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素质教育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显著提高了适龄儿童的入学率,使得更多的适龄儿童得到了最基本的学习机会,素质教育的开展给基础教育带来了诸多生机与活力,同时也给农村小学带来了诸多挑战与困惑。
一、教师自身素质问题
素质教育对教师思想、知识、能力等多方面都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首要是思想观念的转变,而思想观念转变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这与过去的一贯“应试教育”体制是相对应http://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首先要转变思想,具备更高的素质要求。然而在农村教师队伍中相当一部分农村教师教育观念陈旧、知识老化、方法落后,难以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学历、职称与教学能力存在着较大的落差。
二、教学设施问题
教学资源是素质教育的基础,没有教学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程设计也是空谈。新课程教学模式要求开放式、参与式、互动式等综合性的教学模式,而这一教学模式顺利实现的一个前提就是需要有较多的教学资源硬件做支撑。而这一教学资源目前在农村小学普遍缺乏,学生没有获取知识、信息的图书馆;没有拓宽视野、增强理解的科技馆;也没有思想品德、理想信念教育的博物馆;更没有现代社会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的网络资源。
三、教师培训问题
教师培训工作是顺利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基础。农村小学教师观念的更新、教材课程标准的把握,更多依赖于教师培训工作。WWW.133229.COm学校领导的认识不到位,选送意识不强,起不了专业学科的引领作用,不能高标准、高起点地把握、实施新课程的教学工作,难以担起形成学校骨干教师队伍的重任。加上学科教师数量严重不足,而且缺少师资培训的条件,这些都严重地影响着教师专业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
四、领导者的认识问题
校长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第一责任人,没有校长的组织参与与引领,素质教育的实施很难推进。在农村,部分小学校长仍以试卷分数评价办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实施新课程素质教育等待、观望措施,积极性不高。甚至认为实施新课程素质教育是教师的事,与自己关系不大,这种非“业务型”校长虽擅长和热衷于事务管理,但自身业务素质薄弱,缺乏系统的学习与新课程素质教育研究,使新课程素质教育的实施缺乏有效地领导、组织和管理,并且不能与教师一道研究和解决实践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不能发挥有效指导和引领的作用。
五、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素质教育
1.政府要确立均衡发展的教育观念,把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摆上日程,把教育工作的重心落实到每所小学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上来,整合资源,科学规划,积极推进农村小学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多渠道增加教育投入,合理配置资源,有效遏制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积极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逐步实现素质教育的均衡发展。
2.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目的选送专业教师参加培训,提高学科专业引领作用,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加强教师的自学、自研精神。不断
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强调新课程学科教学内容的开放性、交叉性、整合性、综合性。
3.正确认识、理解素质教育,必须明确小学教学的指导思想是着眼素质、加强基础、培养智能、重视德育、发展个性。教师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全面地、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从而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创造。
4.正确对待学生的学习能力,要相信每个儿童都能学好。在教学中我们既要正确认识每个儿童的先天性差异,又要正确处理教学中的统一要求,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工作。既要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统一规定进行教学,确保大面积教学质量都能达到大纲所规定的基本要求,又要解决好差生问题,给予他们关心与鼓励,同时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树立起能学好的信心,并采取一些暂时降低学习要求的辅导措施来转化差生,使他们能循序渐进地取得进步,最终跟上全体同学的学习步伐;还要鼓励优等生尽可能达到较高的学习水平,同时防止优等生产生自满情绪,促使其始终保持强烈的求知欲望,并给他们经常布置一些富有思考性的习题,以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发展他们的潜在才能。最终达到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广泛参与,师生关系和谐的教学目标,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