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发展史也是太极拳的传播史。“太极拳的传播基本上是与晚清至民国的社会转型同步的,它大致经历了一条由农村进入城市,由北方而南方,由南方而海外的发展道路。”[1]历史文化名城开封距离陈式太极拳发源地并不遥远,但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陈式太极拳并未传播到开封。即便在杨式太极拳已经在北京等城市得到普遍传播的时候,陈式太极拳在开封传播仍然处在以家族后裔为主体的线性传播状态。到了20世纪70年代,由于政府的提倡和组织,陈式太极拳进入太极拳的传播网络,使太极拳文化在开封市的传播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陈式太极拳在开封传播历史所建构的太极拳传播模式虽然不能复制,但是,对于加深太极拳文化传播内在规律的认识具有积极意义。
1出版发行地:陈氏太极拳在开封传播遭遇尴尬
1933年陈鑫著《陈氏太极拳图说》由河南省开封市开明印刷局出版发行。这本书在开封出版发行经历了一段曲折过程。陈鑫(1849—1929)字品三,前清贡生,河南省温县陈家沟陈氏16世。陈鑫文武兼备,发愤著书立说,首次用文字总结了历代陈氏太极拳的练拳经验[2];然而,陈鑫历经13年所写的30万字言拳谱文稿生前未能出版。在《温县陈品三太极拳谱后叙》一文中,当时河南省社会名流刘焕东写道:看到陈春元出示的陈鑫所著太极拳谱,“余受而读之,喜且惊陈氏太极之学果未绝,且大有发明。”刘焕东认为“此谱亟宜刊行”。为此,奔走于“徐海平津大同,所至,访有力之同好者”,募集出版发行资金。“醵金”六百大洋后,经“两次会议,遂付剞劂”[3]。及至此书出版时作者已经辞世4年有余。
太极拳产生于明末清初,至清末民国初年,已经得到很大发展,并形成多个流派。至陈式太极拳成型,关于太极拳的著述较少。代表性的有陈王廷的《拳经总歌》,王宗岳的《太极拳论》,陈长兴的《太极拳十八要论》《用武要言》等[4]。这些著述从理论上对太极拳总结和阐释虽然都很深刻,但多为缮本,因而传播范围较小。到了民国初期至抗日战争爆发这段时期,各个流派都有论著出版,陈式太极拳的理论专著问世则较晚。难怪刘焕东感叹曰:“南北奔走20余年,所见太极拳书颇多,而独陈沟无闻,窃疑其学或失传欤?”
历史决定了《陈氏太极拳图说》在开封问世。20世纪30年代,开封是河南省省会、中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当时中华书局、开明印书馆等全国著名的图书出版企业在开封都设有分号。再者,不仅原作者、编辑者、参订者同为河南省温县人,而且订补者、校阅者、助刊者陈泮岭(原河南省国术馆馆长)等11人也全部是河南省人,其中既是校阅者又是助刊者的关百益(原河南省博物馆馆长)是开封人。因此,就近选择在开封印刷出版《陈氏太极拳图说》,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应在情理之中。
经过精雕细琢的《陈氏太极拳图说》,以易理说拳理,以拳理论拳法,是一部全面概括、总结和论述太极拳史、理、法的理论著作。从微观而言,也是陈式太极拳套路传播的依据。陈鑫在《陈氏太极拳图说》中就详尽论述了身体每一部位在练拳时应摆放的最佳位置,对每一势用法、练法、理论渊源都进行了详细阐述[5]。《陈氏太极拳图说》为陈式太极拳传播奠定了理论基础。
书写现象的传播(及其程度)对任何既定的文化都意义重大,而口头文化与文字文化无论在重要性上,还是在体系上都有差异[6]。按一般常理,《陈氏太极拳图说》在开封出版发行以后,增大了陈式太极拳在开封的影响力和传播优势;但根据调查,这个时期的河南国术馆、培英武术学社、中州国术研究社等武术机构的资料中,未见有关陈式太极拳在开封传播的记载。现在仅知,河南省武林名宿卢问渠(1890—1978)当时以“实价大洋叁元”购得一本《陈氏太极拳图说》,并以此研读、习练过陈式太极拳。《陈氏太极拳图说》缮本在开封现仅存2本,一本为河南大学图书馆馆藏,另一本为某拳家收藏。
陈式太极拳在开封传播状况所遭遇的尴尬表明,太极拳文化传播不会像一般信息传播那样单纯和直接,而是一个复杂的相互交错、相互作用的互动过程;因为从技术层面上来说,太极拳文化是“一种可以习得的行为”,它的传播必须有操作者(即师传),特别在异地传播中,师传的重要性更为凸显。武式太极拳的创建人武禹襄不仅精于拳术、善于创新,又因其家境殷实并颇具文采,一生中拳论著述甚丰,其族人与后代也多有拳论问世,为太极拳文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武禹襄和杨露禅为同时代人,但就传播广度而言武式远不及杨式太极拳。仅凭一本拳谱而无其他诸如文化的共享性、传播关系、传播媒介、传播方式等条件相配合,无法实现陈式太极拳在开封的广泛传播,其道理显而易见。
2家族后裔:陈式太极拳异地传播初期的主体
人们为适应环境而创造了某种特征的文化,这些文化产生后又不断适应环境的变迁而发展和传播。冷兵器时代结束,催生了太极拳;农业社会的地缘环境和宗法文化传统,决定太极拳必然以宗法、血缘为纽带传承。以陈氏后裔移居开封为契机,陈照丕和陈克弟成为20世纪70年代前在开封传播陈式拳的主体。
陈照丕(1893—1972),陈式太极拳第18代传人,功夫纯厚,拳艺高超。1928年应聘赴北京教拳,1930年又应南京市长魏道明之聘赴南京授艺,兼任“中央国术馆”名誉教授。1938年南京沦陷后返乡,先后在洛阳抗日军队中任武术教官、河南省教育厅和河南省直接税务局国术教练。1940年应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长张含英之聘到西安任该单位武术教官。1945年抗战胜利后随单位东迁至开封,仍然继续教授太极拳,直到1958年退休回归故乡温县[7]。
20世纪70年代以前在开封教授陈式太极拳的第2个人是温县陈氏第18世后裔陈克弟。陈克弟(1905-1984)幼年受教于陈鑫多年,深得陈式太极拳奥秘。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西安授拳,50年代末移居开封,对所在单位职工授拳。1976年春,开封市体委特邀克弟先生在汴京公园建站授拳,第1期报名学员就有180余人。此后经他10年耕耘,受业者逾千,其中多人后来颇有造诣。在此期间,陈氏太极拳著名传人陈伯先、陈伯祥、陈
立清等多次来汴辅导教学[8]。
以陈氏后裔为中心传播陈式太极拳,是农业社会中文化传播方式的延续,反映了太极拳传播方式在社会进步和其他太极拳流派传播方式变革的推动下,由宗族间传播逐步转变为多向度传播的必然趋势。这种情况当时并非首例。《陈氏太极拳图说》参订者、陈氏18世陈金鳌(1900—1971)1928年被河南大学聘请为武术教授,名闻遐迩。后因战乱,辗转各地,曾于汉口、宝鸡等地择徒授业。20世纪60年代初于宝鸡退休,时西安陈氏族人派陈立智专程迎请,恳求公移居西安为诸学人授业解惑。一时学者云集[9]。
按照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陈氏后裔传播陈式拳所持有的文化资本是具体化文化资本。这种具体化文化资本不能作为物品进行买卖、交换、馈赠,由于它的生物局限性,还会随着个体存在的衰落而衰落、消失而消失。不仅如此,这种具体化文化资本在传播中还会受到个体政治地位和经济实力限制,使传播效果大为降低。陈克弟在政府体育行政架构内授拳,借助体制的力量,“具体化文化资本”变成“体制化文化资本”。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体制性的权力强迫他人接受“社会公认性”的权力[10]。至此,陈式太极拳在开封的传播方式,也相应由陈氏后裔线性传播方式,进入社会组织辐射型传播阶段。
3组织传播:传播方式走向成熟的标志
10年动乱后期至改革开放初期,政府组织传播成为普及、推广陈式太极拳的重要支撑。到了20世纪70年代,开封龙亭公园、禹王台公园和工人文化宫等公园和广场已经有多个习练太极拳群体。为了推动太极拳运动的发展,1974年开封市体委和武术协会开始组织举办太极拳训练班。政府(体委)向各单位发通知,并通过太极拳比赛或表演赛,进行督促检查。从开封市体委《关于举办第6期太极拳(剑)训练班的通知(汴体群字第八号)》中,可以看出政府推动太极拳活动的努力。该通知实录如下。
各单位:
为了更好地贯彻毛主席革命体育路线,推动我市太极拳(剑)活动的广泛开展,兹决定举办我市第6期太极拳(剑)训练班。时间:9月15日—11月15日,每日早上5:30—7:00。内容:简化太极拳、88式太极拳、太极剑。地点:汴京公园、龙亭公园、禹王台公园、包府坑桥旁、相国寺剧场门口、纱厂、化肥厂、空分厂。
希各单位接通知后,对广大群众特别是年老体弱和患有慢性病的同志进行宣传动员(利用广播、露布)。财贸战线还应向基层支部或门市部传达动员,采用就近训练点,积极组织职工参加,并于九月十日以前持介绍信到我委群体科报名。各有条件的单位,还可自办太极拳(剑)训练班,并与我委群体科取得联系,以便发放有关材料。
开封市革命委员会体育运动委员会(印章)
一九七五年八月三十日
抄报:市委宣传部、省体委
抄送:市建委、市工会、妇联、团市委、广播站、文化馆、各场地
从1974年开始至1982年的8年中,开封市共举办太极拳训练班22期。由于陈克弟的影响力和体协中有识之士的推荐,陈式太极拳从1976年第8期被纳入推广和普及范畴,见表1。
表 1开封市体协第1至22期太极拳训练班情况一览(1974—1982)
期次日期场地数项目(拳式)总人数备注
1197405—197406224式190
2197406—197407324式450
3197408—197409924式700
4197503—197504188式90
5197504—197505624式916
6197509—197511924式、88式1 420
7197603—197604224式186
8197604—197605724式、88式、陈式1 137
9197610—197611624式、88式、陈式491
10197703全月288式149培训基层辅导员
11197704—197705924式、陈式、88式868
12197709—197710524式、陈式363
13197804—197805124式40培训基层辅导员
14197809—197810524式、陈式、88式431
15197904—197905424式、陈式、88式394
16197910—197911524式、陈式、48式383
17198004—198005524式、陈式、48式523
18198009—198010524式、陈式、48式338
19198104—198105524式、陈式、48式287
20198109—1981010524式、陈式、48式302
21198204—198204624式、陈式、48式181
22198205—198206424式、陈式、32式剑125
从根本上说,文化的传播是一种权力的行为[11]。陈克弟在政府体育行政架构内授拳,借助体制的力量,“具体化文化资本”变成“体制化文化资本”。至此,陈式太极拳在开封的传播方式,也相应由陈氏后裔线性传播方式,进入社会组织辐射型传播阶段,成为陈式太极拳在开封传播走向成熟的标志。
1)政府(体委)组织推广太极拳活动,明显提高了传播的力度,各单位不同程度开展太极拳运动,其中空分设备厂等9个单位还受到市体委表扬。元件二厂领导干部带头参加,全厂职工有80%以上学了简化太极拳(摘自开封市武协一位负责人的记录),这些大规模的“形式化”的职工体育活动“热潮”,在当时也对职工群众体育起到了一种超乎寻常的刺激作用[12]。组织传播能够在传播中为社会大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形成太极拳传播的“规模化”,使之成为社会大众共享的精神文化财富。
2)陈式太极拳进入普及范畴,陈氏后裔在传播中淡出。对大众体育来说,“普及”是指继续扩大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者的人数比例[13]。开封市体委通知中说的“推动我市太极拳(剑)活动的广泛开展”就是普及,教授24式简化太极拳是普及太极拳时期最基本显著的特征。在8年共22期训练班中,除第4期和第10期专门教授88式拳以外,其余20期都教授24式简化太极拳。陈式太极拳从1976年第8期开始与其他拳种并行教授,进入群众体育体制的普及范围。在训练班初
期,由陈克弟执教,曾经跟随陈克弟学过的拳师进行辅导;及至后期,则变为其他拳师执教,陈克弟辅导; 1982年以后,教授陈式拳完全由非陈氏后裔担纲,其他一些陈氏后裔“多次来汴辅导教学”。从根本上说,陈式太极拳的广泛传播,不能仅依靠陈氏后裔,而要依靠进入社会文化传播的大系统和子系统,从而建立起稳定和畅通的传播渠道。
3)组织支持是实现教学方法标准化、规范化的重要环节。现代文化传播方式表现在教学方法上是标准化、规范化。在陈式太极拳教学过程中,时任开封市武协副主席兼汴京公园太极拳辅导站站长石磊,接受开封市体委编写教材委托,在陈克弟的指导下,1979年完成《陈式太极拳(小架)图解》作为教材发给学员,并在此基础上,编著《陈鑫拳法综述》出版发行。在拳架整理方面,他以陈鑫遗著中的拳架为蓝本,用现代语言逐势分析其中理法,增绘过渡动作图像,制成图文并茂的拳架图解。这一整理,大大增强了文本的可读性,提高了插图的可模仿性,有助于读者按图索骥学会拳架,藉文明理领会技法精要[14]。
4民间组织:太极拳传播的根基
太极拳辅导站虽然存在于体育行政体制架构内,但它属于民间组织。民间组织在传播太极拳活动中表现出它特有的功能。太极拳能否持续有效地传播,必须依赖民间组织。在开封市,汴京公园太极拳辅导站在传播陈式太极拳的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现根据搜集到的资料整理出20世纪2个时间段(1974—1982年和1992—1998年)汴京公园辅导站开设陈式太极拳训练班的记录,见表2。
在1982—2006年期间,这个太极拳辅导站举办了多少期陈式太极拳培训班,现已无详细完整资料可查。现仅存有所收取的学费帐册,其中1997—2006年包括陈式在内的各式太极拳办班学费收入共计3万7 029元。如果以每人每期收费10元计,在1982—2006年的20余年中,至少有3 000余人(次)在该站接受了各式太极拳培训。
表 2开封汴京公园太极拳辅导站举办陈式太极拳培训班概况
(一)1974—1982年(免费培训)
序号表2所标期次日期教练员学员人数参练人数备注
18197604—197605陈克弟、石磊、陈天雷、何金凤、骆登亚、韩德甫180
29197610—197611陈克弟、石、陈、何、骆79100
311197704—197705何、陈、李秀贞96初学班
411197704—197705陈克弟、韩、李国恩88巩固班
512197709—197710陈克弟、韩42
614197809—197810陈克弟、何、韩40
715197904—197905陈克弟、王38
816197910—197911陈克弟、石、韩34
917198004—198005陈克弟、陈30
1018198009—198010陈克弟、石、韩2225
1119198104—198105陈克弟、王27
1220198109—198110陈克弟、王24
1321198204—198204石、何、马晋豫1028
1422198205—198206石、马35
(二)1992—1998年(收取培训费,每人每期10元)
序号日期科目教练报名人数参练人数
1199204陈式56式拳虎鹏飞、石磊1730
2199206陈式64式拳石磊3440
3199209陈式54式剑石磊2525
4199310陈式56式拳石磊、李景林、王桂荣4560
5199410陈式64式拳石磊125125
6199503陈式56式拳李景林、朱爱华5570
7199508陈式太极剑石磊、王桂荣3960
8199606陈式56式拳李景林、赵凤兰、王喜聪5065
9199611陈式64式拳石磊、王、李、赵、朱124140
10199703陈式56式拳李景林、边文芳4860
11199706陈式64式拳王桂荣(到25中学授拳)20
12199707陈式56式拳王桂荣、李景林3650
13199711陈式64式拳石磊、赵、朱、王7290
14199803陈式56式拳李景林、孙彬等2440
15199806陈式56式拳李景林、石猛、孙、张等5685
16199812陈式64式拳李景林4273
民间组织处于传播太极拳的主体地位,在改革开放后逐步壮大。星罗棋布于全国各地的太极拳习练点和辅导站,不仅是当代中国太极拳传播的主力军,也是当代中国城镇广场公园中一道靓丽的风景。当个体的心理、行为成为文化载体时,或者说成为一定社会和社会群体的文化意识和共同规范时,它才能在社会互动中构成文化现象[15]。开封市太极拳辅导站所建构的太极拳传播和习练模式,或谓之“公园太极拳习练群体文化现象”,在全国各大中城市的公园内和广场上并不少见。
5结束语
陈式太极拳在开封的传播历史是一种特定文化在地理空间和社会空间中的表现与展开的过程。太极拳文化一旦被创造出来,就具有相对稳定性和持久性,具有内在的驱动力,推动自身在一代又一代新的文化主体身上传承[16]。陈式太极拳在开封的传播历史,还说明任何一种有生命力的文化都拥有一种张力和惯性,能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以不同的方式和手段向着尚处于低位的地域拓展。上世纪前期,当其他各种武术形式在开封传播而独有陈式太极拳尚缺失时,陈式太极拳就会“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于是有了图书的刊印和陈氏族人的传播,有了政府组织传播,后又有民间组织的兴起。这个传播过程反映了文化对于环境适应能力和保持生态平衡的能力。一花独放不是春。陈式太极拳在开封传播的起步较晚,它与其他既有拳式并行存在和传播,使太极拳文化的普及程度大大提高。就个体而言,有许多学习陈式太极拳的人,都曾学过或练过别的拳式,也有不少在学了陈式拳以后又学其他拳式的习练者。从文化生态学视角观察,不同风格的拳式并存和传播,只会使太极拳文化生态更加丰富多彩、生机勃勃。人们通过对不同的太极拳拳式的习练,体验和领悟太极拳所具有的共性,体验和领悟太极拳所蕴涵的文化精髓,享受太极拳运动带来的身体健康和精神愉悦。
传统太极拳并不是所有的功能都适应这个社会发展需求。今天,维持其持久发展的主要动力就是传统太极拳的文化
价值与健身功能[17]。太极拳已经成为我国中老年人健身养生的主要形式之一。即使在美国有些城市的公园里,成群的人伴着柔缓的音乐打太极拳已经是常见的风景。一些保险公司出钱聘请太极拳教师到老年公寓教他们的客户习练太极拳,以节约保费开支。一位患帕金森症美国朋友说,他每周2次去社区老年活动中心学习太极拳,这是医生对他的建议。借陈式太极拳在开封传播的历史,展望太极拳文化在世界传播的前景,或可为我们提供些许启迪。
参考文献:
[1]李吉远,郭志禹.太极拳传播现象的文化解读[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27(3):186189.
[2]王壮弘.陈氏太极拳图说[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4.
[3]刘焕东.陈氏太极拳图说[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432.
[4]姜娟.太极拳健身文化价值探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21(3):4244.
[5]周庆杰.清代和民国时期太极拳论著概述及其评价[J].体育文化导刊,2002(2):8588.
[6]霍尔,尼兹.文化:社会学的视野[M].周晓虹,徐彬,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87.
[7]陈正雷.一代宗师风范千古[J].少林与太极,1992, 49(4):20.
[8]石磊.陈鑫拳法综述[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11: 3.
[9]陈东山.陈氏太极拳小架发展与传承[M].宝鸡:吴阳印刷有限公司,2008:47.
[10]薛晓源,曹荣湘.文化资本、文化产品与文化制度:布迪厄之后的文化资本理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1):4349.
[11]朱大可.文化批评:文化哲学的理论与实践[M].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01: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