,是人类认知的核心部分。因为儿童就是自出生起通过空间概念来构建其他概念的。人类的活动是处于时空之中的运动,人们之间的所有互动也都是社区空间或心理空间的运动,都是由以对客观世界的空间方位认知为基础,进而延伸到其他抽象概念的认知。
人类对世界的认知首先就是基于自身身体结构与空间的认知。像Merleau-Ponty的具身哲学和GeorgeLakoff的涉身哲学都是基于身体经验对空间概念感知的重要性,而这些都体现在人类的语言结构中。因此,笔者认为,未来的语言理论假设会从广义的空间认知角度找到突破口,并为神经语言学的实证研究指明新的方向,早日解开人类语言与认知的谜团。
作者:于东兴
第3篇:交替传译的神经语言学研究
1神经语言学家所认为的口译工作
1.1口译员的语言水平和语言表达
国际会议交替传译口译译员作为神经语言学的研究主体,克服了不同语言水平的译员构成不同样本的弊端。职业交替传译译员确保了研究主体都能熟练转换两种语言。交替传译的语言表达虽然与日常交际英语表达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表达目的不尽相同。口译的交际目的是由原语发言人决定,而不是译员的思想。
1.2口译的外显和内隐
在交替传译时,外显记忆中的自动认知和内隐记忆中的自动认知均被启动。有意识地预测发言人的交际话语,口译员对自己语言表达的主动控制,都是外显认知策略。而内隐认知策略是指听力和注意力的分配,以及听说短暂间隔和正确使用两种语言。辨别交替传译中的外显和内隐成分也是口译教学的基础。外显和内隐是两个独立的认知系统,前者可以通过有意识的学习和控制,后者是无法给予时间深思而感知,必须通过不断地大量地训练而获得的认知反应。
1.3交替传译作为注意力分配研究的主体
交替传译的口译训练方法有很多,有很多人为强化训练手段,比如:边听文章边倒写数字来干扰,边听文章边做小声跟读的影子训练,边听文章边读另外一篇文章,这些都是需要分配注意力的口译训练任务。笔者在教授口译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在口译技能训练的初级阶段,大多倾向于在每次训练任务进行时,将注意力集中在其中一个小任务上,而且容易厌倦,中途放弃注意力的分配训练。一段时期的训练后,大约一个月以后,开始延长注意力分配使用的时间,可以在任务完成过程中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耐受力;两个月以后,其中一部分学生能够同时完成两个任务。当译员能够同时完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任务时,就是能控制自己的意识来监督自己的总体表现了。
1.4交替传译与记忆
在交替传译的过程中,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都被激活。长期记忆是译员已经储备的对于可能听到的内容的掌握和判断,短期记忆是通过笔记法辅助和大脑形成的短时输入对信息的理解和转换。
1.5译员的听力和翻译过程
语言表达阶段有两个系统在运行,一个是外围回馈系统,它包括听觉、触觉、视觉等,另一个是内部回馈系统。研究表明,交替传译员对话语的不连贯输出有很强的抵触和反感,因为它妨碍了译员对原语的吸收和分解。而交替传译员的口头工作部分就是先理解,再翻译,最后表达出来给目标人群接受。
2神经语言学对口译研究的意义
2.1大脑的偏侧修改功能
口译技能的基础训练阶段,学习者们大多会被要求做精力分配练习。比如初学者们一边读文章,一边听另外一篇文章,然后复述自己读的文章,也复述所听到的文章。另外一种对母语接收和第二语言接收的听力和记忆训练是,教师用母语读出一些数字给测试者的右耳朵听(大脑左半球),与此同时播放用第二语言读出的数字给测试者的左耳朵听(大脑右半球)。然后将两种语言读出的数字左右耳对调,再要求测试者回忆和复述听到的数字信息。测试结果通常是在期望值之内的常规表现:右耳(大脑左半球)在不同语言的数字回忆上表现得更出色。这正是因为大脑左半球是负责语言功能的。
有些口译学习者善于完成更复杂的语言转换任务——需要大脑两侧半球同时参与的任务,即交替传译。他们能够迅速调整注意力,在语言的输入和输出过程中,修正大脑的组织分工。教师们应当观察到口译学习者不仅在不断提高语言知识技能,以便在交替传译中有更好的表现,他们还在经历大脑关于语言和注意力的分工重组。
2.2交替传译中的大脑偏侧
众所周知,习惯使用右手的研究对象的左脑更善于完成言语任务,而他们的右脑几乎不参与言语任务。因此研究对象在大脑左半球不受干扰的情况下,他们的表现不受外界影响,语言输出表现更为出色。而当研究对象的大脑右半球在负责其他劳动任务时,大脑左半球仍然在有效地负责语言输入和输出工作,此时大脑左右半球在均衡工作。这表明大脑的两个半球在完成交替传译这个的复杂任务时,非语言的和语言的认知任务均被激活。
这种发现对于口译教学的启示就是,释义对快速掌握语言是一种有益训练,释义使用的注意力和策略与不同语言之间使用注意力和策略有所不同。这项发现同时证明了在口译需要进行深层意义分析以及需要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完全的词汇和语法结构重新编码时,口译员容易产生疲劳和抗拒,而当口译只需要作词对词的简单转换时,信息遗漏和犹豫间隔状况会减少。
2.3识别口译学习的学生及职业口译员的错误
神经语言学的研究人员使用二重听力技巧测试对高级口译学院的初级学习者展开研究,又对职业口译员做相同的测试,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1)口译学习者在辨别语义和句法错误时没有明显的大脑偏侧;(2)职业口译员在听第二语言时,大脑右半球在识别语义错误时有明显优势。
这样的研究结果证明在交替传译的过程中,对于只掌握了一门语言的人,大脑在完成语言功能时表现出明显的左半球偏侧,而对于在学习和不断掌握第二语言并不断接受交替传译之类复杂语言训练,那么他对外语的掌握和熟练程度将不断提升,而这个人的语言偏侧也会减弱,能够更加均衡分配大脑的语言听说功能。
3结语
神经语言学家的研究致力于语言学习和交通穿衣神经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的实验研究。一些语言学家和生理学家也在研究口译活动中的一些现象,作为他们研究记忆力强弱长短,注意力分配使用以及语言表达等不同特点的方法。
口译是一门科学性新兴学科,神经语言学的研究者们已经给我们提供了一些研究和教学方向。口译本身也是一门科学,它不属于基础科学,而是一门应用科学,是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的综合行为科学,这正是口译成为人类独有技能的原因所在。
作者:朱慧阳
第4篇:神经语言学的基本问题及常用研究方法
一、什么是神经语言学
神经语言学主要从大脑的功能方方面面来研究语言和交际的关系,换言之,它探索大脑是如何理解和产生语言和交际的。因此,它试图将神经学、神经病理学理论(大脑的结构如何以及它是如何发生作用的)结合起来。除了神经学和语言学,神经语言学的另一个重要资料来源科目是心理学。神经语言学最常用的研究方法可能就是对脑损伤后语言与交际的研究。然而,试验,建模,计算机模拟和神经元成像研究等也是当今常用的方法。
为了廓清神经语言学的相关理论模式与框架,应当首先来圈定本研究领域的范围。神经语言学主要感兴趣的话题在很早以前就曾首先提出。19世纪晚期尤为得到重视;从那以后,它们便成为许多学科研究者们的核心问题。20世纪60年代乔姆斯基学派大力宣扬语言学,在此影响下,以及随着心理语言学作为有关研究领域的发展,“神经语言学”成为有关正式术语。神经语言学的学科问题曾在20世纪70年代Whitaker和Whitaker编辑的《神经语言学研究》杂志的多卷中得到描述:坦白的讲,尽管神经语言学这个领域属于跨学科研究,但它有一个共同点主题:语言与大脑的关系(Whitaker&Whitaker,1976,xi,Ahlsén,2006:4)。
尽管对功能方面有所侧重,我们仍能在《大脑与语言》(本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杂志之一)的介绍板块中发现如下相似的描述:
人类语言或交际(言语、听力、阅读、写作,或曰非口头形式)同大脑或脑功能的方方面面息息相关(《大脑与语言》:“描述”板块)
将语言或交际的各方面和大脑功能联系起来这个动态表达,是神经语言学的一般问题,由Luria(卢利亚)在《神经语言学的基本问题》中提出:言语交际形成与理解的真正过程如何,这一过程由哪些组成部分,以及该过程进行所需条件有哪些(Luria,1976:3,转引自同上)。
二、该领域的跨学科性
和神经语言学有关的多个学科给该领域提供了启发与活力。它们向该领域研究带来了许多不同种类的数据、理论和模式。
20世纪70年代,《神经语言学的研究》的编者在该刊多期杂志中将神经语言学描述为“无论是理论视角还是主题覆盖范围都是由不同种类组成的”,他们还称在那时候该学科“没有一个统一的范式,也没有几个可以确定的研究领域”(Whitaker&Whitaker)。他们还提到该领域的研究者当中存有的众多不同意见。当然,他们的确曾提及这一混杂特性的积极一面:观点丰富多样,还有这样一个事实:“正是由于这种混杂性,它试图将各种观点综合起来以便能够解释不同类型的数据”(同上)。
神经语言学应当考虑哪些学科呢?《大脑与语言》中指出,神经语言学的跨学科焦点应当包括语言学,神经解剖学,神经学,神经生理学,哲学,心理学,精神病学,言语病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等领域。这些学科在神经语言学中有较多的涉及,但其它几个学科也都与神经语言学紧密相关,对神经语言学的有关理论,研究方法和发现做出了贡献。这些学科包括神经语生物学,人类学,化学,认知科学,和人工智能。因此,人文科学和医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以及技术等都有所体现。
三、神经语言学的几个基本问题及常用研究方法
目前存在多个有关大脑与语言关系的不同观点,下文提出的其中几个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观点。
“定位观”试图去发现不同语言功能在大脑中的作用位置或中心。著名的定位主义者包括加尔(Gall)和布洛卡(Broca)。“联结观”(或称连接主义)认为语言的功能在于大脑不同区域间的联结上,例如,这种观点认为不同的感觉官能的感知能力可以与语词和/或“概念”联结在一起。该观点的代表人物有韦尼克(Wernicke)和利希海姆(Lichtheim)。“功能动态定位观”宣称局部次功能的机能系统实施各项语言功能。这种系统是动态的,因此在语言发展阶段或脑损伤之后可以加以识别。卢利亚持这种观点。“整合观”理论认为多项语言功能是由大脑多块区域共同完成的。这种观点也称为“认知主义”,代表人物有黑德(Head),戈尔茨坦(Goldstein)。“进化观”理论强调大脑与语言的关系是如何在不同的物种之间随着时间发展而进化的,它们在儿童身上是如何发育的,以及成年人是如何实施语言功能的。这一观点的早期代表人物有杰克逊(Jackson),近期有布朗(Brown)。
神经语言学的几个核心议题包括:
(一)不同类型的脑损伤会对语言和交际造成什么影响?
(二)交际能力和使用语言能力是如何随着人类进化而发展的?如何将这种发展和大脑的进化联系起来?
(三)儿童是如何学会交际和使用语言的?如何将他们的语言习得和他们大脑的发育联系起来?
(四)如何检测大脑中语言和交际所涉及的过程并将之视觉化?
(五)如何制作较好的语言和交际过程的模型以便帮助解释我们所研究的语言学观点?
(六)如何制作出语言处理,语言发展和语言丧失的计算机模拟?
(下转第294页)
(上接第292页)
(七)如何设计能够检测这些有关语言处理模式和假设的试验?
上述第一个问题在神经语言学中占据着特殊位置。“失语症”被定义为“由脑损伤组成的语言丧失。”例如,促因可能是一种梗塞(大脑中血管的阻塞),或是某种出血(血管崩裂),抑或是脑创伤。损伤的后果是改变了语言的理解和/或生成。通过研究这些变化,能够发现和语言有关的机能系统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其所涉及的大脑的结构有哪些。为了对大脑功能进行定位,人们研究各种能力的丧失。但是当遇到比如语言等更高级些的认知能力的时候,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当然,通过对失语症研究得出的数据同经由其它神经语言学方法所获数据具有大体相当的可信度。失语症学(或称语言学失语症学)是神经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失语症属于后天性语言障碍,它通常被定义为病灶损伤(即一个或多个特定区域的损伤)。后天性障碍通常由渐进性神经系统疾病引起,例如,痴呆。语言和记忆紧密相联而且相互依赖,这在复杂的较为高级的认知功能中更为突出。
神经语言学的兴趣不仅在于后天性语言障碍,先天性语言障碍(即在没有如何特别损伤病例的儿童身上发现的障碍)也是其兴趣所在。先天性言语障碍,例如特殊言语障碍,和先天性读写问题(包括诵读困难)的神经语言学研究方法通常将它们同类似的先天性障碍做比较,当然要谨记语言习得的特殊条件和新生大脑的可塑性(可以塑造的能力)。神经语言学家还研究那些患有影响语言的普通先天性障碍的儿童的语言发育情况。
语言和言语的发育情况和人类进化中语言和言语的先决条件也是神经语言学家的研究对象。大脑结构和功能的改变通常同不同的物种的生产方式相比较。人们在自然环境中研究研究动物(特别是灵长目动物)的交际系统,而且做实验观察教授灵长目动物学习人类的交际系统。
对于神经语言学家而言,一个重要的知识来源便是检测正常的和损伤的大脑中语言任务的活动情况。目前,医院里的标准信息主要是一些大脑的静态图片,例如CT扫描(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通过对许多大脑平面的X光照射形成三维图片,或如MRI(核磁共振成像)。检测语言活动时大脑中活动状态的方法主要有EEG(脑电图),PET(正电子放射层扫描),fMRI(功能核磁共振),一个重要的研究工具是MEG(脑磁图)。
心理语言学,通常还有大脑中不同区域脑活动的有关信息,为语言理解,语言记忆,语言生成,语言习得和语言丧失过程的神经语言学模型制作奠定基础。这些模型又可以作为计算机模拟的基础。包括所谓的“人工神经网络”(ANN)或联结主义网络的计算机模拟在研究中也有使用。
四、总结
从全文可以看出,神经语言学主要研究大脑与语言关系,从而圈定该学科的范围。文中提到本领域主要研究者所给出的定义以及他们提出的核心问题,比如,焦点问题语言处理,它包括预测性和解释性模型,试验性研究,计算机模拟,以及语言任务中大脑活动的检测。脑损伤后的语言病理学研究的中心问题—失语症及相关的语言障碍—和人类及个体的语言发展问题也得到强调。主要贡献学科—语言学,医学神经科学,心理学,和语言病理学—也得到确认。最后列出了几个常用的研究方法及研究工具。当然,正是由于其跨学科性,神经语言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还需要更多各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作出自己的贡献。
作者:刘建稳等
第4篇:对神经语言学中EPR实验的不足的探讨及展望
一、引言
神经语言学作为一门多学科交叉的新兴边缘学科,为人们认识语言的实质提供了理想的研究方法,极大地推动了对语言理解的心理机制的研究。在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后,神经语言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随着研究者的不断增多,研究成果也日趋系统化、精细化。
神经语言学囊括两大类核心技术:一是以正电子辐射断层摄影(PET)、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为主的侧重探索语言加工过程中脑区定位情况的功能性神经成像(functionalneuroimaging)技术;另一类则包括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P)、脑电图(EEG)、脑磁扫描法(MEG)及新兴的红外线光学成像等技术,这一类技术则更加侧重研究语言加工过程中心理过程或时间历程。其中,目前来看发展较为成熟且应用最为广泛的当属ERP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为大脑语言加工模式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和范式。
本文在承认了神经科学的巨大生命力和重大贡献的基础上,同时以一系列对语言加工的性别差异的研究实验和第二语言习得方面的实验为例,指出了运用功能性神经成像,特别是ERP对语言加工与习得方面研究中的一些问题。
二、ERP实验案例分析
事件相关电位技术(theevent-relatedbrainpotential,简称ERP)是在头皮表层对电流变化实施监控以反映大脑激活情况的一种在线测试手段。这些电流变化是大量神经元产生突触后电位的积累,反映出同步认知过程下的大脑活动。ERP手段的一大优点在于其高时间分辨率。这种特点使其“可以在认知活动的自然状态下对认知加工过程开展研究,而无需割裂心理活动本身”,“可以同时收集到行为资料和神经生理学资料”。
利用ERP对语言(句子)加工的心理机制早在Kutas和Hillyard(1980)就有涉足,而在此之后,ERP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研究者不断增多,研究成果也大量涌现。随着研究试验的多样化以及研究的不断深入与精细化,不同任务与实验范式下的实验结果也存在着一些分歧与问题。下面试以两个案例来说明这方面研究的一些不足之处。
1、案例一:关于对语言加工过程中性别差别的研究
语言加工的性别差异问题首先由Shaywitz(1995)等人采用判断语音押韵的方法进行fMRI的实验,尽管在此之前就有研究者针对脑损伤病例提出过相应假设,即男性对语言的加工表现为单侧化模式(lateralization),而女性则表现为双侧化模式(bilateralization)。研究者发现在该试验中男性被试激活了左侧额下回,而女性被试则激活了该脑区的双侧(左右侧)额下回,这也与上述假设相一致。然而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细化,出现了一些研究结果指向语言加工无性别差异。在一项语义范畴判断实验中,男女被试的额下回激活的侧化差异并不明显;在一项义类词归类实验中,也并未出现语言(词汇语义)加工的性别差异。在一项测试词汇(名词)产出实验中却发现,男性被试双背外侧额叶以及左侧顶下回和扣带均表现出比女性被试更强的激活情况。此外还有一些实验包括Chiarello等人(2009)以及Allendorfer等人(2011)动词产出实验中显示男女被试的脑区激活情况并无差异。
由此可见,对语言加工方面性别差异的研究依然存在分歧,而产生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一方面“这些研究都采用了不同类型的语言任务和范式,包含着不同的认知加工过程”,另一方面,实验样本在数量上存在不足,导致实验结果出现一些偏差。
另外,此类实验对汉语,特别是对汉字的研究不足。众所周知,汉语是汉字是从词符文字过渡到词素文字的典型,汉字构造复杂,符号繁多,每个汉字具有多层次的分析性和高度的综合性,因此对汉语机制下语言加工的性别差异研究也不可忽视。
2、案例二:关于对二语习得情况的ERP研究
Kutas和Hillyard(1983)在对语义违例的研究中发现,N400效应反映了与语境相关的语义加工状况,而之后对句法违例的研究又发现了P600效应以及一种与句法分析有关的短波LAN。
McLaughlin等人(2004)利用ERP设计了一项针对法语单词学习的为期一年的课堂教学实验,该实验的研究对象为以英语为母语的成年人。由于词汇的习得在本质上是形成其语义心理表征,因此该实验通过测定N400的波幅变化来考察词汇的习得情况。该试验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学习初期、中期和末期。在学习初期,仅仅经过15个小时(约两周)的法语集训,便让被试对一些法语真词与法语假词(前提是可以正常发音且符合正字法的假词)做出真假词汇的判断(可以瞎猜),结果发现假词比真词所引发的N400的波幅要大。9个月(大约140个小时的教学时间)后,真词假词的N400波幅的差异即可观测,同时在其对照组(未接受课堂法语教学)并没有出现与之对应的N400波幅差异。该实验在结论上与假设相符,也与之前对母语的类似研究(真词假词的判断所引发的N400波幅变化的研究)结论相一致。但是该实验在变量的控制上存在一定的漏洞,在语言的选择上也不够典型。首先,由于英法两国间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渊源,法语借词大量进入进而英语化,因此选取母语为英语的被试进行法语学习的实验,会很容易受到来自两种语言本身相似度的干扰。如汉语所说的“图表”,用法语可以表达为“tableau”、“graphique”或“diagramme”等,而这些词又能非常容易的被英语为母语的人所辨识,因为从形态上来讲它们与其英语对等词(equivalents)“table”“graphic”“diagram”极为相似。其次,英语和法语类似,它们的字形构造简单、与语音的关系密切且为单向线性排列的视读单位,因此可比性不强。因为目前尚不知道大脑对与母语近似度高的语言加工的工作机制与近似度低的运作机制的不同。本文认为,该实验若以母语为英语的被试为前提,进行汉语单词学习的课堂教学实验,其结论将有更高说服力与信度。
三、结语
本文通过对近几年相应案例的分析研究,发现了方兴未艾的以ERP实验为技术支撑的一些研究中的不足之处。在今后的研究中,研究者应注意设计更为精细的实验范式与语言任务,以期将对认知加工过程进行研究的实验分解到更精细的层面,避免同一实验中大脑语言加工过程的重叠造成实验结果的偏差,同时注重汉语言的相应研究,以获取更为可信的证据。在对二语习得的研究中,研究者应注重比较两种差异相对较大的语言,尤其是印欧与东方语言的比较,以提高结论的可靠度。
作者:李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