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者探讨当今中学学校体育在教学过程中对中学生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具有两面性:正向性和负向性。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和对调查问卷的分析思考,笔者对当今学校体育对中学生德育影响过程存在的相关问题、及如何解决现存问题进行尝试性探讨。
关键词:中学生 学校体育 德育 影响
一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以江苏省江阴市第一中学和第十中学初高中在读学生共340人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340份,收回有效问卷331份,回收率97.4%。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理论(数据统计)分析法、专家访谈法等。
二 调查结果及分析
调查分析结果如下:
从调查数据中显示初中生认为体育与德育关系密切为36.5%,而高中生有52.9%认为体育与德育关系密切;数据显示比率增长符合年级增长规律;但其所占比率无论是初中还是高中都低于当今社会对体育及德育的重审视和再定位。初中生有37%认为体育与德育关系不密切或无任何关系;高中生也有15.8%认为体育与德育关系不密切或无任何关系。这样的负向性数据比率发人深省,应该得到重视。调查同时显示:初中低年级(注:低年级指初一和高一)23.9%;高年级34.8%;高中低年级67.8%;高年级45.6%。增长趋势同样符合年级增长规律,其中高中低年级增长幅度异常,这与学校对体育与德育的重视程度有很大关系。不同学校对体育与德育重视程度有差异,总体上来说:相当部分学校对体育与德育的重视程度普遍较低。同样,显示有14.3%的初中生认为体育与德育无任何关系,较客观的反映当今我国教育组织对体育与德育的具体实施现状关怀力度不够。
显示初中35.5%、高中38.9%认为所在学校重视体育与德育;表4统计数据显示初中生有74.4%、高中生有69.2%认为学校应该重视体育与德育;其中初中有2.4%,高中有1.6%认为学校不应该重视体育与德育。两表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学校现实对体育与德育的重视程度要远低于学生对体育与德育的需求与期望。这是学校及所有体育与德育教育工作者必须正视和亟待解决的;各级学校体育教师在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德育素材在增强学生体质时不失时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显示初中生44.0%认为影响大或较大;另外有56.0%的学生认为较小或无任何影响。高中有61.1%的学生认为大或较大,有38.9%的学生认为较小或无任何影响。这个问题同样要很好的解决;解决了这个问题,体育、德育、智育的真正的全面发展才能有坚实的基础。
三 合理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各级教育管理部门管理者要重视[1]
智育和体育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学校教育中,一定要把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身体教育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逐渐纠正和防止单方面重视文化知识传授而轻视体育德育的状况。在各级领导机构要成立主要领导参与的工作领导小组,强化对体育德育的组织领导,从而真正的把体育和德育工作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来抓。
(二)体育教师注重体育教学过程中德育因素渗透,不断改进教学中德育工作方法渠道[2]
中学体育教学是中学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之一,体育学科本身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比拟的特点,他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同时,更是实施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场所[8]。广大工作在一线的体育教师应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学科自身的特点,结合实际情况,积极主动的、有目的的、同时高效不失时机的进行德育渗透。
1 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德育因素渗透特性
(1)体育活动方式的直观性 体育教学中,由于体育这门学科本身所具有的特点,需要学生亲身参与练习活动,并要在活动中处理好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学生在体育活动和交往中可以充分体现自身的情感思想,从而通过具体的体育活动方式来影响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思想品质会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其德育素材渗透工作与空洞的口头说教相比,有着不可比拟的效果。
(2)不同体育项目的特殊性[9] 体育的范畴广泛,内容丰富且形式多样。不同的体育项目,其所蕴藏的德育因素也各不相同。
2 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德育因素渗透方法
(1)榜样示范法 这是一种通过优秀集体或个人的模范行为影响学生,使其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10]。在前文已经提到过这种方法。本文主要指体育教师的榜样示范。
(2)现实道德情景感染法 这是指教育者制造一种环境和氛围,使学生置身其中并受到感染,从而达到教育目的的方法。要求教师应努力创造良好道德的情景氛围,如组织观看国家队比赛、合理分组进行教学比赛等,学生在良好的现实道德情境中受到感染,从而激发其正确的道德认识,明确正确的道德方向。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受到良好的道德舆论情景的熏陶。
(3)语言提示讨论法 就是体育教师直接或间接运用语言对学生的行为做出积极的正向性评价,使学生分清对错,使其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扬长避短,不断进步的方法。语言提示法应注意语言中肯,提示适时,以表扬鼓励为主。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对体育竞赛中的犯规现象进行分组或全班讨论;比如对篮球比赛中的恶意犯规进行集体讨论,从而使学生明白恶意犯规的危害,明白公平公正对比赛的重要意义。
(4)课堂纪律约束法 通过规则和制度来规范约束学生的行为,从而培养学生良好品质和行为习惯的方法。利用体育课堂常规、比赛规则、纪律制度来规范约束学生的活动行为,培养其组织纪律性,养成遵纪守法的活动行为,培养其组织纪律性。
3 抓住中学体育所蕴含的德育素材,不断优化校园德育工作主渠道[3]
(1)不断改进课堂教学,强化德育教学。
(2)充分发挥群体体育运动和竞赛的作用,不断拓宽德育因素渗透的力度和广度。
(3)体育教师努力探索教材内涵的德育素材,不断优化场地设计和器材布置
(4)不断丰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情感生活[4]。
(5)学校和体育教师努力创造利于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校园环境
(三) 现如今对中学体育教师提出的新要求[5]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的支柱,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教育水平的高低。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目标要想顺利实施,必须提高教师素质。就我国来说
,在当前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全球大环境下,要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合格的社会主义人才;要培养具有高素质的新型人才,关键在于教师[6]。
体育学科在新形势下对广大体育教师提出了新要求:1)新时期体育教师应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2)专业业务能力突出,积极进取,学而不厌;3)以身作则,言传身教;4)教书育人同时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5)工作中团结互助,做友爱的表率。
以上五点建议值得广大体育教师借鉴。因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受到学生的监督并被学生模仿,会在学生身上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并会影响到学生的一生。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不仅要重视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培养,同时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对学生的品德教育。
四 结束语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是:“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化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中学学校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德、智、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相互配合、互相促进。构成了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和强健体魄的具有现代化特征的一代新人的完整内容,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合格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响应党的号召,更好的完成学校体育任务,各级体育领导和工作者应充分发挥所在岗位的积极作用。为培养具有高尚品德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出一份力尽一份心。
参考文献:
[1]周西宽.体育基本理论教程[M].2005
[2]钟启泉、黄志诚.西方德育原理[M].1997(5)
[3]丁海荣.论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首要地位[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1(1).
[4]李建军.体育教育中的德育渗透[J].第十八期文教资料.2005.
[5]蒋中秋.体育教育中德育工作的优化途径[J].2005(4).
[6]荣小丁.浅谈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和素养[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9).
[7]李志,彭业仁.大学生体育教育中人格培养与思想品德教育的关系[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3).
[8]申继亮.师德心语[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9]于可红、潘绍伟.学校体育学[M].2004(6)
[10]高等教育出版.社学校体育学[M].1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