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体育教育论文

浅析激励法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2015-09-01 08:4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激励法是大学体育教学中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将激励方法科学合理地运用到大学体育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对于提高大学体育教学的效果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激励法;大学体育;体育教学

  现代社会越来越重视身体健康与体育锻炼,而体育活动便是锻炼身体,促进身体与心理健康的一个有效方法。因此,在大学体育教学活动中,重视对学生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培养,注重对学生社会交往与人际适应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笔者认为可以在大学体育教学中采取激励方法进行教学。
  一.大学体育教学中实施激励法的重要性
  (一)激励教学法的概念
  激励教学法,通俗而言,就是指通过各种外面世界的诱因,给学生以适度的正作用力进行刺激,从而满足学生们正常的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激发其学习动机,使得学生可以教学的要求不自觉地转化为自己的行为的一个过程。
  总之,教与学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心理过程与行为系统,这个系统既包括它认知系统,又包含了情感系统,还有行为系统。只有将认知、情感及行为统一协调起来,才能够更好地完成教育学的过程。认知系统与行为系统本身无所谓积极与否,而情感系统则由积极与消极之分。因此,教学过程中的激励是指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系统的培养与维持。激励教学法,一直以来都是把情感系统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主要方向和主要内容之一。激励教学法,是通过采取外部的激励行为刺激学生的心理需求、情感需求以及行为动机从而来唤起学生的内在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出强烈的学习欲求与动机,驱动学生的学习行为,促进其主动、积极、全面地发展。
  (二)大学体育实施激励教学法的重要意义
  在体育教学中实施激励法,是指教师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注重用言语对学生进行鼓励和勉励,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配合,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真正提高学生们的体育水平与素质。相反,若没有这种练好的激励与互动,学生很容易对体育学习产生厌恶、烦躁的情绪,导致学生无法全身心投入到各种体育锻炼活动中,对体育教学十分不利。
  首先,在大学体育的教学过程中,采取激励法可是使枯燥的课堂氛围变得生动有趣,可以使体育教学的目标变得更加明确、有层次、有阶段性,也有助于学生体育水平的真正提高。其次,在采取激励教学法,大学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会经常使用激励性的语言与学生进行对话与交流,让学生感到信任,感到教师对其的殷切期望;对于学生的任何进步与成功都予以及时的肯定与鼓励,对于学生练习中的失败进行正确指导。最后,在大学体育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良好表现及时给以肯定性的鼓励与评价,师生之间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合作关系,营造出激励性的教学氛围。
  总之,将激励法运用到大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激发其对体育的真正兴趣与热爱,从而养成良好的体育学习习惯,真正提高自身体育素质。无论是对于学生本身的发展,还是对于学校的体育教学发展,甚至对于提高国家的全民体育素质,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意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大学体育教学中激励法的具体实施
  激励法是体育教学中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般而言,激励教学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分为五个步骤:第一是通过激励激发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兴趣;第二是培养了兴趣之后,再通过激励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第三,通过激励推动学生的学习行为;第四是通过鼓励行为,驱使学生取得体育锻炼的成功;第五,便是通过激励学生取得的成绩,而让学生形成自我肯定、自我激励的意识。具体而言,体育激励教学又可以分为言语激励法、情感激励法、目标激励法以及竞赛激励法等等。
  (一)言语激励法
  所谓言语激励法,就是指教师通过语言鼓励、表扬的方式,来激励学生的学习表现。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具有鼓励、肯定、表扬、期望意义的语言,通过正面的手段来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唤起学生的兴趣、好奇心、好胜心、白尊心以及自信心。因为,教师的鼓励会使学生感到无比的信任和十足的支持,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优点、进步和自身的潜力,从而增强学生们的自信心,并获得成功的动力。
  在大学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有其注意给各个层次及各个体育水平阶段的学生都提供实践与成功的机会,以实现学生们“自我表现”和“自我超越”的心理与愿望。比如,在带领学生们进行身体素质训练时,教师提出“看谁跨跳最远”之类的鼓励性语言来激发学生的锻炼热情,培养优秀的竞争力。此外,还可以多挑选运动能力较好的同学作示范,如此以来既满足了对优秀学生自我展示的愿望和表现心理,又起到了激励其他学生学习的作用。
  (二)情感激励法
  情感培养是当代大学教育中的重点内容,它关系到学生的心理素质及情商的发展。而在大学体育教学中,根据大学体育教学的情感体验特点,培养并激发学生的情感十分重要。大学生在体育课中往往充满了热情和激情,情感体验较强,具有鲜名、强烈、复杂且多样的情感与激情。因此,教师可以采取情感激励的方法,使学生在体育课中达到适度紧张的状态,激起学生积极深刻,鲜明强烈的情感体验。
  在体育教学活动过程中,身体的运动能力发生变化时,学生们的情感体验也会发生着明显且复杂的变化。相反,情感体验与感受又会促使身体机能的变化。如积极向上的情感,会促进人体机体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激励的方法进行体育教学,对学生的情感体验的进行调节,促使行动机能的调节,从而培养出学生善于支配和控制情感,承受更大负荷的体育运动。教师通过重视学生的情绪,激励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体育课中体验到快乐、幸福、愉悦、自豪的积极情感,这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十分有益。
  (三)目标激励法
  目标激励法,是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实施目标激励法需要注意这几个问题:第一,目标分为整体目标与个体目标,整体目标是全班同学的体育水平和能力需要达到的方向,个体目标则是针对不同的体育水平的学生制定不同的目标;第二是目标的设置要合理,难度要适宜;第三,便是教学目标的内容必须要具体、明确且可行。满足了这几个条件,目标激励法才能够发 挥出最大的效力来。
  比如,在大学体育课中练习学生的跳远能力时,便可以采取“目标激励法”进行教学。众所周知,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跳远都是一味地追求远距离,这样,会使得成绩较差的学生产生自卑心理;也无缘参与到跳远比赛活动之中。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体育学习和比赛之中,教师可以根据各自的跳远水平,制定新的目标,进行鼓励式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学生以往最好的跳远成绩,为学生制定新的目标;并通过学生已有的成绩,确定每名学生的起跳点;接着,便让每名学生从各自的起跳点跳向目标进行训练。如此,学生便可以在目标的激励下不断练习、不断提高,达到教学的目的。
  (四)竞赛激励法
  竞赛激励法是大学体育教学中,教师经常采用的激励教学方法之一。在日常的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们可以通过各种跳远比赛、跑步比赛、球类比赛、接力赛、达标测验等竞赛方式开展体育教学,让学生们在充满着激烈竞争的氛围中,不断拼搏,不断进取,从而提高自身的体育水平。
  教师运用竞赛激励法时,首先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暂时的胜负,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开朗的个性特征与心理素质,既学生能享受成功的喜悦,更能经得起失败的考验,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其次,要对学生进行纪律教育,让学生知道任何的比赛都是有一定的规则与条件的,任何不遵守纪律的参赛者都将受到惩罚,从而增强学生的纪律观念。最后,还要让学生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比赛中,与同伴之间的相互配合十分重要,个人应该服从集体,一切从大局出发。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大学体育教学过程中,采取激励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学习习惯、运动习惯,树立起良好的合作意识与合作精神,从而增强自信心与勇气,建立起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总之,将激励法合理运用到大学体育教学中,对于释放学生的不良情绪,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技术水平及心理健康水平都十分有益。

参考文献:
[1]革超.张群力.激励法在大学体育中的运用探讨[J].昆明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
[2]孟伶泉.浅谈在体育教学中采用激励型教学方法的几点认识[J].赤峰学院学报,2011年第10期.
[3]路长胜.肖百平.于作军.念动训练法与心理暗示法相结合在体育院系排球普修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02).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