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师范教育论文

中考历史命题的科学性的研究分析

2015-10-15 09:1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中考历史试题面向的是广大初中生,由于他们年龄尚小,对事物的认识有待健全,感性思维往往高于理性思维,因此中考历史试题相较于高考试题的命制内容较浅显,容量较小,更加直观。近几年来各地中考历史试题更加贴近现实,注重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越来越体现新课程的要求,但是中考命题中难免有一些值得商榷之处。下面我以近几年个别省市中考试题为例,说说疑虑,还望同行专家指正。
  一、设问不准确,答案不唯一
  答案不唯一是单项选择题命制中存在的最严重的问题,主要原因是在命制过程中考虑不全面,题干设问与选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不够严谨。这类试题往往会让考生难以抉择,无所适从,失去了考评的信度和效度。
  【例1】“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是一位学者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20世纪20年代前发展特点的概括。下列能体现“由理论到实践”的史实是(C)
  A.欧洲工人运动的兴起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巴黎公社的建立
  D.十月革命的胜利
  这道题考查的是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通常在课堂上教师会讲解“马克思主义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巴黎公社的建立使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十月革命的胜利使社会主义由理想到现实”,所以直观判断答案选C项。只要我们仔细推敲,就能发现该题的设问不准确。巴黎公社的建立是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的体现,但十月革命的胜利无疑体现了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的发展历程。只不过十月革命的胜利是一次成功的实践,而巴黎公社是失败的实践,这道题学生就容易出现两种理解而无从选择,不能起到考查的作用。这道题的关键是设问中少了修饰的定语,可以改为开始由“理论到实践”的史实是,答案毫无疑问为C,或者改为由理论到成功的实践史实是,答案就选D项。
  二、史料待考证,答案不准确
  识图题是近几年历史试题中经常出现的一类考题,以图表展示历史,考查学生结合题干和图表分析问题,运用知识的能力。但题干的设置与答案必须保持关联性,不能断章取义,否则就会带来歧义。
  【例2】下图是我国古代以竹为原料的造纸工艺流程示意图。这种造纸法的出现,应该不早于(D)
  A.战国 B.秦朝 C.西汉 D.东汉
  从试题设置是要考查学生题干中这种工艺流程的造纸术发明的时间,这是蔡伦造纸,不早于东汉,答案显然选D。题干设置中并不只是体现蔡伦造纸的工艺,而是强调以竹为原料造纸。在东汉时期据史料记载“伦乃造意(发明、创造)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显然东汉时期还没有采用竹为原料造纸。竹子作为造纸原料始于晋还是宋,尚有不同的看法。南北朝书法家萧子良的一封信中曾说“张茂作箔纸……取其流利,便于行书”,据考据,所谓箔纸即嫩竹纸,张茂是东晋人,看来用竹子造纸可能是初始于晋,但用量很少。我国唐朝的造纸原料以树皮使用最广,主要是楮皮、桑皮,也有用沉香皮及栈香树皮的记载,藤纤维广为使用。宋代竹纸发展很快,后期的市场上十之七八是竹纸,用量之大可以想见。这种以竹为原料的造纸工艺时间不早于东汉、西汉、战国、秦都,这就造成答案无从选择。
  1.沤竹 2.蒸煮 3.抄纸 4.烧纸
  三、情境创设不完整,有失严谨
  近几年历史试题的考查往往倾向于情境出题,创设情境体现了试题的新颖和与现实的结合,能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情境的创设必须完整严谨,否则就会给考查带来困难,使学生答题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
  【例3】被人们誉为“飘若浮云,娇若惊龙”的艺术是(B)
  A.东汉的“蔡侯纸” B.王羲之的书法
  C.东晋的人物画 D.莫高窟的飞天
  此题通过创设情境,结合文学命题,抓住了事物的特点来考查,看似体现了新课程学科的融会贯通,但实则给学生答题带来困难。“飘若浮云,娇若惊龙”最早出现于《世说新语·容止》,原句为:“时人目王右军:飘如浮云,矫若惊龙”。这句话最初是形容王氏的容止,即仪表风度的。后来《晋书·卷八十·王羲之》中云:“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后人常常用这两句话形容王羲之的书法。但是对于初中而言真正看过晋书的恐怕少之又少,而仅根据句意,学生只能瞎蒙了,试题就失去了它的考查价值。中考试题应面向全体学生,考查难度应体现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不能有失公平。
  四、设问望文生义,答案似是而非
  近几年引用诗词进行命题,考查学生的相关历史思维能力,是中考常见的命题方式。命制此类试题,要准确解读诗文图表信息,不可断章取义。
  【例4】1954年,毛泽东在《浪淘沙·北戴河》中写道:“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这里“换了人间”主要是指(A)
  A.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召开了中共八大
  C.完成了三大改造
  D.修建了武汉长江大桥
  此题从时间上考查学生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时间是1954年,故答案选A。实际上这就犯了断章取义的错误,没有准确理解《浪淘沙·北戴河》的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1954年七八月,而第一届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并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在1954年9月,这里的“换了人间”不可能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从时间顺序上是不符合逻辑的。当时毛泽东来到北戴河,想到曹操北伐乌桓这件事,作这首诗是联想到当时新中国的种种变化,经济恢复,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展,这是曹操北伐乌桓这件事不能比拟的,所以才写到“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这道题犯了断章取义的错误。
  中考命题面向广大初中学生,既要体现时代性和本地特色,又要考虑初中生的思维特点,要把握其科学性和导向性,还必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保持相对的稳定,是一件极其不易的事。中考对每一个学生都非常重要,为了使考试公平公正,首先要把握命题的科学性。以上只是我的看法,如有不当,还望指正。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