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数学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2023-12-11 23:5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由于它在改善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等方面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我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一、制定合作学习的制度


  1.分组。按照均衡的原则,依据学生的学习,生活上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分组,每六个人分成一小组,取长补短。打破以往传统的桌凳摆放模式,把桌凳摆成回字形,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排列组合,优生带弱生。


  2.制定合作制度。采取小组合作后,我们采用积分形式,学生答对或答错会得到想要的加分和扣分,每节课评出3个优胜小组,每天评出两个优胜小组,每周评出一个优胜小组。学生变之前的单独思考为共同讨论解决问题,变独享成果为乐于分享,帮助其他同学解决问题,共同探索问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规范合作学习的教学过程


  首先,课前:分好合作学习小组。要事先充分考虑每个小组成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沟通能力,甚至于性别、平时的关系等。要制订成员分工,主要有组长、资料员、报告员、记录员等,并确定轮换顺序,在开始的时候应安排学习、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操作。在分好合作学习小组的前提下,还要细化教学设计。备课阶段要细心思考,明确小组合作教学的目的、教学组织、教学评价、教学中的意外等,要考虑好每个数学教学过程以及每个环节的所用时间,上一堂小组合作学习课,教师在课前至少要花数倍的时间进行预习和备课,只有准备得充分,才能把这种新的课程上好,上透。其次,课中: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教学情况进行适度的调控。在低年级中,由于新式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主动性要求较高。因此,对低年级的学生开始采用这种新方法时,教师要有耐心,慢慢地培养学生的主动性,但是不能因为难度大而放弃。正是因为以前的教学方法缺陷才导致了他们的主动性较差,在课的开始部分中和在一个新课开始时多采用这种方法,而将小组学习和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一定的比例的组合,并根据不同的阶段进行适度的比例的变化。在具体运用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积极性的不同,要特别关注积极性差的学生并对他们有明确的扶持步骤。最后,课后:要及时在课中和课后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而评价的根据不仅仅在于课堂中的表现,更在于课后对学生的跟踪和反馈,教师可以通过課堂观察、课后交谈、作业等多种方式来了解所进行的小组合作教学方式的优点和缺点,并进行深刻的反思,在教学内容、组织、评价整个体系上进行优化,从而做到对下一次学习的良好的指导和促进,最终形成好的学习合作效果。


  三、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


  (一)实验、操作时的合作学习。在实际的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有时候学生个人是无法靠自己的智慧和行动独立完成,这就需要融合小组成员的聪明才智,分工合作,共同完成。


  (二)独立思考出现困难时的合作学习。在新授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提出一些质疑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探索的欲望,然而大多数学生对知识的本质认识不清,表现为迷惑,就无法获取新知识。甚至经过反复的思考、实践,自身也不能独立解决,如果此时采用合作学习,可以形成较浓厚的研究氛围,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三)意见不一需要争论时的合作学习。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基础、经历等的不同,对问题的看法也迥异,经常会出现意见不统一的时候,这时教师不要急于下定论,而应该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充分的讨论,让意见不一的双方发表自己的见解,允许与对方争辩,在辩论中明晰正误。


  (四)解答拓展延伸题时的合作学习。有效拓展,提高趣味性的同时,达到知识的延伸,激发学生深入探索的热情,也体现了数学学习的实用性。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能及时反馈信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给每位学生都留有一定的思维发展空间,学生在整节课当中,始终处于积极兴奋的状态,课堂气氛思维活跃,活而不乱。与传统教学法相比,合作学习更加注重学生的活动。通过小组活动,使优生、差生之间的关系“息息相关,沉浮与共”,都得到相应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都参与其中,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合作中竞争,在合作中体验成功,在合作中获得发展。


  作者:李雪梅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