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文教资料

当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培养研究

2016-05-15 08:0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当代大学生有很大一部分,当谈及艰苦奋斗,脑海中浮现的,往往都是类似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过草地翻雪山、吃野菜啃树皮的画面,而随着现在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以前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现在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经济上的要求有求必应,这样的孩子,没有了在逆境中生存的经历,根本谈不上什么是艰苦奋斗精神,那么日后离开了父母,踏入社会,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困难应该如何面对?如何思考?如何解决?情况令人堪忧。


  一、问题提出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完善,人们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与此同时,大学生在各方面的欲望与日倶增,淡忘了新中国的来之不易,忽视了发扬艰苦奋斗的必要性,从而导致部分大学生对于艰苦奋斗的理解存在偏差。针对这些现象,本次实贱团队在多地开展采访和调研活动,全面了解当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现状,基于调研结果,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改变大学生的艰苦奋斗思想观念,加强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培养。


  二、研宄理论基础


  当代大学生面对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的新形势,面对世界格局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新形势,艰苦奋斗精神不应该仅仅理解为在物质条件极端落后时为了生活的一种手段,而是应理解为:一)在生活上艰苦朴素,克勤克俭的生活作风;励精图治,自强不息的自强精神;不计得失,乐于奉献的奉献精神;不畏艰难、坚軔不拔的心理素质(二)工作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求实精神;埋头苦干,任劳任怨的实干精神;知难而进,不畏艰难的拼搏精神;(三)学习上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刻苦钻研、奋发向上的学风及严谨求实的校风;与时倶进,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创新精神。


  三、调查结果与讨论


  本次实践活动围绕着“大学生艰苦奋斗”对大学生、大学生家长、在校创业大学生、在校勤工俭学的大学生、大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对革命先辈进行采访,从调查和采访的结果看,约66%的大学生生活比较节俭,且学习比较认真努力,不沉溺于网络游戏;约84.4%的大学生家长认为子女不追求名牌,自觉节俭,能合理分配生活费;约55.6%勤工俭学的学生在外打工是因为家庭比较困难,减轻家里的负担;约60%的学生选择自主创业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锻炼自己,丰富经验;约43%的革命先辈表示大部分大学生还是很有礼貌的,尊老爱幼。由此可见,多数当代大学生基本具备艰苦奋斗精神,能吃苦,有目标,有动力,但少数大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还有待培养。


  (一)问卷调查结果


  1.部分大学生并没有全面地理解艰苦奋斗的内涵。大多数大学生认为艰苦奋斗是一种不惧困难的思想品格。对于艰苦奋斗的时代新含义,约90%的大学生认为艰苦奋斗是一种创新精神,是新时代的标志,可见创新意识已经深入大学生头脑中。同时仅有16%的人认为艰苦奋斗精神是一种奉献精神。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服务意识极度缺乏。为此,我们有必要加强大学生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的培养,鼓励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2.大学生家长重视自己孩子的艰苦奋斗培养。调查中了解到,约99%的家长认为大学生应该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约85%的家长认为自己孩子在艰苦奋斗方面做得不错。当问及是否愿意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山区体验艰苦生活时,90%的家长都回答“如果有机会的话,非常愿意”。当问及“打算从哪些方面培养孩子的艰苦奋斗精神”时,80%的家长打算从小开始,从思想、行动上加强自己孩子的艰苦奋斗精神的培养。


  3.大学教师强调理论与实贱结合。约55%的大学教师认为现在的大学生在学习上认真、刻苦。但是当问及与过去的学生的最大差距时,80%的老师认为现在的学生与过去学生最大的差距在于坚持信念,艰苦奋斗的思想觉悟。约60%的教师认为大多数大学生在生活上能够勤俭节约,不铺张浪费。当问及“什么是最有效的方法改善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时,90%的老师认为参加社会实贱和志愿者活动能够很好地锻炼大学生。


  4.在校创业大学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体验生活的艰辛。在 被问者中,60%的创业大学生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希望在创业的过程中接触社会,丰富经验。85%的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看到了现实的社会一一适者生存。面对创业中的种种困难,100%的学生都表示坚持就是胜利,要勇于面对,不逃避。


  5.在校勤工俭学的大学生艰辛奋斗分担家庭负担。70%的大学生为了减轻家庭负担选择在校勤工俭学。约89%的调查者都考虑过更为艰辛的兼职,愿意同时在校外参与兼职。透过勤工俭学的经历,几乎全部的大学生都表示艰苦奋斗就是不怕吃苦,坚持到底,努力奋斗。并且有80%的大学生认为艰苦奋斗还意味着要学会适度忍耐。


  6.革命先辈对大学生给予真切寄语,愿大学生发扬艰苦奋斗精神。面对过去艰苦,混乱的生活,70%的老人都积极面对,以积极的心态努力着。仅有30%的老人顺应天命,只是苦苦煎熬。问及当代的大学生,60%的老人认为大学生害怕吃苦,娇生惯养。这值得我们深思。同时近50%的老人认为现在的大学生懂礼貌,能够做到尊老爱幼。当问及老人们对当代大学生有什么希望时,几乎所有先辈们都希望大学生们能够不怕吃苦,面对困难要能坚持不放弃;注重知识的学习,学以致用。


  (二)问卷调查和采访结论


  分析问卷调查和采访的结果,我们可以得到四点当代部分大学生艰苦奋斗意识淡薄的原因。


  1.对于艰苦奋斗精神及其长期性缺乏全面、深刻的理解


  部分大学生一提到艰苦奋斗就想到吃树皮,穿补丁衣等情景,从而否定新时期发扬艰苦奋斗的必要性。其实,我们今天讲艰苦奋斗,是要发扬的是一种精神,而不是过去的某一种具体形式。


  2.对大学生思想教育不足


  目前高校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不足,力度不够,且大多流于形式。不少大学生缺乏对国情的了解,对艰苦奋斗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


  3.家庭教育方法不当


  当代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经济上部分家长对孩子有求必应,因而导致部分大学生不懂得理性消费。思想上部分家长过分看重成绩,忽视孩子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心理素质的培养,导致部分大学生面对困难时一筹莫展,垂头丧气。


  4.大学生缺乏实贱锻炼


  大学生大多数是从校门到校门,较少接触社会,他们不了解财富创造过程中用资源换取价值的不易。因此大学生与社会或多或少地脱节,社会经验缺乏。


  四、培养和改善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方法


  培养任何一种精神、意识或者技能最好的方法就是理论联系实贱,培养艰苦奋斗也不例外。只有在丰富理论的基础上,对艰苦奋斗形成个人独特的理解,并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上践行。


  (一)保持忧患意识,加强挫折教育


  当代大学生身上缺乏上世纪初叶时华夏青年所具有的忧患意识和励精图治的决心。古人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居安思危”等就是在宣传这种辩证法。忧患意识是一种责任意识,是一种理性思维。在现在较为安逸的环境下,我们有必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危机感和使命感的教育。


  (二)参观红色基地,重温红色精神


  “抚今追昔添感受,对比之下出真知”通过红色基地的参观,从革命英烈的丰功伟绩中感到强烈的精神震撼,从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中获得深刻的精神启迪。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大学生体会到生动、具体、形象的艰苦奋斗精神。


  (三)身体力行,贱行艰苦奋斗


  实贱出真知,通过自身的实贱活动充分理解艰苦奋斗精神。在体验活动中,实贱队员根据当地天气情况及时调整策划方案,在当地农民的指导下采摘新鲜成熟的蔬菜,前往菜市场卖菜。此次实贱,不但培养了实贱队员们的艰苦奋斗精神,提高了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


  五、活动意义


  艰苦奋斗的精神作为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一种思想境界,无论什么时代,都应该被视为一种精神力量、一种崇高的美德,因此,对艰苦奋斗精神的弘扬与发展刻不容缓。


  (一)政府部门要身体力行,为艰苦奋斗的良好作风得以长存并得以发展做出努力。


  (二)高校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危机感和使命感的教育,通过教育让当代大学生们真正理解现在能不能坚持艰苦奋斗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的荣辱兴衰,关系到个人能否健康成长的大问题。


  (三)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更应该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在实贱中不断加强自身修养,磨练艰苦奋斗的意志,踏踏实实地学习工作。


  只有这样,我们的祖国事业才能更加昌盛发展,我们的明天才能更加幸福美好。


                         仲晓义,洪凌宇,白永前,顾亚南,夏燕

                          (淮阴工学院江苏淮安223003)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