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倡导和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提倡建构性教育教学观,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语文课堂,教师与学生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然而,基于教育的总目标是促进一切个体的发展及素质教育的内涵。结合新课改理念和语文课程标准的语文素养的解读以及实际的语文课堂就会发现,在语文教学的实践层面远远未能实践这些符合教育本体价值追求的新课程理念,许多原本很理想的理念仅仅流于形式。当下的中学语文教学低效以其特有的方式呈现,如师生俱疲,课堂缺乏活力,课堂对话肤浅,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较差,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缺失,课堂教学目标架空等。显而易见,语文课程层面的东西并未能顺利转化为语文教学层面的成果。
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低效问题的产生可从以下几方面归因:
第一,教学目标模糊,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容易产生教学目标狭隘化、泛化和随意化。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具有工具性,同时又具有人文性,因此,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二者密不可分。可是,如今面对升学压力和分数成败论的影响,许多教师和学生不得不舍人文而重工具,通过对语文课本中的优秀文本的阅读、欣赏甚至逐词逐句的分析来提高应试能力,过多地注重对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于是教学目标中更多地强调对字词句或中心思想、主要内容地掌握与理解,逐渐偏向于工具化、机械化、标准化,导致审美趣味、人文精神的坠失。截然相反地是,另外一些教学工作者曲解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把工具性与传统语文教学相联系,把人文性和新课程理念挂钩。因为害怕被指思想迂腐守旧而丢弃语文的工具性,过分夸大语文的人文性。教学目标也扩大化,变成了以文本为据点,不断扩散的教学。
部分老师拿到课本后,没有对教学目标进行深入思考和仔细构建,将教学目标定得过于笼统化、抽象化和扩大化,使得教学成效含糊不可估测,有时还把它不断向与语文接近的学科靠拢,使得原本简单纯粹的教学目标与天文地理、社会风俗等挂钩,随后的语文课也就变成了一堂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横贯中国五千年的真正的大文化课。
第二,教学方法守旧。现今的语文教学方法存在对文本解读生硬、师生缺乏对话、师生沟通互动无效等问题。语文教材本身是对一些优秀文本的收集,这些优秀文本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以及学生的整体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它只是起一个引导的作用,所以语文教学并不能靠机械、生硬的文本分析。根据单元提示来归纳单元中所有文本的主题思想的现象依然存在,如果该单元的主题是热爱生活,那么看到文中有对花草树木、虫鱼鸟兽的描写,就认为体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这种生搬硬套归纳出的所谓策略僵化了学生的思维,也使文本失去了它原本的个性而显得千篇一律。另外,逐句分析、划分段落和归纳段落大意也是常见的文本分析手段。对文章字斟句酌,分析字词的用法和好处,真可谓是仔细推敲,须不知有时候连作者自己也不一定能回答得上来,更觉滑稽的是在诗歌赏析时,老师会要求学生划分段落并归纳段落大意。诗歌本身就是一个整体,把它条分缕析,解剖得血肉模糊,又何来美感可言呢?需知,语文教学中文本解读少不了,但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同样重要。
在新课标中,老师“满堂灌”“满堂问”的教学方式遭到否定。教学过程本来就是一个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过程,它需要老师的讲解和分析,也需要学生的积极思考,只有二者互动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否则“学而不思则罔”。日常教学中,“满堂灌”“满堂问”的形式还大量存在,老师该讲的重点难点讲了,属于学生该讲的也己经被老师代替了,于是出现了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而学生在台下昏昏欲睡状况。另外,在新课标的推动下,一些老师对新课标的理解出现偏差,为改变“满堂灌”的传统,而滋生了放任的课堂。教师在课堂中把话语权交给学生,学生在课堂中担任主角,而老师则退居幕后。比如,让学生在课堂中分组讨论,学生各行己见,一番热闹非凡的讨论过后,再单独表达或派代表表达各自的观点,期间老师无法给予点评,只有在最后做一些简单的总结,这样老师的主导地位丧失,合作学习也只是表面形式,而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第三,教学内容失调。语文教材追求的是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协同互补。教材通过一些具有深厚人文内涵的优秀文本对学生实施人文教育,并希望以此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出现过度依赖文本和偏离文本的现象。教材中汇集了许多从古至今的优秀作品,显然具有可读性,然而也有一些非我们想象得那么完美的作品。对学生而言,适合他们发展的教学内容才是可取的,这就需要老师对教材进行加工,使学生能最大程度地通过教材而学得知识,而不能一味地依赖教材,摸着石头过河。教材文本具有丰富的内涵,但毕竟只是个例,为教材而教,一切以教材为中心,这只能了解其皮毛,而无法得到深化。超越文本是新课程理念之一。有的老师为了超越文本而置文本于不顾,离题万里,寻求多元解读,最大限度地开发课外教育资源,这不仅使得学生无法对教材文本中的语言有一个整体的感悟、吸收和内化过程,对文本的价值取向也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认识。
第四,教师自身欠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起始于辛劳,收结于平淡”是老师的人生写照。“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职责所在。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是教学成功的有利保障。一个专业的语文老师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道德等。足够的语文素养、深厚的文史知识、跨学科能力、系统完善的语文教学理论、良好的职业道德、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在身、心两方面保持良好的形象才能被称之为专业。不可否认,目前,未达标的语文教师或多或少地存在。他们大多没有接受过专业系统的学习和训练,仅仅能称其为教书匠,而不能称之为研究者。专业知识方面,他们不精通语文知识,不能对所任教的学科有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了解,无法做到“精”,也没有达到博览群书的要求,更不可能在精的前提下达到“博”的境界。专业技能方面,他们不具备从事教育工作的能力和技能,教学方面没有自己的认识,对教学无法进行反思和
研讨,只能依靠简单的生搬硬套。道德方面,教书在他们眼里并不带有任何的感情色彩,只是他们谋生的工具,对所任教的学科谈不上热爱,对学生亦是如此。
因此,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促使低效向高效转变,首先必须从提高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着手。语文课程实施的关键是语文教学,语文教学的关键又在于语文教师。语文教师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体,也是语文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目标的预设和达成,教学内容的生成与呈现,教学流程的展开,都必须依赖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综合体现。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加快专业化成长,实现学者型教师的突破。
语文教师专业化素养除了传统的教师必备基本功外,还应该包括以下:其一,过硬的专业知识,能做学生学习的楷模。善于因材施教启发学生。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教育教学观念,随时保持学习的姿态,具有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思想。其二,融通豁达的心性和独立自由追求个性的人格,能将各种知识通达地转化为应变生活的智 慧,能满足孩子们各种好奇心,能做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心灵导师。这也正是社会对教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学识和人格修养方面的诠释。一方面,语文教师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树立三大意识,即学习意识、总结意识和科研意识。一个具有学习意识的老师会时刻保持更新,一个具有学习意识的老师本身自己也具有广博的知识与专业素养。另一方面,语文教师要身体力行做一个终身学习的实践者。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语文本身就是一门广博的学科,语文教师必须时刻保持实践者的姿态,利用网络、继续教育、学习他人、阅读等途径不断学习,与时俱进,不断更新专业素养才能真正无畏也无愧地担当好学生成长路上的导师。
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学习主体角色的回归是解决课堂低效问题的关键。学生学习主体角色的回归,首先,必须得主动参与课堂。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和同辈群体都是学生个体促成学习的外在资源,学生只有主动参与了课堂,学习才有可能真正发生。学习活动的过程就是学生培养语文素养的过程,更是学生发挥学习主体角色的过程。其次,必须提高问题意识。要改变当前的中学语文课堂高耗低效无生气的课堂现状,要改变模式化的知识传授—记忆的语文学习模式,要改变学了语文却不知道如何正确使用的尴尬,学生必须要提高问题意识,有问题可问,有问题敢问,有问题会问。第三,要加强在实践中学习和利用语文的能力。 语文素养属于人的一种“修养”,包含人的几个方面的“智能”。这种“修养”和 “智能” 靠外在的“灌输”和机械的“训练”是难以形成的。必须靠人自身的长期主动积极的学习、实践、探究,才能逐步地形成和发展。
(作者单位:湖南省吉首市太平希望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