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关于加强高职大学生安全文化意识教育的相关研究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高职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大学生与社会之间的联系也日益密切。在这种背景下,大学生的安全文化意识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安全,所以,高职学校必须加强对大学生安全文化意识教育的重视。本文就对高职大学生教育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加强措施,以提高大学生安全文化意识水平。
在当前国内和国外环境剧烈变化的背景下,各种社会矛盾日益突显,诸多社会问题不断显现,给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加强对高职大学生的安全文化意识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三观,对于大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稳安全稳定有着重要意义。
一、高职大学生安全文化意识教育的现状
安全意识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其包括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到各个层级,在当前的高职院校当中,常用的安全文化意识教育方式有:
(一)保卫处的安全管理
在大多数高校当中,都设立了专门的保卫机构,来对校园进行巡逻检查,关注学校进出人员的情况,加强对外来人员的登记和管理,尤其注重学生宿舍楼的管理,通过这些安全管理措施,能够有效预防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校园安全。
(二)主题周、典型事例安全教育
首先,在新生入学时,对新生进行安全教育讲座,普及网络、消防、食品、交通、财产和人身安全等各方面知识,帮助学生了解各种盗窃、传销、网络诈骗等方面的内容,提高学生对不安全因素的辨别能力,提升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其次,设置专门的消防周、安全教育宣传周或安全日,并借助社会上的典型事例,对大学生展开相应的安全教育,通过学校的内部网络、广播台或者展板以及校报进行宣传,组织师生防空袭、逃生、消防演练等途径,构建校园安全文化氛围,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意识。
(三)制定各种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稳定是高职院校工作的重要基础,在此基础上,各校在各个方面都制定了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开展相应的安全教育工作,通过制度的约束和教育的推广,提升学生的安全文化意识,促进安全管理工作的良好发展,对于高职院校安全文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高职大学生安全文化意识教育的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高,体制存在缺陷
在当前的高职院校当中,其工作的重点依然是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教学上,对于安全文化意识教育虽然开展了一些活动,但大多为相关规定强制要求的内容,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意义。同时,安全教育并没有形成良好的体制,教学活动较为凌乱,没有设置专门的教育安全文化意识教育课程,这给安全文化教育的开展造成了阻碍。
(二)安全教育的方式较为简单落后
在当前高职大学生安全文化意识教育中,教育方式采取的大多是简单的理论讲解,学生的安全文化学习都是老调重弹,在心理上容易产生麻痹或者排斥,教育的最终效果自然也就难以保证,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在实际生活当中,发生财物被盗事件后,学生大多只会抱怨学校管理不善,而不会反思自身安全意识不足问题。
(三)安全教育内容与社会现状不协调
目前高职大学生安全文化意识教育依然停留在安全用电、防火防盗、防溺水和交通安全等方面,其内容较为传统老旧,在现代社会不断变化的背景下,学生的思想呈现出多元化变化的趋势,如此以来,传统安全教育的内容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社会现状,尤其是在文化和国家安全方面,哈韩哈日、洋节热等现象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安全意识教育的薄弱。
(四)安全文化意识教育流于形式
在大多数高职院校当中,安全文化意识教育工作通常只是为了应付检查或者出于规定而必须进行的工作,整个工作缺乏相应的深度,流于形式,其原因主要是学校方面没有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安全文化意识教育的重要性,如此以来,大学生也会相应的忽视安全文化意识的学习,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其它科目的学习中,自然也就降低了安全文化意识教育的效果。
三、加强高职大学生安全文化意识教育的措施
(一)改变安全教育模式
在现代社会背景下,大学生安全教育应该更具有时效性、针对性,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对教育模式进行改变,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教育方式,以有效提高安全教育整体水平。
首先,分析对学生安全影响较大的因素,掌握学生安全教育和管理的特点,提出具有实用意义的教育方式,避免简单化、形式化的教育;其次,结合社会安全的实际情况,在长期发展的基础上,拓宽安全教育工作的思路,推动安全教育工作的发展。
(二)丰富安全教育内容
在传统的安全教育内容基础上,根据实际需要,需要对其内容进行丰富,主要包括国家安全、文化安全和心理安全等方面。
首先,国家安全教育,宣传《国家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内容,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提升学生的保密意识和防范意识;其次,文化安全教育,加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培养学生对传统习惯、精神的兴趣,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避免不良文化入侵;第三,心理安全教育,设立专门的心理卫生课程,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内容的了解与认知,通过人际关系、挫折应对和心理疾病防治等知识讲座,改善学生焦虑、恐惧、偏执、冷漠等心理障碍状况。
(三)完善安全教育体制
首先,加强对大学生安全文化意识教育的重视,建立专门的教育机构,培养一支具有安全文化教育的师资队伍,并明确其权责,使安全教育内容、计划的制定和组织工作有专人负责,保证安全教育工作能够系统性的开展。
其次,对大学生安全文化意识教育制度进行完善,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注重理论教育与实践的结合,组织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动,有效保证安全文化意识教育的实际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大学生的安全文化意识教育对于大学生自身健康成长、学校安全氛围构建和社会的稳定有着重要影响,做好大学生安全文化意识教育工作,是高职院校的重要工作内容。在当前的高职院校大学生安全教育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对此,高职院校应该通过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改善,努力提高大学生安全文化意识教育水平,增强大学生的安全文化意识。
第2篇:校园安全文化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影响与作用
校园安全文化对大学生素质教育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与作用,文章就基于校园安全文化的内涵,论述其对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起到的影响与作用,进一步分析校园安全文化的建设策略,以供参考。
1.前言
校园安全文化主要是指在学校教室、实验室内以及课间活动的安全文化,例如楼道安全、体育运动安全、设施事故安全、卫生安全、交通安全、劳动或社会实践安全、学生身体特殊事故等,均属于校园安全文化的范畴。校园安全对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若学校财产安全以及师生人身安全未得到保障,便意味着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将失去稳定支撑。因此,加强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以营造平安校园环境,确保学校财产与师生人身安全,也属于各学校需注意的重点。
2.校园安全文化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影响与作用
校园安全文化对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会产生潜移默化的、深刻的影响与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
⑴熏陶。开展校园安全文化,会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方展,使大学生提高安全意识,具有行为的自觉性,注意自我安全管理与防护,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与熏陶,进一步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1]。⑵校园安全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可以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氛围与心理发展的空间,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促进学校优良校风的形成,进一步优化素质教育的环境。⑶现代高校校园安全文化是集教学、科研、生产三位于一体的文化形态,通过校园安全文化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落实,能够帮助大学生孕育出新的安全理念、安全思想与安全科技成果,进而为培养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提供良好氛围。⑷大学阶段作为大学生过渡向社会的重要阶段,校园安全文化以及素质教育是促进大学生社会化的关键因素,因此,做好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与教育工作,可以促使大学生学习能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安全知识、技能、安全等,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各方面的协调发展[2]。
3.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与实施策略
3.1明确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目标
首先,开展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目的是要使高校的安全氛围更加浓厚,强化大学生与教师的安全意识;其次,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目标是完善学校安全设施,落实各项安全制度,使安全管理更加精细,为减少校园安全事故打好基础;再次,校园安全文化建设需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相结合,使校园安全文化能够对提高大学生安全素质教育起到积极的作用。
3.2完善校园安全文化建设
⑴完善校园安全物质文化。首先,需保证高校配置符合标准要求的消防安全设施、防雷设施设备,所有活动器材必须无安全隐患,同时校园的饮用水及供水设施必须达标,桌椅门窗以及学生床铺等必须整洁、完好;其次,校园周边的安全环境必须达标,校园四周50m范围内不允许有无证经营的小摊点,200m范围内不允许有歌舞厅、网吧、酒吧、游戏厅等对大学生学习会带来负面影响的场所,也不允许有乱建、乱堆现象以及存放危险物品的场所;再次,需保证高校的建筑完好,无危房危墙存在,无地灾隐患,各种场所的建设不仅要满足师生的学习与教学需求,还需符合卫生与安全要求。
⑵完善校园安全制度文化。完善校园安全制度文化需注意三点:一,完善校园安全应急处理制度,以便在高校发生自然灾害、治安事故、传染病等突发安全问题时能够根据应急方案紧急处理;二,完善高校安全管理制度。凡是与高校安全有关的工作,其中所用安全制度必须完善与明确,以保证各项制度均能落实到位、责任到位,从而为学校的财产安全与师生人身安全提供保障;三,高校还需根据隐患程度建立分门别类的安全隐患台账,根据台账的动态性特点,对学校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跟踪整改与处理。
⑶完善校园安全精神文化。首先,高校应该基于校园安全文化的重要性,将安全法制教育纳入到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内容中,通过课程的渗透加强大学生的公共安全教育,使大学生提高安全意识,树立积极、正确、科学的三观。其次,高校应结合实际发展情况,通过安全隐患警示标志、安全宣传栏、班级安全手册等方式加强校园安全文化阵地建设,培养学生的安全文化意义。再次,高校需针对大学生的适应能力、接受能力开展多元化、针对性的校园安全教育活动,强化大学生的安全防护意识与法制安全意识,进一步提升校园安全精神文化[3]。
⑷完善校园安全行为文化。大学生通过多年的学习,已形成良好的自我思维能力、自我约束能力与创新能力,但仍有很多大学生存在不安全、不合理的行为习惯,这对其后期步入社会工作会带来不良影响。因此,高校还应该完善校园安全行为文化,通过构建科学、有效、合理的校园安全行为文化,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大学生进行安全行为养成训练,引导大学生践行安全行为,规范安全行为。
3.3加强校园安全文化的落实
高校校园安全文化应该分三个步骤加强落实,以保证其能充分地发挥效用,对大学生素质教育带来良好的影响。第一,高校应该结合实际,制定合理、可行、操作性强的建设方案,宣传发动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第二,贯彻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要点,规范安全教育教学行为,增强大学生对安全事故的防范能力,使其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同时通过不断完善与优化,提升校园安全管理的水平;第三,定期总结高校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成效与经验,组织会议进行讨论交流,深入推进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工作。
4.总结
校园安全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我国各高校理应引起重视,充分了解校园安全文化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影响与作用,应用科学、先进、有效的手段加强校园安全文化的建设与落实,进而为促进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水平与全面发展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