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理论论文

多学科融合下农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分析

2015-07-31 10:5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关键词:多学科融合 农业院校 人才培养模式
  多学科融合的实质就是利用不同学科的优势,综合性的对人才培养的模式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探究,把各种学科的不同特点综合起来,由内而外,形成一个整体的培养孵化平台。农业院校在人才培养工作方面,多学科融合的应用也成为必然,人才培养的进程中要坚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注重学生个性化实际与多学科融合的普遍原理相结合,培养综合性人才、培养适合社会主义发展人才。
  一、农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1、人才培养模式相对陈旧
  目前国内农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仍延续90年代的培养模式系统。过分注重学校优势学科的发展,对一些非优势或者较弱后学科的支持力度很小。陈旧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远远无法跟上改革开放的迅速发展,和市场经济全球化的要求。与国外农业院校相比较,国内农业院校的培养模式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处于落后状态。庞大的人才培养系统一旦形成,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迅速改观。出现了“尾大不掉”的情况。
  2、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单一
  国内农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过分单一化也是目前的重要表现之一。大部分农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都处于单一化状态,即“专业教学—专业实习——自主就业”的模式。这种单一化的现象虽然是一种大规模培养人才的方便有效的方法,但存在着对学生个性化注重不足,综合素质较低的问题。
  3、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性不足
  目前国内农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性上普遍不够。诸多农业院校固守传统陈旧的培养模式,不知道如何去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更有甚者根本不想去创新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的专门研究人员也普遍不足,并没有专门的机构和管理者负责对院校内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定期的评估并对其进行研究。
  二、农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原因分析
  1、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农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之所以出现改革缓慢,严重落后的局面,与农业院校管理对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视程度有很大关系。管理者往往倾向于优势学科的创新发明与研究深化工作以及行政类的工作。以优势学科的发展来评价一个院系的发展状况。对于整个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高。并未组织专门化的人员对其进行监测和评估。
  2、模式创新不足
  一套模式方案的出现,往往与其创新人才的多少和质量是分不开的。农业院校之所以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上出现了滞后和短板现象是因为目前国内高校普遍缺乏的就是人才培养模式的专门化创新人才。目前,农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创新工作主要分散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者的身上,但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专业化不强,以前日常学生管理工作的过于繁琐,没有时间也没有专门知识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探究。
  3、多学科融合渠道不通畅
  目前国内高校尤其是农业院校仍然处于专业化学习为主的教学方式,不同学科之间的综合交叉严重不足。这是由于目前农业院校并没有建立一个常态化的学科交叉融合的合理化渠道。不同学科之间没有能够综合性的运用自身的优势对学生进行综合培养。这是造成多学科融合下培养人才模式的推进工作进程缓慢的又一重要问题。
  三、多学科融合下人才培养实现的途径与方法
  1、建立农业院校多学科融合人才培养体系
  农业院校应当建立完善多学科人才培养的体系,真正实现多学科人才培养的发展。第一,要建立一个高素质的多学科人才培养的管理队伍,对多学科融合下的人才培养进行直接化管理统筹,做好一系列的配合和后勤工作。第二,建立一个常态化的多学科关于人才培养的交流机制。例如:抽调不同学科的领军教师,集中在某一时间进行会议讨论,充分发挥自身学科的优势。第三,建立一个多学科融合人才培养的试点,选调一部分优秀的学生进行集中培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掌握多学科融合的特点和方法。
  2、完善农业院校多学科融合人才培养的相关研究
  农业院校多学科融合培养人才模式的研究在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如何设立一整套符合农本文转自www.dylw.net第一论文网业院校实际情况的多学科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解决多学科融合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应当充分认识教师队伍的学科专业优势与学生自身需求的认知优势,建立一个“教师-学生-管理者”三位一体的综合性研究机制,对“如何开展农业院校多学科融合人才培养”和“培养怎样农业院校的多学科融合人才”进行研究。
  3、利用社会支持建立多学科融合人才培养的实践平台
  农业院校多学科融合培养人才模式的顺利实现,离不开社会对多学科融合人才培养的大力支持。首先,人才使用的最直接组织就是社会上的一些企业、公司、政府机构,他们更了解自身需要怎样的人才,需要农业院校培养出怎样的人才。因此,加强社会与农业院校关于人才培养的合作,意义重大。同时,社会应当支持农业院校建立一个多学科融合人才培养的实践平台,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相统一。
  参考文献:
  [1]陈克忠.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析,莆田学院学报[J].2006,( 12)
  [2]陈振中.论高等教育的地位等第现象,黑龙江高教研究[J].2006,(1)
  [3]代明君.雷宏.关于高等学校科学定位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2006,(1,2)
  [4]孙绵涛.高等教育学概论. [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课题项目: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多学科融合下农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S2011407.
  作者简介:夏鑫,(1981- ),女,河北省保定市,汉,硕士,河北农业大学现代科技学院,讲师,思想政治教育方向。
  高晶,(1980— ),女,河北省邯郸人,汉,学士,河北农业大学现代科技学院,讲师,思想政治教育方向。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