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理论论文

浅谈图书馆采编业务外包存在的问题和应该采取

2015-07-31 10:4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当前,按照我们国家的时局情况来分析的话,大部分高校都是由以前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转变过来的,将原来的中职技术教育转变成了高职教育。随着高职教育发展的越来越快,高校的办学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发展,同时学校的教学专业也在不断的拓展,因此,对于高校图书馆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图书馆做到高质量的服务水平。但是,在较短的时间内高校根本就改变不了学校对图书馆建设的各项投入,所以,导致图书馆呈现出人力资源短缺、知识服务能力跟不上的现状。因而,在这种大量、繁琐的工作面前,再加上人源短缺的情况下,图书馆把原来重复性、简单性及技术要求不高的工作选择了老动业务外包,于是业务外包就成为了一种趋势。但是,在图书馆采编业务外包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对此,本文阐述了图书馆进行业务外包的必要性,采编业务外包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存在的问题采取了解决对策,进行了如下探讨研究。
  一、图书馆进行业务外包的必要性
  业务外包(Outsourcing)来自于工业企业一种经营管理方式,这种经营管理方式是一种比较科学、先进经营管理方法,它起到的作用很大,不仅能够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还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所以,在此基础上,高校图书馆也借鉴了这种经营管理方式,也就是说,高校图书馆与外部服务商签订合约的方式,来委托外部服务商提供图书馆所需的部分非核心业务功能。这样的情况下,就完全的可以调动馆外的社会积极因素,充分利用优质资源,不仅可以达到减少成本的目的,同时还能有效的利用时间、起到节约时间的作用,另外,还可以使图书馆的工作人员集中精力忘我的投身于为读者服务,以读者服务为中心的各项任务。
  二、采编业务外包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对于采编业务外包为图书馆履行承诺的过程中,大部分的图书供应商向图书馆提供了许多的服务,在这些提供服务的内容中包括:代盖馆藏章、加贴条形码、贴防盗磁条、随书配送编目数据等服务内容。虽然,外包业务对于图书管在一定程度上来讲,减轻了图书馆馆员的工作负担,但是,与此同时,也存在了一些相应的问题。
  1、馆藏章的问题及成因
  因为在图书馆和图书供应商之间,二者是需求和供货签订合约的合同关系,那么,也就是说图书供应商所配送的图书对于订单信息来说,是完全按照订单信息来配送的,图书馆就没有权利把图书供应商配送的图书退回去。一般来说,在图书馆退回的图书没有加盖馆藏章的话,图书供应商完全可以将未加盖馆藏章的图书调配到其他的图书馆,或是将其返回出版社。若是,图书馆对图书供应商配送的图书加盖了馆藏章的话,图书馆就无权退回其图书,那么,在此基础上,图书供应商也是拒绝退货的。另外,在图书馆发出去的期货订单信息的内容中所包含的一些特价、现货的图书,由于采访人员在按照发出的订单信息的内容进行采购的时候,为亲临采购现场,全部都是按照书目订单信息来制定的,然而,书目订单信息并不一定都是完全准确的,在这种现象下,对于订单信息的准确性存在了一些不准确的因素,例如,图书的适用性、价格误差和开本等等,还有就是,因为采访人员工作失误,重复订购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当订购的图书被图书供应商配送到图书到馆之后,出现了重复订购的情况,这就要将其退回,那么,若是对其将要退回的图书加盖了馆藏章的话,但这些打算退回的图书盖了章而且又符合订单,就会无法退回,所以导致了图书馆的购书经费出现了浪费的现象。
  2、随书配送编目数据的问题及成因
  图书供应商的书目数据一种是通过专门做书目数据的公司购买,另一种就是他们自己有专业的业技术人员编制。随书配送编目数据存在的问题大多表现在:数据的字段不合理、有缺陷,个别的和图书本身的描述存在着差别,根据各图书馆对书目数据要求,还要对配送的书目数据在字段上进行修改。配送编目数据存在的问题,形成的原因有很多。首先,由于在我们国家的中文编目规则还不完善、同时又存在差异,结果导致在实施制定各管规则和使用规则的过程中,同样的不完善、存在差异。其次,当今在CNMARC著录规则中,除了普通图书符合要求外,其他的都不符合。再次,我国的中文资源的著录规则,只能用在MARC格式的那些元数据的内容描述标准,对于DC的各元数据内容描述的标准根本不适用。
  3、分类号取舍的问题及成因
  在经过由多家公司提供的书目数据进行对比的过程中发现分类号混乱的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有:一方面,部分公司在为图书取分类的时候做得特别详细,将分到最后一级的类目,但是,同时也有的公司在为图书取分类的时候做得很粗,那么,将会分到第一级类目。同时,在重复购买同一种书的时候,却因为数据不是来源于同一个公司将其分在了不同的类目下,所以,会有“同书异号”现象发生。另一方面,对于任何一个图书馆来讲都会视本馆的具体藏书结构,把分类两可的图书重点倾向本馆的藏书方向。所以,这就需要图书供应商在进行图书配送的过程中,要按照图书馆的要求对配送的书目数据中的图书分类号操作。由于从事数据工作的人员对于这类图书的内容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因而就出现了不同学科的图书分在了同类目下,才会有“异书同号”的现象发生。
  4、图书加工人员的培训问题
  在图书馆派去参加图书加工的工作人员中,有很多都不是比较专业的、不合格的技术工作人员,对于这本文转自www.dylw.net第一论文网些不合格的技术人员来讲,他们只会一些简单的计算机操作程序,根本就不具备有专业知识的技术能力,再加上缺少专业知识基础,例如,对于一些文献编目、图书分类和数据编辑等专业知识都不了解。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在加工图书工作的进程中,对于所有的图书加工工序都是在进行机械化的操作,根本就看不出是不是正确的。特别是对于数据转换、套录的过程中,就算出现人为操作的失误,导致在技术上出现的问题解决不了,例如一些文献著录、分类号丢失和错改等技术问题。对于以上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发现并采取解决办法处理的话,最终会导致馆藏书目数据会有字段缺漏、混乱的情况产生。

 另外,由于图书加工的工作人员经常出现变动现象,工作队伍不稳定,人员改变频繁,专业的技术人员经常流失。所以,有以下现象的发生:这批工作人员通过培训之后,刚刚掌握一些专业知识和相关的操作技能,就要辞职或是被调离到其他的工作岗位上,对此,只能再换另一批新人。导致培训老师以及本馆的指导工作人员要面对“培训——辞职——培训”的工作模式,使担任培训的教师一直在重复着讲解软件的技术操作和操作技巧,指导工作人员要重复的纠正由于操作错误而带来的错误,同时他们还要进行对书目数据的查错、纠错工作。即使浪费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图书的加工质量仍未能得到提高,更不用说会提高书目数据的质量了。
  三、解决对策
  1、实行“工一勤互助”
  当前,大部分学校都设立了勤工俭学的岗位,这个岗位的设立为贫困的学生在空余的时间里有参加工作自己赚钱的机会,同时还解决了图书馆工作人员不足的问题。因为对于加盖馆藏章这一工作程序比较简单,对于参加勤工俭学的学生来讲,经过培训他们都能够胜任此项工作,对于图书加工可安排在最后进行,同样他们也能完成。对于学生的报酬,图书馆可与图书供应商进形协商,把一部分的图书加工经费转向勤工助学的学生。
  2、采用“委托加工”
  把由图书供应商各自派去的人员加工改为委托加工地方法。按照操作的可行性来将可分为:
  第一,从不同的图书供应商中选出一家服务质量好而且还是本地的商家,聘请这家公司来担任其余商家的图书加工的工作任务,那么图书加工的成本由各个商家共同商量支付。这样图书供应商还减少了对加工人员培训的成本。但对于外地的图书供应商来讲,虽然部分工序可以在本公司完成,但对于一些要求到本馆完成的作业或发现有待修改的失误就显得力不从心。
  第二,图书馆可以聘任专业的加工技术人员,把每个图书供应商配送的图书馆订购的图书由聘本文转自www.dylw.net第一论文网请的加工人员进行加工,工资将由图书供应商支付。所得的薪酬要按照计件的方式来计算。针对图书供应商来说,并没有额外的增加经费,只不过是换了一种支付形式,将原来支付给本公司的加工人员的经费转支给了“委托加工”的人员。
  3、加强采编人员的责任感,保证编目质量
  把书目数据的工作转包给供应商负责,这样会使图书馆的采编人员在工作中有不求上进的现象。其实,图书馆在进行业务外包的过程中,就等于是培养了竞争对手,同时图书馆将采编业务外包就等于是提供书目数据的图书馆中,不会只有一家。在这种竞争的现象下,作为图书馆的采编人员要提高危机意识,加强责任心,努力地、积极的工作,只有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书目数据的服务质量才会提高。
  结束语:
  总之,图书馆采编业务外包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对其存在的问题是值得图书馆考虑的,只有采取完善的解决对策来进行处理,才会提升图书馆整体服务的品质。本文只是对图书馆采编业务外包存在的问题做了几点简单的叙述,在采取的措施上还需要更进一步的改进和提升。同时也由衷的希望,在今后的工作当中有更多的人士能够参与进来发表自己的见解。
  参考文献:
  [1]潘艳.采编业务外包关系中的冲突及预防[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6年01期
  [2]陈东丽.高校图书馆业务外包的经济学意义[J];图书馆论坛;2006年04期
  [3]黄润芬.高校图书馆业务外包探讨[J];图书馆论坛;2006年05期
  [4]冯东.论集中批量购书给图书馆带来的三大变革[J];图书情报知识;2006年01期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