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师范教育论文

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基地建设问题和策略分析

2015-11-20 09:0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继续教育是提高中学教师队伍质量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继续教育的发展,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基地的不足也就凸显出来。因此要认真研究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基地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建设我国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基地。
  一、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基地存在的问题
  1.单一性
  当前,我国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基地还很单一,其首先体现在建设范围的单一上。我国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基地还仅仅局限于各地区的培训机构和独立的继续教育学院,没有把各师范大学、综合性大学以及中学自身纳入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基地范围。而大多数继续教育学院仅为专科。另继续教育学院和各级教师在职培训机构专业不全、学科单一、师资不足,缺乏必要的学科建设,既无学位授权点,也缺乏较为完备的学术门类和学术梯队,教育和教学水平不高。继续教育学院和各级教师在职培训机构还存在教学仪器、设备落后,图书资料不全等问题。此外,它们面临着一些实际的问题:专业的布局、结构、教学内容等存在脱离中学实际的现象;横向联系不够广泛,缺乏对中学教师实际的深入了解;缺少既了解本校内部教学科研情况,又具有基础教育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来充当继续教育师资,因而客观上造成教学内容、教师教学技能培养等方面与基础实际相脱节的现象。此外,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基地的建设单一性问题体现在它的形式上,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基地仅仅局限在实体性基地上,而没有充分地发挥以网络为中心的现代媒体的作用,还没有建立起网络继续教育基地。这种单一的实体性的基地,在教学活动的安排上,无法满足各个教师的实际需要以及各个教师的时间安排,因而也就无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自主性。
  2.混乱性
  我国现在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基地建设还处于混乱时期,它职能不分、层次不明,将对教师进行的学科培训、素质教育、技能教育等“一锅端”,没有针对各地区、各个教师的实际情况进行设置。而且在培训中没有将老、中、青教师区分开来,并根据这些教师的需求进行基地设置,这就无法真正满足教师的真正需要,造成培训的盲目性。除此之外,我国继续教育基地的建设,没有搞清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的区别,它们大多照搬进行职前教育的师范院校的形式,把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混为一谈,以为教师教育就是传统意义的职前教育,从而无法真正建设好教师继续教育的基地,达到教师培训的目的。
  二、国外对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基地建设的经验
  国外在职培训基地的设置具有开放性。20世纪60年代以前,许多国家中小学教师的在职培训大都是由实施职前教育的师范院校来完成的。近年来,随着对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的普遍重视和科技革命不断发展的需要,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纷纷设立各种培训中学教师的教育基地。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基地:
  一是以高校为基地。这种培训基地的设置,是以对教师进行学科业余进修,使教师获得相应的学位或教育证书为目的。在这种基地所进行的培训多与教师的晋升和提薪有关。
  二是以培训机构为基地。英国创办的“教师中心”、日本建立的“教育大学”、美国开办的“暑期学校”、澳大利亚的“教师职业发展中心”等都是专司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基地。这种基地提高了教师的一般专业素质,训练教师适应形式的变化且学习和借鉴成功的教学经验,体现了教师的自我需要和学习目的。
  三是以教师在职学校为基地。这是由中学自身组织引导教师的在职培训,依靠校内优秀教师去带动其他教师进行互教互学。这种培训基地能密切联系本校实际,针对性强,能提高培训工作的时效性。
  四是以网络为基地。它充分运用了现代高科技通讯媒体手段,如电视教学、电话教学、网络教学、卫星通讯教学。如:加拿大的安大略教育网络,着眼于课程改革,将服务对象选定为所有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其内容为:①联结计算机的电子网络,以使教师讨论改革的各个方面并引进新措施;②一系列改革因素,以帮助教师对改革进行计划;③交流计划,以使教师能分享各自的经验。
  三、对我国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基地建设的设想
  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基地必须是能根据教师继续教育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具备相应办学条件,能组织实施继续教育任务的培训机构或办学实体。从目前我国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外国建设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基地的经验来看,继续教育基地的建设应该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具有层次性。笔者就此有几点设想:
  (1)继续发挥继续教育学院基地的作用。继续教育学院基地一般采取以课程为基础的在职培训模式,这一基地能使学员较系统地学习某些课程理论知识,提高学员的理论水平和学历,但其必须增强综合实力和办学能力,拓宽服务功能,整合各方优秀资源。
  (2)建立高校的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基地。继续教育学院虽然能给教师传授理论知识,但其师资力量毕竟有限,各种教学设施、图书也不够齐备,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高校的优势,有三个理由:首先,高校专业较多、学科综合、人才荟萃,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具有一套成熟的教学和管理经验;其次,高校有较完备的教学设施和办学条件,通过高校教学设施的挖掘和充分利用,不但为继续教育保证了物质条件,而且能较好地实现投资少、费用省的办学效益;再次,高校处于科研前沿,掌握新的信息,能够使中学教师站在时代前沿,掌握最新的信息。
  (3)在名高中建立基地。名高中教学设施比较完备,教师能力较强且具有学科特色,师德、教风很好,大部分教师教学能力突出,而且在教师培训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将其他学校各方面有特长的教师纳入此基地,担当其他教师的施培者,这样就有利于学校之间资源的优势互补,有效利用。学校既是施培者的工作场所又是继续教育的学习场所,使培训不脱离实践,从实践中学习提高,花费少、效益高,可以实现继续教育的全员化、全程化。
  (4)建立网络基地。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广播、电视、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尤其是网络时代的到来,为教师继续教育广大提供了方便和效率。在网络上,建立继续教育基地,可以使教师随时随地接受培训,也使教师拥有了自主权,能够自主选 择自己需要培训的课程。而且网络还可以增加中学教师的交流面,使教师的交流对象不再局限在本校、本县市,从而可让教师吸收更多优秀的教学经验,借鉴别人的教学技能,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教学技能和技巧。
  参考文献:
  [1]袁 红.继续教育基地建设初探[J].成人高等教育,2004(3).
  [2]杨 益.调动校际资源构建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基地[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0(1).
  (作者单位:湖南省长沙县第二中学)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