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体育教育论文

从“人的全面发展”到“完整的人”

2015-07-07 08:3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原文作者:高强、韩飞、季浏

摘要:从介绍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早期马克思主义体育观的形成出发,阐述了在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马克思的需要理论、教育观和劳动观相结合所形成的3种具有差异性的马克思主义体育观,继而通过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解读,挖掘其中“完整的人”的理念,并结合教育学和国外体育社会学马克思主义流派对“完整的人”思想的发展和应用,提出应对马克思主义体育观进行反思,从而在本体论、认识论和发展观的层面上形成“完整的人”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体育观。
  关 键 词:体育哲学;人的全面发展;完整的人;马克思主义体育观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3)01-0014-06
  马克思、恩格斯及后期的思想家、革命家所形成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直是我国建设与发展的意识形态指导,也影响和决定了我国体育发展的方针大计[1]。而马克思体育观的形成及发展进程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我国体育理论发展。同时,对马克思体育观的完善,也体现了我国体育理论工作者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逐渐深化。在这一理论发展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我国马克思主义体育观的理论基础构建,本研究将探讨这一问题。
  1 从“人的全面发展”出发的马克思主义体育观的构建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重要但却较为扑朔迷离的理论。重要的是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实践发展的历史产物,引发了唯物主义人学观念的变革”[2],同时也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各种人才培养的理论与行为指南”[3];而它的扑朔迷离是由于在马克思的所有作品中,没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现成定义,所以一直以来对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有着两种不同的理解,其一是在广义层面上的理解,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实现人的最后解放,人的一切方面的充分发展;其二是在狭义层面上,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智力和体力充分发展[4]。WWw.133229.CoM在这两种基本理解的导向下,我国体育理论界对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有自己的运用,形成了不同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体育观。
  1.1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相结合而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体育观
  马克思认为:“人直接是自然存在物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5]167,同时马克思也承认“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具备“他所生活的那个社会的一定性质”[5]16,9[6]404,即一种作为人类群体的存在物,所以“人的生命力除了满足身体的需要之外,还必须满足道德的、精神的和社会的需要”[1],所以说从社会结构上说,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所实现的就是保证每个人的合理需求都得到满足,并与共产主义目标与个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相联系。
  在这一将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与需求理论相结合的倾向中,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完整的,乃至是社会性的,这就契合了广义层面上将“人的全面发展”理解为人的最后解放这一思路。由此而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体育观的基本出发点为“社会主义体育是以运动为手段来不断满足人们的生存、享受和发展的广泛需要的,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全社会的发展,为了个人的才能和个性的全面发展,是为了培育具有高度文明的人,具有广泛需要的人”,并衍生出需要理论背景下的体育本质说,即首先承认“体育是满足人类个体及社会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一种实践活动”,而其中“体育的基本手段是运动”,这种运动不仅仅包括了竞技运动,还包括了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精神、知识、意志和情感,最后,将体育的价值认作是“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统一”[1]。
  1.2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相结合而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体育观
  对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狭义理解——即人在智力和体力上充分发展在马克思体育观的形成上具有两条岔路,其中一条便是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相结合。马克思把“劳动力或者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动的体力和智力的综合”[3]。所以人的体力与智力是人的劳动力的基本构成。同时马克思劳动理论又认为,在宽泛意义上,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是“既能从事体力劳动,又能从事脑力劳动,既能从事直接物质生产,又能从事文化、科学工作,他具有广泛志趣和才能,能够根据社会需要和自己爱好,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3]。
  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相结合为出发点的马克思主义体育观,主要借用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中对罗伯特·欧文的赞誉之语:“从工厂制度中萌发出了未来教育的幼芽,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早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7]406,以及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理论——毛泽东对体育的要求“使接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劳动者”[3]。从而将体育定位为个人提高劳动能力的多种途径中的一种方式。[论文网]
  在劳动观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而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体育观重视了劳动在体育运动中的核心意义,在“体育劳动”的基础上重新诠释体育运动和体育工作者。首先,持此观点的学者认为体育劳动是“体育专业人才所进行的社会性的体育工作”,以“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紧密结合为其突出特征”,所以既具备了社会性,也具备了个体的体力与智力;其次参与体育运动的人群,包括体育教练、教师、运动员等,一方面是实现了体力的发展,智力的提高,同时也实现了体育精神的传递,所以说是德、智、体3方面在社会层面上的整合;最后,他们认为参与体育劳动,是“人类认识自身改造自身,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重要途径和手段”[3]。
  1.3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教育观相结合而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体育观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是由“马克思、恩格斯首创并为后世的经典作家坚持、运用和发展的教育思想”[8]。这其中3个方面的内容受到重视,首先是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相结合,认为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而“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教育的实现目标,其中德、智、体、美被提及;第二是教育需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就是所谓的“教劳结合”,这成为“实施全面发展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原则和基本内容”;第三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中国领导人与革命家在发展马克思经典理论的基础上所提出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思想[8]。可见“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教育观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是马克思主义教育观得以贯彻的一个实践轴线。

 从马克思主义教育观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视角出发的马克思主义体育观,一方面再次强调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提到的体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方面,而另一方面也强调马克思在多种场合所强调的“智育同体力劳动,

同体育和综合技术教育结合”[9]11的观点,但同时马克思在《临时中央委员会就若干问题给代表的指示》给体育非常狭义的定义——“体育,即以与体育学校和军事训练所传授的那种东西。”[9]328
  借助马克思对体育的直接论述,就形成了具有教育观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体育观。在这种马克思主义体育观的影响下,有学者认为“体育是发展身体完整的教育过程”,同时持此观点的学者还会区别体育运动和竞技运动,认为“体育运动只要求运用各种运动形式锻炼身体,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而竞技运动则要求各种运动形式的技术水平越高越好,直至冲击世界纪录”。在这一背景下,这种马克思主义体育观往往会将人的身体和人区别开,坚持认为“体育的主体是自觉性、能动性、创造性相统一的对‘自身的自然’的改造者”;体育的客体是被主体作用改造与完善的客观存在的人的身体”,从而还引入了体育手段——各种运动形式,作为体育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中介[10]。
  上述3种马克思主义体育观是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马克思需要理论、劳动观和教育观相结合而形成的思想结晶,也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体育运动领域应用和发展的积极尝试。在此基础上,有学者结合当前现代化理论的发展,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发展成“人的全面现代化”,并结合体育运动中个体、集体在不同层面上的发展形成人学基础上的“人文体育观”。人的观念深入其中,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所蕴含的扬弃性得以发展[11-12]。
  2 “完整的人”与马克思主义体育观的重释
  “人的全面发展”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马克思主义体育观在很大程度上是侧重于发展,人只是处于一个定语的层面。一方面这与马克思及其后继学者身处工业化蓬勃发展的历史背景有一定的关联,同时也与马克思本人的著作在不同时期被挖掘的程度不同有关。当代体育已不再拘泥于竞技体育的范围,多样化的运动参与形式已融入了个人的生活方式。所以不仅是追求人的发展,而更是一种追求对人的深层次理解和多层次特质的满足成为当代体育的一个要求,与之相应的体育观也应当处于发展和重构的过程之中。
  随着对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的解读,和在不同理论背景下的挖掘,既给原有的马克思主义体育观以挑战,但也同时给发展适合新时代、中国发展现阶段的马克思主义体育观以可能性。其中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研究,教育观层面上对全面发展观念的反思,及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对体育现象的分析和研究扮演了重要角色。这些都为构建“完整的人”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体育观提供了思想资源。
  2.1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完整的人”
  虽然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马克思一部中期的作品,但是由于经常被认为是马克思的一部“未成熟的作品”,同时由于翻译的原因,使《手稿》中所体现的对“完整的人”的思想未被广大学者认识和重视[13]。
  《手稿》中“对黑格尔辩证法和一般哲学的批判”一章中提出“完整的人”的思想起点,其中最为关键的是马克思在这一章节中对人的种种论述。在《手稿》中,马克思肯定了黑格尔辩证法的伟大之处——“把人的自我创造看作一个过程,把对象化看作非对象化,看作外化和这种外化的扬弃;因而他抓住了劳动的本质,把对象性的人、真正的因而是现实的人,理解为他自己的劳动的结果。人同作为类的存在物的自身发生现实的、能动的关系,或者说人使自身作为现实的类的存在物、亦即作为属人的存在物实际表现出来,即人实际上把自己的类的力量全部发挥出来(这仍然只有通过人类的功能劳动,只有作为历史的结果,才是可能),并把这些力量当作对象来对待,而这首先仍然只有通过异化这种形式才是可能的。”[14]116从中马克思肯定了黑格尔辩证法的两个要点:第一,人是同时作为现实的存在和类的存在,这里可以理解成个体的现实存在和集体的历史存在;第二,劳动异化是实现人作为个体和作为类存在的必要条件。
  由此马克思作出“自然主义”意义上的发展。首先他认为“人直接是自然存在物”,“一方面赋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是作为禀赋和能力、作为情欲在他身上存在的;另一方面,作为自然的、有形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人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也就是说他的情欲对象是作为不依赖于他的对象而在他之外存在着的”[14]120,可见“人只有凭借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才能表现自己的生命。”[14]121再者,马克思又认为“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他还是属人的自然存在物,也就是说,是为自己本身而存在的存在物,因而是类的存在物。他必须既在自己的存在中也在自己的知识中确证并表现自己是类的存在物”,基于此马克思强调了历史的重要性,历史是人的“自己的生产过程”,是“人的真正的自然史”[14]122。
  在诠释马克思《手稿》的基础上,可以构建“完整的人”的概念,既是自然的,又是属人的,即社会的,同时这一构建的过程同时是“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也就是说,为了人并且通过人对人的本质和人的生命、对象性的人和人的作品的感性的占有,不应当仅仅被理解为直接的、片面的享受,不应当被理解为所有、拥有。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本质”[13]。从中可以发现,马克思对人的构建既反对如同先前马克思主义体育观中以“拥有”、“占有”的形式掌握体力、智力的能力,也反对在需要层面上的一种直接的享受。马克思希望形成的人的概念,是一个“完整的人”的概念,既包含着人自我扬弃的过程性,即历史性,又包含着人的本质的全面占有,其中包含着体力、智力等这些对象性的能力,也包含着人的生命、理智等等。
  在探究马克思在《手稿》中对人的界定的基础之上,返观以往学者在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两重理解——人的最后解放和体力、智力的全面发展基础上所构建的马克思主义体育观,不难发现他们更多的是关注“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描述中作为主词的“全面发展”所牵涉的各种功能,或者各种需要,而“人”是作为描述性和限定性的定语所出现,淡化了人的主体地位,强化了人的对象性能力,忽视人的“情欲”客观存在和“情欲”的作用。

 2.2 教育学层面上对马克思“完整的人”的复兴及其对重释马克思体育观所形成的意义
  1)教育学中“完整的人”的批判作用体现。
  对《手稿》的解读,既在一定程度上解析原有的马克思主义体育观的理论来源及其局限,同时也为适应新时期和新理论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体育观开出了“完整的人”这一理论前提。但要将其发展成为具体的马克思主义体育观的理论基础,实践意义上的应用仍然是必不可少的。在教育学层面上,首先对《手稿》中凸显的“完整的人”的观念进行了具体化的应用。
  根据孙迎光[13]的分析,马克思《手稿》中“完整的人”的界说为教育学发展带来了以下的作用。首先是“有助于正确地理解全面与片面”,其中最为关键的作用是批判原有的的“全面发展教育理论将全面与片面理解为量和广度上的”,而强调一种“质”上的飞跃;其次是“有助于抵御消

费主义价值观的消极影响”,其中所批判的是人的“碎片化”,将人的价值集中在片面的符号价值和消费享受上。
  2)对重释马克思主义体育观形成的意义。
  (1)对强调人的工具价值的批判。教育学层面对片面的“全面发展教育”理论的批判,究其实质是对强调人的工具价值的批判。在原有马克思主义体育观中,尤其是强调人的体力和智力发展这一体系,人的工具价值被高扬,甚至掩盖了人的本质价值,继而形成了对国家体育发展过分的量和广度上的追求。所以从教育学层面上形成的这一批判,构成对原有马克思主义体育观视野下强调人的工具价值这一维度深刻反思。
  (2)对消费与享受的正解。教育学层面上对消费主义的理解,一方面反思其价值层面的消极意义,但同时也提醒学者需要正视人的消费、享受,甚或说是马克思所说的“情欲”对社会的作用和意义。在原有的马克思主义体育观下,人的需要往往被限制为一种“积极的”需要,利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忽视人的某些基本“情欲”在人的对象化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所以说,教育学理论中对“完整的人”的利用,也在很大程度上让马克思主义体育观从形而上的价值体系回归到完整地理解人的需要层面之上。
  (3)体育教育理论中身体价值的形成。马克思主义“完整的人”观念中凸显人的“情欲”作用,很大程度上是强化了人身体的“具身性”,也可以视为身体观的一种先声。在教育层面上,身体业已进入了研究者的视野,闫旭蕾[15]将教育学与身体社会学研究相结合,引入了与身体相关的现象学和社会学争论,将其深入了教育学内部,反思了当前教育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最后反思了在“理性”、“知性”、“德性”基础上的忽视身体的教育形式,而试图构建“回归身体”的教育形式,而这种教育形式就在很大程度上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完整的人”意义上的对“情欲”在教育上的正视。在身体研究的大背景下,体育运动中的身体性也被挖掘,以“社会的身体”[16]这一途径与现象学、社会学和教育学的身体研究遥相呼应。在上述教育学和体育研究中将身体显现,一方面使在“完整的人”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体育观更能对当代的教育学、体育学研究有着积极回应和指引作用,另一方面也使新的马克思主义体育观对体育教育分析有着不同于以往以工具价值主导体育教育模式的思维理路。
  2.3 国外体育社会学马克思主义流派的工作
  在西方体育社会学,尤其是欧洲大陆体育社会学领域,马克思主义一直引领其中的批判主义流派,在欧洲大陆尤其是德法的马克思主义体育社会学学者的论断中,沿袭马克思在社会结构层面上的作用,认为“体育完全依附于物质条件,充斥商品化和异化色彩,是资产阶级用以恢复劳动者体能的一种手段”,继而这一有关体育的论述在列宁、斯大林处发展成为保持“群众健康、军事训练、妇女解放、政治教育的一种手段”[17]30-31。所以早期的马克思主义体育社会学学者专注于对体育的政治作用以及霸权主义的批判。
  北美的体育社会学在马克思主义体育社会学的发展中,亦有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文化视角下的发展,其中包含了对“合法化、意识形态文化、异化、虚假意识、团结、大众化、特殊结构”的概念的研究,尤其关注体育在整合不同阶级的矛盾冲突时形成的作用[18]。
  从国外体育社会学马克思主义流派研究中,发现对马克思主义体育观构建的两个启示:第一是社会维度的凸显,在体育社会学学者的视野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多被应用到分析、批判体育与社会这两者关系之上,也就是说更多讨论了体育与“属人”的社会之间的关系,更为确切地说就是体育运动中“完整的人”在社会维度上的展示;第二是社会公平维度的揭示,由于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多数是以社会批判的视角去针砭体育运动对阶级矛盾和摩擦的虚化,由此体现社会公平、公正的意义所在,在“完整的人”的“属人”视角看,这点就更深层次地揭示了在属人的社会、属人的体育运动中,存在着对立和矛盾,也存在着相互协作的机遇和可能,这就为在体育运动中实现社会公正,以体育运动促进社会公正提供了理论支持。
  3 构建“完整的人”意义上马克思主义体育观
  通过描述“人的全面发展”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体育观的构建过程和解读“完整的人”的观点,不难发现“完整的人”是马克思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归纳,是对人和社会发展更为深刻的认识和表达。
  这里需要指出的马克思主义体育观与具体的体育理论有着一定的联系和差异,虽然同样都是来自于理论思考和实践分析,但是体育观有着更为宽泛的指导范围,有如世界观的认定,一定的本体设定和考量,认识论探讨是其必须,但对国家意识的形态的契合,对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同样也有着方针性、大局性的指导。而具体体育理论是秉承着“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精神,在具体的理论背景和实践问题的指引下,发展出的一套知识解释体系。从具体的体育理论中可以凸显出特定体育观的作用,特定的体育观也能发展出一套应用于实践与理论的体育理论框架体系。
  3.1 以人为核心的本体论与认识论基础
  1)马克思主义体育观的“完整的人”本体论。

“完整的人”在构建新的马克思主义体育观中居于核心地位,也积极体现了马克思的“人学”观念。体育成为认识、发展、传衍、实现“完整的人”的身体活动手段,在其中包含了马克思主义体育观中的本体预设:首先是“完整的人”包括自然的人和属人的、社会的人的种种特性和能力,体育是人认识自身和认识他人作为“完整的人”的各种手段和中介之一,这就能理解为何体育运动中不仅仅含有生理、物理的知识,同时也浸染着不同社会和时代的气息;再者“完整的人”成为体育的边界所在,随着人的能力被逐渐拓展、展示方式逐渐丰富,体育的边界也随着拓展,但是正如在教育学中对马克思“完整的人”的认识——“完整的人”并非流俗的“全面的人”,是一种对自身本质的把握,所以人的不同能力也会在相应的情况下有着抑扬过程,所以体育的边界同时也会随着这一改变发生变迁,这就能解释为何在体育史中,有些运动参与方式历久弥新,大量的新兴运动形式发生发展,有些运动参与方式湮没在历史之中。
  2)马克思主义体育观的“完整的人”认识论。
  认识论是对知识何以可能和实现的研究,马克思在《手稿》中将知识定义为:“知识是意识的唯一的活动……知识是意识唯一的、对象性的关系”,可见马克思将知识定位于一种活动、一种关系,所以,知识来源于一种意识的认识,但同时知识是处于一种扬弃的过程之中。同时马克思也承认人的生命力、自然力作为“情欲”也在个体身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需要承认意识也在人参与体育运动中发挥着作用,对体育知识的产生发生着不可分离的关系,其目的是为了实现“完整的人”。在这种论调下,便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体育观的认识论基础:首先体育运动是一项人以身体活动方式实现“完整的人”目的的认识活动,人在其中发挥着个体的能力,满足着人自然的和属人的需要;再者,关于体育的知识是一种身体的认识、一种过程性的知识,为控制人的身体能力的发挥,控制和发展着人的自然力、生命力,甚或说是情欲,继而为实现“完整的人”而形成的一种知识。
&nbs

p;  在这一认识论基础下可以清晰的发现,狭义劳动等生产性身体活动与作为体育的身体活动有着认识论上的差异,狭义劳动等生产性身体活动其认识目的是为了实现生产力的提高和完善,是一种人的能力的对象性表现。而体育活动的目的在于“完整的人”,在个体与群体、身体与精神层面的实现,是直接对人的自然力和生命力的控制和发展,与狭义劳动等生产性活动并非在一个认识论预设之中。与此同时,这一马克思主义体育观的认识论同时给了体育知识一个合理的定位,一方面是认识、培养、控制人的自然力、生命力的知识,这可以是运动生化、力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一方面是以过程性的而非固化的方式传递身体的知识,即肯定体育运动中常见的动作模仿、口口相传、师承关系等是作为体育知识传递的形式。
  3.2 社会维度与公平维度的发展观
  由于马克思主义体育观肯定“完整的人”,那么人的“属人”的,即社会的性质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加之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社会学强烈的社会批判性质,和国外体育社会学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应用,使在这一背景下构建的新马克思主义体育观必须是关注社会的,将完整的人的实现落实于社会维度之中,并随之派生出社会公平维度的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体育观的社会维度来源于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社会批判性,着眼于“完整的人”的社会实现,强调体育首先是为社会服务,但更为重要的是为社会中的人服务。其中就凸显了社会公平维度,这其中揉合了马克思扬弃的观念,即体育为社会中的人服务,但是同时也需要在各个方面实现发展,但是这种发展必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意义上扬弃的发展。扬弃的发展是“否定之否定的”的过程,趋于更为高级和发展的阶段,换言之,在社会维度下旨于实现和造就“完整的人”的马克思主义体育观,追求属人的社会更好地满足人的需要,更好地发挥人的能力,所必须的就是实现一种社会公平机制,使个体的需要和能力能得以和谐实现。
  马克思主义思想是常读常新的,对它的理解和诠释一方面可以工于对社会、对思想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发展出指导社会实践的指导性理念。通过对“人的全面发展”基础上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体育观到“完整的人”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体育观这一嬗变过程的剖析,可以透视出以下3个方面:第一,马克思主义实践性理论——体育观是发展的,而非一成不变的学说体系,不同的理论应用、不同的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解读、不同现实背景下的应用都会促进这一学说体系的发展;第二,马克思主义体育观的发展能反哺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解读和挖掘,有助于提升体育这一社会机制的思想地位,有助于拓展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第三,“完整的人”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体育观,其中凸显的以人为本核心思想,追求社会公平的理念,更有利于促进当前中国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晓风.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一步提高对体育的认识[j]. 体育科学,1984,5(2):22-25.
  [2] 李大兴. 论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根本变革[j]. 哲学研究,2006,17(6):33-36.
  [3] 王润平. 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与体育劳动特点之论析[j]. 内蒙古师大学报,1991,4(2):35-39.
  [4] 赵卫. 对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涵义的重新理解[j]. 哲学研究,1990(4):18-25.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7] 苏联教育科学院. 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上)[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8] 刘黎明,吕旭峰. 重唤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28(3):13-24.
  [9] 苏联教育科学院. 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下][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10] 董众鸣. 马克思的体育观[j]. 理论探索,1997(2):56-57.
  [11] 杨文轩,冯霞. 体育与人的现代化[j]. 体育学刊,2003,10(1):1-6.
  [12] 冯霞. 人学视野中的人文体育观研究[d]. 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4.
  [13] 孙迎光. 马克思“完整的人”的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启示[j]. 南京社会科学,2011(5):102-105.
  [14] 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5] 闫旭蕾. 教育中的“肉”与“灵”——身体社会学研究[m].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6] 熊欢,张爱红. 身体、社会与体育——西方学者视野下的体育[j]. 体育科学,2011,31(6):105-112.
  [17] giulianotti richard. sport:a critical sociology [m]. cambriage:polity,2005.
  [18] young t r. the sociology of sport: structural marxist and cultural marxist approaches[j].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1986,29(1):32-38.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