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资料筛选的不合理性,会影响课堂本身。适宜的助读资料筛选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能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能使课堂教学达到张弛有度,相得益彰。因此,在课堂中怎样筛选资料、筛选多少资料、何时呈现资料就显得尤为重要。能有意识筛选资料,或是音乐、视频或是文字材料,用以辅助教学,这是许多教师自觉开发利用语文资源的有效策略。
筛选资料现状
课程改革背景下,有学者提出“用教材教”的观点,强调教材的示范功能。由“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观念上的变革,是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具体体现,许多教师大胆延伸,大量引用资料进行助读,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表面上看,课堂教学不再囿于教科书内容,但是,细细体悟,不少语文教师追求的是“形”的转变,而忽略了“质”的转变,他们机械地理解语文学习的延伸助读的思想,为引用资料而引,把助读这一环节当成语文课堂改革中的一个标签,导致语文课堂资源的浪费。
1、追求“形式”。筛选资料要以有助于文本阅读为目的,以有助于联系课情与学情的实际构建教学为宗旨。但有的教师在课堂上过于追求形式,华而不实,忽视学生的个性阅读,或出示大量精美的图片、课件,眼花缭乱;或不管是否需要的名言警句的堆砌;或晦涩难懂的文学评论的展示;更有甚者借助现代媒体把一篇优美的散文或小说变成电影,其课堂实际收效甚微。
2、脱离“文本”。文本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有的教师由于对资料筛选的片面理解,文本解读囫囵吞枣,浅尝辄止,学生未曾领略文本,甘苦未知,就大谈课外,阔论感受,造成学生变“未知”为“无知”,造成了文本教学资源的浪费。
3、忽视“学生”。备课对学生进行学情分析是一项重要的课前准备。往往有些教师不考虑学生的接受心理,所选资料不能针对学生的“困惑点”和“兴奋点”,课堂中就出现不了共鸣,也就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资料筛选策略
阅读教学在对话过程中,衍生精彩的可以是教师自己的生动讲述,可以是中肯的评价,可以是方法的渗透,可以是美丽的感悟。文本之外的助读资料在其中就起到了媒介作用,其含照片、图画、宣传画等的图片资料;含音乐、歌曲、电影电视片段、师生MTV摄像片段等的音像资料;含作者介绍、作品背景资料、体裁体例资料、印证资料、类比资料、补充资料、拓展性资料、激趣资料等的文字资料都在导入新课、感悟理解、探究性阅读、训练巩固等方面起到了不可小视的作用,笔者主要就一线教学进行了肤浅的尝试,并结合其他同行的一些做法,谈谈以下几个方面的体会:
1、研读教材,植根于文本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在教学过程中紧扣语文的本体,遵循语文阅读的本色,资料助读必须从文本出发,以立足文本为基本前提。在阅读理解需要的前提下,尽量做到简单易懂,真正做到增进学生的积累和感悟,帮助学生透彻理解并促进创新。笔者曾听过一堂《雷雨》,授课老师先放电影《夜宴》,放完了就分角色朗读了一番文本,然后就讨论人物形象。但他用于教学的文本和前面放的《夜宴》有什么关系,他完全忘记了。可见,该教师根本就没有仔细地研读文本、设计教学,这里就让人觉得他设计的多媒体助读资料毫无作用了。如果授课教师把电影表现的主题与文本主题进行对比,讨论两种形式所表现的是不一样的,就有了矛盾的分析对象,但是教师什么也没有做。像这种没有吃透教材致使助读资料画蛇添足的现象在一线教坛上不会少,所以,教师阅读一篇作品,必须与其他相关文本互相联系或对照才行,其他文本犹如一层栅栏,能够添加、筛除或过滤信息,吃透教材后设计的课堂才能带来清晰的元素。
2、围绕教学目标、尊重学习主体
教学目标是驾驭课堂的主宰,语文课标要求教学目标做到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与方式三方面的内在统一。教师课前应对教学目标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必将有利于学生对文本的深度解读。作为一个称职的语文老师,关键在于要在学生忽略掉的,以为是不言而喻,甚至是平淡无奇的地方,你却发现精彩。教师在引导学生进入这个精彩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心理,让精彩绽放光彩。
3、巧妙筛选,创造性适用
实执行者为新课程的开发者,拓宽了语文课程的内涵和外延,引导了学生进行探究性、体验性、创造性阅读,使以文本为主的课堂教学充满了鲜活的生机。
(1)助读资料导入新课,引发学习兴趣。导入新课时,链接源自课外但又与课文密切相关的资料,或引发悬念、激发兴趣,或间接让学生进行初步感知,为理解文本奠定基础。教师在教《永遇乐金口北古亭怀古》时,以辛弃疾青年时率五十骑突入金兵五万大营中活捉叛徒的壮举导入,以利于理解词中金戈铁马的战争描写。
(2)链接助读资料,促进感悟理解。文本本身反映的生活距离学生生活世界有年龄限制的阅历差异,学生是缺乏切身体验的;或者文本的语文文字抽象,难以理解其中内涵,此时引进相关背景资料铺路搭桥,学生便可顺利走进文本,走进作者心灵,找到栖息的港湾。
其一:补充资料助读。《邶风静女》这篇小诗主题上几无难点,而作者高超的素描技巧却引人玩味,耐人琢磨。所以,本堂课中笔者就用助读资料引导学生走进普通人细腻的情感世界,感受一种别样的审美情趣。
其二:类比性资料助读。曾听余映潮老师教授《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教师连讲带学生背15分钟就够了。可是余老师在设计时,把这首诗和《假如你欺骗了生活》《假如生活重新开头》设计到一起,形成了诗歌吟诵、自由背读、抒发感受三个乐章,各有侧重,又相互关联,整体推进,共同达成诗歌学习的总目标。
其三:释疑资料助读。贾谊的《过秦论》中有一个句子: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这里的“锄櫌棘矜”是什么意思呢?很多学生只知是农具。上课前,笔者要求学生尽可能地找全农具的名称和图片,并能简单介绍其用途、使用方法。这一补充在本文教学中看是没有,但实际上课时这一安排激发了学生对新知识了解的兴趣,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学生除完成这一知识外,阅读其他内容也相当流利。
其四:突发事件进行筛选补充。
曾听一老师上《纪念刘和珍君》,在分析刘和珍的形象时,很快形成了统一共识,但有一个学生归纳她美丽,老师没有马上否定,而是发动学生找找有关刘和珍的描述,并指定一个同学上网查查是否有她的图片,学生很快找到文章对刘和珍的描写,也找到刘和珍的图片,学生对美丽一说分为两派,在听完学生陈诉后,老师发表一下观点:美丽不应单只外表,内心的美丽才是真正的美丽,刘和珍微笑、爱国、关心学校前途,她是可爱的,她因可爱而美丽。老师面对旁逸斜出的插曲,老师敏锐地抓住时机,使课堂、教师能更贴近学生、贴近文本,从而点亮学生智慧的火花。
(3)教师经典结语作助读结尾,耐人寻味,意境悠远。例如我在教授《孔雀东南飞》时,课堂结束时我以《梁祝》为背景音乐,在舒缓的小提琴乐声中,让学生闭上眼,深情地告诉学生,人世间的爱只有拥有时才是弥足珍贵的,一旦失去,它将成为绝唱,珍惜你用的爱吧!学生往往能跳出爱情的窠臼,把它升华到人世间更广的情感世界去。
在浩如烟海的助读资料中,适宜筛选助读资料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能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能使课堂教学达到张弛有度,相得益彰,意趣盎然的效果。就让我们遵循“筛选资料辅助教学”的原则,把学生引进趣味无穷的语文世界。
作者:张华 来源: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 2014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