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读、多写”几乎成了语文学习的不二法门的今天,师生读与写的现状如何呢?孙绍振教授指出,中学语文教学的作品解读“在方法上,习惯于从表面到表面的滑行,在作品与现实的统一中团团转,缺乏揭示矛盾进入分析层次的自觉,这在根本上背离了‘分析’的初衷”当数量的学生成了“思想的抄写匠、事例的搬运工”,其作文结构固化,思路僵化,思维紊乱,思想贫乏,生拉硬扯、材料堆砌的现象较为普遍。
读与写的现状如此,原因何在?叶圣陶先生说:“命题作文,不仅练笔,实为训练脑筋,使其就某一事物详悉思之。思之既明,取舍自定,条理自见。……由作文练习启其精思之途,逐渐养成良习,则其效不仅在于能作文而已也。”[2]思维训练应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多读、多写”之外,还应“多思”,以训练人的思想,明晰人的思路,培养人的思维品质。
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应从何入手?“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王安石的这句话给出了答案,思想的收获常常来自探究、思考的深入与广泛。应用于阅读与写作教学,则须通过训练以锻炼明晰的思路,拓展思维的广度,开掘思想的深度。
一、训练以培养思路的明晰度
叶圣陶先生认为,学习写作不单是在空白的稿纸上涂上一些字句,重要的还在乎学习思想。思想依傍语言。思想是脑子里在说话,如果写出来,就是文字。朦胧的思想是零零碎碎不成片段的语言,清明的思想是有条有理、组织完密的语言[3]。有了语言的依傍,思想还得循着一定的路子表达,这就是思路。
清明的思想从何处来,明晰的思路如何形成?两个字:训练。“思路一要开阔活跃,二要细致严密。入手处一在观察,二在思考。……读好的文章,用心理解它的层次结构,也是锻炼思路的很有效的办法。”张志公先生的这段论述道出了思路的本性以及思路训练的要领。
思路的训练应包括一系列的程序。一是“顺”,像水沿着初开掘的水渠走一遍;二是“问”,问为什么这样就“顺畅”那样就“不怎么顺畅”;三是“想”,读完掩卷遐思,如果是我,会循着怎样的思路。一篇文章,思想从什么地方出发,怎样一步一步往前走,最后达到终点,都要踏踏实实摸清楚,这就是注意思路的开展。踏踏实实摸下来,发现思想走这条路步步落实,没有跳过一两段路,没有在中途走到歪路上去,最后达到的终点正好是这条路的终点,这就是顺畅的文章。顺,问,想,都是自觉注意思路的展开。读一篇文章,要琢磨思路怎样展开;写一篇文章,要设想思路如何安排。如此反复,能说出个所以然,便有了读写能力的逐步长进,便是训练。
不同的文本有不同的要素。不同的要素,形成不同的思路。抓住相关要素,有助于理清思路。
(1)阅读叙事性文章,要注意时间、空间与人物事件的对应关系,在时空转换中理清思路。
鲁迅的《药》讲以人血馒头为药治痨病的故事,先写买药,在刑场;其次写吃药,在家里;再次写谈药,在茶馆;最后写坟场祭奠,则是吃药的结果。时空转换中,将华小栓一家作为叙事主体讲述故事这一条明线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如果我们从药——人血馒头的来历着手,又会理出另一条思路来:革命者夏瑜被杀,刑场;鲜血被做成药治病,华老栓家;交代牺牲原因,茶馆;牺牲的影响,坟场。华、夏两家丧子的悲剧,小说《药》的明暗两线,理清了,并想明白为什么这样安排,对我们了解梗概、分析形象、把握主旨,提高鉴赏小说的能力,会有很大的帮助。
(2)阅读论述类的文章,要注意观点和依据,要在事实和道理融通的过程中辨明思路。
阐述一个问题、一种观点、一种见解,常常按照这样的顺序展开:①疑难的境地;②指定疑难之点究竟在什么地方;③假定种种解决疑难的方法;④把每种假定所涵的结果一一想出来,看哪一个假定能够解决这个困难;⑤证实这种解决使人信服,或证明这种解决的谬误,使人不信服。以苏洵的《六国论》为例,开篇即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点;然后以史实为据,分别就“赂秦”与“未尝赂秦”两类国家从正面加以论证;又以假设进一步申说,如果不赂秦则六国不至于灭亡,从反面加以论证;从而得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的论断;最后借古论今,讽谏北宋统治者切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3)阅读写景、抒情类的文章,要抓住景的特征、情的变化、感受的深化等几个要素,梳理思路。
周涛的散文《秋光里的黄金树》由秋天的表情,写到落叶及孩子和老人对落叶的态度;接着写树的成熟完美和作者对树的赞美;然后写树木被人类摧残的命运及作者的忧虑、谴责;最后作者呼吁,从而揭示出“对树充满敬意”的主旨。一条线是景——秋光里的黄金树的落叶、成熟完美、被摧残的命运,一条线是情——抒情主体“我”赞美、忧虑、呼吁的情感转换。想想两条线的交织,想想本文思路的展开,会对主旨及其表达技法有更精准的把握,写作也将获得有益的启示。
“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叶圣陶语)精心阅读,可以抓住这个“真”;精心写作,能够表达出这个“真”。“真”,就是清明的思想,就是文章的主旨。长期坚持实在而有效的读写训练,就会形成明晰的思路。
二、训练以拓展思维的广度
“千古文章意为本”,“文以意为先,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王夫之语)审题立意训练是拓展思维广度的重要途径。
以命题作文“设计”为例,在理解了“设计”的意义之后,我不仅提供了《设计,让世界看见芬兰》《“软首尔”,巧设计》等材料来拓宽学生的视野,还引导学生从三个角度切
入,深刻理解“设计”,以拓展思维的广度。从设计范围看,大到国家民族的发展规划,小到个人的理想愿景,或许会想到建筑设计、装潢设计、教学设计等,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设计的功效看,它会让世界更和谐,让方向更明确,让人生更精彩,让生活更幸福;从设计的主体看,主动设计的人生往往精彩,被设计的人生更多无奈。
写作时,有学生将主动设计自我的华盛顿和巴金小说《家》中“被设计”的主人公觉新对比着写,得出“人生因被他人设计而可悲,因自己设计而精彩,可悲或是精彩的人生由自己选择”的结论。有学生“品四大名著看人生设计”,读《红楼梦》,由宝玉、黛玉、宝钗的命运体悟“自己的人生应该由自己设计”,摆脱封建束缚,追求真爱,追求个性自由;读《三国演义》,由“两朝开济老臣心”的诸葛亮体悟“设计要因人而异”,如果把自己的设计思想强加于他人,即使殚精竭虑、鞠躬尽瘁也只落得“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读《西游记》,由唐僧师徒取经领悟“设计自我、成就自我”的常人与“设计别人、成就别人”的佛祖的区别,认识到敢于尝试、不断挑战可以赢得人生的精彩;读《水浒传》,由宋江救民于水火还是忠于朝廷的选择,明白不一味盲从、打破常规的设计才可能有事业的成功与辉煌。一次习作,仅从读书一个层面就可以迸发出这么多思想的火花,足见审题立意对拓展学生思维广度的重要性。
写作和阅读中,注重训练以拓展思维的广度。视野开阔了,思路打开了,思维活跃了,则写作、阅读都会进入不一样的境界。
三、训练以开掘思想的深度
在读写训练中,如何选择恰当的策略和途径,开掘思想的深度?细读文本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选择。所谓细读,一般是指在对文本认真阅读分析的过程中,细致体察作品的象征世界,寻找作品情感或思维展开的理路,质疑既定的评论,还特别在意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缝隙与矛盾[4]。它不仅有利于打开思路,还可以深化对作品的了解,进而获得深刻透辟的认识。
叶延滨的散文《灯火的温情》从走乡间夜路一段难以忘怀的感触——“荒野无灯”的经历写起,逐步深入到对人生的孤绝境界的表现和思考。作者最后说:
人难免不失意,失意时不失人格,不失风骨,不失高洁,才可独居寒冷的江峡中,成为高天银雪世界的唯一自持者。假如你在蓑笠翁的位置,会如何呢?我曾问自己。我说,我不如他,我不会怕冷,却会怕这荒野没有一盏唤我归去的灯……
在作者看来,“我不会怕冷”,是认为人生路上的孤绝环境并不可怕;“怕这荒野没有一盏唤我归去的灯”,则是指在人生旅途中感受不到真情和温暖,没有自我救赎的灵魂才可怕。这正表达了作者对人间真情和温暖的渴望与向往,对人生信念和人格尊严的呼唤与坚守。作者说人在孤绝的环境中,往往容易采取酗酒、乞助和寻求怜悯等方式来解脱自己。如果在阅读中读者能问问自己怎样看待这种人生态度,假若处在这样的环境中又会如何,就不仅是思想深度的训练,更是人生境界的提升。
质疑,是阅读中体现思维方法和价值观的层面。学生在阅读文本过程中有不解之疑,即不懂的问题;不明之疑,即似懂非懂、不甚明了的问题;不满之疑,即提出批判的问题。善于质疑,学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让阅读进入更高更深的境界,同样是开掘思想深度的重要抓手。
上《药》一课,有位教师引导学生把焦点集中到一个问题上——为什么大家都说夏瑜疯了?然后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讨论:谁说他疯了?为什么花白胡子、驼背五少爷、二十多岁的年轻人都说他疯了?到底是谁疯了?背后隐藏着什么社会问题?……学生处于积极有效的思考状态中,展开的讨论具有相当的深度,思想的训练也有了相当的深度[5]。
自由阅读、个性化阅读中在关键处设问,启发思考,使明了含义、认清实质,也是训练思想深度的有效途径。《红楼梦》第11回“宁府排家宴”,可是贾母没有来,小说作了如下交代:
贾珍和尤氏亲自给客人递了茶,然后笑着说:老太太原是老祖宗,我父亲又是侄儿,这样日子,原不敢请她老人家。但是这个时候,天气正凉爽,满园的菊花又盛开,请老祖宗过来散散闷,看着众儿女热闹热闹,是这个意思,谁知老祖宗又不肯赏脸。
读到这一段时,如果停下来问问贾珍想表达什么,进而能考虑到下面几层意思:(1)为什么要请贾母来;(2)为什么贾母没有来,想小心翼翼地问问;(3)是不是觉得我们失礼了,所以不赏脸。几句话里面的礼数和心思,非用心琢磨不出。阅读中,想得愈是深刻周全,思想的深度训练愈是到位。
培养学生的整体认识,激发学生的思辨性,给学生的思想以活力,是作文教学的出发点。培养思辨品质,训练学生的思想,也相应成为作文教学的着力点。试看2011年上海春季高考所给的作文材料:
两个人在山里看到一片材质优良的树林,于是各自买了一棵树苗带回家。一人把树苗植在瓦盆中,用铁丝左缠右绕,改变其生长形态,树长得虬枝旁逸,成为盆景中的精品。一人把树苗栽在庭院里,浇水施肥,任其自由生长,树长得参天蔽日,成为建筑的栋梁。
我们可以作如下解读:一是概括内容,两人对树苗采用不同的栽培方式获得了不同的结果。二是联想和想象,你会由树苗的培植想到哪些现象、人和事。三是多角度分析——从种树人看,一位是改造天性培养出盆景中的精品,另一位顺应自然使树成为建筑的栋梁;从树自身看,突破环境局限、发挥环境优势、自身积极努力一定是成为精品、成为栋梁的重要条件;从反面看,改造天性一定出精品吗?顺应天性一定成参天栋梁吗?审读材料的过程,就是训练思想深度的过程。
“表达真情实感,培植科学理性精神”[6],是高中阶段写作教学的重要目标。只有“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从关注读和写的“技术层面”进入到关注读与写的“思维质量”层面,才可能更精准地切入语文教学的核心机制,切实增强学生的思维品质,有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
[1]陈日亮.如是我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
[2]叶至善.叶圣陶答教师的100封信[M].上海:开明出版社,1989:16.
[3]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448.
[4]温儒敏.温儒敏论语文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45.
[5]袁湛江.“三点式”阅读教学策略[J].中学语文教学,2006(01).
[6]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6.
(作者单位:江苏省板浦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